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5589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docx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化学实验中,手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然后涂上;不小心沾上烧碱应立即,然后涂上;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水银洒在桌面上,可洒上进行回收;误食重金属离子,可服用

等含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解毒;误食钡盐溶液,可服用(不可用Na2CO3)解毒。

实验中要做到“五防”:

防爆炸,防倒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

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取用时做到“三不”,即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常见的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有:

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

2.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混合物的形色存在。

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开的操作叫混合物的,把某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的操作叫。

3.过滤操作适用于分离混合物。

使用的装置叫。

它常由

装而成。

该装置组装和操作时应做到“”,一贴:

,二低:

,,三靠:

,,。

4.蒸发操作适用于的分离,使用的装置叫蒸发装置,一般由、、、等仪器组装而成。

应注意:

加入蒸发皿的液体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防止,造成液滴飞溅;接近蒸干前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溶剂蒸发完。

5.蒸馏操作适用于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写出装置中各仪器的名称(编号和名称要对应):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该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测得收集蒸气的温度,以确保收集到的馏分的纯净;冷凝水进出,以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烧瓶中盛饭的液体不能超过容器的2/3;使用前要;实验时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防止。

6.分液是的操作。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

,辅助性仪器还需、。

主要仪器中的上层液体应,而下层液体应。

7.萃取是利用的操作。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

,辅助性仪器还需、。

常见萃取剂:

(密度比水小)、(密度比水小)、(密度比水大)。

8.SO42-的检验:

一般在原试样中先加酸化,目的是为了的干扰,再在酸化后的试液中加,若有,说明原试液中有SO42-存在。

Cl-的检验:

一般在试样中先加酸化,目的是为了排等离子的干扰,再在酸化后的试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试液中有Cl-存在。

CO32-检验:

在试样中加入HCl,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Ca(OH)2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原试液中有CO32-存在。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相等时,所含粒子的数目都是。

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计量为1摩尔。

简称,符号为。

6.02×1023mol-1叫做,符号为。

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一定数目微光粒子的集体,它的符号是。

粒子集合体可以是分子、离子、原子、离子团,甚至是组成它们的质子、电子、中子等微观粒子。

1摩尔铁原子可表示为1molFe、3摩尔氧分子可表示为3molO2、10摩尔钠离子可表示为1molNa+。

2.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含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符号为,常用单位为。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或式量相等,单位不同。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摩尔质量为,1molH2O的质量是,含有个水分子;0.5molH2O的质量是,含有个水分子。

3.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符号,单位。

气体物质的量(n)与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的关系为。

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例如,标准状况(常用S.T.P.表示,其温度0℃,压强1.01×105)时Vm=;标准状况下,4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微粒数是个,所占体积为。

标准状况下11.2L的Cl2和质量为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4.,这个规律叫做阿伏加德罗定律。

标准状况下11.2L的Cl2和CO2、H2、N2的质量分别为,但他们所含的分子数都是个。

同温同压下Cl2和CO2的体积之比为,它们的分子数之比为;同温同体积的Cl2和CO2,它们的压强之比为,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称为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为。

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为

单位为。

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分数(w)、溶质的摩尔质量(M),溶液的密度

之间的关系为。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主要仪器是,常用规格有,在这种仪器上除标明规格外,还有该仪器的使用温度。

主要实验步骤:

,,,,,,,装瓶贴标签。

在上述步骤中,洗涤液应转移到转移到容量瓶中;混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该不该再加水至刻度线?

_________。

在上述步骤中,哪几步需使用玻璃棒:

定容时使用的仪器名称为。

★☆☆7.实验中下列情况将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①洗涤液没有加入容量瓶:

;②定容时是仰视:

;③定容时是俯视:

,④混匀时发现体积变小,又加入两滴水:

;⑤转移时有液体溅出:

;⑥开始时容量瓶不干燥:

;⑦溶解时使用的烧杯玻璃棒没有洗涤: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分散剂。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析,分散系有9种组合方式。

雾是液-气分散系;烟是是固-气分散系。

分散系按分散质直径大小可分为:

、、。

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稳定性

举例

浊液

不稳定

溶液

稳定

胶体

介稳性

2.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观察到液体颜色为红褐色,这是形成了的缘故(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室方法)。

当一束光通过该胶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这条“通路”是由于形成的。

利用这个效应可以区分。

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就是丁达尔现象。

当把制得的胶体进行过滤时,滤纸上没有留下任何物质。

这个事实说明,胶体粒子可以滤纸,即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滤纸的空径小。

第二节离子反应

1.叫电解质。

无机化合物中的强酸(如:

______)、强碱(如:

______)、绝大多数盐(如:

______)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

电离时生成的

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的化合物叫做碱;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氨跟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2.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试写出下列物质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①NaCl____________;②CuSO4____________;

③HCl____________;④HNO3____________;

⑤H2SO4____________;⑥NaOH____________;

⑦Ba(OH)2____________;⑧Na2SO4____________;

