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3556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

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第一章探索生命

1、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林奈――“分类学之父”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物种起源哈维(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血液循环

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2、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生命现象

3、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4、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最重要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

5、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作出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

第三章细胞

1、除病毒以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单细胞生物:

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

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眼虫

多细胞生物:

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生物。

3、显微镜的使用

结构:

光学部分:

目镜、物镜、遮光器、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之分)、

机械部分:

镜筒、镜臂、镜柱、镜座

操作步骤:

①取镜安放

②对光:

目镜、物镜、反光镜要在同一直线上。

用左眼观察

③放置玻片标本

④观察:

先用粗准焦螺旋,后用细准焦螺旋(降镜筒---升镜筒---细调)

⑤收放:

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将镜头降至最低处,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②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

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与实际物体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

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个体越大,视野越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个体越小,视野越亮。

4、实验:

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擦→滴(生理盐水,作用是保持细胞形态)→刮→涂→盖(盖片时要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染(用碘液,作用是便于观察)

实验: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擦→滴(清水)→撕→展→盖(盖片时要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染(用碘液,作用是便于观察)

5、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

细胞膜:

保护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质: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

有许多微细结构,如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

细胞壁:

植物细胞的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紧贴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具有保护作用。

有许多微细结构。

线粒体:

能量转换器,将化学能转换其他形式的能

叶绿体:

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液泡:

含有细胞液,含有不同的味道和色素。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有线粒体,没有液泡和叶绿体

有线粒体,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结构各自的功能:

具有保护作用,能进行物质交换,是选择透过性膜。

从环境中吸收细胞生活所需要的物质;

将体内的废物通过细胞膜排出体外。

细胞需要的物质有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

水和无机盐;

有机物: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内有能量转换器。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所需要;

植物细胞除了线粒体外,还有叶绿体,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

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外,对生物的遗传也有重要的作用。

细胞分裂:

(1)分裂规律:

一个细胞经过n次分裂以后,产生的细胞个数为2n个。

(2)分裂的特点:

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6、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注意看书P36—P40。

植物细胞特有的三个结构: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7、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变大?

(课本53页)

细胞若无限生长时,较大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小,细胞膜将不能保证从外界环境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较小

细胞的表面积则相对较大,更易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8细胞分裂

①细胞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膜内陷,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细胞

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细胞核一分为二,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新的细胞壁,从而形成两个新细胞

②在细胞分裂前,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

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

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③细胞分裂的意义:

繁殖、生长、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

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分化:

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组织:

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3、人体的组织: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

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2)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构成。

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

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3)结缔组织:

细胞间质发达;

分布广泛;

具有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等功能;

(4)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构成;

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

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4、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的细胞一般比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黏稠,具有分强的分生能力。

嫩芽和根尖

(2)营养组织:

营养组织细胞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如:

番茄果肉;

(3)保护组织:

能减少植物失去水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洋葱表皮、叶表皮

(4)输导组织:

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5、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

心脏、眼、耳、肺、肾、肝、胃等是动物体的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种是植物体的器官。

保护组织

分生组织

营养组织

输导组织

细胞

组织

营养器官

生殖器官

果实

种子

器官

6、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7、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8、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3、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

①上皮组织:

保护和分泌。

如小肠上皮,口腔上皮、消化道内表面、呼吸道内表面、皮肤表皮

②结缔组织: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如血液、皮下脂肪、肌腱、骨组织

③肌肉组织:

收缩、舒张。

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④神经组织:

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如脑和脊髓中的神经组织

4、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①分生组织:

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②保护组织:

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组织。

洋葱表皮、番茄表皮、甘蔗表皮

③营养组织:

储存营养物质。

如番茄果肉、叶肉、苹果果肉④输导组织: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

大脑、胃、肠、心脏

植物的营养器官有:

根、茎、叶植物的生殖器官有:

花、果实、种子

根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主要完成支持和运输的功能、叶主要完成制造有机物的功能。

7、人体的八大系统

①神经系统:

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②泌尿系统:

形成和排出尿液

③内分泌系统:

分泌激素,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④呼吸系统:

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⑤消化系统: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⑥循环系统:

运输体内物质⑦生殖系统:

生殖⑧运动系统:

运动、支持、保护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9、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0、大多数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细胞经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探究实验▲例:

光鼠妇生活对的影响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做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依据:

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的地方看到鼠妇,明亮的地方不见,搬开花盆、石块后,鼠妇很快爬走。

→制定计划(选材、方法、步骤等):

用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各10只鼠妇等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实施计划:

盒中央放入鼠妇,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计算全班平均值,分析得结论。

→得出结论(多与假设一致或相反):

或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或鼠妇怕光。

→表达和交流

做完实验后,要把小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即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中光是变量,其它条件是定量)

补充: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海尔蒙特实验结论:

水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普利斯特利实验结论:

植物可以净化空气

英格豪斯实验结论:

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释放气体萨克斯实验结论:

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合成淀粉

2、实验: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步骤:

暗处理(目的:

