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2764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开红花的F1植株自交,F2表现为红花1809株,白花1404株。

下列那项假设能解释该遗传现象()

A.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白花为显性性状

B.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红花为显性性状

C.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一种显性基因时就表现为红花

D.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

解析由于两株白花植株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中总是一半开白花,一半开红花,所以控制该性状的不可能是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又两株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红花;

而开红花的F1植株自交,后代又出现白花,所以不符合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结果,因此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且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

两株白花植株杂交,设其基因型为AAbb和aaBb,无论正交、反交,F1的基因型都为Aabb和AaBb,分别开白花和红花,比例为1∶1。

开白花的F1植株Aabb自交,F2全开白花;

开红花的F1植株AaBb自交,F2表现为红花1809株,白花1404株,即9∶7,符合A_B_∶(A_bb+aaB_+aabb)=9∶7。

4.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节瓜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占1/9

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

D.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

解析实验一全雌株与全雄株杂交,F1全正常株,F2代的分离比接近3∶10∶3,共16个组合,可见该节瓜的性别决定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错误;

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aabb,其中纯合子占1/5,B项错误;

实验二中亲本为纯合全雌株(AAbb或aaBB)与正常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故亲本正常株有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即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C项错误;

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子代全雌株(单显)∶正常株(双显或双隐)∶全雄株(单显)=1∶2∶1,D项正确。

5.玉米籽粒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下图。

基因M、N和P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

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A.MMNNPPB.MmNnPP

C.MmNNppD.MmNnpp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白色为mm__,M_nn;

红色为M_N_pp;

紫色为M_N_P_。

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即M_N_pp自交,AB项错误。

MmNNpp自交子代为:

3M_NNpp(红色):

1mmNNpp(白色),C项正确。

MmNnpp自交,子代为9M_N_pp(红色):

3mmN_pp(白色):

3M_nnpp(白色):

1mmnnpp(白色),即红色∶白色=9∶7,D项错误。

6.某种开紫花的植物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三种性别类型,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雌株,不含A基因但含有A+基因时表现为两性植株,只含a基因时表现为雄株。

下列围绕该植物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中的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雌株所占比例大于50%

B.控制该植物性别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可组成6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有3种

C.该植物体内,原生质层无色的细胞不是花瓣细胞,而是根尖等处的无色细胞

D.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两代,理论上F2中雄株所占比例为1/6

解析由于精子不含A基因,所以雌株一定为杂合子,则雌株与雄株(aa)杂交,子代中雌株应占50%;

控制该植物性别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只能组成5种基因型,原因是精子不含A基因,进而就没有AA这种基因型的雌株,纯合子只有A+A+和aa两种;

该植物开紫花,其花瓣细胞的原生质层无色,但液泡内含有色素,整体细胞有颜色;

基因型为A+a的两性植株自交一代,F1中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aa(不能自交,淘汰),所占比例分别为1/4、2/4、1/4,F1再自交一代,F2中雄株由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产生,故F2中雄株所占比例为2/3×

1/4=1/6。

7.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Z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基因

组合

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aaZ-Z-或aaZ-W)

A存在,B不存在(A_ZbZb或A_ZbW)

A和B同时存在(A_ZBZ-或A_ZBW)

羽毛

颜色

白色

灰色

黑色

A.黑鸟的基因型有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4种

B.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毛全为黑色

C.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AaZBW

D.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若子代羽毛出现上述三种颜色,则理论上子代羽毛的黑色∶灰色∶白色=9∶3∶4

解析黑鸟的基因型有AaZBZB、AaZBZb、AAZBZB、AAZBZb、AaZBW、AAZBW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AAZbZb、AaZbZb、AAZbW、AaZbW4种;

AAZbZb×

AaZBW,子代雄鸟为A_ZBZb,都为黑色;

A_ZBZ-Z-×

A_ZBW,子代无灰色有白色,则亲本为AaZBZB×

AaZBW;

A_ZBZ-×

A_ZbW,子代三种颜色都有,则亲本基因型为AaZBZb×

AaZbW,则子代黑色∶灰色∶白色=9∶3∶4。

8.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

B.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4

C.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8

D.Ⅳ-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1/8

解析A项,Ⅱ-2是女性,她的XA1一定来自Ⅰ-1,Ⅰ-2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2∶XA3=1∶1,故Ⅱ-2基因型为XA1XA2或XA1XA3,各占1/

