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3488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4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Word格式.docx

使用

面积

学校规模及数量要求

设置分类

2轨

4轨

6轨

8轨

间数

基本

要求

规划

建议

基本要求

规划建议

一、科学实验室/探究室

70

1

2

3

 

数学科学仪器室

40

科学准备室(含实验员室)

18

培养室

43

二、计算机教室

90

计算机辅房

30

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三、语音教室

四、音乐教室

90

1

2

舞蹈室

100

音乐器材室

五、美术教室(含书法室)

美术器材室

六、多媒体教室

电教器材室

七、综合实践活动室

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

30

八、电子备课室

九、生物园地

十、小气象站

十一、图书馆(室)

十二、运动场所

体育器材室

十三、校园网

说明:

1、2轨(每年级2个平行班)以下参照2轨,3~4轨参照4轨,5~6轨参照6轨,7~8

轨参照8轨。

8轨以上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实验室和功能教室数量。

2、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与电子备课室可合并设置。

3、语音教室可由具备视听功能的其它室(如计算机教室)代替。

4、4轨以下的学校科学探究室可选配。

5、设置分类栏目一、二、三分别为配备方案一、配备方案二、配备方案三分别提出的配备要求,其中基本配置为必配,规划建议为选配。

6、多媒体教室使用面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1、采光:

应保证实验室(楼)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内直射阳光。

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

2、照明:

(1)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

(2)教师演示台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Lx,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500Lx,书写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室内无可见眩光。

(3)实验室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必须满足平均照度的要求。

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台面不应低于1700mm,不得用裸灯。

3、遮光:

窗户宜安装窗帘。

4、温度:

室内温度16~28℃为宜,应因地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5、通风:

采用自然通风或排气扇强制排风,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

采用排风扇换气,换气次数应不低于4次/小时。

6、噪声:

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55分贝。

7、供电指标:

执行教育部《实验室设备 电源》标准。

8、供水:

供水水压不低于2×

105Pa。

9、安全:

配备防火、防盗等安全设备。

10、环保:

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应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科学(3~6年级)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

科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科学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科学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药品、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向学生开放科学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要重视对科学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科学实验室管理体制;

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科学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

它包含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室、仪器准备室(含实验员办公室)等配套设施。

各室功能如下表:

主要功能

配备要点

备 注

科学实验室

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开放探究实验的场地。

配水、电到桌、配音视频设备等。

学生桌可配简易低压直流电源。

科学探究室

为课程内容提供探究性教学的场所,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提供方便。

配备水、电、音视频等设备。

仪器准备室(含实验员办公室)

存放仪器设备、标本和实验用的药品,进行实验准备;

实验员办公及仪器设备维护。

通风、防火、防盗设备,准备台、仪器小车等。

实验员办公设备、管理用电脑及修理用必备工具。

与相应实验室相邻。

(一)科学实验室

1、环境设计要求

①设置供排水系统。

教师演示台设置供排水;

学生部分有两种方式:

一种设置在学生实验桌(台)、一种设置在教室内周边。

②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9500mm。

③实验室教师讲台一侧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④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2、设备目录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配备数量

单位

备注

书写板

不小于(L×

D)3600×

1000(mm)

演示讲台

2400×

700×

1050(mm)

中控系统

(1)

4

视频展示台

5

多媒体计算机

6

显示设备

①34寸彩电

②大屏幕投影电视

③投影机、银幕

选其一

7

电源系统

8

学生实验桌

双人桌:

1200×

600×

780(mm)

23

9

学生实验凳

单人

45

10

教师座椅

11

水嘴及水槽

三联水嘴,方形防堵、防臭水槽,

排水口有过滤装置

24

到演示讲台和学生实验桌

(二)科学探究室

①设水槽若干。

②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三联水嘴,方形防堵、防臭水槽

若干

学生操作台

可拼装

(若干)

陈列柜

(若干)

资料柜

(三)科学仪器准备室(含实验员室)

①宜设计一处水源,置于准备台侧或室角,室内有控制水源总开关。

②仪器准备室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③仪器准备室地面应铺设防潮砖。

2、设备目录

备注

仪器柜

1000×

500×

2000(mm)

可变通结构设计,数量按实际需要确定

教学仪器设备

按《河南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配备

仪器小车

运送仪器设备用

准备台

900×

850(mm)

电源插座

220V 电流不小于6A,标准插座

根据需要设置

办公桌椅

每人一套

计算机

管理用,可配打印机1台

常用维修工具

金工、电工、木工等常用维修工具

维修工作台

配二、三孔电源插座

三联水嘴,方形防堵、防臭深水槽,排水口有过滤装置

兼设工具箱

以满足需要为度

计算机教室为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应用及训练的场所,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课程整合的一个平台。

含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辅房、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名 称

