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6427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0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内环境的稳定

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材分析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兔疫》的知识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课中均有涉及,本章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它主要从内环境的稳态、营养与健康、兔疫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

   《人体的稳态》、《人体营养与健康》和《兔疫》这三节内容在知识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它们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本章正是通过这条主线,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不仅更加深入了解了有关人体健康的知识,而且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涉及的“稳态”、“调节”和“免疫”的内容相对抽象,这里有分子水平的物质基础,有细胞水平的结构知识,还有个体水平上的调控和表现,因此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

   本章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紧密,也容易与理、化的相关知识相互渗透,因此这部分内容还是对学生进行STS教育,培养学生思维综合能力的良好素材。

   本章作为选修教材的第一章,在全书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

   (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

   2.态度观念方面

   

(1)增强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局部与整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知识解释和说明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2.难点: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3.分析:

稳态是一个在生理学中涉及范围比较广的概念,通过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槽态的概念,已经了解了它的温度、渗透压和pH等理化性质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

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如何维持稳态的呢?

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内环境中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必须稳定。

因此,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通过生命活动的调节其含量是稳定的,对于深入理解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是本节的重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还知道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体液调节主要又依靠体液中的各种激素进行调节。

具体人体内的水和无机盐是如何经过生命活动调节达到平衡的呢?

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作为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依旧要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分析出完成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具体激素是什么,完成神经反射调节的具体反射弧是什么,具体刺激又是什么,由于激素调节涉及到尿的形成等有关初中生物的知识,神经调节涉及到的反射弧比较复杂,因此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难点。

要点提示

   1.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理现象、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要善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本节课内容教科书提供了5幅图、1个小资料、1个表和4个旁栏思考题,这些内容形象、直观,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图表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教育信息,延伸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本节课涉及到“尿的形成”这些初中生物学的知识,由于学过时间已久,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已把握不准,因此对这部分内容应作适当复习。

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式。

   教学手段

   1.实物投影仪:

展示相关的问题、图表和信息资料,创设探究的情境;

   2.挂图、板图: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3.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思路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这部分内容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

因此,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健康生活的主体,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生理现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经过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分析有关水和无机盐平衡和调节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地去探究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内环境”、“内环境稳态”和“渗透压”都是学生已熟悉的概念,因此通过分析内环境渗透压的稳态很容易引出内环境这一溶液中溶剂——水的含量应该是平衡的,溶质——无机盐等化学物质的含量也应该是平衡的,具体通过哪些来源和去路来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分析讨论,自己总结出来。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这一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先从学生更熟悉的水平衡的调节开始,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喝水多的时候,尿就会多;喝水少的时候,尿就会少”?

通过层层设问,诱发学生思考:

是什么刺激导致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调节水平衡的神经中枢和效应器分别是什么?

效应器释放出的激素名称及作用是什么?

等等问题,然后通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生动的印象。

关于无机盐平衡的调节,首先提出思考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阅读教材、分析图表、小组讨论,最后总结出无机盐平衡也是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主要通过肾脏完成。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这部分内容可以采取自学,讨论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并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作为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反馈。

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教学过程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

师:

1.投影本章题图,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照片上所展示的内容与哪些生命活动有关?

(2)结合照片上的场面,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生:

通过分析、讨论明确:

(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兔疫,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中国人民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做可爱的人。

意图:

(1)激发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的教育。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师: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1)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

(2)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无尿多?

(3)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点盐水?

(4)“以饮料代水”的做法科学吗?

……

生:

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处于外在的兴奋状态。

意图:

(1)诱发探究的欲望,明确探究的问题,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2)总结出本节课的课题——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师:

1.提供信息资料:

(见书中小资料)

生:

分析讨论,的出结论:

水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含量稳定。

意图:

(1)培养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明确:

人体内的水是平衡的。

师:

2.引导学生讨论:

(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来的?

(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吗?

生:

回忆旧知识,联系自身生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人体内的水有三个来源;

(2)排尿不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

意图:

(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2)总结出人体内水的来源与去路。

师:

3.提供信息资料:

(见书中表1一1)

生:

分析、讨论,表达见解:

(1)人体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

(2)机体内的水保持动态平衡。

意图: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图表信息,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师:

4.进一步提出问题:

(1)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什么状态存在?

它们在体内是否平衡?

(2)以钠盐和钾盐为例,说明它们的来源与去路。

生:

回忆旧知识,带疑阅读课丈,分析教材中的图1-1和1-2,得出结论:

(1)多数无机盐在人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

(2)钠盐和钾盐均来自食物,它们有多条排出途径。

意图:

(1)培养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图表的能力;

(2)引导学生总结出:

人体内钠盐和钾盐的来源与去路。

二、水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师:

1.引导学生回忆:

(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3)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生:

回忆旧知识,独立思考,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

(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3)体液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意图:

(1)培养学生用专业术语描述生物学概念、原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

2.进一步诱导:

参与水平衡神经调节的

(1)感受器是什么?

