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4711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校系统提高班王利知识产权讲义文档格式.docx

B其他报纸改换标题对甲的报道进行转载,则改换标题后的报道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

C甲对三大男高音进行了面对面采访之后所写的专访,该专访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

D甲根据演唱会现场和记者招待会情况写了一篇专题评论,该评论不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

第二节著作权的主体

一、一般意义上的著作权主体

1作者

作者,即创作作品的人。

一般为自然人,特定条件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为作者。

特别要注意:

第一,为创作作品提供各项服务的人不是作者。

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提供物质条件、进行其他辅助工作的相关人员不能成为作者,这些人的活动不具有创作性。

第二,当某一作品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其作者:

①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

②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志。

③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

第三,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其作品也受我国法律保护。

2继受人

指因发生继承、赠与、遗赠或者受让等法律事实而取得著作财产权的人。

二、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

1演绎作品的概念

演绎作品即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2演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

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的人享有。

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第三人使用演绎作品时须获得演绎者和原作者的双重许可。

三、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人

二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的行使应以合作者协商一致为基础;

在意见不一致时,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

合作者之一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由其他合作者享有。

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

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所有权。

五、视听作品的著作权人

视听作品的著作权人由制片人享有和行使。

参加作品创作的其他人员,如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并可对各自创作的、可以单独使用的部分单独行使著作权。

六、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1单位作品

由单位主持、代表单位意志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

单位作为单位作品的作者,行使完整的著作权。

2一般职务作品

除单位作品外,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指公民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中应当履行的职责)所创作的作品。

这类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享有;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其业务范围内可以优先使用;

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如果单位同意的,作者因此获得的报酬,应当按约定的比例与单位分配。

3特殊职务作品

(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对于这两类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权,其他著作权归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七、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

委托作品的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八、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九、作者身份不明的著作权归属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

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

十、自传体作品的著作权人

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依其约定;

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

十一、命题重点

1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人如何行使著作权

著作权归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1)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2)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的行使应以合作者协商一致为基础;

例甲、乙、丙、丁四人合作创作一部小说,甲欲将该小说许可给某电影制片厂改编后拍成电影,乙则想把它许可给某网站在网络上传播,丙对这两种做法均表示反对,丁则不置可否。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D)

A如果丙坚持反对,甲、乙均不能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

B甲、乙有权不顾丙的反对,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

C如果丁同意,则甲、乙可以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

D甲、乙也可不顾丁的反对,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

2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指公民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中应当履行的职责)所创作的作品为一般职务作品。

例职业作家甲是某市作协成员,于2008年完成职务作品中篇纪实报告文学。

关于该作品的使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C)

A著作权由甲享有,作协在业务范围内有优先使用权

B著作权由市作协享有,甲拥有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

C两年内,未经作协同意,甲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作协相同的方式使用

D两年后,甲可以自由许可第三人使用,作协可在其业务范围内继续使用

3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

例甲受乙的委托,为乙画了系列的组图,但是二人未对该画的版权作出约定。

乙后来去世,其子丙将画放在自己的画廊里展览,丁来参观的时候,偷偷将组图录制下来,后又大量复制出版。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CD)

A甲对该画有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但无著作权

B画的著作权归乙所有

C丙有权展览该组图

D丁的行为构成侵权

第三节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1权利内容

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2保护期限

(1)作者为公民的

①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②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②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③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的,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

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

(2)作者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及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的

①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②发表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③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3)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

二、著作财产权

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翻译权、汇编权及转让或者许可他人行使上述财产权的权利,等等。

对上述财产权利的保护期限同于对发表权的保护期限。

三、发表权的保护期限

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的,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

发表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例2005年5月1日,甲乙合作完成一部长篇小说。

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发表。

2007年5月31日,甲积劳成疾病逝。

乙在2009年4月5日路遇车祸身亡。

甲乙分别都有继承人。

根据以上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本小说一直未发表,故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B本小说的著作权自2005年5月1日起受法律保护

