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3764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4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形象公关策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四章聊城城市形象特色资源分析8

4.1特色自然地理资源8

4.2特色产业经济资源9

4.3特色历史资源10

4.4特色文化资源11

第五章城市swot分析12

5.1优势(Strengths)12

5.2劣势(Weaknesses)13

5.3机会(Opportunities)15

5.4威胁(Threats)15

第六章城市形象定位及推广策略15

6.1聊城特色资源的打造和开发15

6.1.1以别具特色的水资源为载体,打造“江北水城”文化品牌16

6.1.2以运河文化资源为载体,打造“运河古都”文化品牌16

6.1.3以保护性开发的古城区为载体,打造“水中古城”文化17

6.1.4以节庆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文化18

6.1.5以历史文化名人为载体,打造名人文化品牌18

6.1.6以聊城杂技为载体,打造聊城演艺、影视制作文化品牌19

6.1.7以众多的名著故事发生地为载体,打造名著文化品牌20

6.1.8以别具特色的民俗民风为载体,打造民俗文化品牌20

6.1.9以阿胶发源地为载体,打造东方养生文化品牌21

6.1.10以各类休闲生态园为载体,打造聊城休闲文化品牌22

6.2聊城特色城市品牌形象推广宣传的策略23

6.2.1提倡聊城特色城市品牌形象推广的企业化运作23

6.2.2变应急宣传为有序宣传23

6.2.3变单一主体宣传为多主体宣传23

6.2.4要加强在主要大城市的宣传23

6.3部分具体推广活动(概述)24

6.3.1举办“运河古都”百家都市报摄影展24

6.3.2举办东中西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投资合作洽谈会24

6.3.3承办中国旅游电视周25

6.3.4建议承办中华老字号发展论坛25

6.3.5建议举办“美味总动员”聊城品食大赛25

第七章广告策略27

7.115秒/30秒广告片创意表现文案27

7.1.1广告创意 

:

27

7.1.2广告语:

7.2八分钟专题片创意表现文案28

7.2.1八分钟专题片创意表现文案28

7.3电台广告29

7.3.1广告语选择29

第八章媒介策略30

8.1活动推广30

8.2明星代言30

8.2.1可行性30

8.2.2明星的选择30

8.2.3具体的代言方式31

第九章媒体投放分析31

9.1主要媒体的价值31

9.2电视广告媒体选择31

第十章费用预算32

10.1电视广告费用预算32

10.2网上广告32

10.3报刊杂志广告32

10.4电台广告33

第十一章前景预测和效果评估34

11.1前景预测34

11.2监控评估34

11.3执行与控制34

第一章背景分析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山东省卫生城市。

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使聊城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

聊城的区域经济发展仍表现出农业发展较落后、工业整体水平不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经济水平较低等问题。

1.1地理状况

1.1.1地理位置

聊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

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1.1.2地块方位及具体区位

地块方位关系:

聊城市政府驻东昌府区,与相邻中心城市的距离是——西距河南邯郸,铁路里程435公里;

东距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铁路里程129公里;

北距德州市铁路里程172公里;

南距菏泽市铁路里程156公里。

聊城交汇于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

聊城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东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1.1.3地形地势

境内地形较为平缓,除东阿县沿黄河一带有10座剥蚀的残山外,皆为黄河冲积平原。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莘县西南部最高,海拔49米;

阳谷县的东北部最低,海拔27.5米。

1.1.4基础设施

聊城是山东省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从聊城出发,1小时到达济南空港,4小时到达青岛海港,3.5小时即可到达北京。

社区群、专业市场、商业街、综合性商业网点、医疗医务站、通信邮政、金融银行、饭店酒店、休闲娱乐、汽车站、火车站、休闲广场、交通要道、物流交通、餐饮商务、休闲娱乐等一应俱全。

1.2城镇(区域)人口状况

全市总面积9700平方公里。

辖9个县(市、区),14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6486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市总人口617.8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5.79万人。

男女性别比101.9:

100。

人口出生率8.95‰,死亡率5.08‰,人口自然增长率3.87‰。

有少数民族43个,56785人。

全市常住人口为578.99万人。

1.3区域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

1.3.1历史沿革及人文环境

(1)历史沿革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

可见,古济水西岸是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夏商周时期,商初大臣伊尹曾“躬耕于有莘之野”,辅佐商汤灭夏桀,世称贤相。