计算机教室

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应用、训练、课程整合。

防静电地板;

防雷、抗强磁场干扰;

接地良好。

进入机房前的缓冲地带。

放置鞋柜、鞋套、稳压电源、灭火器等。

可作配电房

教师、管理人员工作和维修场所,资料室。

资料柜,工作台。

(一)计算机教室

①计算机室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宜专线供电,地板防静电,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

②计算机室单独接地电阻≤4Ω,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Ω。

③计算机室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底层和顶层。

④学生计算机台若采用纵向排列,列间的最近距离不小于1300mm;

若采用传统的横向排列,桌间距离不小于600mm。

⑤计算机室的台凳摆设可采用环岛形组合平面布局。

⑥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互联网相连。

⑦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讲台

服务器

计算机1

教师用,多媒体

各配备一副带麦

克风的耳机

计算机2

学生用,多媒体

13

交换机

10/100M自适应

配套

学生计算机台

710(mm)

25

结构外形可自选 

教师计算机台

1200×

学生凳

50

教师座椅 

 

稳压电源

无尘白板

3600×

(二)计算机辅房

环境设计要求

1、自然通风或安装空调,控制环境温度,使稳压电源正常工作。

2、计算机辅房宜紧靠计算机室,师生进入计算机室之前在此换鞋。

应设置鞋柜,同时可兼作配电房,放置稳压电源、灭火器材等,为方便监控,可用防静电透明门窗与计算机室间隔。

(三)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设备

含计算机和外围设备

规格和数量按需要确定

数量按需要确定

工作台

维修计算机用

工具

维修计算机的常用工具

存放资料

网络信息口

(2)

为学校提供语言教学与训练的设备和场地。

(一)环境设计要求

1、语言教室宜设计在教学楼的上层,应相对远离运动场、音乐教室、街道等场所,避免噪声干扰。

2、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二)设备目录

语言教室成套设备

型号和规格可自选

注:

宜采用数字语言学习系统,能满足人机对话的英语考试要求。

音乐教室是音乐学科中进行声乐、器乐的学习和欣赏,实践和彩排的场所。

音乐教室应给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的天地,给人以美的感受。

学校可根据不同阶段教学要求的不同,在功能上有所侧重。

它包含音乐教室、舞蹈室、音乐器材室等设施。

名称

设计要求

备  注

音乐

教室

音乐教学、音乐

欣赏、表演排练

1、设计可移动、可自由组合的学生凳。

2、较好的教学、音视频设备,良好的

室内声学效果。

3、设计一些柜子放置教学器具。

舞蹈

形体训练、舞蹈

排练场地

1、木地板。

2、练功把杆和宽幅平面镜。

3、较好的音视频设备。

有条件的学校可附设

更衣室和舞蹈服装柜。

(一)音乐教室

①教室四面墙上应设有二孔、三孔的电源插座。

②音乐教室应设在离其他教室较远的地方,与舞蹈室、音乐器材室自成一区,以方便教学和活动。

③音乐教室的设计应兼顾教学和排练的功能要求。

座位可设计成阶梯式或活动积木式(能组合成合唱或器乐演奏平台)。

④宜做音效、吸音处理。

⑤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五线谱示教板或五线谱黑板

钢琴

电子琴(有MIDI接口)

节拍器

DVD机

音响系统

1.34寸彩电

2.大屏幕投影电视

3.投影机、银幕、音响设备

学生座椅

低年级可设计轻便、稳定,可自由组合的音乐凳,色彩要鲜艳;

中、高年级设计可折叠、不固定座椅

合唱台

阶高不小于300mm,阶宽不小于400mm。

形式:

固定式和抽拉式

面积允许时可用固定式

12

器具柜

(二)舞蹈室

①宜安装吸顶灯。

②舞蹈室应设在离其他教室较远的地方,与音乐室、音乐器材室自成一区,以方便教学和活动。

③舞蹈室的设计应兼顾教学和排练的功能要求,教室内在与采光窗相垂直的一面横墙上,应设一面高度不小于2100㎜(包括镜座)的通长照身镜。

其余三面内墙应设置高度不低于800㎜可升降的把杆,把杆距墙不宜小于400㎜。

④地面设计应适合学生舞蹈,宜铺设木地板。

(三)音乐器材室

①保持通风干燥。

②配备若干仪器柜,放置音乐器材。

③音乐教室、舞蹈室可共用。

2、设备配置

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按2002年教育部《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配备。

美术教室是学生进行绘画、书法练习、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的场所。

美术教室应给学生营造一个美的世界,从感性上吸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在功能上有所侧重。

(一)美术教室(含书法室)

①教室四面墙上应各设二孔和三孔的电源插座。

②宜设水槽若干。

③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④宜采用高显色性光源。

⑤教室两侧墙壁1.5米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