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777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过了用电高峰期,家中的电灯功率变大,亮度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

(3)在输电线路中,为了减少电能的损耗,应尽量选择________ 

的导线。

 

A.长而细 

 

B.长而粗 

C.短而粗 

D.短而细

2、(2013·

金华)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

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1)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__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3)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________。

(4)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

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

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________。

3、(2012·

宁波)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科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

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所产生的?

他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

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氮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二:

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

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小科设想:

(1)让空气通过A、B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2)用C瓶收集通过A、B装置后的气体,并加入足量的红磷燃烧;

待C瓶冷却后,再把点燃的镁带放入C瓶中。

经思考发现,由于收集气体时相关气体的密度差异及C瓶冷却后瓶内外的气压差异,达不到预期效果。

于是,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这种气体,观察到镁带在该气体中燃烧并有淡黄色的固体产生;

然后用D瓶收集一瓶 

________气体,把点燃的镁带放入D瓶中,观察到镁带在D瓶中也能燃烧,同时有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

通过以上实验,他得出结论:

猜想________正确。

同时,他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________。

4、在做了“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

(1)小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让质量不同的钢球A、B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B球相对于A球________,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2)小丽肯定了小衢的实验方案后,对实验又提出了两个建议:

建议一:

因为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很短,不利于观察和比较钢球的运动情况。

不改变钢球在斜面上的位置,不改变球与斜面的粗糙程度,为了延长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建议二:

为确保钢球滚下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两个相同的光滑小凹槽(如图乙所示)。

从有利于观察和比较两球的相对运动情况的角度考虑,图中两个小凹槽的间距L应________。

5、(2014·

丽水)如图甲是小丽“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的实物图。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移到________;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80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示数为________安,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欧;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开关闭合的情况下,小灯泡突然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

小丽认为可能是电路某处断路,于是用一根导线检测,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步骤

导线两端接触位置

电灯

电流表

电压表

ad

有示数

ae

无示数

ac

不亮

ab

小丽分析表中现象,判断出cd之间某处断路,同组同学指出实验步骤________是没有必要做的。

6、(2012·

湖州)“‘220V11W’的节能灯与‘220V6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光照强度相当。

”小明对此有疑问,查阅资料得到以下信息:

①光敏电阻遵循欧姆定律。

②实验用的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如图甲。

③为了节能,我国正在逐步淘汰白炽灯。

小明设计实验装置如图乙,在暗室中把“220V11W”的节能灯与“220V60W”的白炽灯分别安装在与光敏电阻距离30厘米的台灯上,每次通电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恒为3伏,记录电流表读数。

(1)实验发现,正常工作时节能灯照射下电流表读数较大,光照强度较(选填“强”或“弱”)。

(2)正常工作相同时间后发现白炽灯温度远高于节能灯,说明白炽灯把更多的电能转化_____ 

能。

7、(2014·

台州)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

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

改变角度θ的大小,重复实验。

(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 

的关系

(3)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8、(2014·

杭州)无标签试瓶中的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者是硫化亚铜。

查资料可知:

硫化铜(CuS)和硫化亚铜(Cu2S)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2CuS+3O22CuO+2SO2 

Cu2S+O2CuO+SO2(没配平)

(1)请写出配平后的Cu2S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

如要确定灼烧的Cu2S是否完全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根据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某同学仅用天平、酒精灯、坩埚、三角架等常用仪器(无其它试剂),通过三个实验步骤鉴别出某黑色固体是硫化铜还是硫化亚铜。

他的实验步骤一:

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

请写出后两个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二:

________ 

实验步骤三:

9、(2014·

杭州)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

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

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

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

盐酸溶液浓度

反应开始时酸

溶液的温度

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

反应结束共产生气体体积

5%

20℃

10mL

60mL

10%

19mL

118mL

15%

28mL

175mL

35℃

72mL

103mL

(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

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2)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

请分析原因。

10、(2014·

杭州)为测量规格“6.3V,0.1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蓄电池(输出电压约10V)、滑动变阻器(有“10Ω,2A”、“50Ω,1.5A”两种规格)、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

(1)下图是小张测量时所连接的部分实物连线图,请你根据电路图补全实物连线图。

(2)实验中,小徐同学选择了规格为“10Ω,2A”的滑动变阻器,你预计会出现什么现象?

说明理由。

________

(3)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_,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此时应如何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才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1、(2014·

义乌)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具 

体 

操 

①饲料配制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

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

②鲈鱼饲养

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

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

③结果记录

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

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 

(2)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________ 

步骤②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12、(2014·

绍兴)探究影响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选择弹簧进行研究。

将光滑水平面与光滑斜面连接,如图。

①将甲弹簧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小球压缩弹簧2厘米,释放后,小球滚上A斜面,记录小球在斜面最高点时高度,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下表中。

更换B斜面,重复实验。

②压缩甲弹簧3厘米,重复实验①步骤。

③换用不同弹簧,重复实验①步骤。

实验

序号

弹簧长

度/厘米

弹簧

材料

压缩量

/厘米

小球在斜面A上高度/米

小球在斜面B上高度/米

1

20

合金1

2

0.18

3

0.40

合金2

0.22

4

30

0.12

5

0.15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 

判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2)比较________ 

(选填实验序号),说明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的形变大小有关。

(3)由实验结果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还与弹簧的________ 

有关。

13、(2014·

义乌)在做锌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小丽同学发现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分三次取足量的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大小、形状、质量相同的锌粒进行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

