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5211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

名词概念:

1.极化与去极化:

1.对于机体中的大多数细胞来说,只要处于静息状态,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其膜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的这一现象称为极化。

2.随着离子的跨膜流动,膜两侧的极化状态将被破坏,一般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称为去极化。

2.兴奋与兴奋性:

1.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的冲动的反应称为兴奋。

2.能产生兴奋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兴奋的能力。

3.阈刺激;达到阈强度的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

4.IPSP与EPSP:

IPSP--事故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它引起细胞膜电位朝着去极化方向发展EPSP--同样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但他却是引起细胞膜电位向着超极化方向发展的局部电位

5.诱发电位:

人为地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使其产生冲动,传至大脑皮质,能激发大脑发质某一特定区域产生较局限的电位变化。

这个电位称为诱发电位。

6.肌紧张、牵张反射与脊髓休克肌紧张:

由于骨骼肌内不同数量的肌纤维交替轮换收缩,从而使整块肌肉维持一种轻度持续收缩状态的结果。

牵张反射:

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伸长时,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脊髓休克:

脊髓突然横断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断面以下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

7.灰质与白质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

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

8.去大脑僵直:

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四叠体)之间切断脑干,动物立即会出现全身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种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9.神经递质与受体:

神经递质一般是指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作用并能发挥快速而精确调节的物质。

10.感受器的适应和感受器的换能:

1.同一刺激强度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受器电位会逐渐减小或频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2.感受器必须将其他能量形式转换成电信号形式,这一转换过程称为感受换能。

11.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半球损伤后的运动协调障碍。

12.自主神经系统:

调节和控制内脏平滑肌和心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的神经结构

13.自发脑电活动:

大脑皮质神经元与其他细胞一样具有生物电活动。

14.单位膜:

电镜下,细胞膜呈3层结构,内外两层的亲水极与中间层的疏水极。

15.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思考题: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组成,自主神经又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过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兴奋在中枢内的传递只能由传人神经元的方向进行,而不能逆向传递,这是由突触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性所决定的,由于递质的释放只能从突触前终末释放,作用到突触神经元上,使兴奋只能沿一定的方向传递,这种特点保证了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规律的进行。

2.中枢延搁从刺激感受器起至效应器开始出现反射活动为止所需的全部时间,称为反射时。

突触传递时,需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与后膜受体结合、总和等电-化学-电反应转换一个反射弧中,通过中枢的突触数越多,中枢延搁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3.总和有单根传入纤维传入的一次冲动,一般不能引起反射性反应,但却能引起中枢产生阈下兴奋。

通过由同一传入纤维先后连续传入多个冲动,或许多条传入纤维同时传入冲动至同一神经中枢,则阈下兴奋可以总和起来,达到一定水平就能发放冲动,这一过程称为兴奋的总和。

4后放当刺激的作用停止后,中枢兴奋并不立即消失,反射常会延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中枢兴奋的后放。

在一定限度内,刺激越强或者刺激作用时间越久,后放就延续的越长,后放发生的机制之一在于反射中枢内存在着兴奋性神经元的环路联系。

 

3.大脑皮质主要的白质结构特点。

(1)运动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呈交叉支配,即一侧运动区主要调节和控制对侧躯体运动。

(2)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

(3)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有关,而不与肌肉的大小想适应。

运动越精细、越复杂的部位,其代表区越大。

(4)以适当强度的电流刺激运动代表区的某一点,只会一起个别肌肉收缩,或某块肌肉收缩,而不是肌肉群的协同收缩。

(5)运动区的神经细胞与感觉区一样,呈柱状纵向排列,称运动柱。

一个运动柱可以控制同一关节的几块肌肉,而同一块肌肉又可接受几个运动柱的控制

4.12对脑神经的名称。

(1)嗅神经

(2)视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6)外展神经(7)面神经(8)位听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

5.激素作用有哪些特征?

