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780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docx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试题

麻醉学主治医师-1-2-2

(总分:

5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B}}(总题数:

50,分数:

50.00)

1.防治围术期心肌缺血的正确说法是

∙A.全麻比区域麻醉引起心肌缺血的可能性小

∙B.麻醉期间,为预防心肌缺血,控制血压较心率更重要

∙C.心动过速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前须保证适宜血容量

∙D.同样的血压水平下,心率快者危险性较低

∙E.应用硝酸甘油主要是降低后负荷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防治围术期心肌缺血最重要的是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心率增快,尤其是超过110次/分,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冠状动脉血流和氧供因舒张期缩短而减少,氧供需失衡更明显,更易发生心肌缺血。

硝酸甘油对动脉的扩张作用明显弱于静脉,主要降低前负荷。

2.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占冠心病患者的30%~40%

∙B.是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C.ECG病理性Q波是诊断的依据

∙D.对非ST段抬高的高危患者主张尽早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E.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由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

包括3种情况: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

前者ECG可至少两个导联ST段抬高≥0.1mV,后两者ECG可有ST段降低、T波倒置或非特异性改变。

病理性Q波在病变早期不出现,不能用于诊断。

3.麻醉中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下列哪种患者更有利

∙A.心房颤动

∙B.二尖瓣狭窄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法洛四联症

∙E.房间隔缺损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宜维持较低的外周阻力,增加前向每搏量,减少反流。

4.有关心房颤动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针对房颤发生的病因或诱因进行治疗

∙B.对左房明显扩大、基础病因尚未纠正的长期房颤患者,不宜强行复律

∙C.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初发房颤患者,不必立即电复律

∙D.对持续性房颤者,心律控制(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并不优于心率控制(控制心室率的治疗)

∙E.地高辛是控制房颤心室率的首选药物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近年来趋向于选择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作为控制心室率的首选药物。

地高辛对运动或应激时快心室率无效,仅在房颤合并心衰时作为一线治疗。

5.麻醉期急性左心衰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胸前区疼痛

∙B.肺部湿啰音

∙C.心律失常

∙D.肺部哮鸣音及呼气性呼吸困难

∙E.血压下降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术中新出现的心力衰竭诊断比较困难。

术中出现急性左心衰更常见于非心脏疾病的患者。

可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听诊肺部哮鸣音;气道阻力增加,分泌物增多,特别是出现泡沫痰;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进行性下降等。

6.诊断心肌缺血最早、最敏感的指标

∙A.心电图

∙B.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

∙C.磁共振检查

∙D.胸部X线检查

∙E.同位素标记乳酸盐测定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心肌缺血最常见的体征是心电图的异常。

最早、最敏感的体征是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TEE)。

冠脉血流下降25%时,可引起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TEE即可检出,而心电图无变化。

其他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及心电图和TEE。

7.下列哪种室性心动过速不宜使用直流电复律治疗

∙A.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B.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冠心病伴发室性心动过速

∙D.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

∙E.心力衰竭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不宜使用直流电复律,易致室颤,首选苯妥英钠、利多卡因,同时补钾、镁盐。

8.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左心衰竭的常见原因

∙A.高血压病

∙B.慢性肺部疾病

∙C.心肌梗死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二尖瓣关闭不全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左心衰竭的常见原因有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肌收缩力减低如冠心病等。

而慢性肺部疾病主要引起右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导致右心衰竭。

9.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侵犯左侧心脏

∙B.多见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关闭不全

∙C.赘生物脆性大,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的栓塞

∙D.多见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狭窄

∙E.最常见的细菌为链球菌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细菌为草绿色链球菌,主要侵犯左侧心脏,多见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轻至中度关闭不全,右侧少见,主要累及三尖瓣。

赘生物较风湿性心内膜炎者大而脆,易脱落引起栓塞。

10.针对高血压患者,麻醉重点是防治

∙A.高血压脑病和脑出血

∙B.高血压和低血压,使血压波动最小化

∙C.低血压导致的脑部低灌注

∙D.肾低灌注导致的肾衰竭

∙E.心律失常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高血压患者麻醉手术过程中应力求血压平稳,波动最小,以防止心肌缺血、脑出血以及各重要脏器灌注不足所致的功能障碍。

11.对于肥厚性心肌病,错误的是

∙A.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

∙B.室间隔最易受累

∙C.心界可正常或扩大

∙D.可有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症状,似心绞痛

∙E.梗阻型患者可因左室前负荷降低致收缩期杂音减弱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或心尖部内侧闻及粗糙的收缩期中晚期喷射性杂音。

