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4865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概述Word格式.docx

1986

1498

33.30

22.44

1987

2233

37.09

23.14

1988

5945

52.97

31.94

1989

5779

56.00

33.93

1990

7273

65.96

34.87

1991

12978

119.77

43.66

1992

48764

581.24

110.08

1993

83437

1114.36

275.15

1994

47549

826.80

337.67

1995

37011

912.82

375.21

1996

24556

732.76

417.26

1997

21001

510.03

452.57

1998

19799

521.02

454.63

1999

16918

412.23

403.19

2000

22347

623.80

407.15

2001

26140

691.95

468.78

2002

34171

827.68

527.43

2003

41081

1150.70

535.05

注:

金额单位:

亿美元

摘编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2004》

 

二、2005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一) 

基本情况

  2005年,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跨国直接投资继续回升的形势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保持了稳定发展,外商投资质量和水平继续提高。

  --总量情况

  2005年,外商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不含银行、证券、保险行业)44001家,同比增长0.77%;

合同外资金额1890.65亿美元,同比增长23.19%;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3.25亿美元,同比下降0.50%。

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52942家,合同外资金额12856.7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224.26亿美元。

  同期,银行、证券、保险行业新批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18家;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0.81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279.19%。

  --行业分布情况

  按中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计,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各行业的分布情况为:

  1、农、林、牧、渔业吸收外商投资规模较小。

  2005年该领域新设立企业1058家,合同外资金额38.3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18亿美元,占同期吸收外商投资总量的比重为2.40%、2.03%和1.19%,所占比重略有下降。

  2、制造业仍然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

  2005年,制造业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8928家,合同外资金额1273.5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4.53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为65.74%、67.36%和70.37%。

但由于本年其他行业吸收外资增长较快,制造业在全国总量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3、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流通、高科技服务等领域有一定规模的外资分布。

  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大的行业有(按实际使用外资排序):

房地产业(54.18亿美元,占8.98%),租赁和商业服务业(37.45亿美元,占6.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8.12亿美元,占3.0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94亿美元,占2.31%),批发和零售业(10.39亿美元,占1.7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15亿美元,占1.68%)。

以上行业中的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又可归入服务贸易领域。

  --区域分布情况

  2005年,东部地区吸收外资仍占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比重偏低,东、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差距比较明显。

  1、东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8439家,合同外资金额1658.8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5.58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外商投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7.36%、87.74%、88.78%。

吸收外资最多的5个省、市均在东部,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浙江省。

  2、中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52家,合同外资金额159.6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8.2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吸收外商投资总量的8.53%、8.55%、8.00%。

  3、西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10家,合同外资金额为72.0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9.4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4.11%、3.81%、3.22%。

吸收外资最少的5个省、区贵州省、甘肃省、新疆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均在西部地区。

  4、东北老工业基地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20家,合同外资金额为171.1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30.4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7.55%、9.05%、5.04%。

  

(二)农、林、牧、渔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2005年农林牧渔领域新设立企业1058家,合同外资金额38.3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18亿美元,同比分别为-6.37%、17.31%和-35.54%,占同期吸收外商投资总量的比重为2.40%、2.03%和1.19%,较2004年分别减少了0.19个、0.10个、0.65个百分点。

  1、农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下降(新设立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均下降,下同)。

  2005年,农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3家,同比下降16.41%;

合同外资金额11.48亿美元,同比下降4.98%;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7亿美元,同比下降44.6%。

  2、林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增长。

  2005年,林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7家,同比增长11.59%;

合同外资金额2.82亿美元,同比增长5.06%;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0.61亿美元,同比增长23.55%。

  3、畜牧业、渔业合同外资金额呈现增长,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明显下降。

  2005年,畜牧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5家,同比下降4.64%;

合同外资金额7.60亿美元,同比增长8.10%;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8亿美元,同比下降32.43%。

  同期,渔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6家,同比增长4.70%;

合同外资金额6.86亿美元,同比增长43.29%;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0.83亿美元,同比下降50.76%。

  (三)制造业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2005年,制造业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8928家,合同外资金额1273.5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4.53亿美元,同比分别为-4.80%、16.06%和-1.31%,占同期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为65.74%、67.36%和70.37%,较2004年分别减少了3.85个、4.14个、0.58个百分点。

  2005年外商在制造业领域投资的分布仍以高新技术产业、设备制造业、化工行业为主,在中国占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有一定规模。

按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及占同期全国吸收外资总量比重排序,外商投资较为集中的行业有: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7.11亿美元,占12.7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8.42亿美元,占6.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9.40亿美元,占4.8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8.29亿美元,占4.6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28.09亿美元,占4.66%)。

  2005年外商投资制造业领域各行业具体的发展情况为:

  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势趋缓,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呈现全面负增长。

  由于投资基数较大,且行业内存在明显的投资周期,2005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势趋缓。

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878家,合同外资金额210.1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11亿美元,同比分别为-7.52%、5.02%、9.24%。