特异性:

激素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选择性的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

信息传递作用:

激素作为“信使”,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只调节靶细胞固有的功能活动或物质代谢反应的强度与速度。

高效生物放大作用:

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粗放大作用,逐级放大,形成一个高效生物放大器。

激素间相互作用:

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膜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时,激素与激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协同和颉颃作用。

这对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6.肌肉组织包括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

肌细胞细长似纤维状,又称肌纤维。

细胞质称肌浆,内含可产生收缩的肌原纤维。

肌肉组织可分骨骼肌、心肌、平滑机3种类型。

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受意识支配;心肌收缩持久,有节律性,为不随意肌;平滑肌的收缩有节律性和较大伸展性,为不随意肌。

7.中央前回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控制有哪些特点?

)。

①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性的,但对头面部的支配主要是双侧性的。

②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其安排大体呈身体的倒影,而头面代表区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

③运动愈精细复杂的躯体的代表区也愈大,例如手和五指的代表区很大,几乎与整个下肢所占的区域同等大小。

④刺激所得的肌肉运动反应单纯,主要为少数个别肌肉的收缩。

此外,在猴与人的大脑皮层,用电刺激法还可以找到运动辅助区;该区在皮层内侧面(两半球纵裂的侧壁)下肢运动代表区的前面,刺激该区可引起肢体运动和发声,反应一般为双侧性。

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下传而实现的。

8.神经纤维传导兴奋有哪些特点?

一、神经纤维兴奋性传导的绝缘性

当一个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神经纤维传导的冲动仅在其自身内传导,而不会波及同一神经干内相邻的神经纤维;多个神经纤维同时传导时,神经纤维之间也不会产生干扰。

神经纤维兴奋性传导的绝缘性保证了神经传导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二、神经纤维兴奋性传导的双相性

神经纤维的某一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沿此点向神经纤维两端传导,也可向分支传导,直至神经纤维的终点或受阻部分。

三、神经纤维兴

奋性传导的不衰减性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后神经冲动随即向其他部位传播。

兴奋性信号各自分开,不会相互影响,其强度、频率不会因刺激的强度和传播的距离而变化。

四、神经纤维兴奋性传导的相对不疲劳性

研究证实,以每秒50—100次的电流连续刺激神经9—12小时,神经纤维仍可保持传导能力,说明神经纤维具有兴奋性传导的相对不疲劳性。

五、神经纤维兴奋性传导的高速性

神经纤维兴奋性传导的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髓鞘的有无、神经纤维的绝对不应期以及种属之间的差异有关。

整体来说,兴奋性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播还是相当快的。

9.脊髓的内部结构与功能。

薄束/楔束:

后索脊神经节细胞传导本体性感觉及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前/后束:

外侧束后觉细胞传导本体性感觉

脊髓丘脑束:

外侧束后觉细胞传导温、痛、触、压等浅感觉

皮质脊髓侧束:

外侧束大脑皮质运动区大脑皮质运动区

皮质脊髓前束:

前索大脑皮质运动区大脑皮质运动区

红核脊髓束:

外侧束红核调节屈肌紧张

前庭脊髓束:

前束前庭神经外侧核调节伸肌紧张

网状脊髓柱:

前、侧索脑干网状结构易化或抑制脊髓反射

10.中央后回感觉区有哪些特点?

①具有左右交叉的特点,但头面部的感觉投影是双侧性的。

②前后倒置,即后肢投影在大脑皮质顶部,且转向大脑半球内侧面,而头部投影在底部。

③投影区的大小决定于感觉的灵敏度、机能重要程度和动物特有的生活方式。

研究表明,马和猪的躯体感觉以鼻部所占的投影区最大,而绵羊和山羊则以上下唇最大。

这说明鼻、唇是这些动物觅食的主要器官,机能重要,灵敏度高,故投影区大。

11.在内脏机能的调节方面,下丘脑有哪些作用?