2。

B项,Ⅲ-1是男性,他的Y染色体来自Ⅱ-1,由对选项A的分析可知他的母亲Ⅱ-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1/2XA1XA2、1/2XA1XA3,Ⅱ-2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1∶XA2∶XA3=2∶1∶1,故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2/4×

1=1/2。

C项,Ⅲ-2是女性,她的XA2一定来自Ⅱ-4,Ⅱ-3的基因型及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和比例与Ⅱ-2相同,由对选项A、B的分析可作出判断,即Ⅱ-3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1∶XA2∶XA3=2∶1∶1,故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2/4×

D项,若Ⅳ-1的基因型为XA1XA1,则亲本Ⅲ-1的基因型应为XA1Y,亲本Ⅲ-2的基因型应为XA1X-,根据对选项B、C的分析可判断:

Ⅲ-1为XA1Y的概率是1/2,Ⅲ-2一定含有A2基因,因此Ⅲ-2的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为1/2,则Ⅳ-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1/2×

1/2×

1/2=1/8。

9.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

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

乙×

全为黑鼠

3黑鼠∶1白鼠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

答案①两aabb②38/9③黑aaBB、aaBb

解析分析题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Ⅰ.灰色物质的合成肯定有A基因的表达;

Ⅱ.黑色物质的合成肯定有B基因的表达;

Ⅲ.aabb表现为白色,A和B基因的相互作用无法得出。

根据实验一F2的表现型比例9(灰)∶3(黑)∶4(白),可推出:

Ⅰ.F1灰鼠基因型为AaBb;

Ⅱ.A_B_表现为灰色,由题干得知黑色个体中一定有B基因,故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而基因型为A_bb和aabb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Ⅲ.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①依据上述结论,可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根据实验一的F1基因型和甲、乙都为纯合子,可推知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

②依据上述结论,可知实验一的F2中白鼠共有AAbb、Aabb、aabb三种基因型,灰鼠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AABB只占1份,故杂合体所占比例为8/9。

③依据上述结论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可推知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黑色物质。

实验二的亲本组合为(乙)aabb和(丙)aaBB,其F2的基因型为aaBB(黑鼠)、aaBb(黑鼠)、aabb(白鼠)。

10.某家系中有甲病(A、a)和乙病(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其家族系谱图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Ⅲ-3与Ⅲ-7近亲结婚,生了一个无甲病但患乙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则Ⅲ-3提供的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7提供的配子基因型为________。

(4)在正常情况下,Ⅲ-1与Ⅲ-8近亲结婚生出正常小孩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XBXbAaXBY

(3)aYaXbXb

(4)7/48

解析

(1)Ⅱ-4和Ⅱ-5都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不患甲病的女儿(Ⅲ-7),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Ⅱ-4和Ⅱ-5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孩于,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且甲、乙两病中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Ⅰ-1不患甲病,其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

Ⅰ-1不患乙病,但Ⅱ-3患乙病,因此其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所以Ⅰ-1的基因型为aaXBXb。

Ⅱ-5患甲病,子女中有正常女儿,所以Ⅱ-5的基因型为AaXBY。

(3)Ⅲ-3的基因型为aaXBY,Ⅲ-7的基因型为aaXBX-,他们所生的无甲病但患乙病的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的基因型为aaXbXbY。

说明Ⅲ-7的基因型为aaXBXb,则这个性染色体异常孩子患病的原因是Ⅲ-7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b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所以由Ⅲ-3提供的精子的基因型为aY,Ⅲ-7提供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bXb。

(4)Ⅲ-1的基因型为AaXBY,Ⅲ-8的基因型为A_XBX-,其中A_中AA的概率为1/3,Aa的概率为2/3。

XBX-中XBXB的概率为1/2,XBXb的概半为1/2,所以生出的孩子不患甲病的概率为2/3×

1/4=1/6。

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2×

1/4)=7/8,两病都不患的概率为1/6×

7/8=7/48。

11.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

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Ⅱ-2片段(如右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

(注:

I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

Ⅱ-1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2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

(1)在兔的种群中Ⅱ-2片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________。

(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理由是____________。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甲组:

后肢长×

♀后肢短→F1后肢短;

乙组:

♀后肢长×

后肢短→F1后肢短。

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

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

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理由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