  同期,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吸收外商投资出现了全面负增长。

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97家,合同外资金额18.1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3.11%、6.62%、29.27%。

  2、各设备制造业合同外资金额增势良好。

  2005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合同外资金额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为108.02亿、93.75亿、84.42亿和80.90亿美元,同比增幅达32.86%、30.94%、40.18%、26.34%。

以上行业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除通用设备制造业有所下降外,也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冶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双增长。

  2005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25家,合同外资金额77.0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8.09亿美元,同比分别为-7.24%、19.26%、5.77%。

  同期,石油加工、冶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2家,合同外资金额6.8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5亿美元,同比分别为-13.25%、14.53%、22.9%。

  4、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增长。

  2005年,金属制品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40家,合同外资52.7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8.2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85%、31.55%、1.70%。

同期,橡胶制品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9家,合同外资14.5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7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75%、12.87%、63.22%,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率在制造业领域据首位。

  5、纺织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下降,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合同外资金额有一定幅度增长。

  2005年,纺织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9家,合同外资54.5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1.0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7.81%、2.52%、10.52%。

  同期,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88家,合同外资91.2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8.29亿美元,同比分别为-11.03%、24.27%、-4.56%。

其中合同外资金额有一定幅度增长,表明纺织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向深加工领域转移的趋势。

  (四)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2005年,随着中国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该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整体上呈现较快发展势头。

  ――银行、证券、保险行业

  2005年,金融服务业类下的银行、证券、保险行业新批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18家;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0.81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达279.19%。

这使得金融服务业成为服务贸易领域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最大的行业。

  ――其他行业

  2005年,服务贸易领域其他行业合计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445家,合同外资金额390.3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79亿美元,同比分别为8.65%、45.95%、-4.49%,其中新设立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国水平;

占同期全国吸收外资总量分别为16.92%、20.64%、19.36%,较2004年分别增加了1.23个、3.22、-0.81个百分点。

  2005年,外商投资在服务贸易其他行业中的分布情况为:

商业服务业最为集中,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3.30亿美元,占该领域(不含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下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71.32%。

运输服务(11.98亿美元,占10.25%)、旅游和旅游相关的服务(5.67亿美元,占4.86%)、分销服务(5.21亿美元,占4.46%)、建筑和相关的工程服务(4.90亿美元,占4.20%)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也有相当的规模。

各具体行业的发展特点如下:

  1、零售业、商业经纪和代理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增长,且增幅较高。

   

2005年,零售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7家,合同外资金额12.8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5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6.13%、94.13%、14.3%

  同期,商业经纪和代理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5家,合同外资金额4.6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0.6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28%、260.65%、44.83%

  2、水上运输业、交通运输辅助业总体增势迅猛,开始形成规模。

  2005年,水上运输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家,与2004年持平;

合同外资金额18.1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9.98%和133.41%,占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商投资总量的比重为4.65%和7.20%,较2004年分别增加了2.95个和4.25个百分点。

同期,交通运输辅助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2家,合同外资金额7.9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0.8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7.78%、208.04%、107.94%。

  3、房地产业、建筑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有所下降,但新设立企业数及合同外资金额均有较快增长。

  2005年,房地产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20家,合同外资金额194.0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18亿美元,同比分别为19.98%、43.83%、-8.94%,占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为28.48%、49.71%、46.39%,继续在该领域居于主导地位。

同期,建筑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7家,合同外资金额25.6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0亿美元,同比分别为11.19%、45.11%、-36.47%。

  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增长,且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明显。

  2005年,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6家,合同外资金额12.2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1%、13.68%、76.99%。

  5、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均呈增长,且增幅高于服务贸易领域总体水平。

  2005年,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95家,合同外资金额27.9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8亿美元,同比分别为-8.29%、57.34%、12.69%。

  6、旅游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下降,且降幅较大。

  2005年,旅游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家,合同外资金额0.3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0.6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8.18%、58.21%、62.71%。

  (五)东、中、西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2005年,东部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在全国占据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比重偏低,东、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差距比较明显。

具体情况为:

  1、东部地区吸收外资继续保持全面增长,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

  2005年,东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8439家,合同外资金额1658.8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5.5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1%、25.27%、2.59%,占全国同期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7.36%、87.74%、88.78%,较2004年分别增加了0.38个、1.46个、2.67个百分点。

吸收外资最多的5个省、市均在东部,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浙江省。

  2、中部地区合同外资有一定幅度增长,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明显下降。

  2005年,中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52家,同比下降0.50%,占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的比重为8.53%;

合同外资金额159.68亿美元,同比增长21.64%,占全国吸收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为8.45%;

实际使用外资48.26亿美元,同比下降27.75%,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为8.00%。

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最多的省是湖南省,其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6家,同比增长12.58%;

合同外资金额37.62亿美元,同比增长44.29%;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6亿美元,同比下降19.16%。

