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638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docx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

*目录生物技术实习报告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范文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范文精选生物技术实习报告范文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经过了将近一年对动物学和植物学的理论学习后,野外实习也至关重要,它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效地掌握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还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实习目的;

(1)复习、巩固和验证所学的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进一步丰富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2)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形态、习性、种类、用途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培养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好作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珍惜大自然一草一木的良好素质与情感;(5)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弘扬团队精神,促进同学,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实习意义;

(1)通过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而且还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得知识;

(2)通过野外综合学习,我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专业,团结合作,吃苦耐劳,同时也提高了独立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新能力;(3)通过野外实习,增强了我们对植物界生物的认识,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要内容:

5月29日,早晨五点集合,出发赶往青岛,下午一点左右到达参观青岛市中山公园的动、植物园,下午2点10分集合,晚上进入北九水风景区。

  5月30日,上午在山里采集标本,下山后按小组制作标本,下午去樱桃园采摘樱桃。

  5月31日,挑战崂顶,6点40出发,中午12点左右到达崂顶,围山顶走了一圈后开始下山,下山时由于方向性错误我们在深山里迷路了,还遇上了大雨,幸亏遇上了几名野外登山队员,才得以走出这座鬼斧神工的大山,到达营地时已经晚上7点多了。

  6月1日,早上8点多,在青岛栈桥看风景,9点到下午2点在海底世界参观标本及各种海洋生物(标本馆、海底世界、海兽馆、梦幻水母宫)下午两点多向日照出发,来到李家湾赶海园,住在海边,心情无比激动。

  6月2日,上午来到灯塔风景区和万平口风景区看大海,下午回到营地赶海,采集和制作标本。

  6月3日,上午来到国家森林公园观赏各类植物,下午回到营地采集和制作标本。

  6月4日,上午自由活动,下午1点去刘家湾赶海园赶海,采集和制作标本,这里的海滩好大呀。

  6月5日,上午7点出发赶往济南大明湖公园参观游览,下午出发返回,晚8点抵达沧州,野外实习顺利结束。

  总结体会:

首先,我觉得这次去山东,可以说是不负此行吧,我们不仅开阔了眼界,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以及大海的广阔与浩瀚也品尝了正宗的山东煎饼,感受到了山东人民的淳朴与热情,切身体会了山区人民和沿海人民别有一番风味的生活格调,山东的确是个好地方,尤其是青岛,气候适宜,景色怡人,08奥运会时,帆船,游泳等4项就是在这里举行。

  最难忘的还是爬崂顶的那一天,我们一大早就出发,虽说只走了几段山路,但由于天气炎热以及一路上坡,到达崂顶时我们个个都是汗流浃背,但当我们站在索桥上看到眼下的壮丽山河时,还是激动的大喊大叫。

我们绕崂顶走了一圈,参观了各个景点后,便开始准备下山,我们本打算走到虔女峰时抄小路下山,却不想走错了方向,三四个小时后,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条干涸了的大河,河里都是锋利的大石块,大家都傻眼了,这时我们已有几名队员受了轻伤,幸好这时我们遇到了四名野外登山队员,他们对当地地形比较熟悉,我们才得知我们离营地已经很远了,若原路返回太阳下山后山路难行,于是我们决定跟随登山队继续前行,赶往大河东,经过几个小时崎岖的山路后,我们终于到了大河东,这时我们几乎已经弹尽粮绝,我和另外三名同学分吃最后一个石头饼,石头饼第一次没有弄疼我的牙,我们四处打听,坐公交到了恒星学院,这时天已下起大雨,打通电话后,我们终于等到我们的车把我们接回营地。

通过这件事,我才发现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不可估量的,在特殊时刻,我们才能将它们发挥出来。

  这八天,我们不仅游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还认识了各种动植物,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受益匪浅,同学们得关系也更加密切。

更重要的是,这次野外实习,我们真正的走进了大自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生物真的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它才能和大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

[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范文]生物技术实习报告

(2)|  班级:

04级生物技术学号:

044161030姓名:

卢允剑

  实习公司:

德化县自来水公司

  实习时间:

xx-3-2—xx-6-5

  实习目的:

实习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应用所学知识到生产生活平台。

通过实习可以发现问题。

完善自我好机会。

同时也为自己积累工作经验,更好适应充满机遇和挑战社会。

  实习内容:

自来水生产工艺自来水检测项目及方法自来水生物监测

  