周时有“二十四孝”之一的闪子。

春秋时期,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

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

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

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临清、聊城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清康熙帝4次来聊,乾隆帝9次驻跸聊城。

晚清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

(2)人文环境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

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

春秋时期,有谋士计然;

战国时期,有著名兵家孙膑、名士鲁仲连威名远播;

秦汉时期,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有不少名士;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有著名才人曹植、三国大将程昱、魏相华歆等;

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造就了马周、吕才、张镐、程咬金、路隋、王志愔等名人;

北宋时有名相王旦、南宋忠义使臣王伦、医学家成无己等;

明清之际.聊城人才荟萃,涌现了众多名人,如有明大臣于慎行、朱延禧,明末大将左良玉、抗税首领王朝佐、心学学者穆孔晖、“江右六君子”之一刘琰、博览群书的邓钟岳、书法家崔班、画家董立元、清代状元傅以渐、李孟悦,行乞兴学的武训。

1.3.2自然环境、旅游资源及其他资源

(1)自然环境

聊城市境内地形较为平缓,除东阿县沿黄河一带有10座剥蚀的残山外,皆为黄河冲积平原。

市内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东部和东南部沿黄河一带较多,西部和西北部高亢地区匮乏,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好。

(2)旅游资源

 聊城历史悠久,有25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

光岳楼、山陕会馆、阳谷的景阳冈、东阿曹植墓、临清的钞关、舍利塔、清真寺、螯头矶等。

主要旅游景点有东昌湖、光岳楼、山陕会馆、宋代铁塔、古运河、姜堤乐园、凤凰苑科技观光园、梦幻乐园、昌东公园、葡香园、临清鳌头矶、马颊河休闲度假村、武训纪念馆、肖城遗址、鲁西森林公园、临清运河钞关、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曹植墓、景阳冈、海源阁、临清舍利宝塔、狮子楼、海慧寺、古阿井、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临清张自忠将军纪念馆、范筑先将军纪念馆、傅斯年纪念馆、临清季羡林先生资料馆、武训祠等。

(3)其他资源

聊城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石膏、石灰石、饮用矿泉水和温泉水等。

其中阳谷—茌平煤田以浅煤层分布范围广,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储量丰富,煤质优良,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被评为全国一般矿种重大突破项目之一。

1.3.3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聊城市地处鲁西平原,与河南、河北两省接壤,位于华北、华东、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

聊城市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越,京九、邯济铁路在此交汇,济聊馆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聊城是山东与中西部、京九沿线地区联系的枢纽。

近年来,聊城市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了由以农业为主向三产协调发展转变。

1.4交通运输

聊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

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

聊城是山东省交通发达的城市,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聊城铁路编组站是京九线上的4大编组站之一。

从聊城出发,沿济聊馆、济青高速公路1小时可达济南国际机场,4小时可达青岛海港,沿京九线4小时可到达北京。

火车平均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

聊城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

在聊城周围,半径400公里以内覆盖2亿多人口,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市场,聊城现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40余处,聊城市城乡集贸市场476处,使聊城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第二章公关策划目的

聊城处于环渤海经济圈,面向中国最具发展活力地区之一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背靠广阔的中西部腹地,自古以来属商家集聚之地,聊城市还处于晋鲁豫三省交界处,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和中西部内陆经济的交汇点,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为减小与其他城市的发展差距,通过城市资源整合,在新闻,网络、报纸、杂志等各个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开展大型展销活动,吸引各地、各国投资商开发;

一方面发展特色经济,一方面发展旅游等,同时搞好环境治理。

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公关推广活动,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深度发掘聊城现有的各种资源与潜力,给聊城市经济发展一个明晰、有力的定位,并通过新闻传播、品牌宣扬、活动推广等形式,整合各种公共关系与潜在优势,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聊城市形象,最终达到建立起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新品牌。

第三章策划理念

城市形象的打造和推广已经成为当今城市营销的一个主要手段。

为此,国内许多城市提出打造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等概念。

我们认为,这些城市概念是一个现代文明城市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一些共性的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在提高,许多城市都制定了发展现代文明城市的目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改善,而城市规划的趋同性也在增强。

营销的实质是营销特色,增加产品间的差别感。

而城市营销所需要的城市形象支持是特色的城市形象的支持。

一个城市的特色城市形象是通过对这个城市的特色资源的开发、整合、打造、发扬而形成的。

我们认为,一个城市的特色资源可以包括政治、产业经济、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等五类。

