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0130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晚练五详解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以下语句是从上文中划横线处抽出来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

②而没有了“魂”

③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④缺乏生气和美感

⑤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

A.④⑤①②③B.⑤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⑤④D.⑤④③①②

3.汉字书面用语必须规范化,下列语句用语使用规范的一项是(3分)

A.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

这其中,明确要求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

B.为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能源局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安全经济、科学务实”的原则提出优先建设“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的方案。

C.今天跟大家分享澳大利亚艺术家用硬纸板制作出来的作品。

这些作品手工精致,极富想象力,可谓首屈一纸。

【成语】 

首屈一指

【释义】:

首:

首先。

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

指居第一位。

引申为最好的。

D.今年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

4.下面是苏轼写的一首词,请判断它的词牌名(3分)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

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A.虞美人B.念奴娇C.沁园春D.永遇乐

《虞美人》原文:

【南唐】作者:

【李煜】体裁:

【宋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⒃。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 

沁园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

辛弃疾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下列各组句子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好容易总算把他哄下了。

②好不容易总算把他哄下了。

B.①这一切都不是证据。

②这一切不都是证据。

C.①雨后路滑,我好几次都差点摔倒。

②雨后路滑,我好几次都差点没摔倒。

D.①我几乎忘了寒风中抱团取暖的往事。

②我几乎没忘寒风中抱团取暖的往事。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相关的解释。

【好容易】形容词,很不容易(才做到某件事):

跑遍了全城,好容易才买到这本书。

参看【好不】。

【好不】副词,用在某些双音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并带感叹语气,跟“多么”相同。

比如:

好不伤心;

好不亲热;

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注意,这样用的“好不”都可以换用“好”,如“好热闹”和“好不热闹”的意思都是很热闹,是肯定。

但是在“容易”前面,用“好”或者“好不”意思都是否定的,如“好容易才找着他”跟“好不容易才找着他”都是不容易的意思。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原道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因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贞元八年(792年)中进士,曾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其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

文中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非,论述儒学之是,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杰作。

“原道”,即探求道之本。

韩愈认定道的本原是儒家的“仁义道德”,他以继承道统、恢复儒道为己任,排斥“佛老”,抨击藩镇割据,要求加强君主集权,以缓解日益加深的社会矛盾。

谏迎佛骨

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宪宗派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书《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说供奉佛骨实在是一件荒唐事,要求将佛骨烧毁,永远根除,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

宪宗看了韩愈的上表,非常生气,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

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便就事情本身为韩愈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16] 

被贬后,韩愈写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诗句,表达了他忠心进谏、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

传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

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经曰: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诗》曰: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丝麻,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

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

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

以之为人,则爱而公;

以之为心,则和而平;

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

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

曰:

“斯道也,何道也?

”曰: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

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

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明先王之道以道之。

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

其亦庶乎其可也。

(节选韩愈《原道》,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明:

发扬光大

B.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外:

抛开

C.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举:

举荐

D.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长:

流传

(举:

推崇)

1、向上抬,向上托:

~头。

~手。

~重。

~棋不定。

2、动作行为:

~止。

轻而易~。

3、发起,兴办:

~义。

~办。

创~。

4、提出:

~要。

~例。

5、推选,推荐:

推~。

荐~。

6、全:

~国。

~世。

~家。

7、古代指科举取士:

科~。

~人。

一~成名。

8、攻克:

“一战而~鄢、郢”。

7.下列句中加点“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B.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C.其亦庶乎其可也

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A(A项“其”代词,其他三项的“其”是语气词,表示推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3分)

(2)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3)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

9.韩愈在结尾一段提出了推行儒道的主张,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4分)

三、古诗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斜谷邮亭玩海棠花

顾非熊®

(唐)

忽识海裳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

家。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元好问(金)

翠叶轻笼豆颗均②,胭脂浓抹蜡痕新③。

殷勤留著花梢露④,滴下生红可惜春⑤。

②笼:

笼罩。

豆颗:

形容海棠花苞一颗一颗像豆子一样。



③胭脂:

指红色。

蜡痕新:

谓花苞光泽娇嫩。

④殷勤:

情意深切。

花梢:

花蕾的尖端。

这句说:

露水情意深切地停留在花尖上,不愿滴下来似的。

⑤生红:

深红,指花瓣。

【注】①顾非熊:

唐代诗人,苏州人。

少小聪明,后却困举场三十余年。

做过盱眙尉,后弃官隐居茅山。

②羽人:

道教称道士为羽士、羽人。

(1)第一首诗以“玩海棠花”为题并贯穿全篇,请简要说明。

(2)第二首诗的一二两句,如何描写“未开海棠”?

请简要分析。

(3)两首诗都写海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桥边的老人

[美国]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在帮着推动轮辐。

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

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

”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

”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

”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

”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

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

“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

”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①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

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

”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

”我问。

“是啊。

怕那些大炮呀。

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

”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

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

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②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

”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

”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

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

唉,不想也罢。

”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

”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

”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

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①埃布罗河:

西班牙境内最长的一条河。

②托尔托萨:

西班牙塔拉戈纳省城市。

11.具体分析小说中画线句子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

11.①“木然”表现老人身心疲惫,陷入了绝望;

“不再对着我讲了”,表现老人不再期待“我”为他分忧。

②“我在照看动物”一句反复出现,后句中的“只是”二字意味深长,交织着“怨”“冤”之情,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

(4分,每点2分)

12.小说中老人反复念叨自己的小动物,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12.①小动物是老人的精神寄托,这样写体现了老人博大的爱心与素朴美好的人性;

②弱小生命被战争摧残与扼杀,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

13.小说的结尾有什么表达作用?