该杂音在左室前负荷增加时因梗阻减轻而减弱,反之增强。

1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下列哪项不正确

∙A.以杀菌类抗生素为主

∙B.抑菌类要与杀菌类抗生素联合应用

∙C.早期、足量、长程使用抗生素

∙D.瓣膜功能损害致中重度心力衰竭,需手术换瓣

∙E.需等待感染控制后方可手术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对于中重度心衰、瓣膜功能损害、巨大赘生物有发生栓塞可能的患者等应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行手术治疗。

13.不会加重肺动脉高压的因素

∙A.充足的氧供

∙B.二氧化碳蓄积

∙C.酸血症

∙D.左心功能不全

∙E.吸入氧化亚氮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缺氧、二氧化碳蓄积、酸血症可致肺循环压力升高。

氧化亚氮亦可增加肺血管阻力。

左心功能不全时,肺静脉回流受阻,肺循环压力进一步升高。

14.下列哪项血脂异常不是冠状动脉粥洋硬化的危险因素

∙A.总胆固醇升高

∙B.甘油三酯升高

∙C.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D.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E.高密度脂蛋白升高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

15.下列哪项不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A.心脏向两侧明显扩大,搏动减弱

∙B.心尖搏动明显左偏

∙C.应用普萘洛尔后主动脉瓣杂音减弱

∙D.心脏扩大明显,可发生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E.二尖瓣收缩期杂音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心肌收缩力下降如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流出道梗阻减轻,杂音因而减弱。

扩张型心肌病心界向左下及双侧扩大,心胸比>0.5,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晚期出现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16.男性,50岁,多年高血压病史,两天来因情绪波动,突感头痛加剧,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检查示BP30.7/17.3kPa(230/139mmHg),心率90次/分,期前收缩2~4次/分,肺叩清音,颈软,目前应采取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为最佳

∙A.静脉点滴心律平

∙B.静注呋塞米

∙C.静点硝普钠

∙D.静注地西泮

∙E.静注利多卡因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高血压危象时,迅速降压是最有效、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进一步损伤。

17.56岁,男性患者,近一个月每天晨起时,胸骨后闷压感,持续数分钟缓解,即时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0.5mV,最合适的治疗是

∙A.普萘洛尔

∙B.氨茶碱

∙C.地高辛

∙D.心痛定

∙E.巯甲丙脯氨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钙拮抗剂治疗变异型心绞痛有针对性,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强。

18.有关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下列哪项最正确

∙A.β受体阻滞剂与硝酸酯有协同作用,但两者抗心绞痛的机制不同,所以使用时不需减量

∙B.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一旦发生明显心动过缓,应立即停药

∙C.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如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可同时应用维拉帕米

∙D.应用钙拮抗剂治疗需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以免发生冠状动脉痉挛

∙E.潘生丁是一种强冠状动脉扩张剂,心绞痛发作时,只要用足够剂量常可改善心肌血供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β受体阻滞剂与硝酸酯有协同作用,两药合用时需减量;停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逐渐减量,突然停药可使心绞痛恶化和诱发心肌梗死可能。

β受体阻滞剂与维拉帕米合用时对心脏有过度抑制的危险;钙拮抗剂对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最好,停药也应逐渐减量。

潘生丁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和抑制细胞对腺苷的摄取而增加cAMP和腺苷的浓度,从而扩张冠状动脉。

但是,潘生丁对非缺血区域冠状动脉的扩张可产生窃血现象,加重心绞痛。

19.有关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成人按压速率为每分钟100次,胸骨按压幅度为4cm

∙B.成人按压速率为每分钟120次,胸骨按压幅度为至少5cm

∙C.成人按压速率为至少每分钟100次,胸骨按压幅度为4~5cm

∙D.成人按压速率为至少每分钟100次,胸骨按压幅度为至少5cm

∙E.婴儿胸骨按压幅度大约为3cm,儿童大约为4cm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根据《2010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胸外按压频率为至少每分钟100次,按压幅度成人应将胸骨按下至少5cm,婴儿及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大约为4cm,儿童大约为5cm)。

20.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环节中错误的是

∙A.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B.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

∙C.快速除颤

∙D.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E.综合的心搏骤停后治疗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应着重于胸外按压。

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旧的指南在A—B—C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新指南改为C—A—B程序。

21.医务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需先看、听和感觉呼吸

∙B.置入高级气道之前,对成人或儿童均可采用30:

2的胸外按压—通气比率

∙C.在通气过程中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D.心肺复苏进行时应特别强调团队的作用

∙E.如果医务人员在10s内没有触摸到脉搏,施救者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自动电除颤仪(如果有)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环状软骨加压可以防止胃胀气,减少气囊面罩通气期间发生反流和误吸的风险,但这也有可能妨碍通气。

环状软骨加压可能会延误或妨碍实施高级气道管理,而且采用环状软骨加压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发生误吸。

另外,培训施救者正确使用该方法的难度很大。

所以,不建议为心搏骤停患者常规性地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22.以下哪种不属于非心脏手术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A.不稳定性心绞痛

∙B.8周前发生心肌梗死

∙C.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D.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E.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据《2007年ACC/AHA非心脏手术术前心血管功能评估指南》,围术期发生心脏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包括:

不稳定性冠脉综合征、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重度瓣膜疾病。

不稳定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或严重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1周)及近期发生的心肌梗死(≤1月)。

23.患者,男,60岁,既往高血压10年,冠心病4年,因结肠癌欲行手术,术前评估以下做法哪项不妥

∙A.结肠癌致肠梗阻,可只进行必要的和简单的术前检查,术中和术后严密监护并进一步评估心脏功能

∙B.术前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控制血压平稳,近一年活动不受限,无胸闷、憋气症状。

术前元需进一步检查和改变治疗方案,可行手术

∙C.4年前冠心病置入冠脉支架2枚,之后无心绞痛发作,血压控制平稳,近一年经常登山、骑车。

术前无需进一步检查和改变治疗方案,可行手术

∙D.术前血压控制不够稳定130~160/80~100mmHg,近一年日常活动虽无胸闷、憋气症状,但术前必须进一步检查并改变治疗方案,直至心脏情况明确且血压控制满意后再行手术

∙E.高血压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稳定,偶有心绞痛发作,最近一次为入院后第二天夜间,口服硝酸甘油,10分钟后缓解。

术前应进一步完善心脏检查,调整高血压治疗药物,明确心脏情况后再行手术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对于急诊外科手术,术前评估应限于简单和紧急手术所必需的检查,更全面的评估可以在外科手术后进行。

中危手术(胸腹腔内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头颈手术、骨科手术、前列腺手术等)的患者,如术前无高危因素,体能状态良好者(4METs以上),无需进一步检查及改变治疗方案,可行手术。

24.患者,男,68岁,因冠心病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2支病变,分别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中段植入金属裸支架各1枚,术后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噻吩吡啶、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未再有心绞痛发作。

若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最好采用以下哪项建议

∙A.术中、术后存在显著出血风险的择期手术最好选择在支架植入术后1年进行

∙B.支架植入后2周即可行择期手术

∙C.择期手术需在6个月以后进行

∙D.择期手术前所有抗血小板药物必须停用至少1周,以减少围术期出血风险

∙E.支架植入术45天后可考虑择期手术,围术期阿司匹林可不停药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球囊成形术后14天、冠脉内植入裸金属支架30~45天、药物洗脱支架1年后行择期手术较为安全。

围术期评估出血和血栓的相对风险,可持续使用阿司匹林,噻吩吡啶建议停药,改为低分子肝素。

25.哪个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最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A.前壁心肌梗死

∙B.后壁心肌梗死

∙C.侧壁心肌梗死

∙D.下壁心肌梗死

∙E.左房心肌梗死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房室结的血供通常来自右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闭塞(右优势型)引起寿心室膈面(下壁)、后间隔和右心室梗死,并可累及窦房结和房室结,从而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26.诊断变异型心绞痛,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安静时可以发病

∙B.发作时心电图ST段明显压低

∙C.每天可在同一时间发病

∙D.疼痛时间延长

∙E.发作时可有室性期前收缩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变异型心绞痛为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

其临床特征为:

①痛多发生于休息时和日常活动时;②较一般心绞痛重,时间长;③时间从几十秒到30min不等;有的表现一系列短阵发作,每次持续1~2min,间隔数分钟后又出现;④呈周期性,常在每天一定时间发生,尤以半夜或凌晨多见;⑤与劳累、精神紧张无关,无明显诱因,也不因卧床而缓解;⑥患者发作时血压升高,少数发作时血压下降;⑦硝酸甘油或硝苯地平可迅速缓解;⑧可伴有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等。

27.女性,73岁,因剧烈心前区疼痛5小时不缓解,急诊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查体:

BP95/60mmHg,呼吸急促,28次/分,口唇发绀,双肺底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率120次/分,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肺部感染