只有在对一个城市的特色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后,才能做好一个城市的特色品牌形象的打造和推广。

第四章聊城城市形象特色资源分析

通过对聊城的分析,我们认为聊城拥有产业经济、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等四类特色资源。

4.1特色自然地理资源

聊城,位于与山东西部,京杭大运河畔,是鲁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格局独特,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交错,市内文物古迹众多。

1998年3月聊城撤地建市,现辖临清1市和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6县及东昌府区。

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

对此,还有一个传说,聊城一带原是一片梧桐林,住着一对凤凰,统率着林中百鸟,过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年发大水,东海一条恶龙来到此地,驱走了凤凰,使这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叫它东州湖。

地方官见湖波荡漾,周围林茂花繁、景色优美,便想在湖边建城,但工匠们感到工程艰难,均不敢承担。

这时,来了两个人,一个叫王东,一个叫王昌,他们自告奋勇,愿意承建。

原来这两人就是被恶龙赶走的那对凤凰所生的儿子。

王东、王昌建城,凤凰率百鸟送来木石用料,不长时间,一座雄伟的湖城建成了。

人们为了纪念凤凰在建城中的功绩,便将该城起名为凤凰城。

后来,东海恶龙又兴风作浪,企图摧毁新城。

此时,王东、王昌即力战恶龙。

恶龙逃往东海,扒出一条水道,引海水来灌城。

为救凤凰城的百姓,王东、王昌兄弟二人钻入水下,用身子堵住了水道。

人们为感谢两兄弟献身保城救众的高尚品德,便将凤凰城又改名叫东昌城。

聊城市交通便利,全市公路四通八达。

聊城市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京九线纵穿我国8条东西铁路干线,邯济线与济聊馆高速公路横贯京广、京九、京沪三大南北交通动脉。

这一立体交通网络,使聊城成为呼南应北、承东接西的山东省第二大交通枢纽。

占地1500亩的聊城铁路编组站,是京九线上四大新建编组站之一。

京九开通后,每天有22对客车从此经过,110列货车在此组编。

借助京九铁路和亚欧大陆桥的联接,由聊城可南达香港、北至俄罗斯、西连荷兰鹿特丹,聊城从对外开放的“腹地”跃为“前沿”,由“内陆”变为“窗口”。

济(南)聊(城)高速公路与济青高速公路相连通,从聊城1小时可达济南空港,4小时可达青岛海港。

京九铁路纵贯南北,邯济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三线相叠,构成“黄金大十字”,使聊城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同时还是山东阳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销售分公司对外联系的枢纽,全国最大的橡套电缆生产基地。

“日辉”牌电线电缆为山东省名牌产品,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矿用电缆、铝绞线被评为部颁一等品,使聊城成为重要的通讯调度中心。

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使聊城成为东西南北人流和物流的纽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

4.2特色产业经济资源

聊城市国民经济近几年来每年增幅均在30%以上。

全市拥有销售收入过亿元和利税超过千万的企业达43个拥有上市公司3家。

纺织、医药、机械、造纸、化工电力成为聊城的支柱产业。

东阿阿胶出口量占全国的90%多。

高唐时风农用车在产量效益利等方面均后全国同行业之冠2000年实现利税3亿多元。

鲁西化工的尿素和三无复台肥的生产能力己达到10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化肥生产基地。

客车、拖拉机、造纸等产品在国内亦占有重要地位。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迅猛,肉牛出口居山东省第一位,肉鸡产星出口星均居山东省第二位,食用菌和速冻、脱水蔬菜产品销往五大洲40多个国家。

聊城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

其中高蛋白小麦、鸭梨、圆铃大枣、香瓜、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名优稀特产品驰名中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居全国首位,久负盛名的冠县鸭梨种植面积达60万亩,为全国之最,肉牛年出栏100多万头,肉鸡年出栏500多万只。

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加之位于黄河位山灌区上游,水利条件十分优越。

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454.86亿立方米,过境黄河水资源42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9.51亿立方米。

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铁等地下矿藏丰富。

地热资源尚待开发。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品种500多个,经济作物品种107个,蔬菜品种600多个,药材品种61个,林木果树品种225个,花卉品种146个,饲养动物品种95个。

