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615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4 大小:14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4页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4页
亲,该文档总共1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1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docx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

附件: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

节能评价标准(修订)

 

标准说明

节能评价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2009版)》(以下简称《评价标准》)以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和现场规程、实践经验为依据,针对节能降耗的所有工作活动及能耗指标进行逐项评价。

《评价标准》得到了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系统内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评价标准》的内容共分为9个部分,第1部分为节能管理,主要对节能管理的基础工作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规范节能管理工作内容;第2部分为能源计量管理及其相关指标。

第3至第7部分为与供电煤耗有关指标,包括煤、油、电指标,为了便于现场查评,将其分成了5个部分进行评价;第8部分为水耗,主要目的是通过水耗的指标查评,促进企业的节水工作;第9部分为与电厂节能有关的大宗消耗材料,包括酸碱耗、补氢率、磨煤机钢耗等。

《评价标准》总分为5000分,各指标分值权重是综合了节能降耗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及指标在发电成本中的影响程度而确定的。

节能评价按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对能耗指标和各要素采用量化评价,用得分率来衡量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工作状况。

根据电厂的设备或系统状况计算出应得分;

实得分与基础分之比为得分率。

得分率计算公式为:

得分率=实得分/基础分×100%。

实得分=全厂指标实得分+各机组指标实得分的加权平均值;

基础分=全厂指标基础分+各机组指标基础分的加权平均值;

《评价标准》引用的国家、行业有关的政策、法规、标准、规定以及集团公司现行的相关管理制度有: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电力工业节能技术监督规定》(电安生[1997]399号)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试行)》(电安生[1993]457号)

《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急计基础[2000]1268号)

《火电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国电发[2001]476号)

《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国电发[2001]477号)

《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能源节能[1991]98号)

《关于防止火力发电厂凝结器铜管结垢腐蚀的意见》([81]生技字52号)

《火力发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维护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GB17167-2006《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11—200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DL/T1030-2006《煤的工业分析自动仪器法》

GB/T15224.3-2004《煤炭质量分级第3部分:

发热量》

GB/T19494.2-2004《煤炭机械化采样第2部分:

煤样的制备》

GB/T7119-2006《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18916[1].1-2002《取水定额第1部分:

火力发电》

GB/T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8117-2008《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GB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JB/T8190—1999《高压加热器技术条件》

DL/T461—2004《燃煤电厂电除尘运行维护导则》

DL/T467—2004《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

DL/T468—2004《电站锅炉风机选型与使用导则》

DL/T478.2—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2部分:

锅炉本体检修》

DL/T478.4—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4部分:

制粉系统》

DL/T478.8—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5部分:

烟风系统检修》

DL/T478.8—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8部分:

空气预热器检修》

DL/T520—2007《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

DL/T552—1995《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器试验方法》

DL/T933-2005《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DL/T561—199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DL/T569—2007《汽车-船舶运输煤样的人工采取方法》

DL/T581—1995《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过滤装置》

DL/T956-2005《火力发电厂停(备)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DL/T607—1996《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

DL/T610—1996《3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

DL/T712—2000《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

DL/T742—2001《冷却塔塑料部件技术条件》

DL/T776—2001《火力发电厂保温材料技术条件》

DL/T783—2001《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

DL/T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DL/T892—2004《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DL/T932—2005《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DL/T936—2005《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检修导则》

DL/T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DL/T1052-2007《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DL/T5142-2002《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创建星级发电企业活动的意见》(国电集生[2005]136号)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1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指导意见》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国电集生[2007]514号)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管理办法》(国电集财[2005]274号)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节约能源管理制度》(国电集生[2004]47号)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办法(暂行)》(国电集燃[2009]367号)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国电集燃[2009]444号)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备注

1

节能管理

 

340

 

 

 

1.1

管理体系

 

40

 

 

 

 

(1)节能管理机构及节能责任制落实

检查企业有关节能管理的文件及制度,现场检查各级节能人员管理职责的划分情况

5

未成立节能领导小组扣5分;

无生产副厂长(副总经理)为组长的节能领导小组扣3分;

领导小组责任不明确扣2分

 

 

5

未建立三级节能网络扣5分;

未每年核定调整节能网成员扣3分;

三级节能网络未落实工作职责扣2分

 

3

未设立节能管理责任人扣3分;没有对节能管理责任人明确节能职责扣2分

 

 

(2)节能管理和节能监督法律法规、标准制度

查看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

3

节能法律法规、标准制度等不全扣3分

 

 

