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6977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禽生产学讲义文档格式.docx

④前肢主翼羽尖狭而短小

⑤有色羽的副翼羽上有翠绿色羽斑,称镜羽

⑥后肢胫部较短

⑦除第一趾外,趾间有蹼

项目

公鸭

母鸭

头颈

较粗,有的带金属光泽

较细,无金属光泽

喙色

浅,小点

性指羽

叫声

嘶哑

洪亮

、蛋鸭与肉鸭

项目 蛋鸭 肉鸭

较细

较粗

体躯

体躯小而细长,斜立

体躯肥大呈方块形

2、性别差异

3

(二)鹅的外貌特征

1、性别差异

项目 公鹅 母鹅

颈部

无蛋窝

腹部皮肤形成肉袋,俗称蛋窝

四肢

较长

较短

2、中国鹅与欧洲鹅

头部

有肉瘤和肉垂

无额包和咽袋

较长,微弯呈弓形

颈直,较粗短

前躯提起,腹部下垂

与地面平行,后躯不发达

四、体尺测量

1.胸角:

将家禽仰卧在桌上,用胸角器两脚放在胸骨前端,即可读出所显示的角度,可反映肉禽胸肌发育的情况。

90度以上为理想。

2.跖长(胫长,卡尺):

跖骨上关节到第三趾与第四趾间的垂直距离。

衡量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3.体斜长(皮尺):

锁骨前上关节到异侧坐骨结节间的距离

4.胸宽(卡尺):

两肩关节间距离

5.胸骨长(皮尺):

胸骨前后两端间距

第二节 家禽的生理解剖

一、家禽的生理特点

(一)体温高,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二)心跳快,血液循环快

(三)呼吸频率高

(四)繁殖潜力大

(五)敏感性强,抗病力差

1、一般在40~44℃,鸡41.5℃。

2、一样靠产热、隔热、散热来调节体温。

3、隔热性好,皮肤没有汗腺,当气温高至26.6℃以上时,只能靠呼吸排出水蒸气来散热。

高温对禽类的危害比低温大得多。

4、鸡在7~30℃的范围内,基本上能保持恒温;

体温升高至42~42.5℃时,易中暑,影响生长和生产,甚至死亡。

1、家禽对药物的敏感性

①家禽对抗胆碱脂酶的药物(如有机磷)非常敏感,容易中毒。

所以,家禽一般不能用敌百虫作驱虫药内服。

②家禽对氯化钠较为敏感,饲料中超过0.5%,易引起不良反应,小鸡饮用0.9%食盐水,可在5天内致小鸡100%死亡。

③聚醚类抗生素:

如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和拉沙菌素,有抗球虫和抑菌作用,安全范围较窄,易产生毒性。

④磺胺类:

可能会引起雏鸡脾脏出血、梗死、坏死和肿胀;

引起成年鸡食欲和产蛋量降低。

⑤鸡链霉素的剂量如超过500mg/kg体重,会产生呼吸衰竭及肢体痪瘫而死亡。

⑥家禽对卡那霉素等也比较敏感,应用不当时易致中毒。

⑦具有驱虫作用的硫双二氯酚,鸡的用量为100~200mg/kg,而鸭只能用30~50mg/kg。

2、对产蛋不利的药物

①磺胺类药物、硫酸链霉素都能使蛋鸡血钙水平下降、产蛋率下降、蛋质变差。

②拟胆碱药如新斯的明、氨甲酰胆碱和巴比妥类药物都能影响子宫的机能而使产蛋提前,造成产蛋周期异常,蛋壳变薄、下软壳蛋等。

③氯羟吡啶(克球粉)、尼卡巴嗪等抗球虫药也影响蛋鸡产蛋率。

④产蛋家禽对乳糖尤其敏感,饲料中含乳糖15%时产蛋会明显受到抑制,超过20%则生产停滞。

3、异常声响。

,炸群‛,压死‛

4、光照对生长发育和产蛋有很大的影响

5、环境温度变化对生产性能影响大

鸡抗病力差小结:

①各种传染病大多经呼吸道传播。

②蛋很容易受到粪尿污染。

③腹腔感染很容易传至胸部。

④淋巴系统不健全,无成形的淋巴结。

二、家禽的解剖

(一)骨骼与肌肉

1、骨骼特点

①前肢形成翼,飞翔。

②鸡骨融合较多,飞翔。

③肋骨分段:

椎肋与胸肋。

④耻骨开张,生殖。

⑤部分骨骼中充满空气,与呼吸系统相通。

⑥母禽有髓质骨。

2、骨骼异常

龙骨弯曲、幼禽佝偻病(软骨病)、笼养鸡疲劳症

3、肌肉:

晚熟性状

①胸肌与腿肌特别发达。

②由白肌纤维和红肌纤维组成。

③栖肌:

位于大腿前内侧

(二)呼吸系统

1、发音器官

鸣管:

鸡,♂♀无结构差别。

♂激素使♂啼鸣。

鼓室:

♂鸭鹅才有,位于左支气管处

2、肺:

肺泡、气管

气管:

气体循环相通的管道

3、气囊

(1)概念:

装空气的膜质囊,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无血管,一端与初、次级支气管相连,另一端与一些骨骼相通。

共9个。

锁骨间气囊1个、颈气囊2个、前胸气囊2个、后胸气囊2个、 腹气囊2个

2)气囊的功能

①贮存空气:

比肺多5-7倍。

②增加空气利用率:

二次呼吸:

禽类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相通,气囊壁薄且富有弹性,易随呼吸扩大和缩小,像风箱一样,使新鲜空气在呼气和吸气时两次通过肺,增加了空气的利用率。

③散发体热:

呼出水蒸气。

④增加浮力:

利于飞翔或漂浮

(三)循环系统

1、血液循环系统

①心脏较大

②血液:

雏鸡血液占体重的5%,成年鸡为9%。

③脾脏:

位置颜色形状 大小作用

2、淋巴系统

(1)鸡无真正的淋巴结肓肠扁桃体

水禽淋巴结

颈胸淋巴结:

甲状腺旁,长纺锤形腰淋巴结:

肾脏附近,长形

(2)胸腺:

位置 大小 形状 作用

(3)腔上囊:

位置 形状 大小 作用

(四)消化系统

1、口腔

2、食道与嗉囊

3、胃:

腺胃、肌胃

4、肠道:

小肠、大肠全长为体长的5-6倍(羊27,猪14)、卵黄囊痕迹、盲肠扁桃体

6-10%

小肠内容物————→肓肠

逆蠕动

5、泄殖腔:

排泄、生殖的共同腔道, 环形褶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

①家禽的消化道短,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大大短于家畜。

②粉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雏鸡和产蛋鸡约为4h,休产鸡为8h。

7、胰腺:

位置、作用

8、肝脏:

大小、颜色、作用

(五)泌尿系统由肾和输尿管组成

(六)感觉器官系统

1、视觉:

鸡对红、黄、绿、蓝等光敏感。

案例:

某蛋鸡场将灰色卷帘布改为蓝色卷帘布,结果引起鸡群产蛋下降5.1%,且软壳蛋增多。

鸡群鸣叫不安,惊恐跳跃,部分鸡只跳出笼门。

补救措施:

①立即将卷帘布内侧喷以蓝黑墨水稀释液,以使其颜色与原来卷帘布颜色相近。

②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饲料中多维素加倍,连续饮用一个周,7日后鸡群恢复正常。

2、听觉:

发达

某鸡场,邻居敲锣打鼓办丧事,400只38d肉鸡死了24只。

临床症状与病变:

东奔西窜、呆立、昏迷死亡;

部分鸡肝脏破裂,腹腔瘀血。

补救:

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和碳酸氢钠。

加喂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噪声。

3、味觉:

个体间差异很大

4、嗅觉:

差,无闻嗅行为。

鸽和鹅好于鸡和鸭。

第三节 家禽的生殖系统

一、家禽的生殖特征

1、卵生、胚胎发育主要在体外完成。

2、精子在母体内长期存活并能保持受精能力。

一次授精连续受精时间:

鸡:

12-16天、鸭:

6-8天、鹅:

9-10天 、鹌鹑:

5-7天

3雌性只有左侧生殖系统发育完全。

4雄性仅有退化的交媾器,缺乏附性腺。

5性染色体与哺乳动物相反:

雄性同型(ZZ),雌性异型(ZW)。

6孤雌生殖现象(禽类特有)。

二、雄性家禽的生殖生理

组成:

睾丸、附睾、输精管、交媾器、雄性激素

(一)睾丸

形态:

呈豆型,乳白色,

位置:

由睾丸系膜悬挂于腹腔中线两侧。

组织构造:

由精细管和睾丸间质组成。

功能:

形成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二) 附睾

包括:

输出小管、附睾小管、附睾管。

作用:

精子通道,部分精子成熟。

(三)输精管

1、形态:

极弯曲的管道,沿肾脏内侧与输尿管同行,在输精管末端形成一个膨大部(贮存精子),最后形成输精管乳头,突出于泄殖腔腹外侧。

2、功能:

精子成熟、贮存精子、运送精子。

(四)交媾器:

由脉管体、淋巴褶、交接器组成鸡的交媾器:

只有退化的生殖突起。

鸭鹅交媾器:

由两条纤维淋巴体组成。

(五)雄性激素

产生:

由睾丸间质细胞产生。

间质细胞的分泌活动是LH刺激的结果。

与第二性征的关系:

鸡冠:

雄性激素刺激鸡冠的生长。

羽色:

色泽鲜艳。

三、雌性家禽的生殖生理

生殖系统由一侧卵巢和输卵管组成

(一)卵巢的结构和功能

(二)输卵管

(三)右侧输卵管的异常发育

(四)卵细胞的发育、生长与排卵

(五)蛋的形成

(六)雌激素

有许多呈葡萄状大小不等的卵泡。

2、位置:

由卵巢系膜悬挂于腹腔左边背侧.

3、组织构造:

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①髓质:

结缔组织、血管、神经、间质细胞

②皮质:

含有许多发育不同程度的卵泡。

卵泡:

由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组成;

借助卵泡柄与卵巢连接;

卵泡膜上有一卵泡带,为破裂排卵处;

有初级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泡。

1、特点:

一个不成对的多功能器官

多功能:

卵细胞受精、胚胎早期发育、蛋的形成

2、结构依顺序分为漏斗部(喇叭部)

膨大部(蛋白分泌部)峡 部(管腰部)

子宫部(蛋壳腺)阴道部

(1)漏斗部(喇叭部)

接纳卵子,精卵受精。

输卵管起始部分,形如漏斗;

产蛋期漏斗部很薄,形成喇叭部,称输卵管伞;

往下与膨大部相接,在相接处有一管腺,称为,精子窝‛,贮存精子;

卵子在漏斗部等待与精子的结合。

(2)膨大部(蛋白分泌部)功能:

分泌蛋白

与漏斗部有明显区别:

黏膜皱褶突然增大,弯曲,管壁密布管腺。

腺细胞含丰富粘液,分泌蛋白。

两种管腺:

管状腺--稀蛋白、单细胞腺--浓蛋白。

接近峡部时,管腺明显减少。

非产蛋期,蛋白分泌停止。

(3)峡部(管腰部)

功能:

形成蛋壳膜,雌雄原核融合。

与膨大部的区别标志:

有一个宽0.5-1.0厘米的半透明带。

峡部短而狭窄,管腺细胞少,粘膜皱褶少;

分泌形成内外蛋壳膜的物质。

(4)子宫部(蛋壳腺)

形成蛋壳、蛋壳颜色、壳上胶护膜。

形成膨大的囊状组织,管壁厚,肌肉发达;

粘膜上有明显的纵横皱褶;

蛋在此处停留时间最长,形成蛋壳。

(5)阴道部

贮存精子、蛋的产出。

位于子宫部和泄殖腔之间的厚壁窄管;

该部位粘膜皱褶形成腺状的小窝,称为:

,贮精腺‛,是精子的主要贮存场所。

阴道口最后开口于泄殖腔的左背壁。

1、现象:

一是两侧输卵管同时发育,自然界有发生;

二是出现,性逆转‛现象,母鸡变为公鸡。

2、原因:

左侧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导致右侧发育。

(有人为切除左侧,但未能成功使右侧发育。

性逆转:

问题:

性别变化,是否性染色体也发生变化?

