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823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ocx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

随着全球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我国城镇化加速建设中对建筑基础设施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各方面提出了更多要求,在此背景下,能够有效缩短工期,同时有利于施工现场节能环保的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现浇式建筑,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在施工现场完成结构构件的浇筑与养护,不仅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同时施工工期也将对较慢,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不符的。

而装配式建筑就是将建筑构件在施工之前由加工厂进行提前制作,施工中将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即可,生产效率与施工效率都大大提升,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为此国家与政府都推出了相关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但是从建设项目管理的另外一个角度,也就是成本管理而言,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成本由于增加了运输费、场外制作费等部分,为此成本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较是相对较高的,这也成为装配式建筑广泛应用的主要阻碍。

所以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进行分解剖析,探索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方法称为当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具有现实意义。

在本文中,对装配式建筑的各个阶段对成本进行分析,包括设计阶段、生产、运输及现场安装四个环节,总结不同环节影响成本的因素,并且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对策,以此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成本起到参考作用。

最后应用实际案例,将成本控制对策实施之后的装配式建筑成本与传统现浇建筑的施工成本构成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的相应对策,实现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控制,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造价管理

Abstract

Withtheenhancementofglobalawarenessofenergyconserva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aswellastheaccelerationofChina'surbanizationprocessoninfrastructurerequirements,fromtheconstructionschedule,constructionqualityandotheraspectsofhigherrequirements.Underthisbackground,theconstructionperiodcanbeeffectivelyshortened.Atthesametime,theprefabricatedbuildingwhichisbeneficialtotheenergysaving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oftheconstructionsitehasbecomethedevelopmenttrend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Traditionalcast-in-placebuildingsrequirealargeamountoflabortocompletethepouringandmaintenanceofstructuralcomponentsattheconstructionsite.Thiswillnotonlyincreasethemanpowerandmaterialinput,butalsoslowdowntheconstructioncycle.ThisisinlinewithChina's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Areinconsistent.Forprefabricatedbuildings,concretecomponentsareproducedoutsidetheconstructionsiteinadvanceandtransportedtotheconstructionsiteforassemblyandconstruction.Theproductionefficiencyandconstructionefficiencyaregreatlyimproved,whichmeetstherequirementsofnationaldevelopmentstrategies.Therefore,thestateandthegovernmentissuedrelevantpolicie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prefabricatedbuildings.However,fromanotherperspectiveof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namely,costmanagement,thecostofprefabricatedhousesishigherthanthatoftraditionalcast-in-placebuildings,whichhindersthepopularizationofprefabricatedhousestosomeextent.Forthisreason,thecostcompositionofprefabricatedbuildingsisanalyzedandananalysisofwaystoreducethecostofprefabricatedbuildingsisanurgentprobleminthecurrentconstructionindustry.Inthisarticle,thecostofeachstageoftheprefabricatedbuildingisanalyzed,includingthedesignstage,production,transportation,andon-siteinstallation.Thefactorsaffectingthecostofdifferentlinksareanalyzed,andthecorrespondingimprovementmeasuresareputforwardtoreducetheassembly.Thecostinputoftraditionalbuildingsplaysareferencerole.Finally,thepracticalcaseisusedtocomparethecostofprefabricatedbuildingsaftertheimplementationofcostcontrolmeasureswiththecostoftraditionalcast-in-situbuildings,andanalyzetheeffectofcostmanagementmeasuresforprefabricatedbuildings.

Keywords:

prefabricatedbuilding;costcomposition;costmanagement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现浇混凝土建筑是传统建筑形式,由施工人员在现场进行施工,相应的搭设脚手架,支撑模板,绑扎钢筋之后浇筑混凝土,养护凝结之后完成其他附属工程的施工。

传统现浇工程的施工现场都比较混杂脏乱,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都产生威胁。

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逐渐恶化,劳动成本显著增加,传统现浇建筑模式不仅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施工成本也逐渐增加。

随着国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方式的推广,我国也逐渐认识到装配式建筑的优越性,施工构件都是施工之前在工厂生产,搬运到现场之后进行拼接组装即可,不仅能够满足建设生产需要,同时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人工投入,也有利于保护施工环境。