下丘脑是皮质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它与大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和垂体具有密系。

(1)体温调节下丘脑内存在着对温度敏感的神经元,血液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可使它们的电活动发生变化,进而通过调节身体的散热或产热机制,将体温调定于一定水平。

(2)摄食行为调节下丘脑是处理和调制饥饿、饱胀信息的主要中枢。

下丘脑的腹内侧区还分布着葡萄糖感受器,当血糖水平升高时,导致饱中枢兴奋,抑制摄食中枢的活动。

(3)水平衡调节电刺激该区,经短时间的潜伏期,动物开始大量饮水;破坏此区,则动物饮水明显减少。

此外,下丘脑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血液渗透压的变化,进而通过控水行为或激素分泌,调节体内的水平衡。

对内分泌腺的调节他们通过控制垂体的激素分功能。

(5)对生物节律的控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昼夜节律有关。

破坏该核团,导致动物原有的一些昼夜周期节律性活动,如饮水、排尿等节律紊乱或丧失。

12.简述神经信号引起肌肉收缩的主要生理事件。

(1)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到达轴突终末,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Ca2+从细胞外进入突触前膜中。

(2)在Ca2+的促发作用下,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完成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换。

(3)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启动肌膜上Na+、K+通道开放,Na+、K+沿肌膜离子通道流动,产生终板电位,完成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

(4)当终板电位达到肌细胞膜的阈电位时,引发肌膜产生肌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并沿肌膜迅速向整个肌细胞扩布;

(5)肌动作电位传入肌内膜系统,引起肌膜系统终池中的Ca2+进入肌丝处;

(6)Ca2+与肌钙蛋白复合体结合,使横桥与肌动蛋白的作用点结合,粗细肌丝相对滑动,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肌膜上的电信号,转换成肌肉的机械收缩。

13.试述突触的结构及传递过程。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称为突触。

突触传递的过程可概括为:

动作电位传导到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进入突触小体,促使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神经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Na+、K+、Cl-等小离子的通透性改变→突触后电位。

14.试述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一是组成所有这类受体的多肽链均是7次跨膜,形成蛇状的跨膜受体;另一个特征是它与一种G蛋白相偶联。

这一类受体的种类极多,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蛋白质超家族。

与G蛋白偶联系统由3部分组成:

受体、G蛋白和效应器

15.试述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功能特点。

1)内脏的双重神经支配:

绝大部分内脏器官既接受交感神经,又接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形成双重神经支配。

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不同作用和双重支配,内脏器官的功能才能保持稳定

(2)自主神经中枢的紧张性:

交感、副交感神经及其神经节仅仅是自主神经系统的外周部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它们的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自主神经中枢经常有冲动的发放,称为紧张性发放。

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活动则与中枢神经组织内CO2浓度密切有关。

3)交感中枢和副交感中枢的交互抑制: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作用不仅表现在外周,在交感中枢与副交感中枢之间,也存在交互抑制关系

16.试述正常脑电图各波的频率范围和功能意义。

在头皮的不同部位,脑电图的幅度不同,在不同的状态下,其波形也有很大的差别

17.脑神经的分布、主要功能及相应核团的位置。

名称核的位置分布及功能

嗅神经大脑半球鼻腔上部黏膜,嗅觉

视神经间脑视网膜,视觉

动眼神经中脑眼的上下、内直肌和下斜肌调节眼球运动;提上睑肌;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以及睫状肌调节晶状凸度

滑车神经中脑眼上斜肌使眼球转向下外方

三叉神经脑桥咀嚼肌运动;脸部皮肤、上颌黏膜、牙龈、角膜等的浅感觉、舌前2/3一般感觉。

外展神经脑桥眼外直肌使眼球外转

面神经脑桥面部表情肌运动;舌前2/3黏膜的味觉;泪腺、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

位听神经延髓、脑桥内耳蜗管柯蒂氏器的听觉;椭圆囊,球囊斑及3个半规管壶腹嵴的平衡功能。

舌咽神经延髓咽肌运动;咽部感觉、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颈动脉窦的压力感觉器和颈动脉体的化学器的感觉。

迷走神经延髓咽喉肌运动和咽喉部感觉;心脏活动;支气管平滑肌;横结肠以上的消化管平滑肌的运动和消化腺体的分泌

副神经延髓胸锁乳突肌使头转向对侧,斜方肌提肩

舌下神经延髓舌肌的运动

18.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试以浅感觉为例,说明其感觉传导通路。

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感觉冲动沿特定的感觉传导通路传送到大脑皮质的特定部位进而产生特定感觉的传导径路。

