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6369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1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文档格式.docx

l特点:

①以增进国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②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③卫生政策体现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④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垄断性。

四、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l社会制度

l经济基础:

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②卫生事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l文化背景:

①健康教育

②卫生保健接受性

③卫生人力资源

l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构成】

l科技发展水平

l管理水平

五、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意义

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卫生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发展卫生事业具有以下意义:

a)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提出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b)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c)发展卫生事业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d)保证群众健康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六、卫生事业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l政府主导卫生事业的必要性:

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卫生事业中的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卫生事业主要责任。

原因是:

①健康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保护公民的健康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②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③消除贫困,维护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是政府的社会职责。

l政府的主导作用:

①政府主导的目标

1)保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2)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合理安排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使卫生事业发展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3)保持医疗服务价格的基本稳定,尤其是基本卫生服务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使之与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是政府主导的基本目标之一。

4)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卫生规划,运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等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实现卫生资源在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促使地域间的基本为沙僧服务利用的均等化。

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手段:

1)经济手段:

是指政府通过经济机制对卫生机构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2)计划手段:

计划具有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

3)法律手段:

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调整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

4)行政手段:

主要表现是政策和行政命令

5)项目手段

③政府主导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基本概念:

l管理:

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l管理学:

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l卫生事业管理:

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l卫生事业管理学:

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宏观卫生发展规划,寻求最佳卫生服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医疗预防保健需求的一门学科。

(二)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

在政府与企业之外,以各种非盈利组织为主要形式的卫生服务组织成为重要部分

卫生事业管理的客体:

1、卫生组织体系:

卫生机构及其相关机构;

卫生人员及其相关人员

2、卫生系统活动:

医疗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基层卫生服务管理 

 

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

3、社会卫生措施:

卫生筹资、卫生支付、卫生组织、卫生规制、卫生行为

(三)卫生事业管理的过程——计划、组织、控制

二、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

1)优化卫生政策

2)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3)科学地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

4)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二)卫生事业的方法

1)编制卫生发展计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的方法

2)卫生政策分析方法

3)卫生事业管理中的调查研究方法

4)卫生系统绩效评价、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方法

5)卫生项目管理的方法

6)服务管理与工作方法

(三)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

1)计划方式

2)法律方式

3)经济方式

4)行政方式

5)项目方式

第三节中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

1)20世纪50年代的四大原则“:

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2)20世纪80-90年代初的卫生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城乡兼顾、中西药结合

3)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成就

1)城乡居民整体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2)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政府卫生财政投入逐年递增

3)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不断完善,卫生服务可及性增加

4)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总量持续增加

5)基本建立了职工医保制度和新农合医疗制度

6)重大疾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

7)卫生法制化建设逐步投入,健康权益得到保障

8)中医药工作得到重视和发展,传统医药惠及更多民众

9)卫生信息化得到快速推进

【三】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

1.人均期望寿命

2.婴儿死亡率

3.孕产妇死亡率

【四】中国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

1)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2)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

3)总体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但是医院医疗费用上涨速度下降

4)分级诊疗机制和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5)我国各省、区域及城乡间存在公共卫生服务的非均等化

6)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

7)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8)我国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问题与困境

【五】中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1)奋斗目标: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指导思想: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②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③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④必须坚持政府指导

⑤必须坚持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

①方向:

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②本质: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③方针:

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④体制:

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

⑤保障:

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⑥目标: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⑦重点: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4)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是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①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②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

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④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⑤建设卫生监督执法体系

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责任

5)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

第一步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第二步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第三步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础

第一节管理概念与管理理论

第二节公共管理概述

第三节公共组织概述

一、管理的含义

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的社会活动

l明确管理内涵的六个方面:

1)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4)管理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和创新等职能对组织进行管理

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的人、财、物和信息等各种各样的资源

6)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必需的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

l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

管理是通过管理人员来执行的一种职能,是由生产力引起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故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

在管理过程中,为了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需要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调整生产关系的管理工作,它反映的是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故称为管理的社会属性。

l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1.决策

是指组织或者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1)决策的特点:

目标性、预测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

2)决策的过程:

提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订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出最优方案、执行方案、评价决策效果

2.计划

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制定和执行决策,对组织内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行动方案与规划。

1)特点:

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创造性

2)过程:

寻找机会、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的前提条件、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拟订派生计划、通过预算量化计划

3.组织

l主要是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和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

l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直线型结构、职能型结构、直线职能型结构、事业部制结构、矩阵结构、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4.领导

是指组织内每个成员和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1)构成要素:

权力、能力、魅力

2)职能内容:

权力和影响力的形成和运用、激励、沟通、营造组织文化

5.控制

1)类型:

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2)控制过程:

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绩效、分析偏差原因、采取行动,纠正偏差

第二节公共管理概述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

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者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或者更简洁地说,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

目标:

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物品和公共服务

二、公共管理的特征:

1.公共性:

公共管理的首要特点和最基本特性

2.服务性:

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态度体现了服务性】

3.协调性

4.法制性

5.整体性

6.动态性

三、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公共管理

私人管理

权威来源

公民的“授权”

企业与员工或其他组织签订的协议【影响源于市场机制而非法律】

管理领域与对象

公共部门的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

为围绕营利性强的私人部门

资源基础

公共财政【主要是政府资助】

在市场竞争中所获得的利润

提供的物品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并提供特殊产品或服务

追求的价值

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目标

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营利或再营利】

法的效力

凡事法律未允许的,都是禁止的

凡是法律未禁止的,都是允许的

运行的环境

受内外部相关法律的制约,接受政治环境的左右

只受外部相关法律的制约;

与政治联系较为松散

四、公共管理与卫生事业管理的关系

第三节公共组织概述

一、公共组织含义

l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协调合作的方式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l组织的共性:

a)组织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定行为关系的集合

b)组织有着某种特定的目标

c)组织有一定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d)组织有其内在的精神意识,这种精神意识并非自发形成的,而是有意养成的,最终系统化为组织文化

e)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而有机发展

l公共组织的含义:

公共组织是指在一个国家的特定地域社会中,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取向,拥有法定的或者授予的公共权力,承担相应公共责任的所有组织实体。

理解如下:

a)公共组织以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

b)公共组织在组织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不以营利为目的【成本来源:

①公共财政开支②有偿服务收入/按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取的费用③通过社会的赞助、资助、捐赠、彩票收入】

c)公共组织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并承担相关的公共责任

d)公共组织具有特定的地域性

二、公共组织特征

1)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

2)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强制性

3)公共组织收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4)公共组织具有明显的政治性

5)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6)公共组织具有独占

三、公共组织职能

a)政治职能【由国家的阶级性决定】

b)经济职能【是政府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具体体现在:

①决策和计划职能:

经济决策是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所作的选择和决定,计划是实现决策的行动方案或战略部署

②组织和指挥职能【组织职能的实施往往受人的行为因素的影响,干扰最大】

③监督和协调职能

④评估和控制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内容具体如下:

①指导社会生活

②保障社会福利

③提供社会服务

④维护社会秩序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

1)强制型公共组织

2)半强制型公共组织

3)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分为国家行政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独立行政、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

第四章卫生政策研究

本章要求

•掌握公共政策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卫生政策的概念;

中国的卫生方针政策。

•熟悉卫生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卫生政策过程

•了解卫生政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概述

一、公共政策(publicpolicy)

(一)公共政策的涵义

l政策:

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辞海》

l公共政策包含三个要点:

欲达到的目标或目的、为达成目标而做的宣示或拟采取的行动以及由政策声明所引发的权威者的实际的政策行动。

l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

1.政治性

2.目标性

3.价值选择性

4.强制性

5.普遍性

6.相对稳定性

(三)公共政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政府依据特定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2.调控功能:

指政府运用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各种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

3.分配功能:

必须解决分配给谁?

如何分配?