(3)企业内部节能管理制度

检查本厂《节约能源实施细则》、《节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等。

4

不符合本厂实际扣4分,可操作性差扣2分

(4)节能活动

检查节能会议记录、纪要

20

节能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全厂节能分析会,每缺少一次扣10分;

三级节能网未按规定开展活动扣15分,未闭环管理扣10分;

每半年至少一次节能总结,未及时总结扣10分

1.2

指标计划

10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备注

(1)全厂主要经济综合指标管理

检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管理文件资料

3

缺少年度或月度指标计划扣3分

(2)节能、经济运行小指标管理

检查节能、经济运行小指标管理文件资料

4

未按月分解下达指标扣4分

(3)对标目标管理

检查对标管理资料

3

未建立目标体系扣3分

1.3

能耗指标统计

15

 

 

能耗指标统计

检查能耗统计的相关原始记录、报表

10

未建立能耗指标统计台帐扣10分

 

 

3

能耗指标统计不全面扣3分

 

 

2

能耗指标未按上级有关部门规范统计扣2分

 

 

1.4

节能分析

 

50

 

 

 

节能分析、运行分析

检查经营分析、运行分析、节能分析等例会的纪要、报告

5

未建立与节能分析相关的分析例会制度扣5分

5

分析例会没有形成纪要或分析报告扣5分

25

未对当前影响能耗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扣25分,分析不全面,不深入,缺乏指导性,扣5-15分

10

未针对当前影响能耗的主要因素进行治理或制定完善措施,每项扣5分

5

未进行对标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指标计划扣5分

1.5

计划、规划

 

30

 

 

 

 

(1)节能中长期规划

检查企业节能中长期规划

6

制定节能规划前未对企业能耗状况进行摸底,未对企业节能潜力进行分析扣6分

 

 

4

未制定企业节能降耗中长期规划扣4分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备注

4

未将能耗异常高的设备或系统列入节能规划中扣4分

 

 

3

节能规划没有逐年滚动完善或编制不规范扣3分

 

 

(2)节能年度计划

检查企业、部门节能年度计划

3

未制定节能年度计划扣3分

 

 

2

未对企业节能计划分解扣2分

 

 

8

对有条件完成的计划未完成,每项扣8分;

对因故未完成的计划没有进行计划变更扣6分

 

 

1.6

节能改造

 

100

 

 

 

 

 

设备治理和技术改造

检查设备治理情况、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节能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改造方案、立项报告、效益分析,总结验收报告

60

未针对影响能耗指标较大的缺陷或具有较大节能潜力的设备或系统制定治理或改造方案,如:

锅炉排烟温度高,预热器漏风大,减温水量大,汽温低,燃烧、制粉系统长期不适应煤种变化等;汽机汽封、轴封等通流部分间隙大,回热加热系统疏水不畅;大功率辅机长期低效运行等;每项扣10分

 

 

20

无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方案论证资料每缺一项扣10分

 

 

10

节能技术改造后未进行效益分析,每项扣5分;

效益分析不准确扣5分

 

 

10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未达到预期效益目标,每项扣5分

 

 

1.7

热力试验

35

(1)热力试验管理制度及试验标准、要求

检查热力试验管理制度及标准

6

未制定热力试验管理制度扣6分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备注

4

热力试验标准不齐全或未及时更新,每项扣2分

4

试验测点不全,不能满足热力试验要求扣4分

(2)试验项目及资料

检查试验报告、原始记录,仪器仪表校验记录

15

未按规定进行试验(大修及重大技改前后做全面性试验)每缺一项扣5分

6

试验报告不规范扣6分

1.8

节能宣传、教育、培训

10

(1)节能宣传工作

检查企业简报、通讯

3

无节能宣传报道扣3分

检查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总结

2

节能宣传周无安排、总结扣2分

(2)教育、培训工作

检查企业教育、培训计划和工作记录

5

无培训计划扣5分;

未开展培训工作扣3分

1.9

节能奖惩

 

35

 

 

 

 

(1)节能奖惩制度

检查节能奖惩制度及奖惩记录

12

未制定节能奖惩制度或奖惩制度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每项扣4分

 

 

5

未按制度实施奖惩扣5分

 

 

4

未对影响能耗的煤、水、油、电等相关指标进行专项奖罚扣4分

 

 

(2)小指标竞赛

检查相关指标竞赛管理办法及统计记录,小指标竞赛奖金分配

6

未制定小指标竞赛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扣6分

 

 

4

未按规定认真开展小指标竞赛扣4分

 

 

(3)节能降耗合理化建议

检查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

2

未开展节能降耗合理化建议活动扣2分

 