即:

ZW ZZ?

1、发育:

(排出的卵,如未受精,则为次级卵母细胞;

受精则产生成熟的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2、卵泡生长:

3、排卵

过程:

卵泡成熟后,卵泡带破裂排出卵子。

排出的卵被输卵管喇叭部接纳。

排卵时间:

一般在上午,排卵间隔大约24-25小时,在前一枚蛋产出后30分钟左右。

排卵调控机理:

排卵过程受垂体分泌的LH(排卵诱导素)影响,在排卵前6-8小时释放于血液中。

排卵调控机理

1、蛋的解剖:

胚株(胚盘)、蛋黄、蛋白、蛋壳膜、蛋壳

2、蛋黄及其形成

作用:

提供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由系带悬挂于蛋的中心处;

由白蛋白和黄蛋白相间构成同心圆;

蛋黄外层由蛋黄膜包围;

卵细胞随着蛋黄的增长逐渐移到蛋黄表面;

蛋黄经输卵管接纳后,借助于输卵管的波状收缩而进入膨大部。

3、蛋白及其形成:

整个蛋白均由膨大部分泌。

依次分泌:

内浓蛋白(系带)内稀蛋白、外浓蛋白、外稀蛋白

4、蛋壳膜及其形成

①由峡部分泌的粘性纤维蛋白,形成二层薄而坚韧、富有弹性的内外蛋壳膜;

②内壳膜包围着外稀蛋白,外壳膜紧贴蛋壳内表面;

③内外壳膜在蛋的钝端分开,形成气室,有利于胚胎发育的气体交换和啄壳。

④半透性膜,可通过水分和盐类;

5、蛋壳及其形成

在子宫部形成,大约停留18-20小时;

主要沉积碳酸钙(蛋壳的主要成分);

蛋壳有两层,内层为较薄的乳头突起,外层为较厚的海绵结构,有内外相通的气孔;

壳上还有一层胶护膜,防止水分蒸发和细菌侵入。

异常蛋:

双黄蛋、异物蛋、蛋包蛋等

部位

长度(cm)

停留时间

蛋的形成小结

功能

卵巢

7-9d

形成蛋黄

漏斗部

3-9

15m

承接蛋黄,受精部位

膨大部

30-50

3h

峡部

10

80m

内外壳膜,注入水盐

子宫部

10-12

18-20h

蛋壳,色素,胶护膜

阴道部

8-10

几分钟

产蛋

1、分泌:

由卵巢髓质的卵泡外腺细胞所分泌。

2、作用:

抑制鸡冠生长。

形成雌性羽毛。

增加血中蛋白质、钙、磷及脂肪含量。

增加耻骨间隙。

促进输卵管生长。

3、雌性激素分泌调节:

四、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一)受精部位——输卵管的漏斗部。

(二)早期胚胎发育:

精子穿入卵细胞后,激发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受精卵;

进入峡部时雌雄原核融合,接着发生第一次卵裂;

进入子宫部4小时后,形成256-细胞期;

蛋产出时达到原肠期。

受精卵(合子)形成后即进行有丝分裂,因此,早期胚胎的发育在输卵管内就开始了。

(三)精子的运行

从阴道部运行到漏斗部(整个输卵管)。

运行时间约需要1 小时;

分两个阶段: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家禽的外貌特征

一般特征、鸡的外貌、鸭鹅的外貌、体尺测量第二节 家禽的生理解剖

家禽的生理特点、家禽的解剖

(骨骼与肌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觉系统)第三节 家禽的生殖系统

家禽的生殖特征、雄性家禽的生殖生理、雌性家禽的生殖生理、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卵巢的结构和功能、输卵管、右侧输卵管的异常发育、卵细胞的发育、生长与排卵、蛋的形成、雌激素)

复习思考题

1、P23的1至10。

2、相比哺育动物,家禽不同的繁殖特征;

3、公禽生殖器官结构特点及精子的产生;

4、母禽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及卵细胞的发育;

5、蛋的形成过程及蛋的构成;