(2)神经中枢在哪?

(3)效应器是什么?

生:

通过回忆旧知识、联系新知识,分析自身的生理情况,学生能明确:

感受器应位于人体内部,神经中枢一定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而对效应器会误认为是肾小管和集合管,需要进一步点拨更正。

意图:

(1)通过引导促成学生知识的合理迁移和思维的有序发展: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师:

3.进一步提出问题并点拨:

(1)导致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的刺激是什么?

(2)效应器如何发挥效应?

生:

结合自身生理和生活实际,阅读、讨论,发表见解:

(1)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

(2)效应器通过释放激素发挥效应。

意图:

(1)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自身的生理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2)使学生明确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是什么。

师:

4.进一步引导探究:

效应器释放激素的名称和作用是什么?

生:

阅读教材,形成感性认识。

意图:

(1)培养通过阅读获取新知的能力:

(2)总结出相关知识。

师:

5.承上启下,课件展示:

(1)尿的形成过程;

(2)水平衡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生:

观察、回忆、思考、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意图:

(1)形象直观,突破难点,强化重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师:

6.提出新问题:

为什么某人进食钠盐过多,结果尿中钠盐也随之增多?

生:

思考、分析、讨论,发表见解:

钠盐多吃多排。

意图:

引导学生联想:

体内无机盐的平衡也要靠生命活动的调节。

师:

7.课件展示:

无机盐平衡的激素调节。

生:

观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调节无机盐平衡的激素是醛固酮。

意图:

(1)形象直观,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2)引导学生总结无机盐平衡激素调节的全过程。

师:

8.进一步引导探究:

无机盐平衡的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

生:

回忆旧知识,发表见解。

意图:

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

师:

9.引导总结:

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

分析、讨论,用专业术语归纳总结。

意图:

(1)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促成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深刻理解。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师:

1.提供信息资料:

(1)血钠升高或降低,会导致血压异常;

(2)血钾降低,将引起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

(3)尿量过少,会引起中毒。

生:

分析资料、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意图:

(1)培养分析、阅读、归纳总结的能力;

(2)深化学生对人体稳态的理解。

师: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对水和无机盐平衡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进行分析。

生:

思考、讨论,将前后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类比分析。

意图:

(1)渗透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促成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师:

1.引导学生解释与说明:

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见课前投影在屏幕上的问题)。

生:

思考、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意图:

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宜评价,从中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师:

2.组织学生讨论: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健康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生:

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各抒己见,相互交流。

意图:

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板书设计

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体内物质

来 源

去路

①饮水②食物中的水 

③代谢产生的水

①肾脏排尿  ②皮肤排汗

③肺排除水汽④大肠排便

钠盐

食物

①肾脏排尿②皮肤排汗

钾盐

食物

①肾脏排尿④大肠排便

二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

参考资料

1.为什么Na+主要存在细胞外而K+主要存在细胞内?

   这种机制依赖于细胞正常代谢提供的能量。

很早以前,有人形象地把这一机制比喻为“泵”。

能逆着浓度差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将细胞外的K+移入细胞内,称为“钠—钾泵”,简称“钠泵”。

   钠泵实际上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类脂双分子层中的具有三磷酸腺苷酶(ATP酶)活性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在Mg2+存在的条件下,可被膜外的K+或膜内的Na+所激活,因此又称为钠—钾依赖ATP酶。

   钠泵被激活后分解ATP并释放能量,用于转运Na+和K+,一般认为,钠泵酶分解一个ATP分子,即可排出3个Na+和摄入2个K+。

所以,Na+主要存在细胞外,而K+主要存在细胞内。

2.K+的分泌与K+—Na+交换

   在正常情况下,由尿中排出的K+大约是滤过的K+量的1/10,说明肾小管能重吸收K+。

但对于人和哺乳动物来讲,当给以大量的钾盐时,尿中K+的排出量可超过肾小球滤过的K+量,这又表明肾小管有分泌K+的能力。

至于机制可能与“钠——钾泵”有关,也可能与钠离子的重吸收造成的电位差有关。

总之,K+的分泌都是与Na+的重吸收相关联的,故称为“K+—Na+交换”。

这一过程受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调节。

二、血糖的调节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了解血糖的平衡(识记);

(2)了解血糖平衡的意义(识记);

(3)了解血糖平衡的调节(识记);

(4)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其治疗(知道)。

2.态度观念方面

(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能力方面

(1)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血糖平衡的调节。

2.难点:

(1)血糖平衡的调节;

(2)糖尿病的成因。

3.分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

通过联系已学过的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经过类比,使学生了解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人体内血糖的含量也是稳定的,这对于学生全面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全面理解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重点。

   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主要靠激素调节,其中涉及到的激素种类较多,它们之间既有拮抗关系,又有协同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神经调节涉及到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的不同部分,涉及到的效应器有多个,学生在理解和记忆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血糖平衡的调节”又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当人体的血糖失衡后,会引发多种疾病,其中糖尿病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严重。

