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392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摩擦力押题专练.doc

专题2.2摩擦力

1.(多选)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

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

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答案:

ABC

2.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

D.图甲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图乙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

解析:

图甲中,假设A、B之间接触面光滑,则物体A在水平方向不受任何外力作用,A仍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不受摩擦力;图乙中,假设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或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则A将会在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或该分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与题设条件矛盾,故A所受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上,即方向和F相同。

选项D正确。

答案:

D

3.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解析:

木板的倾角α为30°时物块静止,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沿斜面方向二力平衡可知其大小为mgsin30°;木板的倾角α为45°时物块滑动,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45°,由二者相等可得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答案:

C

4.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右 D.零

答案:

C

5.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N的作用,g取10m/s2,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解析:

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v0向右滑行时,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由公式Ff=μFN得摩擦力为Ff1=-μFN=-μmg=-2N;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Ffm=μmg=2N,由于F

答案:

A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木块直到沿桌面运动,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f的大小随拉力F的大小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

答案:

B

7.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在大小相等、互相垂直的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  )

A.在F1的反方向上受到Ff1=μmg的摩擦力

B.在F2的反方向上受到Ff2=μmg的摩擦力

C.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f=μmg

D.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f=μmg

解析:

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μmg,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即与F1、F2的合力方向相反,故D正确。

答案:

D

8.一个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推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

F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大,直到物体开始滑动一段位移。

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关于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直随F的增大而增大

B.大小不变

C.方向一直水平向左

D.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答案:

C

9.如图,将两个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弹簧连接,a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细绳有拉力。

a所受摩擦力Ffa等于零,b所受摩擦力Ffb不等于零,现将细绳剪断的瞬间(  )

A.Ffb大小不变   B.Ffb变为零

C.Ffa仍等于零 D.Ffa方向向右

解析:

剪断细绳瞬间,弹簧形变量未能改变,即弹力大小未变,那么,b的受力情况未变,故A正确,B错误;而a受到的细绳拉力突然消失,弹簧的弹力使得它立即产生向右的运动趋势,a立即获得向左的摩擦力,所以C、D错误。

答案:

A

10.

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随t的变化关系是图中的(  )

解析:

开始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μkt,随时间的增加而从零开始增加。

开始时,FfG,物体做减速运动;当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大小突变为与重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

答案:

B

11.

完全相同且质量均为m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置于带有挡板C的固定斜面上。

斜面的倾角为θ,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恰好静止。

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拉A,直到B刚要离开挡板C,则此过程中物块A的位移大小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

A. B.

C. D.

答案:

D

12.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使它们一起做加速度相同的加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对于这个过程某同学用了以下四个式子来表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正确的是(  )

A.F-MaB.μma

C.μmg D.Ma

解析:

对m做受力分析可得Ff=ma,故B、D错;m与M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不是滑动摩擦力,故C错,对M受力分析,得F-Ff=Ma,可得A对。

答案:

A

13.如图甲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有一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拉力F在图乙所示的范围内变化。

则物块所受的摩擦力Ff与时间t的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B

14.

如图所示,物体A、B置于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物体A、B用一跨过动滑轮的细绳相连,现用逐渐增大的力向上提升滑轮,某时刻拉A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成53°,拉B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成37°,此时A、B两物体刚要开始运动,则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  )

A. B.

C. D.

解析:

设绳中张力为F,对A应用平衡条件可得Fcos53°=μ(mAg-Fsin53°),对B应用平衡条件可得Fcos37°=μ(mBg-Fsin37°),以上两式联立可解得:

=,A正确。

答案:

A

15.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①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质量都为零,用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A.L2>L1B.L4>L3

C.L1=L3 D.L2=L4

解析:

弹簧伸长量由弹簧的弹力(F弹)大小决定。

由于弹簧质量不计,这四种情况下,F弹都等于弹簧右端拉力F,因而弹簧伸长量均相同,故选项C、D正确。

答案:

CD

16.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右

B.三个物体只有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C.B、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B、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

BC

17.

如图所示,斜面体M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

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推力F推物块,但物块静止,而斜面体亦静止不动,则斜面体(  )

A.对地面的压力增大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左 D.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解析:

以M和m整体为研究对象,无推力F时,整体受重力(m+M)g、支持力FN1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有FN1=(m+M)g。

施加推力F后,整体受重力(m+M)g、地面的支持力FN2和推力F的作用,设斜面的倾角为θ,则竖直方向,有FN2=(m+M)g+Fsinθ,故FN2>FN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斜面对地面的压力也要增大,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推力F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向右的分力,若整体平衡,地面一定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

AC

18.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B.B受到C的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

C.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D.水平面对C无摩擦力

答案:

BC

19.

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倾角为θ=45°,上底面水平的物块B在A上恰能匀速下滑。

现对B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B能缓慢地向上匀速运动,某时刻在B上轻轻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C(图中未画出),A始终静止,B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关于放上C之后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受到的摩擦力增加了mg

B.推力F增大了mg

C.推力F增大了mg

D.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mg

答案:

ACD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