①F1雌×

亲代雄、②F1雄×

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Ⅰ区段还是位于________。

分析:

假设基因位于Ⅰ片段(用B,b表示),则乙组亲本:

♀基因型________,

基因型________在两组回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________(填①或②)。

请用遗传图解分析说明回交实验能确定基因位置的原因。

答案

(1)是Ⅰ片段和Ⅱ-2片段(答不全不给分)

(2)(两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不随雄性遗传

(3)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Ⅱ-2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

(4)常染色体XbXbXBYB

②遗传图解如下:

假设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位于Ⅰ片段

F1雄亲代雌

XbYB×

XbXb

XbYBXbXb

后肢长短♀后肢长短

假设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bXY×

bbXX

BbXYbbXYBbXXbbXX

后肢短♂后肢长♀后肢短♀后肢长

解析

(1)Ⅱ-2片段为X染色体上特有的,种群中的雌性个体为XX,可存在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过程中Ⅰ片段和Ⅱ-2片段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2)如果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位于Ⅱ-1段,则应只有雄性个体出现后肢长或短,而题干中已明确(两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一致,因而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

(3)根据甲乙两组亲本表现型不同F1全为短肢可判断短肢对长肢为显性,如果基因位于Ⅱ-2,则乙组后代表现应为雌性全后肢短,雄性全后肢长,而实际全为短肢,由此可判断基因不位于Ⅱ-2。

(4)设计回交实验是为了确定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Ⅰ片段,由于两个种群分别只有后肢长或后肢短,应该均为纯合体,若位于Ⅰ片段,则亲本雌性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XB,第①回交实验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Ⅰ片段,后代都表现为后肢短,不能确定基因位置,因而通过第②确定,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回交后代雌、雄中后肢均有长、有短,如果基因位于Ⅰ片段,则回交后代雄性都表现为后肢短,雌性都表现为后肢长;

通过遗传图解可反映。

12.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Ⅰ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r,Ⅲ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e,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

现有一雌性黑体粉红眼短腿(eerrtt)果蝇与雄性纯合野生型(显性)果蝇杂交,再让F1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如下表(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

表现型

性别

野生型

只有

黑体

只有粉

红眼

短腿

黑体粉

粉红眼

红眼短

雄性

25

26

27

23

雌性

24

28

(1)果蝇的体色与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定律。

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号染色体上。

若让F1雌性个体进行测交,与上表比较,子代性状及分离比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2)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E)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3/16,则这两只果蝇共有________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组合分别是________。

(3)假如果蝇卷翅基因A是Ⅲ号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若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研究者又发现了Ⅲ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甲。

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4)欲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Ⅲ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以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通过杂交实验(不考虑其他变异)来完成:

让“平衡致死系”果蝇乙(♀)与待检野生型果蝇丙(♂)杂交;

从F1中选出卷翅果蝇,雌雄卷翅果蝇随机交配;

观察统计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②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答案

(1)(基因的)自由组合Ⅳ不会

(2)4EeRrTt×

Eerrtt、EeRrtt×

EerrTt

(3)100%不变

(4)①卷翅∶野生=2∶1②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解析

(1)分析表格,雄性测交后代中雌雄后代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所涉及到的三对等位基因应该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若让F1雌性个体进行测交,与上表比较,子代性状及分离比不会发生改变。

(2)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子代中灰体(E)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3/16,则3/16=3/4×

1/4×

1或者3/16=3/4×

1/2,那么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

EeRrtt×

EeRrtt,EerrTt×

EerrTt,EerrTt×

EeRrtt,EeRrTt×

Eerrtt四种组合方式,后两种是双亲基因型不同的组合。

(3)甲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亲本产生的配子均为Ab与aB,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三种,又因为AA、BB都致死,所以后代只有AaBb一种类型的后代,杂合子的概率为100%,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仍然为50%。

(4)①若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则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DD×

aabbDD,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F1选出卷翅果蝇(AabbDD)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F2中的AAbbDD死亡,仅存活AabbDD∶aabbDD=2∶1,即卷翅:

野生=2∶1。

②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则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DD×

aabbDd,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F1选出卷翅果蝇(AabbDD∶AabbDd=1∶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F2中的AAbbD死亡,仅存活AabbD∶aabbD∶aabbdd(或Aabbdd)=8∶3∶1,即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