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更有利于节约资源,包括水资源及其他施工材料,施工现场的拼接搭设也避免了防护网与脚手架的应用,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建筑项目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环保要求是当前施工单位最为关注的内容,为此装配式建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劳动成本的增加,使得装配式市场的发展加快,未来发展趋势良好,为此装配式构件的制作水平、精度及现场拼装技术得到了改善。

但是从建筑市场的整体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仍然非常少,制作规模小,短期内想要以扩大生产的方式降低成本难度较大,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推广。

为此从装配式建筑建设全过程对成本投入进行分析,不仅从构件制作环节,另外包括设计、运输及现状安装环境都采取合理的成本控制对策,从而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成本,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

1.2研究目的

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高,工期较短,节能环保效果好,但是成本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要高,这是制约装配式建筑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目的就在于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从设计、生产、运输及安装四个环节,总结影响成本的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将装配式建筑建设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逐渐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为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1.3研究意义

(1)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管理水平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施工成本较高,这也成为阻碍装配式建筑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为此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工点相结合,对影响其施工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可行性对策,分环节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成本,提高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水平。

(2)推进住宅产业化模式在我国的应用

住宅产业化模式的推广关键就在于工业化建筑的生产,也就是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建设,而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的关键在于成本研究,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为此本文提出成本控制的对策,是有利于提高装配式建筑应用的。

(3)有利于丰富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本次论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进行了分析,保证了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科学性,这对于丰富我国相关研究成果,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4)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传统建筑行业消耗大量资源,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根据数据统计,传统建筑行业造成的污染占总体污染的30%左右,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40%左右,我国明年用于建筑行业矿产能源达到了50亿吨。

而装配式建筑采取工厂集约生产模式,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约建筑原材料与水资源,并且产生的建筑垃圾非常少,对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4研究方法

(1)文献整理法:

借助图书馆及互联网收集装配式建筑及成本控制的理论内容;

(2)案例分析法:

结合某住宅楼项目,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及控制方法进行说明,为实际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管理起到参考作用。

(3)调研法:

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市场调查,对PC构件制作成本及构件安装成本进行分析,得到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难点,并且提出改进对策/

1.5研究思路

本次研究的主要思路就是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总结装配式建筑与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成本构成进行对比,找到二者在成本构成上的区别,结合实际案例指出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难点及控制对策。

1.6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引言: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次论文的研究内容等。

第二部分

(一)总结装配式建筑与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

(二)分析现浇混凝土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内容,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得到装配式建筑成本主要集中于设计、制作、运输与安装四个环节,对以上四个环节中的成本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三)对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相应的提出改进对策;

(四)结合实际案例,验证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第三部分

结论,提出展望。

1.7本章小结

装配式建筑作为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操作简单、施工进度快、管理难度小、绿色环保等优势,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有着一定区别,建设中的成本投入相对较高,为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成本管理,不断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投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发展。

第二章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装配式建筑虽然为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是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会有部分结构内容必须以现场浇筑方式进行,为此装配式建筑还是包括现浇与预制安装两部分,为此该建筑的成本也就分为现浇部分的成本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两方面。

2.1传统现浇成本构成

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成本的确定是根据施工图纸计算构件的工程量,根据清单规则与定额规则,对不同的工程量套用不同的清单与定额,之后根据政府确定的费率确定最终的成本。

一般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构成分为四部分,即为直接费、间接费、利润与税金。

其中,直接工程费是成本支出最大的一部分,也是计算其他费用的基准,对项目成本控制具有直接作用。

而管理费与利润则是施工单位结合自身经营与管理现状记取的,是可竞争费用。

规费与税金是当地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费率,不同地区的记取费率不同,属于不可竞争费用,在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不用涉及。

所以,当建设工程记取标准相同时,企业管理费、利润与规费是受到记取基数工程直接费的影响,为此控制施工直接费是传统现浇建筑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

控制工程直接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投入人、材与机械;另外就是通过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控制施工直接费用,将现场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实现成本的控制。

 

 

图2.1传统现浇建筑成本构成

2.2装配式建筑部分成本构成

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成本构成有所差异,装配式建筑在直接工程费基础上还包括构件制作费、构件运输费、现场施工费。

在构件制作费方面,具体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折旧费、机械成本摊销费用、企业管理费用、税金与利润等内容。