6、精子在输卵管中的运行及早期胚胎发育。

第三章 品种与育种

第一节 禽的品种和繁育体系

一、禽的起源和品种形成

1、鸡起源于红色原鸡

2、鸭起源于绿头野鸭

3、鹅起源于:

鸿雁(中国鹅)、灰雁(伊犁鹅、欧洲鹅)

二、标准品种、地方品种与现代品种

1、驯养、驯化 → 原始品种

2、凭经验习惯的选留→标准品种/地方品种

3、采用品系繁育和品系→现代品种

4、配套杂交制种技术

(一)、标准品种

1、概念:

是指经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选育,按育种组织制订的标准鉴定承认的,并列入标准品种志的品种。

强调血缘和外形特征的一致性,而对生产性能考虑得较少。

2、分类

类(原产地)→型(用途)→品种(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一致的群体)→品变种(羽色、冠型)地中海类 蛋用型 来航鸡 单冠白羽

《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由美洲家禽协会(由美国和加拿大组成)编写《大不列颠家禽标准品种志》由英国大不列颠家禽协会收录世界各地主要的标准品种,被国际家禽界广泛认可。

1998年最新版的《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编入了被承认为标准品种,其中鸡有104个品种、384个品变种,鸭有14个品种、31个品变种,鹅有11个品种、15个品变种,火鸡有1个品种、8个品变种,总计130个品种、438个品变种。

3、重要的标准品种

来航鸡、洛岛红鸡、新汉夏、洛克鸡(白洛克,横斑洛克)、白科尼什鸡、其它中国禽种:

狼山鸡、九斤鸡、白丝毛乌骨鸡

白(褐)来航鸡(WhiteLeghorns):

轻型白壳蛋鸡;

世界上最优秀的蛋用品种,生产中广泛使用。

洛岛红鸡(RhodeIslandReds):

目前广泛用于褐壳蛋鸡生产,用作杂交父系。

特有的伴性金色羽基因,雏鸡可自别雌雄。

新汉夏鸡(NewHampshires):

由洛岛红鸡改良而成,羽色略浅,单冠,体大。

产蛋量、蛋重好于洛岛红

白洛克鸡(WhitePlymouthRocks):

早期生长快、胸腿肌肉发达,羽毛洁白,胴体美观,并有一定产蛋水平。

多用作肉用仔鸡母系,同科尼什鸡杂交。

横斑洛克鸡(BarredPlymouthRocks):

也称芦花鸡,属兼用型;

全身羽毛呈黑白相间的横斑,由显性伴性基因B

控制,雏鸡可自别雌雄。

白科尼什(WhiteCornish):

原产于英格兰,肉用性能好,但产蛋量少。

主要用作肉用仔鸡父系。

狼山鸡(Langshan):

原产于我国江苏省南通地区,19世纪输入英、美等国。

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胸部肌肉发达,肉质好;

冬季产蛋多,蛋大。

丝羽乌骨鸡(Silkie):

原产江西、福建。

有,十全‛,以,三乌‛最受欢迎。

生产性能较低。

(复冠、缨头、绿耳、胡子、五爪、毛脚、丝毛、乌皮、乌骨、乌肉)

(二)地方品种

我国幅员广大,养禽历史悠久,形成了不少地方品种,是养禽业持续发展宝贵财富。

1、概念:

具有一定特点,生产性能比较高,遗传性稳定、数量大、分布广的群体。

2、地方品种介绍

《中国家禽品种志》1979—1982收入品种52个,鸡品种27个,鸭品种12个,鹅品种13个

《中国禽类遗传资源》2003收入186个,地方鸡种108个,地方鸭种35个,地方鹅种36个,其它地方禽种7个

(1)地方鸡种《中国家禽品种志》蛋用品种:

仙居鸡、白耳黄鸡

兼用品种:

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浦东鸡、寿光鸡、彭县黄鸡、峨眉黑鸡、固始鸡、萧山鸡、鹿苑鸡、边鸡、林甸鸡、静原鸡

肉用品种:

武定鸡、桃源鸡、清远麻鸡、杏花鸡、河田鸡、文昌鸡、溧阳鸡、惠阳胡须鸡药用品种:

丝羽乌骨鸡

其它品种:

茶花鸡、藏鸡、中国斗鸡

"