(一)自来水生产工艺

  

(1)混凝反应处理

  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理,即:

  原水+水处理剂→混合→反应→矾花水

  自药剂与水均匀混合起直到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整个称混凝过程。

常用的水处理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三氯化铁等。

汕头市使用的是碱式氯化铝。

根据铝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知,投入药剂后水中存在电离出来的铝离子,它与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应:

  al3++3h2o←→al(oh)3+3h+

  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胶粒及微小悬浮物脱稳、相互聚结,再被吸附架桥,从而形成较大的絮粒,以利于从水中分离、沉降下来。

  混合过程要求在加药后迅速完成。

混合的目的是通过水力、机械的剧烈搅拌,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散于水中。

  经混凝反应处理过的水通过道管流入沉淀池,进入净水第二阶段。

  

(2)沉淀处理

  混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

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

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3)过滤处理

  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除去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过程。

  (4)滤后消毒处理

  水经过滤后,浊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亦使残留细菌、病毒等失去浑浊物保护或依附,为滤后消毒创造良好条件。

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灭,只要求消灭致病微生物。

虽然水经混凝、沉淀和过滤,可以除去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但消毒则起了保证饮用达到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作用,同时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细菌繁殖且预防污染。

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3之间。

主要是通过氯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在细菌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

消毒后的水由清水池经送水泵房提升达到一定的水压,在通过输、配水管网送给千家万户。

  自来水制水工艺流程图

  

(二)自来水检测

  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测定:

采用有酶底物的“纸片培养基测定快速法的灵敏度及检测结果的可信性与标准的多管发酵法相一致,该方法快速、简便、敏感、经济,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总大肠菌群是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性指标,饮用水总大肠菌群未检出,说明饮用水无肠道致病菌存在。

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国标gb5749-85)规定每升水中总大肠菌群小于3个。

  沙门氏菌测定:

采用的mm培养基具有荧光检测。

当1l水中含105个沙门氏菌时,有100%截留效果,从而为污染不体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提供了有效途径。

  浑浊度测定:

简称浊度,浑浊的天然水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没有多大影响,但受污染的水浊度中含有一定污染物质,自来水浊度越低,水中污染物含量越低,水质越好。

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国标gb5749-85)规定浊度不得大于3ntu,xx年卫生部“卫生规范”饮用水浊度标准为1ntu,现采用较为严格的卫生部“卫生规范”浊度标准考核。

  余氯测定:

自来水出厂前经过加氯消毒,出厂后应有适量的剩余氯气存在于水保证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控制水中细菌繁殖。

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国标gb5749-85)规定管网末稍水中余氯不应低于0.05毫克/升。

  细菌总数测定:

细菌总数是微生物指标,水中细菌总数一定程度可指示微生物污染程度,水中大多数细菌并不致病,但自来水消毒后水中细菌总数越少越好。

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国标gb5749-85)规定每毫升水样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个。

  水的ph值测定:

 ph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氢离子与金属离子水解产物对有机配位体的竞争或者羟基与有机阴离子对金属离子水解产物的竞争造成。

在较低的ph下,有机物质子化程度增加,因而减少了混凝剂的需求量,混凝剂水解后的形态带更多的正电,这样,便利于吸附,所需求的混凝剂量也减少;另外,可能电性中和和吸附其沉淀机理得以加强,腐殖酸和富里酸聚合体的沉淀作用减弱。

因此,通常认为,通过混凝去除nom的最佳ph范围是在5~6之间。

  水的碱度测定:

碱度对去除有机物是一个重要参数。

水中碱度高,投加同样量混凝剂对ph影响小,要使混凝剂达到最佳去除有机物的ph,需要大量增加混凝剂投加量。

因此,当水中碱度高时,就需要考虑用酸来调整水的ph值。

  原水水质测定:

原水水质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很大,当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由有机颗粒和大分子有机物组成时,混凝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toc。

水源水的腐殖质含量极大地影响到toc的降低。

  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

饮用水中硝酸盐氮、二氧化硅、硅钼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

有机磷农药的含量

  液相色谱法测定:

挥发性有机物、酚类化合物、多环芳烃、粪性链球菌

  还原厌氧菌(梭状芽胞杆菌)孢子的测定:

亚硫酸盐

  致突变物的测定:

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三)自来水生物监测

  自来水生物检测是关系百姓生命、经济发展。

因此自来水监测的责任是重中重。

  用作传感器的水生生物置于连续水流中。

反应变量以电信号形式检出,或用测量变换器转换成电信号。

反应信号传输到电子处理系统,进一步转化成可为计算机或电子监测器识别的信号形式,由计算机或电子监测器根据预设算法判断是否发生了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在有污染物检出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信号。

生物监测整合了污染物的时空变化,将污染物间、污染物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考虑在内,因而综合反映了污染物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选择传感生物主要依据包括:

(1)生态重要性,对水生态系的营养转化和能量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2)分布广泛,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3)易实验室培养、繁殖,可长期获得基因稳定的均质种群;(4)对多种污染物敏感,反应稳定;(5)生活周期较长,饲养、替换等维持工作少,能较长时间保持运动活力,表观无明显变化;(6)具有易被检出的指标,背景干扰少,而预设反应易判断;(7)有关基础资料丰富;(8)考虑物种的经济重要性,抗疾病、寄生虫病和物理损伤,对环境水质,如水温、溶解氧和浑浊度等的耐受,形体大小,适应在流体系统内生活等因素。

  实习总结:

  善于学习:

我在实习之初,只带着满脑子的理论知识,花了很大功夫设计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检测。

亲手做起来才发现,任何一个细微的进展都非常艰难,要达到预期的结果,繁杂的检验过程和不熟练的检测操作很大的制约了高效检测的开展。

因此,要重视操作检测本身和比如如何设定重复等等基本思路检测的学习和锻炼。

要不惜一切手段,抓住一切机会去学。

  善于请教:

在过程检测中,指导教师的点播和指引一直贯穿始终。

但具体的检测设计和检测操作完全依靠自己的计划和安排,如何能够在最初接触该领域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向指导教师请教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法。

通过点播获得灵感,或者自己苦苦摸索才得到经验。

这些宝贵的经历和经验值得我去学习,我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

其次,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一个人无论从思路还是精力上都越来越难独立的承担一项具有很强创新过程的活动,这就决定了善于请教的重要性。

想他人学习,坦诚相待,我认为与人交流会有很有意义的收获。

  亲手验证:

在科学面前,我只相信科学。

信任是美德,但也是隐患。

每个人在面对科学问题时不可避免的都会有认识上的主观色彩。

这就要求我在面对别人的研究成果时,体现出客观的心态。

不盲从,不轻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面对前沿课题,用实验验证才能够得到最准确也最坚实的结论。

  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说过的成功法则之一。

我觉得一个有着目标并为之追求的人,不会人浮于事。

工作的动力是兴趣,甚至是使命,空话意味着疲乏或者烦躁,是工作的大敌,爱说空话的人工作可能一直生活在自己给自己找的无数借口中,最终因为没有实际成果被人们所摒弃。

  总而言之:

实习不仅是学知识、工作,更重要要有社会责任感。

实习过程我发现自己所学习知识与实践要求差距很大,给我感想太大。

虽然要毕业了,但是我会不断学习,向他人请教,刻苦研究业务。

做一位合格建设者,为社会增添一分色彩。

[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范文sub-info"id="sub3">生物技术实习报告(3)|  [实习目的]

  1通过深入各实习岗位进行综合性的实习,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科研能力。

  2掌握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与运用能力,训练实际操作技能。

  3了解校外科研机构的实际工作情况,尤其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如生物学、化学、医学、药学等学科的研究情况和前沿状况。

  4从实际出发,检验自己在态度、知识、能力、技能等四项指标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中国科学院xx植物研究所

  [实习内容]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组培室

  2、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保藏技术---------标本馆内

  3、植物分类、引种、栽培、鉴定、管理---------植物园内的苗圃基地

  4、植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植物化学实验室

  5、专业讲座、科普训练、学术报告----------专家指导

  [实习人员]

  xxxxxx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05级生物技术专业

  [实习方式]

  1以小组为单位轮转到各个点实习,根据指导教师的安排及要求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2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正文]

  实习,是一种期待,是对自己成长的期待,是对自己角色开始转换的期待,更是对自己梦想的期待;实习,也有一份惶恐,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不安,有对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担忧,更有怕自己会无所适从的焦虑.

