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3390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文件下载.docx

C.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但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

D.作者认为,幸福不是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一个人如果达到这一状态,就是幸福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种流行的幸福观都存在一定偏颇,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导致人生异化。

B.受物质享受幸福观支配的人难以实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相反,却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直至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C.追求物质享受并没有错,物质享受幸福观错在只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满足人的其他需要,这容易使人产生心理问题。

D.如果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生活充满乐趣、创意和魅力,那么他就是幸福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本身就是利益且可以带来更大利益,故而不少人把占有更多资源当作人生目标与自我实现的标志。

B.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古已有之,这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在今天它们变得十分大胆直白,这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C.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消费主义的盛行,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对物质享受幸福观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D.资源占有幸福观容易导致人生异化,使人被占有欲控制;

且占有欲会不断膨胀直至充斥人整个心灵,从而使人成为贪欲的奴隶。

【答案】1.C2.A3.C

【解析】

1.试题分析: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

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

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C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但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

“但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理解有误。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A“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导致人生异化。

”错,“导致人生异化”是资源占有幸福观的最大问题。

3.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比如本题C项,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消费主义的盛行,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对物质享受幸福观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对原文内容理解有误,原文“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给人们欲望的满足提供了目不暇接、花样翻新的产品和服务。

”。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回答有关问题。

年三十的私房菜

付春从城里回家时,爹和妈正在院子里剔玉米棒子。

他们都没有发现身后的儿子付春。

付春一声不吭地跨进院门,拎着大包小包进了自己的屋,放下行李,就一头栽倒在床上。

爹和妈同时停止了手上的动作。

时间静止了两分钟后,付春透过掉了半块的玻璃窗听见爹说,春,回来了?

妈马上站起身来,责怪爹说,他爹,春都进屋了,还问?

快去抱柴禾,我给儿子做吃的去。

付春拉起被角,捂在脸上,眼泪无声地流下。

付春在城里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厨师。

付春的厨艺好,在这家酒店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间付春很少回乡下,五年的城市生活让他下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城里人,他甚至发誓要在这家酒店干一辈子。

然而,没想到这家酒店自从去年易主后,因经营不善,一天比一天不景气,上个月彻底宣告破产。

失业这个月,付春把城里所有的饭店、酒店都找遍了,没有一个地方能容纳他。

一些有名气的饭店、酒店,都有自己稳定的厨师团队,就算人家缺人手,他进去也只能是个打杂的。

太小的饭店,薪水太低,高不成,低不就,就把付春挤回乡下的家了。

付春感觉自己一下子从繁花似锦的春天走进了寒风凌厉的冬天。

付春想着想着睡着了。

春,快起来吃饭了。

妈站在窗外,小心翼翼地喊付春,生怕声音大了,把儿子吓不见了似的,儿子已经有很久没回家了。

饭桌上的菜,都是付春打小就爱吃的菜:

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

汤是酸菜土豆汤,酸菜是妈自己腌的乡下常见的老酸菜。

旁边是一锅刚焖好的玉米饭。

这些上不了台面的饭菜,也只有在家里才能吃到,虽说都是些在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的菜,但味道却是出奇的好。

付春很快就风卷残云般,把桌子上的饭菜一扫而光。

爹和妈几乎一筷子未动,看着狼吞虎咽的付春,笑得嘴都合不拢。

付春看着爹妈,抹着嘴回味着刚才的饭菜香味儿,突然脑子里像打开了一道尘封已久的门,付春兴奋地一连说了好几声“我怎么没想到呢?

”爹和妈被付春整糊涂了,还没回过神来,付春已经拎着大包小包跑出院门了,爹和妈赶紧跟到院门外,说:

“春,你这刚回来,又要去哪儿啊?

”“回城里。

”付春头也不回地说。

付春有足够信心让自己成为城里人,他不再怕失业,这一切都源于妈做的饭菜。

付春在吃了妈做的菜后,突然想到了时下城里流行的私房菜,他想,现在城里人吃饭店都吃腻了,我何不当一名专做私房菜的厨师呢?

