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5900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

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②类比法:

把某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感念类比为形象容易理解的概念,如:

把电流类比为水流,电压类为水压;

声波类比为水波。

③转换法:

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

研究物体动能大小时,将小车动能转换为它撞击木块后木块移动的距离。

④理想实验法:

在实验的基础上尽心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进一步推理的科学方法,如: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而推理出来的定律;

人民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贺也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结论。

二、中学物理需要掌握的定律、原理、规律等: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力和运动的关系3、物体浮沉条件 

4、阿基米德原理5、二力平衡的条件 

6、杠杆平衡条件

7、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光的折射规律 

10、凸透镜成像规律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 

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14、欧姆定律15、焦耳定律 

16、安培定则 

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8、能量守恒定律

三、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

1m=_________mm=_________μm(微米)=__________nm(纳米)

面积

1m2=dm2=cm2=mm2

体积

1m3=dm3(升L)=cm3(毫升mL)=mm3

密度

103kg/m3=________g/cm3

大气压强

1标准大气压=______毫米水银柱(mmHg)=____________Pa=_____米水柱

速度

1m/s=_________km/h

电能

1度(电)=_______kW·

h=___________________J

四、初中常见物理学史

科学家

国籍

贡献

伽利略

意大利

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将匀速前进

笛卡尔

法国

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将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

英国

1.牛顿三大定律2.光的色散

奥托·

克里格

德国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托里拆利

托里拆利实验——最先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

阿基米德

希腊

1.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2.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欧姆

欧姆定律

焦耳

最先确定出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焦耳定律

奥斯特

丹麦

首先发现电和磁的关系——奥斯特实验说明: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割磁感线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磁生电)

安培

安培定则(右手定则)

判断通电螺线管南北极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瓦特

发明蒸汽机

卢瑟福

新西兰

提出原子核结构

汤姆生

发现电子

墨子

中国

发现小孔成像

沈括

最早发现地磁偏角

富兰克林

美国

避雷针

贝尔

发明电话

莫尔斯

发明电报机

麦克斯韦

1.预言电磁波的存在2.建立电场理论

赫兹

证实电磁场的存在

帕斯卡

裂桶实验

五、部分仪器、仪表及其原理

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天平

测量质量

杠杆平衡条件

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重垂线

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液体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仪器

液体的热胀冷缩

密度计

直接测量液体密度

漂浮时浮力=重力

热机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利用内能做功

电流表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

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变阻器

改变电压电流,保护电路

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电热器

利用电来加热

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电能表

测量电功(即电路消耗的电能)

测电笔

判断火线与零线

与火线接触氖管发光

小磁针

检验磁场存在的仪器

本身存在磁场

电磁继电器

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的通断

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发电机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磁感应现象

电动机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现象

六、常见隐含条件

4

1.光滑:

没有摩擦力;

机械能守恒

2.漂浮:

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悬浮:

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不变;

受平衡力;

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静止:

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轻小、轻质物体:

质量可忽略不计

7.上升:

重力势能增加

8.实像:

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

9.虚像:

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

10.物距大于像距:

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11.升高到:

物体的末温

12.升高:

物体温度变化量

13.白气:

液化现象;

看得见是小液滴,水蒸气是肉眼看不见的

14.不计热损失:

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

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15.正常工作: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16.串联:

电流相等;

选择公式P=I2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7.并联:

电压相等;

选择公式P=U2/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

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

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

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

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七、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

1.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受力分析的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

找重力;

找接触物体;

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而不是作用力。

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只能说具有惯性,由于惯性。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

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与天平的调平: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不区分左右两侧平衡螺母。

17.动滑轮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

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一点两线)

1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

力臂最大做法:

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

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

1cm2=10-4m2

21.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

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

22.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3.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4.有力不一定做功。

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5.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6.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

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7.物体只受重力时,机械能守恒。

当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8.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只是根据最终表现判断出是引力或斥力。

29.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

例:

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30.同一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31.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32.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热量对应的动词是:

吸收或放出。

3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

比热容大的物质在吸热放热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慢。

34.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外做功一次(做功冲程),有两次能量转化。

35.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池是在充电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36.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且核能不是化学能。

37.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

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38.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39.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40.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

实像,光线是实线;

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41.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2.平面镜成像:

成等大的虚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43.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44.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

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

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

蜡、松香、沥青、玻璃。

45.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6.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

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

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

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47.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48.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49.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

(分别是R=U/I和P=UI)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50.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51.计算电能可以用KW和h计算,最后再用1KWh=3.6×

106J换算。

52.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

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

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53.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54.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55.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56.电动机原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外电路有电源。

发电机原理:

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