  带着一份希望和一份茫然来到了来到隶属中国科学院的昆明植物研究所,开始我的实习生涯。

为期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先后在植物所的苗圃、标本管、植化室、组培室进行了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见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不仅仅感受在这的那份自豪与优越,而是感染他们的那份敬业、求实与无私精神以及实习给我带来的种种思考。

  一:

苗圃

  苗圃主要负责花卉的培育,植物园的花都是在苗圃先培养到一定程度后,再拿到园内供游客观赏,如秋海棠、千日红、石榴花、一串红等等,都是在苗圃先通过各种方法培养。

一般的步骤有:

播种、移植、育苗。

播种方法基本上都是相通的,无非是土,水,光照,温度的管理,根据种子的大小,还有自己的设施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

  

(一)播种

  花卉播种一般在保护地区进行,至少应遮雨或适当遮光降温等基础设施,才能达到各种品种出芽所需要的条件,保证其出芽率。

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一般选用细粒的泥炭,草炭或腐叶土).装入花盆或播种盘里。

将土壤浇透水(水里配点多菌灵或托布津或百菌清达到土壤消毒的目的,往往配八百倍液),把种子均匀的洒在土层上。

细粒种子(如百里香,矮牵牛,瓜叶菊,海棠种子等)播种,不需要盖土,但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用细嘴喷壶喷雾状水来保湿.大水流的话易把种子冲走或者冲到土层深处,细小种子不易顶土出芽.大粒种子则要盖土厚度为种子大小的2-3倍。

另外,覆土的多少,还跟种子出芽的好光性与嫌光性有关,如矮牵牛属好光性种子,播后可不覆土.而三色堇等嫌光性种子,播后必须覆土并不得露出种子.如果种子在未发芽之前,因其它原因,露出土面,则还要补土,直到看不到种子.花种播种后,必须保持土壤潮湿,但不要渍水,在出芽之前不得干水,这对于细粒种子尤其重要。

  大多数种子的发芽适温在20-25度.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种子必须在低温条件下才能发芽.如花毛茛,飞燕草.大多数香草和秋冬播的种子,温度不要高于25度.春夏播种子不要低于20度,如果达不到温度,用保鲜膜提高温度,保鲜膜同时还具有保湿作用.夏季的时候,所有的种子都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要遮阴遮雨.冬季则要注意保暖与防霜冻.种子发芽前还没有长根,需要人为补充水分来维持生命,土壤要保持湿度,但不能渍水。

如果盖有保鲜膜,待种子发芽后,要及时去掉,及时将花盆搬到有散射光的地方见光。

并且,种子发芽后要及时施一些液肥,比如磷酸二氢钾,肥的浓度在200倍左右,浓度不要太高.等长大些后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施肥。

  等种子长到2-3片叶时,可以移栽.5-6片叶时及时定植.定植前盆度放一点缓释颗粒肥(比如复合肥)和腐熟的有机肥。

如果想植株将来丰满一些,可以打尖或摘心,同时也起到矮化的作用.但鸡冠花不能打尖。

  播种后要注意水分、温度、湿度的管理,只有各项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保证植物的完好发育。

 

  扦插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

可以剪取某些受能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在农林业生产中,不同植物扦插时对条件有不同需求。

了解和顺应它们的需求,才能获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嫩枝插是在植物的生长期间(以雨季最适宜)所进行的带叶扦插。

选择当年生发育充实的半成熟枝条作插穗,长度一般为10cm左右,保证每个插穗带两到三个叶片,以便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促进生根。

如叶片较大,可只留一片或将叶片剪去一部分,以减少蒸发量。

草本植物的嫩枝插最好选取枝梢部分,可大大提高成活率,且能迅速获得理想株形。

紫背大葵的扦插就属于嫩枝插。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石榴花的扦插

  水插,即把插穗基部先浸泡在水中,定期换水,等生根后再移植到土中。

豆瓣绿的茎和叶都可以水插。

  为了保证扦插的成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1.插穗的选择和处理。

要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

选好插穗后要精心处理。

嫩枝插的插穗采后应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响成活。

多浆植物(如仙人掌等),剪取后应放在通风处晾几天,等切口略有干缩再扦插;或用微火略烧烤下面切口,以防止腐烂。

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刚烧完的草木灰,也有防止腐烂的作用。

  2.温度。

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c生根最快。

温度过低生根慢,过高则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烂。

所以,如果人为控制温度的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

自然条件下,则以春秋两季温度为宜。

  3.湿度。

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使之过湿,否则引起腐烂。

同时,还应注意空气的湿度,可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湿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时间内通气。