很快,付春的私房菜就在城里闯出了名气,很多有钱人、领导都请付春到家里专门为他们做私房菜。

尤其是每年的春节,付春更是分身无术。

付春不断创新他的私房菜,几年后名声越来越大,钱也挣下不少,还在城里买了房子,拥有了城市户口。

爹和妈不愿和他来城里,一直住在乡下的小土院,付春已经有好几个春节没回家陪父母过年了。

每次爹妈打电话来,要他回家过年,付春都推托了。

今年年三十那天,有个搞建筑的大老板,给了付春很多钱,说是特意请付春去为他父母做一顿年夜饭。

这位老板的爹妈一直住在乡下,老板有心想接爹妈去城里过年,也享享福,可是爹妈不来城里,老板只好回乡下陪父母过年。

老板和爹妈说回去过年,两位老人又忙里忙外辛苦做饭菜,因此老板骗父母不回家过年,请付春去做私房菜的目的是想让父母过个不用操劳的年。

付春满口答应了,天快擦黑时,和老板一起赶到了老板乡下的父母家。

没想到,他们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前的竟然是一大桌子已经做好的饭菜,碗筷已摆好,就好像专等老板一到就开席似的。

老板惊讶得合不拢嘴,不停地问两老怎么知道他要回来?

老板的爹说,每年不管你回不回家过年,你妈都会把饭菜做好,万一你回家了,也好吃上一口热乎饭。

老板的妈接着说,这些都是你打小就爱吃的饭菜,在外面哪能吃到呢?

老板两眼含着泪,一把抱住了两位老人。

一直站在门口的付春看着这一家子,缓缓地掏出钱包,把钱悄悄地放在门边的桌上,轻轻地合上门,头也不回地离去了。

绚丽的烟花爆竹在付春身后、头上此起彼伏地响着、盛开着。

付春仿佛闻到了妈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还有酸菜土豆汤的味道。

(选自《四川文学》,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三人称角度叙事,围绕付春这一核心人物,主要写了他失业回家,他返城创业成功,他陪建筑老板回家做年三十私房菜三个片段,生活气息浓郁。

B.付春在城里的酒店当厨师,因为酒店破产,自己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回到家里,他感到无颜面对爹妈,所以一声不吭的钻进屋里,独自流泪。

C.付春的妈为了启发和激励付春,又做了些在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但味道却是出奇的好的菜,使付春在困境中找到了出路,说明妈是个了解儿子、智慧的人。

D.付春的妈和建筑老板的妈都为儿子做好吃的饭菜,两相映衬,蕴含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慨,也反衬儿子亲情淡漠,表达作者对处理事业和亲情关系的反思。

5.小说两处写到付春妈妈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和酸菜土豆汤,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为什么要写建筑老板带付春回家为父母做私房菜?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A5.角度:

前面一处是直接写,实写,结尾一处是间接写,虚写。

前面一处的作用:

①情节上,推动情节发展,妈做的饭菜使付春突然想到城里流行的私房菜,决定返城专做私房菜。

②结构上,为结尾写付春仿佛闻到妈做的饭菜的味道作铺垫。

结尾一处的作用:

①结构上,照应上文付春吃妈做的饭菜;

②形象上,表现付春由忽视亲情到思考亲情的转变;

③内容上,突出亲情所具有的感染力;

④效果上,留有余味,给读者留下付春会不会回家为爹妈做年夜饭的猜想。

6.①情节上,营造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气氛,促使付春反思亲情;

②人物形象上,用建筑老板反衬付春,建筑老板牵挂父母,希望父母过年不用操劳,而付春总是借故不回家陪父母过年,更加突出了付春忽视亲情的特点;

③主题上,突出小说主题,使父母总是牵挂着子女,子女也应该心里装着父母的主题更加鲜明;

④手法上,扣合小说题目,丰富小说内容,小说题目是“年三十的私房菜”,写老板带付春回家为父母做私房菜,而父母为老板做好了私房菜,令人深思。

4.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人称,BC项考核情节,D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无颜面对爹妈”理解错误,是感到未来生活无所适从的苦恼和无奈;

C项“付春的妈为了启发和激励付春”说法不当,给付春做饭是出于母爱,关爱儿子的目的;

D项“反衬儿子亲情淡漠”表述错误,不是为了反衬,是为了表达老板有孝心,进而引出付春思考亲情的问题。

5.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分析语句作用的题目,分析语句的作用,可从结构、内容两个角度分析,第一次写母亲给付春做菜,从内容上表现了母亲关爱儿子,非常用心给儿子做他喜欢的饭菜;

从结构上,为后文付春受到启发进城做私房菜作铺垫,第二次出现这些菜时,是付春的想象,仿佛闻到了妈妈做的菜的味道,从内容上写出了付春对亲情的思考;