 

检查节能计划或实施措施

2

采纳的节能降耗合理化建议未列入计划进行实施扣2分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备注

1.10

非生产用能

15

(1)非生产用能管理制度

检查非生产用能管理办法

3

无管理办法扣3分;

职责不落实扣2分

(2)完善非生产用能计量,建立非生产用能台帐

检查统计台帐

3

台帐每缺一项扣1分

(3)非生产用能计量、收费

检查收费凭据、管理制度、统计报表等

7

未按规定按量收费,每发现一项扣7分

(4)长明灯、长冒汽、长流水、办公用能设施非办公时间未及时关停

现场检查

2

发现一处扣1分

2

能源计量

200

2.1

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30

(1)计量管理体系

查阅能源计量管理有关文件

13

未建立计量管理体系扣13分,无全厂专(兼)职能源计量专职工程师扣5分,未实际履行职责扣5分

(2)计量人员

检查计量人员持证情况

5

计量检定人员持证上岗率<85%扣5分;

检查技术培训情况

2

无计量人员的技术培训计划扣2分

(3)计量管理制度

检查有关管理制度等

4

制度不全或不符合本厂实际扣2-4分

查阅资料,检查现场

6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使用错误,每处扣2分;

计量器具标识缺失或错误,每处扣2分

2.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80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备注

(1)综合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检查统计资料、能源计量器具台帐;现场抽查配备情况

15

以100%为基准,每降低1%扣5分

(2)能源计量器具台帐

检查能源计量器具台帐是否符合《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1369-2008)标准,现场核对

10

无全厂统一计量器具台帐扣10分;

内容不全面扣5分

(3)能源计量网络图和相关系统图

检查网络图是否合理完善,图符形式是否容易辨识,相关系统图能否清晰描述计量物质流程、计量表计配置的类型、准确度和数量等

5

无网络图扣5分;不完善,图符形式不容易辨识扣2分

(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检查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计量网络图、有关系统图;现场抽查

10

未满足煤、油、汽、气、水、电定额管理、能耗考核、商务结算及各种平衡的需要,每项扣2分

(5)能源计量器具的选型与准确度

检查能源计量器具选型记录及台帐;现场抽查

10

能源计量装置的选型、精确度、测量范围不符合要求,每个计量点扣2分

(6)热工建立压力、流量、温度仪表等标准装置

检查热工标准室建立情况

10

未建立扣10分;无证书或过期每项扣2分

(7)电测建立交、直流电压、电流、电能表、电量变送器等标准装置

检查电测标准室建立情况

10

未建立扣10分;无证书或过期每项扣2分

(8)进厂煤发热量、水分、灰份、挥发份、硫分等检测设备配置

检查煤化验实验室情况

10

实验室条件和仪器设备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每项扣2分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备注

2.3

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和使用、维护

 

60

(1)受检合格率

检查检测统计资料、校验记录、合格率统计

8

受检合格率低于100%,每低1%扣2分;

受检不合格的表计未进行及时更换,每只扣1分

(2)能源计量器具定期检定

检查检定计划和证书、报告等相关资料

8

无检定、抽检计划扣4分;

检定和校验计划不能涵盖商务结算、非生产用能检测、主要设备能耗计算和性能考核等计量器具,每项扣2分;

未按标准制定仪表的检定周期或未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每项扣2分;

检定、校验报告和记录等资料不完善,每项扣2分

(3)能源计量器具的维护、使用

检查维护使用规定、运行记录;现场检查

4

现场设备存在影响能源计量检测的缺陷,每项扣2分

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记录不完善扣1分

检查分析报告及措施

2

未对影响计量器具投入的因素分析并制订措施扣2分;分析不彻底,措施不完善扣1分

(4)入厂煤轨道衡、翻车衡和地中衡定期校验

检查校验记录、检定报告

8

未按规定进行校验,每项扣4分

校验不合格未及时处理好,每项扣2分

(5)电能关口表校验

检查校验记录、检定报告

8

未按规定进行校验,每只扣4分;

校验不合格未及时处理好,每只扣2分

(6)入炉煤皮带秤砝码或实物等校验

检查校验记录、检定报告

4

未按规定进行校验扣4分

校验不合格未及时处理好,每次扣1分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备注

(7)燃料采制化设备校验

检查校验记录、检定报告

5

未按规定进行标定、校验扣5分

校验不合格未及时处理和调整,每次扣1分

(8)油、电、汽、水计量器具的检定

检查统计资料、校验记录、检定报告

5

未按计划、规定进行校验,每项扣2分

校验不合格未及时处理好,每次扣1分

(9)在用能源计量器具周期受检率

检查周检统计资料、有关记录、检定报告以及现场抽查

8

受检率低于100%,每降低1%扣2分

2.4

计量检测率

 

