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4053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文Word下载.docx

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

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

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

“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

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

”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

“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传》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

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

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仅在上层社会流行,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团结互助和维护切身利益,圆社组织蹴鞠比赛,并进行宣传推广。

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食堂在冬季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该踢法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比控球的灵巧性。

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称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D.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

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感。

B.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宋朝清明节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杜甫的《清明》诗说明清明节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在唐朝就已盛行。

C.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蹴鞠运动不仅在当时的上层社会流行,还有专业的踢球艺人,而且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有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

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出题人:

练丽)

李佩:

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1)1956年,郭永怀李佩夫妇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是钱学森邀请的。

回国后,郭永怀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李佩在中科院做外事工作。

(2)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再次来到青海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从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2月4日,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后,他在当晚急忙到兰州乘

飞机回北京。

5日凌晨6时左右,飞机在西郊机场降

落时失事。

(3)郭永怀曾在大学开设过没几个人听得懂的湍流学课程,而当时失去丈夫的李佩正经历着人生最大的湍流。

(4)据力学所的同事回忆,得知噩耗的李佩极其镇静,几乎没说一句话。

那个晚上李佩完全醒着。

她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然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5)郭永怀走后没两年,十几岁的女儿下乡去内蒙古当知青,李佩到合肥中科大继续接受审查和劳动改造。

政治的湍流一次次把她卷进漩涡。

(6)此后的几十年来,李佩先生几乎从不提起“老郭的死”,没人说得清,她承受了怎样的痛苦。

只是,她有时呆呆地站在阳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7)更大的生活湍流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唯一的女儿郭芹也病逝了。

没人看到当时近八旬的李佩先生流过眼泪。

几天后,她像平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只是声音沙哑。

(8)直到1999年9月18日,李佩坐在人民大会堂,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先生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

李佩回家后,女儿郭芹的朋友们都嚷着来她家看“那坨大金子”。

该奖章直径8厘米,用99.8%纯金铸造,重515克——大家感慨,“确实沉得吓人”。

(9)4年后,李佩把这枚奖章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几年前,李佩把60万元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

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

(10)至今,李佩先生客厅里的茶几还是60年前回国时家里的陪嫁。

(11)当文革结束,她重新恢复工作时,已经快60岁了。

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

筹建之初,她一方面想方设法找老师,一方面决定办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自己培养师资。

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每次上课,带着一大卷油印教材发给学生。

这些教材被沿用至今。

文革刚刚结束,人才匮乏。

李佩就找到那些曾被打成右派甚

至进过监狱的英语人才,从事教学工作。

 (12)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李佩就向学生介绍美国大学招收研究生的办法,鼓励大家申请自费留学。

他还和李政道一起推动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项目,帮助国内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

然而,当时中国还没有GRE和TOEFL考试,这是外国学生进入美国任何研究生院所必须通过的考试。

李佩就自己出题,并参与了口语面试。

到1988年该项目结束时,美国76所优秀大学接收了中国915名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

(13)朱学渊是中科院研究生院1978级学生,他在一篇文章中对李佩有传神的描述:

“李先生承庭家训、学兼中西,是科学院里很难得的一个美国通。

她日日奔波于中关村和林学院之间,应接国外知名学者,安抚外籍英文教师,有尊严而无傲气;

对同学们亦从无疾言厉色,那清逸的身影中有著一颗慈母般的心,是院里最有威望的人物之一。

(14)李佩总是站在前沿,博采众家之长改进英语教学,她大胆地让学生读《双城记》、《傲慢与偏见》等原版英文书。

所有毕业生论文答辩,她都要求学生用全英语做陈述。

力学所研究员谈庆明说:

“李佩的眼光非常尖锐,观点极高,极其认真,她的年纪大了,但始终走在前面。

”1989年,美国一份语言教学研究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称李佩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15)现在,李佩先生尽管力气越来越小,但她还是试图对抗着庞大的推土机。

(16)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13、14和15号楼也面临拆迁命运。

李佩和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院士等人,通过多种渠道呼吁保护这些建筑。

2012年,北京市政协通过议案,要求将中关村“特楼”建成科学文化保护区。

(摘编自从玉华《中国青年报》)

相关链接

①李佩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美丽的化身。

中国科大的一位教授说:

“我做了一个统计,一星期里李佩教授在课堂上没有穿过相同的衣服,她的服饰非常漂亮。

可以想像她年轻时是多么美丽。

②“今年98岁的李佩先生是爱和智慧的传奇。

她是中国科学院的玫瑰,可是她比玫瑰还要美丽!