从结构上,照应了上文。

点睛:

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分析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是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下文和阅读兴趣、照应标题,文章的结尾应该是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等,文中的中间是承上启下等作用。

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主要是文章的线索或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

6.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文意探究的题目,探究的内容是“建筑老板带付春回家为父母做私房菜的原因“,建筑老板带付春回家给自己的父母做私房菜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可从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角度进行分析.建筑老板非常重视亲情,带上厨师给父母做菜,可是父母也准备了一桌好菜等儿子,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也塑造老板这个孝子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塑造付春这个主人公的形象;

在情节上,引发读者的想象。

二、课内基础知识部分

7.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省识(shěnɡ)崔嵬(wé

i)荻花(dí

)环珮(pè

i)

B.抚膺(yīnɡ)锦瑟(sè

)吮血(yǔn)霓裳(shǎnɡ)

C.栈道(zhà

n)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

n)

D.朔漠(shuò

)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字音。

A项“舵”应读“duò

”;

B项“裳”应读“chá

ng”;

D项“惘”应读“wǎng”。

8.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漱纳罕孽根祸胎懵懂顽童

B.寒喧踌躇惴惴不安瘦消不堪

C.残骇桅杆司马轻衫咀嚼赏鉴

D.抚赝缭倒恬然自安赴汤蹈火

【答案】A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字形的能力。

B项寒暄瘦削不堪;

C项残骸司马青衫;

D项抚膺潦倒。

此类题注意字形相似的字的误写,同音字的误写情况。

可以把音形义结合起来记忆。

此题需要平时的积累。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9.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

距离

一去紫台连朔漠去:

离开

B.砯崖转石万壑雷转:

使石滚动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

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长句:

指七言诗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

大姐

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

徒,空

却坐促弦弦转急促:

紧、迫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词语的意思与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其前后词的词性有关,同时要结合语境分析。

“老大嫁作商人妇”中的“老大”应是指琵琶女青春已逝。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劝学(鼓励)中规(圆规)槁暴(晒干)

B.中绳(合乎)挺者(挺直)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C.就砺(接近)就砺(磨刀石)博见(见得广)

D.参省(多次)曳兵(士兵)须臾(片刻)

【答案】D

D参省(多次)——验,检查。

曳兵(士兵)——兵器。

1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鲁迅,原名周树人。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祝福》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的"

硬汉"

形象。

D.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虽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诗篇。

【答案】B

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D项,“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诗人”表述不正确,李商隐是晚唐。

所以选D。

识记文学常识。

三、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注】文帝:

和下面的武帝分别指司马昭和其子司马炎。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六百一十六言凡:

总共

B.委身为贾人妇委身:

托身,这里指女子出嫁

C.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颜色:

肤色

D.受物之汶汶者乎汶汶:

玷辱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转徙于江湖间圣人不凝滞于物

B.歌以赠之是以见放

C.铮铮然有京都声恬然自安

D.渔父见而问之曰渔父莞尔而笑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琵琶行》的序,用简短的文字,交代了故事发生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为下文作铺垫。

B.甲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琵琶行》的写作动机,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C.乙文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D.乙文第一段通过屈原的心理和外貌描写,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为下文写他的坚持理想、舍生取义作铺垫。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2)屈原曰:

【答案】13.C14.C15.D

16.

(1)于是写了这首七言长诗,吟咏给她听,赠送给她。

全诗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琵琶行》。

或者译作:

为此作了这首七言诗,作歌赠送给她,全诗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为《琵琶行》。

(2)屈原说:

“整个(全)世上的人都混浊,唯独我清白。

众人都喝醉了,唯独我清醒,所以被放逐了。

”或者译作:

屈原说:

“全世上全都污浊(或人人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

1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C:

“颜色”在文中是古今异义词,解释为“脸色”。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14.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A项中“转徙于江湖间”的“于”解释为“在”,“圣人不凝滞于物”中“于”解释为“被”;

B项中“歌以赠之”中的“以”解释为“用来”,“是以见放”中的“以”解释为“因为”;

C项中“然”解释为“……样子”;

D项中“渔父见而问之曰”中的“而”表承接,“渔父莞尔而笑”中“而”表修饰。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技巧点拨】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

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

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

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

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时参考。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

3.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如C项4.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5.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

6.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

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7.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

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

8.句例推断法。

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

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

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