实验编号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20%

溶液温度/℃

反应前

反应后

26

37

28

反应所需时间

较短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与________ 

(2)同学们发现3次实验过程中总是开始阶段产生气泡逐渐变快,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慢至停止。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锌与稀硫酸反应开始阶段产生气泡变快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 

(3)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________ 

14、(2014·

义乌)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

小聪在帮助父母烧菜时想到:

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

带着这一问题,小聪和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设计与实验:

同学们设计了甲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点燃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进行实验。

开始时应________ 

(填“先通气体”或“先加热”);

加热过程中发现黑色CuO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CuO固体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仅根据甲图装置出现的现象,写出混合气体所有的可能组成________ 

(2)评价与改进:

小聪认为上述实验方案有缺陷,通过讨论,增加了乙图中的3个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对方案作了改进并进行实验:

将混合气体先通过乙图中连接的装置后,再通入甲图装置。

实验中部分现象如下:

A装置质量增加,B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甲图装置中实验现象

(1)相同。

请你写出改进方案的装置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

混合气体→________ 

→甲图装置(填装置编号)。

(3)交流与讨论:

通过对改进实验的现象分析,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5、(2014·

义乌)小楼想测量某个仅标有“0.25A”字样的灯泡的额定功率。

电源电压为6V且恒定。

(1)检查器材时,小楼发现电压表存在图甲所示的两个问题:

一是指针位置不对;

二是部分刻度模糊。

出现指针位置不对的原因是________ 

(2)小楼认为不更换电压表也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解决了指针问题后,按规范步骤连接好电路(如图乙),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片正好在变阻器的中点。

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从0.2A增大到0.25A,而电压表示数从2.0伏开始增大。

小楼的同桌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如下:

小楼发现步骤b的结果有错,请你指出错误原因________ 

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 

W。

16、(2012·

金华)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

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

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

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

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

  

试管编号

B

C

D

加入物质

淀粉溶液/毫升

蒸馏水/毫升

唾液稀释液/毫升

保存温度/℃

100

保存时间/分

10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变蓝

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 

17、(2012·

金华)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

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①B装置是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②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③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次进入装置。

【实验过程】

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交流讨论】

(1)硫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________ 

火焰,生成的SO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 

【拓展应用】

小丽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

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O

还原氧化铜”实验。

图乙D装置在实验中除了形成气体定向流动外,还有的用途是________ 

(4)实验时,小芳同学先打开止水夹K1和阀门,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18、(2012·

金华)小金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所用电源电压为4.5伏,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伏。

(1)按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故障排除后重新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________ 

(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

(3)小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 

瓦。

该图像不是直线,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9、(2012·

衢州)滑轮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简单机械.甲同学用定滑轮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甲同学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研究该问题时,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可以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拉着重物保持静止 

②匀速向下拉动重物 

③随意拉动重物

答案解析部分

一、探究题

1、【答案】

(1)开路

(2)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变小,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变小,电灯两端电压增大

(3)C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1)电路故障包括断路和短路,当用电器断路时,用电器两端与电源相连时,两端电压为零;

当用电器短路时,用电器两端电压一定为零;

(2)家庭用电器都是并联,并联的越多,总电阻会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这样会导致输电线分担电压增多,导致用电器得到的电压减小,功率减小;

(3)导线电阻与导线的材料、长度以及横截面积有关。

【解答】

(1)灯泡熄灭,并且灯泡两端电压为3V,因此故障一定为灯泡开路;

(2)晚上7点至9点时为用电高峰期,同时使用的用电器增多,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变小,又因用电器与输电线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输电线的电流变大,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大,用电器分得的电压减小,实际功率减小,所以灯泡变暗一些;

反之到了11点以后同时使用的用电器减少,通过输电线的电流变小,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小,用电器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大,实际功率变大,灯泡变亮一些。

(3)当导线的材料一定时,导线越短、越粗,导线的电阻越小,由Q=I2Rt可知,导线消耗的电能越少,故选C。

2、【答案】

(1)锥形瓶

(2)②③④

(3)关闭c、打开a、b

(4)偏低

(5)Na2SO4和H2SO4;

Na2SO4;

Na2SO4和NaHCO3

【考点】误差分析,酸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及用途,物质除杂或净化,物质的推断

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加入稀硫酸的量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装置中的空气、反应产生的CO2是否被完全吸收、干燥管是否与空气直接相通都能够影响实验结果;

改进后的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硫酸可以除去水,干燥管中的碱石灰可以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U型管;

根据加入稀硫酸的量可以确定反应后所得X溶液中的溶质。

【实验方案】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故填:

锥形瓶。

【交流讨论】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时,可以继续加入,而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等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②③④。

【方案改进】反应前通空气时,关闭c、打开a、b,可以把B、C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关闭c、打开a、b。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水和二氧化碳同时被D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使计算出的碳酸钠结果偏大,从而导致氢氧化钠的含量偏低。

偏低。

【拓展提高】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说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剩余的稀硫酸和碳酸钠完全反应后仍然有剩余,不然就不会生成二氧化碳了。

当稀硫酸过量时,X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

当硫酸适量时,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氢钠,稀硫酸再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X中的溶质是硫酸钠;

当稀硫酸不足时,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氢钠,再和部分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X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碳酸氢钠。

Na2SO4和H2SO4;

Na2SO4和NaHCO3。

3、【答案】

(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

猜想二;

物质燃烧不一定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