30

(1)燃料检斤率、检质率

检查检测率统计资料、计量记录、现场检查

10

低于100%扣10分

(2)电能计量检测率

8

低于100%,每降低1%扣4分

(3)热能(蒸汽、热水等)计量检测率

6

低于100%,每降低1%扣2分

(7)水计量检测率

6

低于100%,每降低1%扣4分

3

煤耗

 

200

 

 

 

3.1

供电煤耗

 

170

 

 

 

(1)供电煤耗指标

实际完成值与集团公司《创建星级火力发电企业考评标准(2009年修订版)》考核定额值进行比较

140

每高于考核定额值1g/kWh扣20分

 

 

(2)供电煤耗指标计算

检查相关统计报表,计算用原始记录

6

未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计算扣6分

 

 

9

未进行正反平衡煤耗对照分析扣9分;偏差大原因分析不清扣6分;没有分机组煤耗统计6分

 

 

(3)机组经济调度

检查机组经济调度资料

3

未制定机组经济调度方案扣3分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备注

2

未执行确定的经济调度方案扣2分

 

 

(4)机组启停

检查可靠性报表、查记录、相关制度

6

年内每出现非计划停运一次扣3分

2

无停机热备用过程中的节能方案扣2分

2

无机组启停节能优化措施、落实扣2分

3.2

供热煤耗

 

30

 

 

 

 

(1)供热煤耗计算

检查供热统计记录,供热与发电煤耗的分摊规定

15

供热与发电煤耗未按标准规定进行分摊扣15分

 

 

(2)运行、检修管理

检查相关供热管理制度办法

3

无供热管理相关的节能制度或要求扣3分

 

 

检查运行记录、缺陷记录,现场检查

3

供热管网存在保温损坏,未处理每处扣1分

 

 

6

供热首站热交换器运行参数及设备未进行优化扣6分

 

 

3

供热管道有漏水、漏汽等热力损失现象,未处理,每处扣1分

 

 

4

燃料指标

  

350

 

 

 

4.1

油耗

  

100

 

 

 

 

(1)油耗指标

实际耗量与分公司、电厂年度指标定额比较

20

锅炉燃用油每超出定额1%扣5分

 

 

(2)机组低负荷稳燃用油情况

检查机组低负荷稳燃不投油试验报告,检查运行记录,助燃用油统计记录

10

未进行低负荷不投油稳燃试验扣10分

 

 

6

机组实际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未达标扣6分

 

 

4

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不能达标,未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扣4分

 

 

3

未记录低负荷投油情况扣3分

 

 

6

机组非启停情况下由于设备缺陷、燃烧调整不合理等造成投油助燃,每次扣2分

(3)机组启停过程中的点火用油

检查用油制度、机组开停机记录以及点火用油统计记录

4

无机组启停用油规定扣4分

3

无机组启停用油统计扣3分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备注

3

有锅炉炉底加热系统的机组在冷态启动时未按规定投用扣3分

 

 

2

设备缺陷、水质差或运行操作不当造成燃油增加,每次扣2分

(4)油务管理

现场核查燃油台帐,检查来油统计以及油质分析报告

2

进、出油台帐不齐全、不准确一次扣1分

 

 

2

来油、储油与用油不对应扣2分

2

无入厂燃油化验单扣2分

 

 

(5)节油管理制度

检查管理制度,节油措施、投油记录

8

没有节油管理制度、节油规划以及年度计划,每项扣4分

 

 

4

未制定节油措施扣4分

 

 

(6)燃油计量、统计、分析

检查燃油量表计,油量统计分析记录

2

无定期盘油记录扣2分

 

 

2

未进行单炉燃油量统计或统计不准确扣2分

3

每月未对燃油情况进行分析扣3分

 

 

(7)燃油设备系统维护

检查设备台帐,缺陷记录,维修记录,现场检查

8

有条件投用等离子或微油点火而未投入造成燃油增加,每次扣4分

 

 

2

燃油系统有渗漏扣2分

4

存在影响油耗的缺陷未及时消除扣4分

 

 

4.2

燃煤指标

250

 

 

 

4.2.1

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

 

200

 

 

 

 

(1)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指标

检查入炉煤、入厂煤煤质分析报表

80

季度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大于400J/g,每高1J/g扣1分;统计不真实一次扣4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