居鸡:

主产浙江。

骨骼纤细,神经质,善飞,早熟蛋用鸡。

桃源鸡:

原产湖南。

体大,长方形,公鸡侧视呈,U‛形,早期生长缓慢,长羽迟,肉质好。

藏鸡:

原产青藏高原。

体型轻小,尾羽长,头清秀,腿肌发达,好斗,善飞,公鸡羽色鲜艳。

惠阳胡须鸡:

与杏花鸡、清远麻鸡一起是广东三大出口名鸡,有胡须,慢羽品种。

胸肌发达,早熟易肥、肉质特佳。

中国斗鸡:

分4类(中原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漳州斗鸡);

以斗性强、血缘纯为好。

(2)地方鸭种

蛋用品种:

绍兴鸭、金定鸭、莆田黑鸭、荆江鸭、攸县麻鸭、三穗鸭、连城白鸭兼用品种:

建昌鸭、高邮鸭、大余鸭、巢湖鸭

北京鸭

引进鸭种

卡基﹒康贝尔鸭

瘤头鸭、狄高鸭、樱桃谷鸭、海格鸭、枫叶鸭、力加鸭、史迪高鸭

北京鸭:

中心产区在京津沪辽,遍及世界各地,是现代肉鸭生产的主导品种。

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肉质好,肥肝性能较好。

绍兴鸭:

原产浙江。

小型麻鸭,理想的蛋鸭体型,体躯狭长,颈细,臀部丰满。

产蛋性能好,繁殖力强。

建昌鸭:

原产四川凉山。

麻鸭偏肉用,体型大,颈粗短,易于肥育,生产肥肝和板鸭。

瘤头鸭(番鸭、洋鸭、加积鸭、火鸭、麝香鸭:

)新大陆栖鸭属,原产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不喜欢游水,善飞,爱清洁。

体纺锤形,胸腿肌肉发达,后腹不发达。

与家鸭杂交生产骡鸭,受精率低且不育,生长快,料肉比和肉质好,胸肉厚,肥肝好。

(3)地方鹅种

小型鹅种:

(成3-4.5kg)太湖鹅、豁眼鹅、伊梨鹅、乌鬃鹅、籽鹅、长乐鹅、阳江鹅中型鹅种:

(成5-7kg)四川白鹅、雁鹅、皖西白鹅、溆浦鹅、浙东白鹅、钢鹅、马岗鹅大型鹅种:

(成8-10kg)狮头鹅

中国鹅:

,鹅中来航‛,产蛋性能闻名于世。

引进鹅种

中型鹅种:

朗德鹅、莱茵鹅、玛加尔鹅大型鹅种:

埃姆登鹅、图卢兹鹅、非洲鹅

太湖鹅:

原产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地区。

小型高产,年产仔多45只,肉质好,加工成苏州的,糟鹅‛、南京的,盐水鹅‛深受欢迎。

豁眼鹅:

原产山东莱阳地区,三角形眼,产蛋量最高(放牧少量补饲达13kg)。

四川白鹅:

广泛分布在四川盆地的水稻产区。

成公鹅肉瘤明显。

生长较快,肥嫩的仔鹅受欢迎。

蛋多(60~80~120),蛋大(146g)。

狮头鹅:

原产广东,是我国最大型鹅种,世界上也少见,头大颈粗,体躯长方形,肉瘤和咽袋发达。

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

郎德鹅:

原产于法国西部靠比斯开湾的郎德省。

郎德鹅体型中等偏大,成年公鹅体重7~8千克,母鹅体重6~7千克,仔鹅生长迅速,8周龄活重可达4~5千克。

郎德鹅的毛色灰褐,在颈背部接近黑色,在胸腹部颜色较浅,呈银灰色,到腹下部呈白色。

也有个别白羽或灰白杂色。

鹅肥肝是郎德鹅的主要产品。

每只产肝750克左右。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全部脂肪的67%左右。

常吃不饱和脂肪酸,能减轻与延缓动脉粥样化。

郎德鹅与本地鹅杂交生产 鹅肥肝

(3)海南地方品种和资源:

10个鸡:

文昌鸡黎母山鸡

鸭:

加积鸭万宁海鸭

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