⑨NaHCO3_____________;⑩NaHSO4____________;

3.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试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②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

③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④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

⑤碳酸钠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⑥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

⑦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⑧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

⑨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_____________;⑩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交换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反应就能发生。

★☆☆5.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有难溶物或微溶物生成。

如Ba2+、Ca2+等不能与大量共存;Ag+与-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有易挥发性物质生成。

如、-、-、-、-等离子与H+不能大量共存。

③有若电解质生成。

如NH4+与-不能大量共存;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与较强氧化性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②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3-在酸性条件下与、、、-等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SO32-与S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

(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还失升氧:

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①Fe+CuSO4====FeSO4+Cu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_

②CuO+C

Cu+CO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_

③CaCO3+2HCl====CaCl2+H2O+CO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④Fe3O4+4CO

3Fe+4CO2是或否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__

⑤Cl2+H2O====HCl+HClO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⑥2Na2O2+2CO2====2Na2CO3+O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⑦2FeCl3+Fe====3FeCl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⑧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⑨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⑩3O2

2O3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在下列圆圈中填实对应的反应类型。

 

第一节钠和钠的化合物

一、钠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和非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和空气中氧气反应:

现象:

,方程式,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现象,,方程式

②和卤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

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

 

(2)和水的反应:

现象①()、()、()、()。

(3)和酸反应:

现象比与水反应剧烈。

(4)和盐溶液作用时,一般金属钠首先和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产生气泡,生成蓝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3.钠应置于中保存,其原因是,且不和煤油反应,可以。

4.钠的重要用途

(1)

(2);

(3)。

二、碱金属

碱金属包括(按核电荷数增大顺序填写元素符号)。

它们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故化学性质和钠相似。

一般说来,按上述顺序,金属性越来越,反应得越来越。

需指出的是:

单质在空气中点燃,锂只能生成Li2O,钠可形成Na2O、Na2O2,钾可形成K2O、K2O2、KO2,而铷形成的氧化物就更复杂了。

焰色反应是,是变化。

的性质。

Na的焰色:

K的焰色():

三、氢氧化钠

1.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是,易吸收空气中的而潮解,溶解时热,有腐蚀性,溶液呈强碱性,俗称、、。

2.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碱的一切通性。

碱的通性:

①遇酸碱指示剂发生显色反应②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③与酸性氧化物(如CO2、SO2等)发生反应④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3.保存:

NaOH应密封保存,试剂瓶用塞,原因NaOH易吸水,与CO2、SiO2反应。

四、钠的氧化物比较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电子式

氧元素的化合价

色、态

稳定性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

氧化性、漂白性

--

用途

--

保存

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校

Na2CO3

NaHCO3

俗名

色、态

水溶性

热稳定性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与二氧化碳反应

--

用途

第二节铝和铝的化合物

一、单质铝

1.化学性质

铝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

(1)和氧气反应。

铝极易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

这层氧化膜保护里边的金属不易和氧气反应而被腐蚀。

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铝箔实验时,融化的铝并不滴落,原因是Al2O3薄膜将熔化的Al承接住了,这个实验也说明的熔点比高。

铝也能和其他非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铝在氯气中燃烧;

②铝粉和硫粉混合加热。

(2)和酸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Cl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②H2SO4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3)和NaOH溶液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等质量的铝粉分别和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相等,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和足量的铝粉反应,产生的氢气NaOH的多。

(4)铝和盐溶液的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铝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5)铝热剂的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铝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混合加热;

②铝粉和三氧化二铬粉末混合加热。

3.用途:

写出下列关于铝的用途是利用了铝的什么性质:

铝制导线、电线:

;包装铝箔:

铝合金用于制门窗:

;铝制炊具:

二、铝的化合物

氧化铝既可和酸反应还可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它是两性氧化物。

实验室制取Al(OH)3的方法:

用氨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主要原因是。

氢氧化铝是两性的氢氧化物。

加热时,Al(OH)3易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复盐: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形成的盐叫复盐,如KAl(SO4)2。

明矾是一种重要的复盐。

它是离子晶体,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它可以吸附水里面的杂质,使水澄清,所以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第三节铁和铁的化合物

铁和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

一、单质铁

1化学性质:

(1)铁和非金属反应。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

②在氯气中燃烧;

③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

(2)铁和酸反应。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铁和HCl: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②铁和H2SO4: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3)铁和水反应:

铁不和冷、热水反应,但在高温下能和水蒸气反应,下图是铁粉和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在装置的空白处填上对应的试剂或用品名称。

②写出此图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二、铁的氧化物(参照白皮书)

三、铁的氢氧化物Fe(OH)2和Fe(OH)3(参照白皮书)

四、Fe2+和Fe3+的性质

1.Fe3+的检验:

滴入KSCN溶液

FeCl3溶液

现象:

;离子方程式:

FeCl2溶液

现象

2.Fe3+的氧化性。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FeCl3溶液和铁粉反应:

,离子反应

FeCl3溶液和铜片反应:

,离子反应

3.Fe2+的还原性。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

第四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金属与金属,或者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熔合而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

2.铜合金是用途广泛的合金。

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铜,常见的铜合金还有黄铜,商代后期制作的司母戊鼎是青铜制品。

3.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按其成分可分为两大类:

碳素钢和合金钢。

碳素钢有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含碳量生铁低。

合金钢是在碳素钢中加入Cr、Ni、Mn等合金元素制得。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硅及硅的化合物的相互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

一、硅单质

1.物理性质

单质硅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

熔点、硬度、是良好的材料,可用来制造、、硅整流器、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2.化学性质

硅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硅和非金属反应:

和O2:

②和NaOH溶液反应:

③和氢氟酸反应:

二、二氧化硅和硅酸盐

1.二氧化硅

①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与氧相互化合,所以在氧化气氛包围的地球上,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是SiO2和硅酸盐形式存在。

SiO2是硅最重要的化合物。

二氧化硅具有

结构。

密度和硬度都大。

③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和强碱反应(NaOH):

玻璃的组成成分中含,故存放碱性试剂的玻璃试剂瓶不能用塞。

b.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c.和HF酸反应:

玻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故氢氟酸不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氢氟酸可用塑料瓶盛装。

2.硅酸和硅酸盐

①H2SiO3酸性比碳酸弱,溶解度小。

可由硅酸盐和强酸反应来制备。

如: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HCl,可发生反应:

得到硅酸。

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形成硅酸干胶,称为“硅胶”。

它是优良的吸附剂,也可作催化剂的载体。

②碳化硅俗称金刚砂,具有金刚石结构,有很大的硬度。

工业上金刚砂的制备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三、硅酸盐组成的表示

硅酸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组成各异,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

如:

硅酸钠表示为:

Na2O·SiO2。

一般规律:

低价态金属氧化物·高价态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水。

试写出明矾[KAl(SO4)2·H2O]氧化物表示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2Si3O8氧化物表示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氯及氯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

一、氯气

1.物理性质

氯气是一种色,有强烈气味的有气体,能溶于水(),比空气重,能液化,液态氯气常称为。

在自然界中氯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2.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和Na:

,和Cu:

和Fe:

,比较Cl2和HCl的氧化性:

②与非金属反应。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和H2:

,燃烧现象:

少量Cl2和P:

(Cl2少量);过量Cl2和P:

③与水反应。

反应方程式,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是___。

HClO的特性:

a.弱酸性(电离方程式):

,(酸性比碳酸还弱)

      b.不稳定性(光照条件):

      c.强氧化性(作用):

杀菌、消毒

④与碱反应:

和NaOH反应的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实验室利用这个反应来吸收多余的氯气。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方程式为: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而有效成分是。

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

漂白粉具有消毒、杀菌、漂白作用,主要原因是漂白粉溶于水中可生成HClO,方程式为:

⑤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氯水滴入NaBr溶液中_______;氯水滴入KI溶液中_______;氯气和硫化氢气体混和___;

还可和许多还原性物质反应。

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归中反应;SO2气体通入氯水中_______;

第三节硫及硫的化合物

硫及硫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

一、硫:

硫是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易溶于。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其化学方程式为:

硫蒸气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为: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和水作用:

,此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所谓可逆反应指的是:

在相同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的一类反应。

H2SO3是弱酸,酸性比碳酸强。

②和碱反应:

③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

④具有极弱的氧化性:

和H2S: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比____。

⑤具有极强的还原性:

SO2通入溴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SO2与O2制取S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⑥漂白性:

SO2通入品红溶液,现象,然后稍稍加热,。

二氧化硫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CO2,pH约为,酸雨的pH。

三、SO3:

常温无色液体。

极易和水反应形成硫酸,方程式为。

四、硫酸

1.稀硫酸

①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稀硫酸中主要存在。

②具有酸的通性。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酚酞溶液变;b.和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硫酸盐和放出;

c.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和;d.和碱反应生成对应的和;

e.和某些盐反应生成对应的硫酸盐和水。

2.浓硫酸中由于水量极少,所以硫酸主要以

分子形式存在,它主要具有如下性质:

①不挥发性。

沸点高,可用浓硫酸来制备一些挥发性酸。

如:

浓硫酸和NaCl固体反应:

,这是实验室制备HCl的方法。

②强酸性。

③吸水性。

右图是实验室用于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实验装置,试回答有关问题:

A.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看到装置右边集气瓶中的有色布条。

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装置左边集气瓶中的有色布条。

B.该装置左右均设计了氢氧化钠的吸收装置,这是为什么?

④脱水性。

蔗糖遇浓硫酸的现象是:

⑤强氧化性。

(ⅰ)和不活泼金属Cu反应的方程式:

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

稀硫酸和铜能反应吗?

________。

(ⅱ)和活泼金属能反应,但产生的是。

(ⅲ)钝化:

常温下,Fe和Al在浓硫酸中表面会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里面金属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