构件运输费则主要包括预制构件从制作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的费用,施工现场发生的二次搬运费用及施工现场的仓储管理费用。

构件的现场安装费用主要包括安装人工费、辅助材料费、支撑构件费用及垂直运输费等措施费。

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内容如图2.2所示。

规费及税金

安装成本

构件生产成本

装配建筑成本构成

运输成本

 

图2.2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

2.3项目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利润与企业管理费是施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衡量记取的,而规费与税金则是在当地建设主管部分所规定的费率基础上记取的,属于非竞争性费用,为此传统现浇构件的成本控制对象在于直接施工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则受到构件制作安装、运输及现场安装成本的影响,下文将对以下三部分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1)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费:

排除非竞争成本外,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成本主要受到预制工厂生产水平、预制构件生产效率及生产机械利用率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整体生产效率成为预制构件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

所以,预制构件生产厂家要针对预制构件的生产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与施工器械,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摊销费用,控制预制构件的制作成本。

不同预制构件由于其制作难度不同,为此成本也有所差异,预制外墙的成本高于叠合板,高200元/m³,叠合梁与楼梯阳台的生产成本高于叠合板100元/m³,为此影响装配式生产成本的另外因素就是构件类型。

(2)运输成本:

该费用是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构件相比较增加的成本之一,主要包括预制构件的一次搬运费用与施工现场内部的二次搬运费用,而运输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运输车辆的载重、运输距离等。

一般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工厂要选择在施工现场方圆150公里范围内,这也被认为是最为经济的距离,也就是说具体距离控制在150公里以内能够实现成本的控制,而若是距离超过150公里,则成本就过高,但是最为经济的运输距离为50公里。

当建设项目位于城区时,想要将运输距离控制在50公里以内是非常难的,为此,运输成本则更多是受到车辆类型及其承载率的影响。

(3)现场安装费用:

现场安装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机械设备使用费及措施费,装配式建筑的现场安装费用主要受到施工组织方案的影响,包括所使用的垂直运输机械,垂直运输方案,安装技术选择等,加强施工现场安装方案的编制成为控制现场安装费用的重点。

另外对于税负,当前建筑行业的增值税为9%,能够进行扣除。

对比来看,预制构件的企业税率较高,并且属于重复记取,若是施工单位加工的钢筋等构件不纳入增值税,所得税只收入施工总包单位的,将预制构件厂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捆绑经营,能够实现合理避税,关于税率方面的控制对策则属于政策问题,在本文中不再进行论述。

2.4本章小结

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有着明显差异,不仅包括直接施工费,同时还增加了预制构件制作费、运输费与施工现场的安装费等,为此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因素也更多。

第三章装配式建筑各阶段成本控制方法

3.1设计阶段

3.1.1设计阶段内容分析

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最为关键的就是完成对构件的深化设计,针对不同的装配式方案完成技术与经济比选,从设计阶段提高完整度与可操作性。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就是根据深化图纸进行加工生产,其合理性与准确性将直接影响项目成本。

设计阶段,首先要遵循建筑设计标准,同时对施工成本进行综合思考,例如所选择的预制构件类型、预制墙体结构的选择、结构预制率等。

通过调查,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是最为有效的,设计阶段若是充分实现成本控制,能够降低约60%的建设成本,为此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非常关键。

对于传统现浇建筑而言,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效果受到设计人员专业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结构图纸及其配套专业图纸准确性,例如建筑图纸、机电安装图纸、装饰工程图纸等。

对于结构图纸,结构特征信息是以平法方式表示的,全国的设计规范与标准都是统一的,为此实现设计图纸的统一控制是较为容易的。

传统现浇结构的设计费用通常为30元/㎡。

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我国当前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还未完全统一,所施工的图纸数量较多,需要针对不同的预制构件进行专门的深化,还可能会涉及到多个专业的交叉设计,也就是说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建筑、装饰及机电安装等各个工程的因素,包括每个构件的支模方式、构件配筋、保温结构、门窗位置及尺寸、水电管线的预留等内容都需要在装配式预制构件分解图中加以体现,设计难度增加,为此设计费较高,一般为40-50元/㎡。