  3、西部地区合同外资金额有所下降,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有明显增长。

  2005年,西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10家,同比下降5.48%,占全国新设立外资企业数的比重为4.11%;

合同外资金额为72.09亿美元,同比下降9.05%,占全国吸收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为3.81%;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9.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30%,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为3.22%。

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最多的是四川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3家,同比增长6.99%,合同外资金额18.35亿美元,同比增长59.10%,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7亿美元,同比增长66.24%。

  吸收外资最少的5个省、区均在西部地区,分别为贵州省、新疆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4、东北老工业基地合同外资金额增长迅猛,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大幅度下降。

  2005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20家,同比增长8.07%,占全国新设立外资企业数的比重为7.55%;

合同外资金额为171.17亿美元,同比增长60.35%,占全国吸收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为9.05%;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30.41亿美元,同比下降48.79%,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为5.04%。

  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52942家,东、中、西部地区累计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457944家、59947家、35051家,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2.82%、10.84%和6.34%;

全国累计合同外资金额为12856.73亿美元,东、中、西部地区累计合同外资金额分别为11174.76亿美元、1003.07亿美元、678.90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86.92%、7.80%、5.28%;

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6224.26亿美元,东、中、西部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为5383.71亿美元、562.96亿美元、277.58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86.50%、9.04%、4.46%。

  (六)省、市、自治区吸收外商投资情况

  200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态势有所不同,但排名情况无重大变化。

――分省市情况

  1、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增长的省市共5个,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

  其中,新设立企业数增幅最大的为天津市,同比增长19.51%;

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幅最大的均为四川省,同比分别增长59.10%、66.24%。

  2、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下降的省市共3个,分别为重庆市、甘肃省、宁夏自治区。

  其中,甘肃省新设立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同比降幅均最大,分别为47.62%、59.02%、41.79%。

  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的省、市、自治区共13个,为上海市、江苏省、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河南省、广西自治区、云南省、陕西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以上省、市、自治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6.34%、6.18%、8.71%、72.79%、19.62%、25.75%、7.14%22.89%、26.89%、22.58%、34.70%。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本年实际使用外资478万美元和53万美元(2004年无实际使用外资)。

  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的省、市、自治区共10个,分别为:

浙江省、辽宁省、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北省、内蒙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新疆自治区。

  以上省、市、自治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降幅依次为9.14%、57.41%、19.16%、49.51%、56.82%、26.21%、23.23%、63.40%、44.89%、78.83%。

  ――排名情况

  1、2005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最多的前5位省市为:

广东省(123.64亿美元)、江苏省(95.01亿美元)、山东省(88.88亿美元)、上海市(67.11亿美元)、浙江省(52.09亿美元),合计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高达70.74%。

  2、2005年实际使用外资增幅最高的5个省区是:

吉林省、四川省、天津市、北京市、陕西省,增幅依次为72.79%、66.24%、41.39%、37.84%和34.70%;

  3、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最多的5个省市是:

广东省(1516.57亿美元)、江苏省(898.48亿美元)、上海市(553.94亿美元)、山东省(529.32亿美元)和福建省(478.51亿美元),5个省市合计占全国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的63.89%。

  4、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最少的5个省区是:

西藏自治区(56万美元)、青海省(1.33亿美元)、宁夏自治区(2.94亿美元)、新疆自治区(4.73亿美元)、贵州省(6.31亿美元),5个省区约占全国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的0.25%。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一、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基本情况

1.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开始于70年代末期。

当时中国决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但很缺乏经验,于是在沿海地带,成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允许外国投资者在特区内投资。

在整个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数额较少,1979—1990年12年间,中国实际利用FDI的累计数额只有206.92亿美元,平均每年不过17亿美元。

从90年代初期起,中国吸收的FDI数额急剧增长。

1992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110亿美元,1993年达275.15亿元,一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超过整个80年代的总和。

1993—1997年连续5年,中国实际利用FDI的数额一直仅次予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

1996—1999年,实际利用FDI一直超过400亿美元。

90年代以后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中国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中长期增长潜力。

第二,中国对外资开放了更多的投资领域,取消了某些限制,中国利用外资政策更加稳定和优惠。

第三,中国对外资开放了更宽的投资地域,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仅仅开放4个经济特区,80中期扩大到14个沿海地市,到90年代初期,再扩大到浦东、海南和更多的城市和地区。

2.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港、澳、台的资金一直占较大比重,在90年代以前,港、澳、台投资约占80%左右。

90年代初期以来,其他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明显增加,港、澳、台资金比例逐年下降,但累计仍占近60%。

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港、澳、台的资金占有较大比重,原因是很明显的。

港、澳、台投资者与中国大陆在血缘关系、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亲近性,特别是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关系一直十分密切,1988年大陆颁布了鼓励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的规定后,台湾投资也增加较快。

90年代初期以后港、澳、台投资比例逐渐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日本、美国和欧盟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增长较快,另一方面,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港、澳、台投资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