”(王丹红《李佩:

98岁的郭永怀夫人和她的国》)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郭永怀去世后,李佩先生几乎从不提起“老郭的死”,是因为在那特殊的政治年代,任何言论都可能带来灾难,体现了李佩的小心谨慎。

B.当文革结束,已经快60岁的李佩重新恢复工作时,她自己编写英语教材并聘请文革中被打为右派的人才从事教学,表现了她对文革的不满之情。

C.李佩大胆地让学生读《双城记》《傲慢与偏见》等原版英文书,要求学生在毕业生论文答辩都要用全英语做陈述,这些做法体现了她的教学站在前沿。

D.李佩试图对抗着庞大的推土机,反对中关村特楼拆迁工作。

这是因为对于常年生活在中关村特楼的人来说,中关村有着让人难以割舍的感情。

E.标题《湍流卷不走的先生》表现了李佩虽历经了人生的湍流,但依然百折不挠,用生命的力量顽强坚韧地面对生活与事业的可贵精神。

5.作为一名教授,李佩在教育工作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

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

(4分)

6.请分别分析文中(13)、(14)段引文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出题人:

李丹)

纸马匠吴有德

何一飞

水镇多手艺人,纸马匠吴有德就是其中的一个。

吴有德的老婆去得早,他也没有再娶,一把屎一把尿拉大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吃着公家饭,早已另立门户。

吴有德呢?

一个人住在水镇民主街的老宅子里,乐得逍遥自在。

吴有德的手艺很独特。

他是个纸马匠,俗说了就是为死者做“灵屋子”,让后人抬到先人坟前烧掉。

他能做各式各样的“灵屋子”,而且做得活灵活现。

水镇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说,要是哪一天老了(水镇人忌讳说“死”,就用“老了”二字代替),一定要用吴有德扎的“灵屋子”,心里才踏实。

吴有德除了扎“灵屋子”,

还有另一个爱好—钓鱼。

钓鱼也是一种手艺。

吴有德爱钓鱼,会钓鱼,尤其擅长钓团鱼(水镇人把甲鱼叫团鱼),每次出去总不落空。

他钓鱼有一个规矩,钓老不钓小,钓公不钓母,每次只钓两三斤。

年轻时如此,现在年纪大了也没坏这规矩。

有人问他,吴大爷,为什么不多钓一些呀?

他呵呵笑着说,够啦,够啦,再多就是贪心了。

现在的人嘴刁,好吃一口野味。

有些大酒家大饭店就找上了吴有德,愿出高价收购他钓来的野生鱼,尤其是野生团鱼,一百五十元一斤。

吴有德不等他们说完便一口回绝了。

两个儿子心中有所不满,他亦泰然处之。

因此,水镇的人都很敬重纸马匠吴有德。

民主街除了纸马匠吴有德这个名人,还出了一个白副县长。

不过,水镇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白副县长。

白副县长管城建这一块,水镇人送他一个外号,叫“三敢县长”。

说他敢拿、敢赌、敢拆,总有一天会进局子。

白副县长好喝酒,水镇有句顺口溜:

喝醉白县长,一桌都要癜。

白副县长喝酒喝得多了,肝脏就不好,得了肝硬化,不知听谁说野生团鱼有软坚散结的功效,对治疗肝硬化有神奇的作用。

纸马匠吴有德的小儿子在县规划局做个副主任科员,白副县长要他跟他的纸马匠父亲说说,每天送一只野生团鱼过来,照市场上的价格付钱,还可以给他解决副局长的职务,吴有德的儿子很高兴,把这件事跟父亲说了,满以为父亲会爽快答应,谁知纸马匠吴有德当即拒绝了。

吴有德对儿子说,你做多大官不重要,做人重要。

学会做人才能做事。

为这事,父子俩起了隔阂。

白副县长死了,白副县长的后人找到纸马匠吴有德,让他扎一栋小别墅,里面要有电视空调电冰箱宝马车等等一应高档用品,说只要扎得好,价格随他定。

纸马匠吴有德白了他们一眼,说没空,他答应了人家两斤鱼。

说毕像往常一样拿着钓竿,提着鱼篓,腰挂一葫芦酒,踱出了家门。

白副县长做七七那天,纸马匠吴有德却提着一栋四合小

院的“灵屋子”翩然来,让白副县长的后人烧给白副县长,并不要钱。

那四合小院做得极精巧,虽不如小洋楼气派,却也叫

白副县长的后人深为感动。

叫他们不解的是:

四合小院的阁楼上,为什么安上个“养心斋”的牌匾?