C本小说发表权的保护期,截止于甲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D本小说的发表权,可由甲和乙的继承人分别行使或共同行使

第四节著作权的限制

一、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指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作品的行为。

合理使用的情形包括: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二、法定许可使用

指法定情形下,使用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使用作品,但应当支付报酬的制度。

法定许可的情形包括:

1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2报社、期刊社转载、摘编已发表的作品;

3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

4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5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

6对于第1种至第3种情形,作者可以通过声明限制法定许可。

三、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形与异同

合理使用的情形,情形已详细列举,这些情形一般不具有营利性,特别注意合理使用中的第11项和12项。

两种使用的相同点是:

(1)使用该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

(2)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3)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两种使用的不同点是:

(1)适用对象不同:

合理使用的对象不限于作品传播者的使用行为;

法定许可其对象主要是作品传播者的使用行为。

(2)就事先声明的结果看:

著作权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一般不适用于法定许可;

在多数情况下,著作权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可以适用于合理使用。

(3)从有偿无偿使用看:

合理使用为无偿使用;

法定许可使用为有偿使用。

例一雕塑艺术家张某设计并雕刻了一尊造型别致的雄鹰,置于城市公园内。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BCD)

A甲可将该雄鹰进行临摹,供教学之用

B乙以该雄鹰为背景拍照纪念构成侵权

C丙可以该雄鹰为范本制作和销售纪念品

D丁可以该雄鹰为立体造型申请注册商标

例二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ABC)

A某电视台为了报道油画展览的盛况,在电视新闻中播放了展览的油画

B某教授在世纪论坛上的演讲词被电台全文报道

C法院为了查证将张某发表的文章复制了3篇

D出版社将蒙文发表的作品翻译成汉文在国内出版发行

例三某大学中文系英籍留学生杰克用汉语创作了一篇小说,发表在《文学新星》杂志上,发表时未作任何声明。

以下哪些行为是侵犯杰克著作权的行为?

(ABD)

A甲未经杰克同意将该小说翻译成英文在中国发表

B乙未经杰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翻译成藏语在中国出版发行

C丙未经杰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改变成盲文出版

D丁杂志社未经杰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进行转载

第五节邻接权

邻接权,也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对其赋予作品的传播形式所享有的权利。

邻接权以著作权为基础。

邻接权中,除表演者权外,一般不涉及人身权。

一、出版者的权利

1专有出版权

图书出版者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后,依合同的内容享有专有出版权。

2版式设计专有权

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该权利的保护期为10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10年的12月31日。

二、表演者的权利

1人身权

表演者的人身权有:

表明表演者的身份;

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财产权

(1)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

(2)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3)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4)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表演发生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三、录制者的权利

录制(包括录音、录像)者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该权利保护期限为50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四、播放者的权利

播放者(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许可的下列行为:

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

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

五、邻接权的行使

邻接权人行使邻接权时,应当注意对著作权人著作权的保护。

1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使邻接权时应当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1)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的;

(2)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及报刊刊登作品的;

(3)使用他人作品演出的;

(4)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作品的;

(5)电视台播放他人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不包括录像制品)的。

2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使邻接权时应当经原作品著作权人和演绎作品著作权人的双重许可,并分别支付报酬:

(1)表演者表演演绎作品的;

(2)出版演绎作品的;

(3)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演绎作品的;

(4)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应当经录音录像制作者及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5)电视台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录像制作者及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五、行使邻接权时应当经原作品著作权人和演绎作品著作权人的双重许可的情形

特别注意:

(1)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应当经录音录像制作者及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此种情形,需经过三种人的许可并付三份报酬。

(2)电视台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录像制作者及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此种情形,需经过两种人的许可并付两份报酬。

例一王某的短篇小说《人生》被程某改编成剧本,由甲剧团以话剧的形式演出,该话剧被乙公司录像并制作成光盘发售。

该事例中包含哪些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权利?