聊城是山东省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网络立体化的现代化电信网络。

聊城还开通了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通讯网络。

“聊城信息港”是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的一部分,它与国外信息网相连,实现了与世界资源共享。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特别是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凭借“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的全新城市定位和不懈地努力,一个新兴的旅游休闲目的地——聊城,也大踏步走在了休闲城市建设的前沿。

2008年“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201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论坛揭晓了“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评选结果,聊城两次榜上有名。

4.3特色历史资源

聊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因位于古聊河西岸而得名,有“水城”的美誉。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

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100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

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

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

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培养了不少名士武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教育事业发达,造就了许多名人;

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明朝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东阿文定公于慎行于万历七年所写的《东昌府城重修碑》,有“万货辐辏,江北一都会”、“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等名句,至今被竟相传引。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乐九年(1415)间曾数次兴工开复会通河,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繁荣带来勃勃生机,临清、聊城(今之东昌府区)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

聊城“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十万户”、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樯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货积如山。

外籍商人会馆傍河而立,有崇楼高阁、殿宇名刹,清康熙帝4次来聊,乾隆帝9次驻跸聊城。

市境商贸昌盛,农业、纺织业、印刷业、笔业、工艺品生产业、砖窑业、食品业、造船业、漕运业发达。

民国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

民国时期,聊城是鲁西政治、文化中心。

民国初,有棉业研究所、讲习所、实验厂,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

民国中后期,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农工商各业遭受极大破坏。

1937年“七七事变”后,聊城成为抗日的前沿。

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聊城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黄河之际,市境有3.7万人参军入伍;

在淮海战役、渡江南下作战中,境内民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聊城人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4.4特色文化资源

聊城历史悠久,历代文化在此都有丰厚的积淀,有许多在别处看不到的文化现象,在聊城还有保留,并形成一种聊城所独有的、独特的"

本土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建立后,聊城人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古称东昌,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极为丰富。

现有名胜古迹446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

风景如画的东昌湖,面积达4.2平方公里,聊城古城座落在湖中央,形成了“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一体”的独特的古城格局和风貌,是著名的中国北方水城,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全市主要旅游资源聊城山陕会馆,临清舍利塔、清真寺,东阿曹植墓,阳谷景阳冈等。

建于明代的光岳楼,气势恢弘,“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

建于清初的山陕会馆,雕刻精细,布局严谨,是我国会馆建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

被誉为“东昌三宝”之一的宋代铁塔,古朴雄浑,苍劲挺拔,是我国现存为数极少的铁塔之一。

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收藏之丰富“为海内之甲观”。

在市区周围,还分布着武松斗西门庆的狮子楼、武松打虎的景阳冈、鱼山脚下的曹植墓,以及古阿井、迷魂阵、鳌头矶、舍利塔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

聊城是人杰地灵的地方,是著名学者傅斯年、季羡林、国画大师李苦禅、民族英雄张自忠和党的好干部孔繁森的故乡。

第五章城市SWOT分析

5.1优势(Strengths)

根据我们以上对聊城市城市形象的分析,聊城市目前的优势表现在:

(1)经济资源丰富

(2)历史资源悠久

(3)文化资源深厚

(4)交通优势明显

(5)地理资源优越等方面

5.2劣势(Weaknesses)

(1)城市的品牌度不够

现在,聊城的城市品牌形象还未能完全树立起来,还不完全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不用说一个世界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

如今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中间,问问身边的人,知道聊城在哪儿吗?

回答知道的肯定有一些,但是要再问知道聊城的特色是什么,能回答出来的肯定是微乎其微。

这与聊城的特色资源相比,知名度实在是很低,使聊城在引进外资、吸引游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当前形势下,最大力度的在全国各地,甚至国际上叫响聊城特色城市形象品牌是迫在眉睫的事。

(2)聊城特色城市品牌形象的定位还不明确。

从目前来说,聊城的特色城市品牌形象的定位,还不是很明确,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耳熟能详的特色城市品牌形象。

(3)城市品牌中所蕴含的特色资源因素不够

一个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它与其它同类产品的差异性。

差异性越大,生命力越强。

作为一个城市而言,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其所拥有的特色资源的特色性。

聊城曾提出建设江北水城,这只是聊城在区域城市群中的一个定位。

聊城拥有丰富的特色资源,但是这些资源还没有经过有机的融合,还没有完全融进聊城的城市品牌形象中。

(4)聊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没有得到有机地、充分地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