(6分)

13.①交待故事的结局;

②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

③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④以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共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14.海明威曾提出“冰山”创作原则:

“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却能为读者感受到。

”试探究小说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创作原则。

(6分)

14.①小说采用有限视角的第一人称叙述故事,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充分发挥想像,挖掘小说的内涵。

②小说选取的是一幅画面、一段对话的微小格局,却表现了宏大的战争主题,使读者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③小说语言简约朴素,不事渲染,但却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包蕴丰富的内容。

(共6分,每点2分;

言之成理即可。

高三年级语文考前晚练(五)答案

1.C

2.D

3、B(“这其中”,删掉“这”;

“首屈一纸”乱用成语;

“16、7万”不规范,应为“16-17万”或“十六七万”)

4.A

5.B

6.C(举:

推崇)(3分)

7.A(A项“其”代词,其他三项的“其”是语气词,表示推测)(3分)

8.

(1)既然这样那么,故人所谓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具有诚意,都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

(句意1分,“正心而诚意”1分,“将以有为”1分)

(2)中原地区的诸侯采用蛮夷礼节的,就把他们当做蛮夷看待,蛮夷进入中原地区采用华夏民族之礼的,就把他们视为华夏民族。

(句意1分,“夷之”1分,“中国之”1分)

(3)因此,用先王之道来教育自己或者修养自身,就能顺利而吉祥。

(句意1分,“以之为己”1分,“顺而祥”1分)

9.堵塞佛教流传的渠道、用先王之道教导百姓。

(一点2分,两点4分)

10.

(1)忽识赞叹一-赏花夸香一沉醉忘归——想象(花绕羽人家的)美景。

(每点1分)

(2)以翠叶衬花苞,描绘花苞的态和色。

(1分)运用比喻进行描摹,“豆颗匀”把海棠花苞比作大小均匀的颗颗豆粒,“胭脂浓”描绘出海棠花蕾如浓抹的胭脂一般深红,“蜡痕新”谓花苞光泽娇嫩。

(2分)

(3)第一首诗前三联表达诗人赏花时闲适而安逸的心境(1分),最后一联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1分)。

第二首诗细致描摹海棠花蕾满含深情想要留住花梢上露珠的情态(1分),借此来叮咛“儿辈”们要珍惜如花蕾般欲放未放的青春时光(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礼记》说:

“在古代,想要发扬光大圣明的品德于天下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

要治理好他的国家,一定要先整治好他的家庭;

要整治好他的家庭,必须先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

要加强自我品德修养,必须先端正自己的思想;

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必须先使自己具有诚意。

”这样,那么(可见)古人所谓端正思想和具有诚意,都是为了要有所作为。

现在那些修心养性的人,却想抛开天下国家,这就是要灭绝人的本性中本来的东西,(这些和尚、道士)可是他们不把他们的父亲当作父亲,(他们也都是臣子)可是他们不把他们的君当作君,(他们都是民)可是他们不做百姓该做的事。

孔子作《春秋》,中原地区的诸侯采用蛮夷礼节,就把他们当作蛮夷看待;

蛮夷进入中原地区而采用华夏民族之礼的,就把他们当作华夏民族看待。

《论语》说:

“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没有君主。

”《诗经》说:

“夷狄应当攻击,荆舒应当惩罚。

”现在,却推崇夷礼之法,把野蛮人的道理加到中国先王的道理之上,这差不多(让中国人)都沦为野蛮人的地步了吧!

所谓先王之教,是什么呢?

就是博爱即称之为仁,合乎仁的行为即称为义。

按照仁义的原则去做就是道。

内心具备仁义的本性、不需要外力的支持和帮助叫做德。

教化人民的教材是《诗经》、《尚书》、《易经》和《春秋》。

体现仁义道德的法式(进行社会控制的工具)是礼仪、音乐、刑法、政令。

社会阶层应该是士、农、工、商构成,社会关系伦理次序是君臣、父子、师友、宾主、兄弟、夫妇,人民衣服是麻布丝绸,人民的居处是房屋,人民的食物是粮食、瓜果、蔬菜、鱼肉。

它们作为理论是很容易明白的,它们作为教育是很容易推行的。

所以,用它们来教育自己,就能和顺吉祥;

用它们来对待别人,就能做到博爱公正;

用它们来修养内心,就能平和而宁静;

用它们来治理天下国家,就没有不适当的地方。

因此,活着为人处事合乎情理,死了也顺应自然。

有人问:

“你这个道,是什么道呀?

”我说:

这是我所说的道,不是刚才所说的道家和佛家的道。

这个道是从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给汤,汤传给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孟轲死后,没有继承的人。

只有荀卿和扬雄,对儒家学说认识、选择的不精当,对儒家学说论述过于简略还欠详细。

从周公以上,继承的都是在上做君王的,所以儒道在具体事务中能够得到推行;

从周公以下,继承的都是在下做臣子的,所以他们的学说能够流传。

那么,现在怎么办才能使儒道获得实行呢?

我以为:

不堵塞佛老之道,儒道就不得流传;

不禁止佛老之道,儒道就不能推行,必须把和尚、道士还俗为民,烧掉佛经道书,把佛寺、道观变成民房。

弘扬先王之儒道来教育人民,使鳏夫、寡妇、孤儿、老人、残废人、病人都能够生活,这样做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