分配应兼顾公平与效率,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调动积极性。

(四)公共政策的类型*

1.从政策层次的角度

a)元政策:

也叫总政策,是制定政策的政策,对其他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l价值性元政策,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l方向性元政策,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l程序性元政策,如民主集中制

b)基本政策:

是党和政府为维护和协调事关国家和整体利益,而对社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发展所规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和行动准则,通常是政府涉及各个部门的政策,如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

基本政策是连接元政策和具体政策的中间环节。

c)具体政策:

是在基本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它是基本政策的具体化,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规定的行动目标、任务和准则。

如我国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等。

2.从社会生活领域的角度

l政治政策是政府在政治领域中为处理政治问题、协调政治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如政治体制政策、政党政策等

l经济政策是政府在经济领域中为处理经济问题、协调经济利益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l社会政策是政府在社会领域中为处理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如卫生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

l文化政策是政府在文化领域中为处理各种文化问题、发展文化事业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如科技政策、教育政策、体育政策等。

二、卫生政策

(一)卫生政策的涵义

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其目的是研究社会如何以合理的方法,在能承担的成本下(一定资源条件)达到高质量和高数量的满意服务所需的各种方法。

(二)卫生政策的研究对象

1.研究卫生政策制定者的决策行为。

2.研究卫生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公共卫生权威相互关系的发生与运行机制。

(三)卫生政策的研究范畴

1.卫生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经济资源环境,政治法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

2.卫生政策系统的主体与客体关系:

l主体:

决策者,参议者和参与者等

l客体:

卫生政策所作用的对象。

3.卫生政策的运行机制:

运行体系和运行规律。

4.卫生政策的方法学研究

三、卫生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一)卫生政策主体

是指卫生政策运行过程的决策者、参议者与参与者的统称,三者共同构成政策活动的组织结构,形成政策运行的主体系统。

它主要解决谁来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政策的问题。

1.立法机关

2.行政机关

3.政党

4.利益集团

5.公民

(二)卫生政策客体

是卫生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或者说,卫生政策主体就哪些问题制定政策。

从事和人的角度将政策客体的划分为:

1.社会问题(事):

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它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引发的人与环境或者人与人的关系的失调,对社会造成了广泛的不良影响,由此产生了现实与期望的状态的差异。

2.目标群体(人):

受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第二节卫生政策过程

一、卫生政策问题的提出

a)问题界定

基于特定的社会公共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政府行为希望实现或者解决的问题。

b)特征:

A、相关性

B、主观性:

思想作用于环境的产物,是由于将经验凭借人的判断力转变而成的智力活动的结果。

C、历史性:

D、动态性

二、卫生政策的制定

a)确定目标

政策目标是政策规划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

政策目标与政策问题密切相关。

l政策目标具体明确:

语言表达明确清晰无歧义,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楚,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和量化指标。

l政策目标有效协调

l政策目标与手段要统一

b)制定方案

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关键步骤。

政策制定的过程,就是方案的比较、选择的过程。

c)方案的验证

l政策方案总是面向未来的,方案后果往往要经过一段时期之后才能出现。

因此,有必要进行实际验证,以判断备选方案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l所谓方案验证是指按照若干最有希望的政策候选方案,选择一两个点,进行模拟试验。

d)方案的合法采纳

对政策方案作出抉择之后,未必立即付诸实施。

它需要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予以审定,即合法化,它才成为真正具有权威性的政策,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三、卫生政策的实施

卫生政策实施,指的是政策被采纳后将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的过程,政策的执行决定了政策目标是否实现和实现的程度及范围,是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卫生政策实施的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宣传、制定实施计划、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再决策、协调与监控等环节。

四、卫生政策的评估

五、卫生政策的调整与终止

第三节中国卫生方针政策

u中国卫生基本政策:

--即中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是国家为维护居民健康而制定的卫生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和行动准则。

一、卫生工作方针的沿革与发展

l1949年9月,“预防为主,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保证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面,面向农村、工矿,依靠群众,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l1950年8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

l1952年12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二、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l1991年3月,“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

l1996年3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步,为人民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l1996年12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u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新方针

在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