躯干、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构成脊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分布到皮肤和黏膜内,其末梢形成感受器。

中枢突经由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在脊髓灰质后角内更换神经元。

第二级神经元的轴突越至对侧,在脊髓白质的前外侧部即前外侧索上行,形成脊髓丘脑束。

后者历经延髓、脑桥、中脑至丘脑外侧核,在此更换为第三级神经元,再发生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

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后部的躯干、四肢感觉区。

头面部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头面部的痛、温和粗略触觉的传导通路也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内,其周围突构成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分布到头面部的皮肤和黏膜内,其中枢突组成三叉神经感觉根进入脑桥,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主核,在此更换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上行,经脑干各部至丘脑外侧核,更换第三级神经元,后者发出轴突参与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投射到中央后回下1/3的感觉区。

19.垂体分几部分?

试述各部分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结构功能:

腺细胞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核嫌色细胞。

嗜酸性细胞有两种,生长激素细胞,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细胞,分泌催乳素。

嗜碱性细胞有3种,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神经垂体结构功能:

主要由大量的神经纤维、垂体细胞、丰富的突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

贮存有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胞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并释放入血

20.何谓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在头向左旋转时,内淋巴液的惯性使纤毛从左向右移动,液体的相对运动引起脑左边的毛细胞纤毛向动纤毛方向移动并去极化,而脑右边毛细胞的纤毛向静纤毛方向移动并超级化,相应地脑左边的前庭神经增加他们的动作电位发放率,而脑右边的前庭神经则降低它们的动作电位发放率。

于是这种信息被传递到脑,被翻译成头正在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当半规管对刺激过度敏感或受到过强刺激时,会引起一系列自主性功能反映

21.脊神经节、交感神经界都是神经节,二者有何异同?

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

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

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

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22.划分睡眠时相的依据是什么?

各时相睡眠中发生哪些生理变化?

慢波睡眠阶段,脑电图特征呈高振幅同步化慢波。

生理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紧张性降低,腱反射减弱,以及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代谢率降低、体温下降、发汗增多、胃液分泌增多和唾液分泌减少等一系列的自主性神经功能的变化。

异相睡眠为睡眠过程中周期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脑电图与觉醒时相似,呈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

异相睡眠是神经细胞活动增强时期,可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新突触的建立以及记忆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在整个睡眠期间交替进

23.比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递质和受体。

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远,其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一根节前纤维往往和多个节后神经元联系,所以一根节前纤维的兴奋可同时引起广泛的节后纤维兴奋。

副交感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神经节不构成神经链,而是分散地位于它们所支配的器官附近,节后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支配就近的器官,因此节后纤维一般很短。

此外,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仅和少数节后纤维发生联系,因而刺激副交感神经引起的反映较为局限。

24.试述脊髓主要传导束的起止部位、行走方向和主要功能。

脊髓至脑的主要上行传导束有锥体束构成的锥体,交叉的纤维下行束叫皮质脊髓侧束;不交叉的纤维下行束叫皮质脊髓前束,主要管理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运动。

皮质脑干束主要管理头面部骨骼肌的运动,主要的上行传导束有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温觉;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触觉;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在延髓内合并成为脊髓丘系,在锥体交叉正上方交叉,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传导肌肉、关节和肌腱深部的感觉(本体觉)。

中线两侧有内侧丘系。

 

第一章导论

1.古典经济学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何在?

(1)使人们开始对商品的价值来源和本质展开研究。

(2)采用“生产成本法”计算人的经济价值

(3)古典经济学理论把人的能力、技能作为财富和经济增长的源泉并且分析这种能力与技能的成因,才会形成人力资本概念和理论。

2.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第一、经济增长资本决定论--哈罗德-多马模型难题

第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面临的“增长余值”的困惑。

第三,所谓的“列昂惕夫之谜”

第四,主流经济学分配理论面临的困惑。

一是不承认贫富差距,;二是政府社会反贫困失败;三是为什么职业阶层之间的收入不平等与职业阶层内部个人收入差距的缩小现象并存?

