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半个月考生注意事项及每天复习计划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268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前半个月考生注意事项及每天复习计划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前半个月考生注意事项及每天复习计划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前半个月考生注意事项及每天复习计划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前半个月考生注意事项及每天复习计划表.doc

《高考前半个月考生注意事项及每天复习计划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前半个月考生注意事项及每天复习计划表.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前半个月考生注意事项及每天复习计划表.doc

2013高考前半个月考生注意事项及每天复习计划表

1.明确责任,摆正心态

通常在高考之前,部分学生会产生绝望情绪。

通过几次模拟考试,认为自己学习成绩总是在一个层面上徘徊,已经木已成舟,不可能有新的飞跃,从而陷入绝望。

其实,平常的模拟考试成绩只能够说明同学们在某一阶段学习的知识掌握情况,不能够说明高考。

而且,高考命题是经过数名专家经过不断地推敲、分析、修改、审查,千锤百炼而命制而成的,与单元考、月考、阶段考、模拟考、冲刺考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高考对所有学生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机会对每一个来说都是平等的。

也有的同学因为几次顺风顺水,考分频频居高不下而沾沾自喜,产生骄傲自满和心浮气燥情绪,属于浮燥型。

这种类型的同学多认为自己应付高考已经不在话下,复习马马虎虎、走马观花,考试时自持清高、落笔无思。

结果眼高手低,基础分频频失误,提高分屡屡被扣,难度题本手到擒来却因书写方面的遗漏而再度失手。

考试过程中,自然无从发挥,没有考出应有的成绩。

只有摆正了心态,克服浮燥情绪或绝望情绪,考前认真复习,经常失误的试题多做多总结经验教训;准确率高的试题更要细致周密,步步为营,全面取胜。

高考中,每一个同学都要认识到,难度对任何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认真细心地对待每一道题,保证基础分都得到,提高分都包揽,难度题也能够全面攻克,才能够确保在分数面前不低人一等。

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年高考都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个人案例:

有人没有尽情发挥而失落了,有人超水平发挥而成功了。

究其原因,都是在高考前和高考中的心态发生了微妙变化而使然。

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心态的调适:

1.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

高考中,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

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的出现。

幻想显耀的名牌大学,这可以理解,但不必要,因为它增加了思想负担。

正确的目标确定,有赖于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的准确。

应对自己的水平、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务实地定一个目标。

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试来踏实得多。

2.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有一定道理。

榜样往往就在你身边,这些同学乐观、信心十足、不怕失败,你不妨在心中暗暗向他学习,把他变成激励者、组织者,行为的评定者。

也可以与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榜样还有书本上的、影视中的优秀人物,遇险不惊、沉着机智是他们的优点,这正是在高考临场中需立的典范。

在心中树立他们的形象。

3.有意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好心理活动转化:

有些同学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自己也深为苦恼。

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冲突、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

那么,考生可以做的是加速思想转变,克服不良心理活动的出现,当心理一冒出恐惧、烦躁等不良行思时,便将之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把它淡化。

要形成一种习惯。

因为这带有强制性,开始几天困难较大,然后才可渐入佳境。

4.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

学习的某些失败肯定存在的,失意也是正常的。

高考复习,更是充满酸甜苦辣。

考生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的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

只要你肯发现,即使在“沉闷”的课堂也有很多新鲜事,“枯燥”的复习也有许多乐趣。

考得不好不高兴,考得好就应笑一笑了!

考得“砸”的卷子里头,不也有解得很妙的题目吗?

适当的体育运动、文娱活动、课余活动中,笑声真不少!

所以说,考生要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到生活学习的精彩!

5.给过去的失败归因:

害怕担心是不必要的,但怎样消除担心害怕呢?

重要方法之一是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

它是怎样引起的?

知识不牢,反应不快、心里急躁、身体不适、外人干扰……考生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怕,丢掉模糊不清的担忧、摆脱失败阴影,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事联系起来、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成功。

[要学习网,只做中学生最喜欢、最实用的学习论坛,地址手机版地址]

6.表现不良心理:

复习考试的种种烦闷,苦恼、痛苦,考生还可以把它表现出来。

第一,请老师、家长和朋友帮助。

考生大可不必认为倾诉不良心理状态不好意思。

请他们帮助、疏导,大脑变得清醒,心灵也得到了慰藉;第二自我宣泄。

放声大哭、剧烈体育运动等,都已证明是调节不良心理的好办法。

2.考前15天需要注意的10个问题

(1)制定作息时间计划。

在最后15天里,建议考生把每天的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与睡眠的时间安排合理,防止复习忙忙乱乱,按计划行事,使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增强。

(2)把生物钟调向高考日。

按照高考上午开始时间与下午开始时间复习功课,有助于进入高考状态,充分发挥已掌握的知识。

(3)抓住最佳记忆时间。

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由于不受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效果最好。

建议考生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4)以高考心态做卷。

考前以高考的心态做些模拟试卷,到高考时就会以平常心态做高考卷。

(5)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

如跑操等,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的、饱满的情绪迎战高考。

但参加体育活动时,切忌剧烈运动,防止受伤。

(6)少或不玩电脑和上网。

玩电脑、上网容易上瘾,影响考生复习时间,也会抑制考生对已掌握知识的发挥。

(7)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疾病。

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情绪安定,不利于考试。

建议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吃饭就可以,没有必要因加强营养去吃大鱼大肉。

(8)调整睡眠。

从现在起,切忌再“开夜车”,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晚间睡眠调整到十点或十一点。

6月6日晚上切不可提前上床,否则很容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使心绪烦躁不安,影响考试。

(9)不想考试后的事。

随着高考日的临近,不少考生开始想起考后的安排了,容易分散注意力,老师们建议考生在考前应集中心思,全力以赴迎考。

(10)不再做难题.(特别是最后一周),以免自信心受打击。

重点把做过的综合模拟卷错题看一看,翻阅做过的模拟试卷比做新模拟卷更有效果。

3.根据生物钟安排每天的学习

生物钟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

经过对人们生物钟的研究后,为考前学生列出了一张“日程表”,以供参考。

清晨6—8时:

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

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9时:

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时—11时:

试验表明此时短期记忆效果很奇妙,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中午13时—14时:

这是一般是饭后,人很容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

因此应做适当的休息,或者听听音乐,以便养精蓄锐。

下午14时—18时:

试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的好时间,安排得当,可以一当二。

晚上19:

30过后:

可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考试与另两门(可做文理)交叉安排,以作难易交替安排,以防一题挡道,浪费光阴。

以下是一位高考优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时间表,可供参考:

 每天6:

00起床,6:

30-7:

30复习英语,7:

40-9:

40复习数学,9:

50-11:

50自由安排;中午午休;下午14:

00-16:

00复习化学(地理),16:

10-18:

10复习物理(历史);晚上2个小时复习语文;其余时间机动。

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要掌握好息。

  总之,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既要抓紧时间,又该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以一个较好、较正常的心态去参加高考,才能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