  嫁接

  嫁接是将优良品种的芽或枝移接到另一个生长健壮、对当地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植株上,使之成为一个新的优良品种植株的方法。

  在嫁接方法中,取用的枝或芽称为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称为砧木。

砧木的强大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接穗的叶子制造有机物;接穗的枝上生长接穗那个品种的果实。

接穗受到野生砧木强大生活力的影响,使它发育得更良好。

如栽培“红玉”苹果是用“红玉”树上的枝作接穗,而用山荆子或海棠作砧木;栽培柑桔,常以柑桔作接穗,而用枳作砧木。

  嫁接能否成活,关键在于砧木和接穗间的亲和力强弱。

一般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强,嫁接越易成活。

如同种间、同品种间进行嫁接,较易成活。

另外,还要注意嫁接时的季节,落叶树在春季枝条发芽前嫁接最适当;常绿树在发芽后的生长旺盛时嫁接最适当。

  嫁接的优点是能保持花卉、果树的优良品质。

通过嫁接花卉可提早开花,果树可提前接果;通过嫁接可以增进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和改良果实的品质等。

如我国北方地区通过矮生砧木的嫁接,改良苹果的品质,使果树植株矮化,便于管理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对胡桃及枣树也通过嫁接改良品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嫁接尤其对不产生种子的果木,如无核葡萄、无核蜜桔的繁殖有着重大的意义。

  嫁接法已成为繁殖果树、花卉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嫁接的方法很多,有切接法、劈接法、舌接法、皮接法、芽接法、根接法等等。

  二:

标本管

  标本馆的工作是枯燥而单一的,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我从最初的兴奋归于平静。

在这里我们学习了解标本的制作过程,将标本贴上标签分类保存以及采集、制作、鉴定、保藏技术。

让我们认识到了许多植物的同时还了解到了它们的产地生长环境以及各种植物标本的分类方法和整理方法。

从我学到的和与老师的接触中,我对他们产生深深的敬意,这一份份保留如此完整的标本,是对前辈们不辞辛苦,跋山涉水的最好诠释。

  

(一)消防安全,重中之重。

标本的保藏要求是非常严格,因此对标本馆来说,防火、防潮、

  防虫尤为重要。

指导教师的多次强调,让我认识到这些标本的来之不易及它们的重要。

  

(二)分类整理,耐心恒心。

在几天的分类整理中让我充分体验到植物王国的丰富多彩。

植物分类鉴定是需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进行,我们还没有那种能力,望而兴叹形容的就是此时的情形了。

指导教师给我们讲解了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让我们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概思维,便于后面工作。

在老师指导下,我们学习分类(包括标本取放、查看翻阅、鉴别归类、保存等),并学会了根据《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进行简单的鉴别。

  (三)标本装订,粗中有细。

学习标本装订虽时间极短,却意义非凡。

一个标本制成是一项繁

  琐而细致的工作:

标本采集——>干燥——>筛选(正、副本)——>装订——>定型——>低温处理——>鉴定——>保藏。

这只是标本制作的大概流程,当中还有很多细致的地方如用针线还是纸条固定或对标本脱落部分处理,都是需要我加强的地方。

  三:

植化室

  在植物化学实验室学习天然化学成分的提取等知识。

主要是协助老师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涉及到的操作就是用分离柱分离然后进行蒸馏纯化。

操作很简单但需要的时间很长所以需要很有耐心,每天要重复一个实验很多次有时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植化室学习,我总结了前面的经验,充分发挥学以致问的精神,向老师学习实验精神,不懂就问,在协助老师完成实验过程中,能自我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当中虽有犯错但也从中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在这里我做的部分只是实验当中少少的一点,仍是一种宝贵的体验。

老师们在长期的实验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遇到问题该怎样入手,如何解决,他们都能运筹帷幄,简单的分离点板分析蕴藏着深厚的功底。

彻夜实验是家常便饭,“唯识求真,协力创新”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而这些都是我最缺少,也是该学习的科研精神。

  四:

组培室

  组培室是个孕育生命的地方,在这我学会了组织培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常识:

配制、灭菌,消毒、培养、提高成活率等。

  第一阶段:

准备工作。

作为组织培养的强大后盾,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至关重要,从培养基的配制开始,灌瓶,包扎,灭菌,都不得马虎;连简单的洗瓶都藏有大学问,而这些检验了我们在学校中的学习成果。

  第二阶段:

组培移苗。

石斛是一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效的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