其实,纸马匠吴有德并非不做现代的“灵屋子”,他也做。

镇西头上那一辈子没娶上老婆的王老头死后过头七那天,纸马匠吴有德就扎了一栋小洋楼及一应的高档用品。

更让人惊讶的是小洋楼里,竟还有一个梳着元宝头的女人。

那“灵屋子”,纸马匠亲自拿到王老头的坟前烧了。

纸马匠吴有德七十有三,到了一个“危险”的年龄—俗话说: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请去商量事。

”一日,纸马匠钓鱼归来,就感到身体不适,请医生诊治,仍不见好,反而越来越重。

纸马匠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让两个儿子拿来剪刀与纸等等,要给自己扎一栋“灵屋子”。

两个儿子心中暗猜,不知父亲要扎一栋什么样的“灵屋子”。

扎成时,他们大吃一惊:

一间极简陋的小房于,里头仅有一根钓竿,一只酒葫芦。

纸马匠过世七天,就把那间陋房连同钓竿、酒葫芦收了去,想必仍是自在而逍遥。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吴有德的儿子因父亲不卖高价鱼而不满,后又因父亲不愿帮自己谋前途而和他产生了隔阂,说明他儿子贪图私利,是个阿谀奉承的人。

B.本文善于在人物关系的对比中塑造纸马匠吴有德的形象,比如同是扎“灵屋子”,他对白副县长、王老头就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C.小说叙事简洁、写人生动,作者以传神的动作

描写、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以及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了纸马匠吴有德鲜明的性格特征。

D.吴有德为白副县长扎的“灵屋子”是一个带有“养心斋”牌匾的四合小院,吴有德主要想借此表达对白副县长这一类人的辛辣嘲讽。

E.吴有德是底层的手工艺人,他的故事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却蕴含了作者对其人生境界的赞美和对当下社会的思考,给人深刻的启迪。

8.吴有德其人有哪些品格?

请简要概括。

(3分)

9.小说题目为“纸马匠吴有德”,作品却着意表现其钓鱼的爱好和技艺,为什么?

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出题人:

袁进)

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人也。

父昶,魏司空。

浑沉雅有器量。

袭父爵京陵侯,辟大将军曹爽掾。

爽诛,随例免。

起为怀令,参文帝安东军事,累迁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咸熙中为越骑校尉。

武帝受禅,加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

时年荒岁饥,浑开仓振赡,百姓赖之。

泰始初,增封邑千八百户。

久之,迁东中郎将,监淮北诸军事,镇许昌。

数陈损益,多见纳用。

  转征虏将军、监豫州诸军事、假节,领豫州刺史。

浑与吴接境,宣布威信,前后降附甚多。

吴将薛莹、鲁淑众号十万,淑向弋阳,莹向新息。

时州兵并放休息,众裁一旅,浮淮潜济,出其不意,莹等不虞晋师之至。

浑击破之,以功封次子尚为关内侯。

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寿春。

吴人大佃皖城,图为边害。

浑遣扬州刺史应绰督淮南诸军攻破之,并破诸别屯,焚其积谷百八十余万斛、稻苗四千余顷、船六百余艘。

浑遂陈兵东疆,视其地形险易,历观敌城,察攻取之势。

  孙皓司徒何植、建威将军孙晏送印节诣浑降。

既而王浚破石头城,降孙皓,威名益振。

明日,浑始济江,登建邺宫,酾酒高会。

自以先据江上,破皓中军,案甲不进,致在王浚之后。

意甚愧恨。

有不平之色。

频奏浚罪状,时人讥之。

转征东大将军,复镇寿阳。

浑不尚刑名,处断明允。

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

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

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太熙初,迁司徒。

惠帝即位,加侍中,又京陵置士官,如睢陵比。

及诛杨骏,崇重旧臣,乃加浑兵。

浑以司徒文官主史不持兵持兵乃吏属绛衣①自以偶因时宠权得持兵非是旧典皆令皂服论者美其谦而识体。

  楚王璋将害汝南王亮等也。

公孙宏说璋曰:

“昔宣帝废曹爽,引太尉蒋济参乘,以增威重。

大王今举非常事,宜得宿望,镇压众心。

司徒王浑宿有威名,为三军所信服,可请同乘,使物情有凭也。

”璋从之。

浑辞疾归第,以家兵千余人闭门距璋。

璋不敢逼。

俄而璋以矫诏伏诛,浑乃率兵赴官。

又诏浑录尚书事。

  浑所历之职,前后著称,及居台辅,声望日减。

元康七年薨,时年七十五,谥曰元。

长子尚早亡,次子济嗣。

注释:

①“绛衣”,指深红色衣服,古代军服常用绛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浑以司徒文官/主史不持兵/持兵乃吏属绛衣/自以偶因时宠/权得持兵/非是旧典/皆令皂服/论者美其谦而识体/

B.浑以司徒文官主史/不持兵/持兵乃吏/属绛衣/自以偶因时宠/权得持兵/非是旧典/皆令皂服/论者美其谦而识体/

C.浑以司徒文官主史/不持兵/持兵乃吏属绛衣/自以偶因时宠/权得持兵/非是旧典/皆令皂服/论者美其谦而识体/

D.浑以司徒文官/主史不持兵/持兵乃吏/属绛衣/自以偶因时宠权/得持兵/非是旧典/皆令皂服/论者美其谦而识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休息”,在汉代,官员在每五天之中可以有一天不办公,这个假日称为“休沐”。

唐至元时官员在每旬的最后一天休假,称为“旬休”。

B.“关内侯”,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位中第19等。

侯爵,归属于公、侯、伯、子、男五等其一,秦汉时是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

C.“印节”,符节和印信。

印信,公私印章的总称。

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等各项事务的一种专有凭证,如兵符、虎符。

D.“辟”,是中国汉代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皇帝和公府根据需要擢用人才,皇帝征召称之为“辟”,官府征召称之为“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浑因承袭父亲爵位被征辟为曹爽的属官,虽然因曹家败于司马家而被牵连罢官,但在晋朝仍然能得到朝廷重用。

B.王浑转任征虏将军、监豫州诸军事、假节,兼豫州刺史时,面对吴国大军压境,出奇兵击退敌军,因功封关内侯。

C.王浑镇守东部边界,积极破坏吴国的屯田和粮草。

了解当地形式的同时,囤积大军,对后面攻灭吴国有重要意义

D.王浑性格复杂,面对战争中有大功劳的王浚非常不满,多次参奏其罪。

后来掌

握兵权又不穿绛衣,显得非常谦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自以先据江上,破皓中军,案甲不进,致在王濬之后。

(2)昔宣帝废曹爽,引太尉蒋济参乘,以增威重。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出题人:

梁柳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

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的心境。

B.“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C.“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D.“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E.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15.“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音乐结束一切都融于琴声之中,只有江中的月影随着江水摇动。

(2)《逍遥游》中庄子以宋荣子为

例,指出他能看淡世间荣辱,是因为他能确定内外的界限,还能“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一杯浊酒下肚不禁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还没有 

溃敌立功所以还没办法回家去。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出题人:

王琴)

17.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虽然不断加大力度治理交通拥堵,但大多屡试不爽,拥堵依旧,重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提高人们的交通意识。

②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同日而语,是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弯道超越的势头。

③在书名上大做文章是伪劣辞书编写者的惯用招数,如在《现代汉语词典》等精品辞书前加上“新编”“新世纪”等,以此来鱼目混珠。

④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演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无动于衷”,才能惟妙惟肖,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⑤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趁火打劫,于12月下旬相继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分食流动性资金,这对于原本资金紧张的银行间市场简直是釜底抽薪。

⑥82岁高龄的袁隆平面对辉煌没有任何改变,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实验田,依然从北到南查看育种基地。

A.③④⑥B.①③⑤C.②④⑥D.①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然高发频发,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多起大学生被诈骗案,吸引社会高度关注,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广大群众对此类犯罪活动深恶痛绝。

B.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呈现前所未有繁荣景象,网络写手大批涌现,当然,其中也不乏滥竽充数的人很多。

C.科技日报记者说,通过展览不难发现,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正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加速转变,从以跟跑为主向跟跑、并跑、领跑三者共存的新阶段发展。

D.目前,我国职工平均退休年龄偏低。

综合考虑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长期收支状况,适当提高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   。

    ,  ,   ,   。

    ,

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基。

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缺失。

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