∙B.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心律失常

∙C.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心力衰竭

∙D.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

∙E.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肺栓塞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者,可发生泵衰竭——心源性休克或急性肺水肿,按Killip分级法可分为:

Ⅰ级,尚无明显心力衰竭;Ⅱ级,有左心衰竭,肺部啰音<50%肺野;Ⅲ级,有急性肺水肿,全肺大、小、干、湿啰音;Ⅳ级,有心源性休克等不同程度或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①收缩期血压下降到80mmHg以下;②出现休克的临床表现,如气急、不安、四肢末梢冰冷、出汗等症状;③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压或休克,如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低血容量性休克、心律失常引起的休克、代偿性低血压以及药物引起的低血压等。

本例肺部啰音、缺氧可以确定肺水肿,舒张期奔马律为心梗后左室顺应性降低之故,但收缩压95mmHg,尚未达到心源性休克的标准。

28.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一旦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应首选

∙A.美托洛尔

∙B.维拉帕米

∙C.利多卡因

∙D.地西泮(安定)

∙E.苯妥英钠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室性心律失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常见。

β受体阻滞剂目前已成为多种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药物。

2006年美国AHA/ACC及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共同发出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及猝死预防指南指出,β受体阻滞剂是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中流砥柱。

无论是否合并心功能不全,β受体阻滞剂都能有效地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律失常,减少猝死率。

美托洛尔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β受体阻滞剂,研究表明其能有效预防和改善心梗后交感神经重构、电重构和心室结构重构,如无禁忌应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同时须维持血钾4.0mmol/L以上。

利多卡因属于ⅠB类,也曾是防治心梗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但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其并不能有效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29.心脏衰竭合并右心衰竭的早期表现有

∙A.食欲缺乏

∙B.恶心、呕吐

∙C.肾功能减退

∙D.半坐位或坐位下的颈静脉充盈

∙E.肝大及压痛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是右心衰竭最常见的症状。

体征有出现于身体最低垂部位的水肿、颈静脉征、肝大常伴压痛。

持续慢性右心衰可致心源性肝硬化,晚期可出现黄疸、肝功能受损及大量腹水。

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由于左心衰竭在先,当右心衰出现之后,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

而严重的左心衰竭血液进行再分配时,首先是肾的血流量明显减少,患者可出现少尿。

长期慢性的肾血流量减少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并可有肾功能不全的相应症状。

30.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房颤后,下列哪个因素对左心室的充盈程度影响最大

∙A.心室律

∙B.中心静脉压

∙C.心房压

∙D.外周血管阻力

∙E.心室舒张功能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心房颤动时,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左心室充盈减少,可使心排出量减少20%。

左心室充盈更加依赖于舒张期的长短,而心室率增快,使舒张期缩短。

在任何一定的心排出量水平,心动过速进一步增大跨瓣压差和左心房压,这可解释事先毫无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一旦发生心房颤动,可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急性肺水肿。

此时尽快满意控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或恢复窦性心律至关重要。

31.二尖瓣并闭不全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左心房容量过负荷

∙B.左室充盈不足

∙C.左室向主动脉搏血量减少

∙D.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增加

∙E.左房、左室扩大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理生理要点为左心容量负荷增加。

左心室对慢性容量负荷过度的代偿为左心室舒末期容量增大,根据Frank—starling机制使左心室心搏量增加;加上代偿性离心性肥大,并且左心室收缩期将部分血排入低压的左心房,室壁应力下降快,利于左心室排空。

因此,在代偿期左心室总的心搏量明显增加,射血分数可完全正常。

二尖瓣关闭不全通过收缩期左室完全排空来实现代偿,可维持正常心搏量多年,但如果二尖瓣关闭不全持续存在并继续加重,使左室舒张末期容量进行性增加,左室功能恶化,一旦心排出量降低时即可出现症状。

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房的顺应性增加,左心房扩大。

在较长的代偿期,同时扩大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可适应容量负荷增加,左心房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不致明显上升,肺淤血不出现。

持续严重的过度容量负荷终致左心衰竭,左心房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上升,导致肺淤血、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发生。

因此,二尖瓣关闭不全主要累及左心房和左心室,最终影响右心。

32.风湿性心脏病应用洋地黄进行治疗的患者,应注意洋地黄毒性反应的发生,其表现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P-R间期延长

∙B.室性期前收缩

∙C.胃肠功能紊乱

∙D.心电图鱼钩样改变

∙E.黄视、复视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