(ABCD)

A王某的著作权B程某作为改编者的权利

C甲作为表演者的权利D乙作为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例二甲电视台获得了某歌星演唱的现场直播权,乙电视台未经许可对甲电视台直播的演唱会实况进行转播,丙广播电台经过许可将现场演唱制作成CD,丁音像店从正规渠道购买到CD用于出租,戊未经许可将丙广播电台播放的演唱会录音录下后上传到网站上传播。

(CD)

A甲电视台有权禁止乙电视台的转播

B乙电视台侵犯了该歌星的表演者权

C丁音像店应取得该歌星或丙广播电台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D戊的行为应取得丙广播电台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第六节著作权侵权行为

一、承担民事责任的著作权侵权行为

包括11种情况,详见《著作权法》第47条的规定。

二、承担综合法律责任的著作权侵权行为

包括8种情况,详见《著作权法》第48条的规定。

三、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

1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

2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3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4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

四、诉前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

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五、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发行者、出租者的侵权责任认定

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六、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发行者、出租者的侵权责任认定

(1)这四类主体对复制品来源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

(2)出租的对象是:

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

例下列哪些行为主体对复制品来源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

A复制品的出版者B复制品的制作者

C复制品的发行者D计算机软件复制品的出租者

第七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最新修订

一、修订后的体系及生效时间

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

修正后的著作权法共6章61条。

这6章分别是:

总则,著作权,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以及附则。

关于修改著作权法的决定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著作权法根据这一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款顺序作调整后,重新公布。

二、修订的内容

该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作出了如下修改:

1将第4条修改为: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2增加一条,作为第26条:

“以著作权出质的,由出质人和质权人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

”该决定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这也意味着,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中的第4条和第26条规定也在同一天生效。

强化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甲、乙、丙、丁四人合作创作一部小说,甲欲将该小说许可给某电影制片厂改编后拍成电影,乙则想把它许可给某网站在网络上传播,丙对这两种做法均表示反对,丁则不置可否。

(B)

C如果丁同意,则甲、乙可以不顾丙的反对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

D如果丁也表示反对,则甲、乙不能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

2甲家收藏有一幅未署名的国画。

甲在此画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将这幅画送去参加省美展。

展出过程中,画家乙确认该画是自己的作品,要求甲返还。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D)

A该画展出之前,其著作权由甲享有

B如果乙确有证据证明自己是该画的作者,应由乙决定是否继续展出该画作

C该画可由甲、乙2人共同享有著作权

D在乙的作者身份被确认之前,其著作权中除署名权以外的其他权利均可由甲行使

3甲、乙、丙合作撰写了一篇文章,署名甲、乙、丙。

甲提出将文章发表在某大学学报上,乙和丙提出反对意见。

对此事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以该学报发表过批评他作品的文章为由反对发表,甲不能将该文章发表

B丙以该文章的观点不成熟、需要继续修改为由反对发表,甲不能将该文章发表

C只有乙和丙不提出任何反对意见,甲才能将该文章交学报发表

D甲为第一作者,可以单独决定文章是否发表

4甲是《人生》的作者,该画曾被用作话剧《都市生活》的演出背景,乙电影制片厂将《人生》用于其拍摄的电影《都市生活》的宣传招贴。

甲认为乙的行为侵犯了其著作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而不是作品载体

B无论源于作品原件还是作品复制件,再现作品都属于复制

C被告未经许可使用原告的作品侵犯了著作权

D被告的使用属于法定许可,只要向原告给付报酬即可

5甲创作的一篇杂文,发表后引起较大轰动。

该杂文被多家报刊、网站无偿转载。

乙将该杂文译成法文,丙将之译成维文,均在国内出版,未征得甲的同意,也未支付报酬。

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报刊和网站转载该杂文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B乙和丙的行为均不构成侵权

C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丙的行为构成侵权

D乙的行为构成侵权,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6世界博览杂志采写的报道和刊登的文章经常被其他报刊大量转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保证期刊质量,杂志社决定采取的以下措施中哪些受著作权法保护?

(A)

A请作者发表不得转载的声明B对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