学生虽然对此病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具体的致病原因、判断依据、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学生并不大清楚,特别是糖尿病和高血糖症的关系,高血糖不一定会出现糖尿,出现了糖尿也不一定是糖尿病,这些内容学生在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糖尿病的成因”是本节的另一个难点。

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式。

教学手段

1.实物投影仪:

展示相关的信息资料和实际问题,创设探究的情境;

2.演示实验:

展示尿糖的测定方法和过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思路

   本节课涉及的许多知识是学生已经学习过或熟悉的内容,因此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在的不断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新内容。

   通过前面水和无机盐平衡和调节的学习,学生很容易理解血糖含量也是平衡的,至于具体的来源与去路在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均已学习过,本节课可在的引导下,经过回忆,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习过的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分析这两种激素的生理作用,使学生了解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

至于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可通过观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血糖失衡后,可以引发各种疾病,低血糖症是学生已学习过的,经过的引导,学生很容易总结出高血糖症。

至于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兴奋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诱发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

假如你是一名医生,你怎样诊断?

如何治疗?

应该给患者提出哪些防治措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在了解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同时,也容易体会出血糖平衡的意义,体会出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增强卫生保健的意识,受到STS的教育。

一、导言

   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提出的相关问题是:

   

(1)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

   

(2)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通过以上精心设疑,达到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的目的。

   二、新课

   

(一)血糖的平衡

   结合书中图1-5,引导学生回忆。

总结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从而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血糖在人体内的含量是稳定的,正常值为80~120mg/dL。

   引导回忆、总结的问题是:

   

(1)消化糖类的场所在哪?

利用了哪些消化酶?

什么叫吸收?

   

(2)肝糖元在什么条件下与葡萄糖进行相互转化?

主要场所在哪?

   (3)肌糖元在什么条件下分解?

其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4)非糖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葡萄糖?

能否全部转化?

   (5)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其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哪?

   (6)葡萄糖可以转变成哪种氨基酸?

经过什么方式转变?

   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忆、思考、分析、讨论、总结,达到了复习、巩固旧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目的。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出示胰岛内各种细胞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回忆已学习过的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3.结合书中图1-6,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

胰岛素通过哪些途径降低血糖,胰高血糟素通过哪些途径升高血糖?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两种激素的了解。

   4.提供有关肾上腺素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总结,使学生体会出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

   5.引导学生分析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动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对体液调节中的激素调节有较全面的认识。

   6.通过分析产生各种激素的具体部位,引导学生探究对应的效应器是什么?

神经中枢又是什么?

从而引出了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

   7.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分析、讨论、总结使学生了解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

   8.引导学生总结调节血糖平衡的两种方式,从而使学生对血糖平衡的调节有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糖尿病及其防治

   1.引导学生分析:

当血糖浓度低于或高于80~120mg/dL时,可能引发的疾病?

   引导探究的问题是: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

症状是什么?

如何缓解?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

症状是什么?

如何缓解?

   (3)当空腹血糖高于130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

此时会形成糖尿吗?

为什么?

   (4)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mg/dL时,会引发什么疾病,此时会出现尿糖吗,为什么?

   (5)血糖平衡有什么重要意义?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究,使学生区分开什么是低血糖的早期症状、晚期症状,什么是高血糖和糖尿,从而总结出血糖平衡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糖尿病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治。

   

(1)提出探究问题:

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如何诊断糖尿病?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小组讨论,认识到:

只有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160~180mg/dL),才可能出现糖尿。

所以,诊断糖尿病时,既要验血,又要验尿,只有同时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才患糖尿病。

   

(2)进一步引导探究:

导致患者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胰岛素是人体内惟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患者血糖升高,说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此患者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索分泌不足。

   (3)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

如何检测患者的尿中有糖?

   这个问题,要利用学生已学过的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加以解决。

   在学生分析、讨论、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设计实验的原则和方法,要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做出评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学会设计实验的目的。

最后演示利用班氏糖定性试剂测定尿糖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得出实验结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4)提供有关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

   通过深入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确产生“三多一少”的根本原因是血糖浓度升高,加深对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5)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基因水平、口服药物、注射药物、饮食结构和体育锻炼等多方面对糖尿病患者提出防治措施。

   对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分析研究、发散思维来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的能力。

   (6)引导学生对糖尿病、高血糖症和糖尿进行比较,以检测学生对难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①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

②如果某人持续性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

③糖尿病患者是由于多尿才导致多饮的吗?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究,使学生对糖尿病的病因和症状有更深刻的了解,到达巩固强化、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教学反馈

   引导学生分析导言中提出的问题,作为本节课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反馈。

   要点提示

   1.本节课涉及到大量的旧知识,例如,血糖的三个来源,三个去路;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鉴定还原性糖的方法等。

因此,要善于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通过引导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和联想,引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本节课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紧密,涉及到了多种血糖失衡症。

对这些疾病,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