装配式建筑图纸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将关系到构件的生产与安装,不需要配合其他专业就可以进行生产,避免了多专业之间的交叉作用。

现浇混凝土结构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费用不同主要原因就在于装配式建筑要对不同构件进行分解,详细绘制具体尺寸、配筋等内容,若是构件尺寸相同,能够使用同样的分解图,则设计费就相对较少,针对设计问题,要不断实现设计优化,尽量提高构件模板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建设成本。

3.1.2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方案

针对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建设以及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实现创作型设计,尽量减少设计者的工作,降低工作强度,提高设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控制设计费用,减少建设的总体成本。

(1)深化设计,增加构件分解图的重复利用次数,尽可能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预制率。

设计过程中,对于同一项目或者类似项目尽可能应用同样的设计模板,从源头上降低建设成本。

当前我国内地的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工厂化,产业化”建设模式,对构件类型进行标准化要求,从而能够实现构件生产中的模板、模具的重复使用,缓解模具重量大及拆模时间长的缺点,将模具结构进行流水生产,包括混凝土的配置制作、下料、振捣与养护等工作在同一位置开展,构件边模使用具有磁性的模板,增加模具的循环使用率。

以上内容都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从设计上降低制作安装费用。

(2)重视设计过程中的安装和生产问题,实现拆件拆解过程的不断优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构件数量和种类,从而在构件制作安装过程中降低模具的投入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构件在现场安装过程中的难度,与构件特点相结合,对安装节点进行标准化设计,保证施工现场的有序安装,降低其他辅助设施的投入。

另外,设计阶段还可以根据装饰设计要求,将预制构件设计为有表面装饰的,例如结构外墙,可以将保温结构与外装结构同时设计在预制构件上,缩短了施工过程中的装饰施工时间,有利于控制成本。

3.2生产制作阶段

3.2.1生产制作过程分析

(1)现代浇筑式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制作区别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原材料利用率、周转材料使用率与施工措施是影响生产进度与成本的主要因素,现浇混凝土结构生产条件较差,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项目特点配合增高措施费,不仅增加了浇筑难度,同时施工工期也较长,并且当采取的浇筑、振捣与养护措施不佳时还会出现质量问题,不容易控制施工质量,费工费料,降低施工效率,相应的施工成本也会上涨。

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较,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需要在工厂完成,使用模板模型与机械,将各个分部分项内容进行流水施工,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速度,保障施工质量,同时还能避免天气与季节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传统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构件裂缝等问题,在预制构件的工厂生产过程中都能够进行解决,有效控制施工质量,也降低了原材料的浪费,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益。

(2)对建筑构件生产费用的分析

现阶段,我国建筑构件的工厂生产费用一般为为3000-3500元/m³,与现场浇筑构件成本相比较是要高的。

预制构件的生产费用包括以下几点:

生产工人费用、水电费用、消耗原料费用、建筑构件存放和管理的费用、生产模具的费用以及预制构件内的配套管线和预埋装置费用等。

其中:

其中:

1)人工费用方面:

虽然我国的预制构件一般是在工厂进行生产,大多数情况是依赖机械,但是还是需要配备人工对生产现状进行管理。

我国当前预制构件的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预制构件生产工人,从业人员数量较少,但是为了保证构件质量,所招聘的技术人员还必须具备较高专业性,为此工人薪资就相对较高,导致人工费用投入较高。

2)材料费用方面:

现浇混凝土结构是在施工现场浇筑,预制构件在工厂浇筑,而构件尺寸相同,为此表面看来二者在材料消耗方面没有差异,但是现场施工容易导致材料的浪费,工厂施工有效控制材料用量,降低材料损耗,为此预制构件所使用的材料是较好的。

3)模具费用方面:

装配式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振捣与养护,最后形成符合使用要求的构件,在各个环节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模具,并且随着构件类型增加与复杂化而增加模具用量,为此模具成本比现浇构件的成本高。

4)模具摊销费用:

模具的种类与循环使用次数与预制构件的制作成本有着直接关系,对于不同的类型的预制构件,所选择的模具是不同的,数量也有所不同,预制构件的种类越多,则模具种类与数量也就越多,模具摊销费用也就相应增加。

5)预埋管线与设备费用:

预制构件在生产制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管线及其他配套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