消耗叶片中的淀粉)→遮光→光照→脱色(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酒精变成绿色)→染色(加碘液,目的是为了检验淀粉)

3、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4、叶的结构(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表皮:

细胞排列紧密,分成上表皮和下表皮,扁平的表皮细胞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气孔由成对的保卫细胞组成,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叶肉:

分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叶脉

导管:

输送水和无机盐

筛管:

输送有机物

叶片的

结构

上表皮:

有角层质,起保护作用

下表皮:

有气孔,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细胞构成的。

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水分散失的门户。

表皮

栅栏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呈圆柱状,含叶绿体多

海绵组织:

细胞排列疏松,形状不规则,含叶绿体少

叶肉

叶脉:

是叶片的“骨架”,起支持作用。

分成网状叶脉和平行叶脉。

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

5、叶绿素能够吸收和转化光能,叶绿素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没有形成叶绿素时,叶绿体呈白色或黄色。

6、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①原料:

二氧化碳、水②产物:

淀粉、氧气③条件:

光④场所:

叶绿体

⑤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同化作用)

⑥两种变化:

物质转变(无机物——→有机物)、能量转变(光能——→化学能)

⑦植物增产的措施:

白天升温,晚上降温;

加入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

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7、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立体高效种植、合理密植(课本81页)

8、呼吸作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线粒体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异化作用)场所:

线粒体意义: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能量)

9、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

10、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例1:

堆放时间较长的蔬菜会因受热而腐烂,是因为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所以堆放蔬菜的地方一定要保持通风散热,才

能防止蔬菜腐烂。

例2:

栽花或种植庄稼都需要经常松土,是因为植物要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所以要经常松土。

11、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水在植物的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2、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13、根毛适于吸收水分的特点:

细胞壁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

植物根部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

14、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根毛吸水:

根毛细胞液浓度>

土壤溶液浓度根毛失水:

根毛细胞液浓度<

土壤溶液浓度

植物吸水和失水决定于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的大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光照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

产物

能量转变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

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得相互依存的关系。

15、水分的运输途径: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根部导管→茎→叶脉→叶肉→气孔→大气

16、水分运输的动力:

蒸腾作用

17、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①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水可以使植物保持状态。

③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运输和利用

④水参与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18、若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

19、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使枝叶长得繁茂,含磷的无机盐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含钾的无机盐使茎秆健壮。

20、无土栽培:

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

21、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所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2、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

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植物散失体内水分的主要方式。

23、蒸腾作用的意义:

促进根吸收水分;

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

24、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例1:

热带雨林由于蒸腾作用将水分蒸腾到大气中,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例2: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例3:

为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存活机会,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或移栽植物后要遮阳,移栽时要剪去大量的枝叶。

例4:

高大的榕树顶端叶片能够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水分,主要是靠蒸腾作用。

例5:

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

25、导管和筛管的区别

所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组成细胞

导管

木质部

水、无机盐

自下而上

死细胞

筛管

韧皮部

有机物

自上而下

活细胞

26、中耕松土可使氧气进入土壤中,从而利于根的呼吸。

27、水淹地会使土壤中缺氧,根无法呼吸,是植物萎蔫,应及时排涝。

28、在低温低氧、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环境中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储存,植物种子应储存在低温、干燥处。

29、把水果蔬菜低温保存,目的是抑制其呼吸作用。

第六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1、生活史:

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即从一粒种子的萌发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常见植物

子叶

胚乳

营养储存

双子叶植物

大豆、菜豆、蚕豆、花生

2片

单子叶植物

水稻、小麦、高梁

1片

3、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胚是新植物体的雏形,是种子的主要部分,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四部分组成。

单子叶植物的胚乳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4、种子的萌发过程:

(种子的萌发总是胚根首先突破种皮)

种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根和茎之间的连接部分→胚乳或子叶提供营养→幼苗

▲5、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成熟、完整、有活力的胚;

有充足的营养物质

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条件:

既需要自身条件,又需要外在条件。

缺少任何一种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菜豆种子的结构

种皮:

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乳:

储存营养物质,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胚根:

发育成根

胚轴:

连接根和茎

胚芽:

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

转运营养物质

种皮:

玉米种子的结构

贮存营养物质,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6、没有生活力的种子绝对不能萌发,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也不能萌发。

7、种子萌发和形成幼苗,标志着植物体进入营养器官生长的阶段。

花、果实、种子是植物体的生殖器官,开花和结实标志着植物体进入一生的成熟阶段。

8、根的作用:

吸收营养和固定植物体。

直根系:

主根和侧根有明显区别

根系

须根系:

主根和侧根没有明显区别,由不定根组成。

9、根系分布的规律:

向地生长,向水生长、向肥生长

根生长的原因:

分生区增加细胞数目、伸长区使细胞体积增大。

10、根尖的结构图

根尖的结

构与功能

成熟区:

生有大量根毛,增大与

土壤的接触表现,是吸收

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

伸长区:

细胞体积增大,是根生

长最快的部位

分生区:

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

保护作用。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最快的地方(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裂产生新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