3.舒尔茨、贝克尔和明塞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是什么?

(1)舒尔茨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而且论述人力资本的概念与性质、人力资本投资内容与途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等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政策意义,进而引发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

(2)贝克尔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集成

(3)明塞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

第一、用模型清楚表达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经济含义

第二、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earning-function)

第三、分析了在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劳动力供给

第四、运用计量与统计方法检验人力资本理论

4.评析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评?

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

(1)对人力资本理论的道德批判;

(2)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政治批判;(3)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方法论的批判

一是个人主义方法论

二是人力资本研究纲领没有自己的确“硬核与保护带”

三是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算方法有缺陷(非货币收益难以观测和折算、分析效用最大化是以效用函数的稳定变为前提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成本难以确定)

四是计算教育收益率时存在“选择性偏差”

五是“能力偏差”问题。

评价  

雇主通过观察雇员教育水平和真实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对工资水平进行调节,并确定新的雇佣标准,个体则相应作出自己的教育投资决策,如此反复而达到均衡状态。

由于教育水平是求职者表达个人能力的信号,教育的经济价值就在于它的筛选作用。

此外,斯蒂格利茨等人也表述了类似的主张。

该理论出现之后,较好地解释了70年代以来困扰许多国家的文凭问题。

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与人力资本理论相融合的趋势。

6.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内容

(1)人力资本理论基础研究

(2)人力资本价值论

(3)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4)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5)人力资本财富论

(6)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

(7)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政策研究

(8)人力资本还扩展到其他领域。

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方法

(1)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个人主义方法论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3)供求均衡分析方法

(4)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

(5)其他方法,如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方法分析。

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意义

(1)促进了很多国家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思考

(2)为政府与社会的反贫困行动提供新的决策参考

(3)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在制定经济决策时将人力资本作为必要条件作为参考。

(4)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决策

第二章人力资本概念和计量

1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和共性是什么?

(1)都是投资的结果。

物质资本,通过投资开发,从自然形态的物质转变为社会形态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通过投资开发,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获得“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来源”

(2)在一定时期内都能获得资本投资收益

(3)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折旧或磨损

(4)都面临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2人力资本的特征有哪些?

1人力资本具有生物性和生命性

2人力资本具有生命周期性和可再生性

3人力资本具有主体性和意志性

4人力资本的无形性

5人力资本的社会性

6人力资本具有非经济价值性

7人力资本使用效果的特殊性

3如何区分人力资本类型?

(1)按照投资形式分:

健康人力资本

健康资本的取得主要是通过医疗、保健、营养和体能锻炼,以及闲暇与休息等途径获得。

教育人力资本一般是指通过正规教育(formaleducation)即学校教育而获得的人力资本

就业迁徙投资

信息搜寻投资

(2)按照人力资本实体内容分

“知识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可以直接用生产商品与服务的知识具有市场交换价值和较高的收益率。

技能型人力资本:

一是一般能力型人力资本。

它是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个体所必须具备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考与计算力以及学习能力等,它以智力为代表。

二是技能型人力资本。

它是指具有某项特殊技能,能够完成特定意义工作的人力资本。

三是管理能力型人力资本。

它对应的社会分工角色是各级各类管理人员,企业的一般经理人员。

四是应对失衡能力型人力资本。

这种能力是由舒尔茨阐发的,以企业家才能为代表。

(3)按照适用对象和范围分

一般性人力资本(generalhumancapital)是指适用于宽泛职业的技能和素质的人力资本。

特定的人力资本或厂商专用的人力资本(Firm-specifichumancapital)是指,只对特定厂商产生价值的专业化的技能、经验或素质。

4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关系如何?

(1)人力资本概念和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概念存在如下关系: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成为资本。

第二,知识是人力资本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而人力资本生产中以及人力资本使用中会产生新的知识。

第三,智力是人的感官和大脑认识事物和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2)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

第一,载体不同,表现形式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