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4624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docx

届高三语文第十四周周练详解

2015届高三第十四周周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又至重阳节,敬老院再度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些老人一天有好几拨“接待任务”,一天要被洗好几次脚,这让他们。

重阳前后“突击敬老”,一哄而上之后的一哄而散,带给老人的心理可想而知。

关爱老人,需要节日前后的参与,更需要的用心坚持。

A.不胜其烦落差细水长流B.不厌其烦落差滴水穿石

C.不胜其烦失落细水长流D.不厌其烦失落滴水穿石

1.A【解析】不胜其烦:

胜,禁得起;烦:

烦琐。

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不厌其烦:

厌,嫌。

不嫌麻烦。

从语境看,应用“不胜其烦”。

落差:

①由于河床高度的变化所产生的水位的差数。

②泛指对比中的差距或差异。

失落:

①遗失。

②精神上空虚或失去寄托。

此处按语境应选①。

细水长流:

①比喻节约使用财物或人力,使经常不缺。

②比喻一点一滴地做某件事。

滴水穿石:

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西塘与乌镇无非是环水之中,粉墙黛瓦、小桥石驳。

可惜这座书卷气十足的江南古镇,能树起大旗、成为撑得起门面的大家的,寥若晨星。

①南浔以其“簪缨世第,蓬荜名儒,相尚藏书,辉炳邑谋”的风采雄称“天下第一镇”,可谓实至名归。

②除了碧水环绕、小桥流水的水乡特色,这里豪宅巨厦、富甲天下,是出“沈万三”的地方。

③相比之下,南浔还有点内涵。

④清代三百年中,南浔出学者四百五十人,著作一千二百种,实乃壮观。

⑤南浔一为丝,一为书,湖丝与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同获金奖,世人称南浔为“诗丝书之乡”。

A.③②⑤④①B.③⑤④①②C.⑤③②①④D.③②⑤①④

2.A【解析】观察四个选项,应当对第一个位置上的③和⑤首先加以区别。

从前句的“无非是……”和③句的“相比之下”“还”联系起来看,应选③。

据此可以排除C。

第二个位置上的②和⑤比较,②句中的“除了碧水环绕、小桥流水的水乡特色”与前句的“内涵”能构成逻辑关系。

可以排除B。

最后比较①和④,与后句中的“可惜”相对应的应当是前句的“天下第一镇”“实至名归”等。

综合衡量,应当选A项。

3.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加横线的词语全部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日前①光顾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

本人写作才能②超群绝伦,如能③加盟贵社,定当④鼎力工作。

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⑤意向,请与我⑥洽谈。

A.②④B.①③C.④⑤D.③⑤

3.D【解析】光顾:

敬词,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

不能用于自己一方。

超群绝伦:

伦,同辈。

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用于赞美人,不能指自己。

加盟:

加入某个团体或组织。

鼎力:

敬词,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

用于对方。

意向:

意图,打算。

洽谈:

洽商,接洽商谈。

一般指在商业活动中对商业、商品交易、买卖的交谈行为。

此处语境不合。

因此使用较为得体的是“加盟”和“意向”。

4.阅读右边《误人青春》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发言时不应该盛气凌人,居高临下。

B.很多人的大好年华,被冗长的发言、无聊的会议给磨蚀掉。

C.发言者应照顾听众差异,确定合适的发言内容。

D.听众应展现出良好的文明素养,即便年纪已大,也要给年轻人做好表率。

4.B【解析】所谓“寓意”,是指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这幅漫画的标题为“误人青春”,明确地揭示了漫画的寓意(主题)。

A项中的“发言时不应该盛气凌人”与漫画主题不合,C项中的“听众差异”在漫画中没有反映,D项中的“即便年纪已大,也要给年轻人做好表率”仅关注到漫画中的老人,且“听众应展现出良好的文明素养”也与本漫画的主题无关。

5.下面是一位记者与一位摄影者访谈的部分内容,请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推断采访者可能提出的问题,填在相应横线处,要求语言简明,符合语境。

(3分)

采访者:

受访者:

新闻摄影要求把主流社会不在意的真实展示出来,提供给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读者领悟。

依据这一原则,摄影记者不该给被摄体描眉画眼。

心中的“至美”首先是自然。

摄影记者应该发现“至美”,再选择恰当的时间、空间记录——是“记录”,而不是夸大一点的“宣传”。

5.【解析】此题为语意提炼题,属于压缩类题的一种。

受访者的说话要点可概括为:

“新闻摄影”“原则”。

此外,摄影记者“不该……应该……而不是……”的说话思路其实也在暗示采访者的问题思路。

所以答案应为:

(采访者)新闻摄影的原则给摄影记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或“根据新闻摄影的原则,摄影记者应该如何去做宣传?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陈亮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创始人。

字同甫,婺州永康(今浙江)人。

因世居城外龙窟村,学者又称龙川先生。

陈亮生活的时期正是南宋和金朝对峙,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并十分尖锐的时期。

本文作于淳熙五年。

这一年陈亮赴临安,上书孝宗皇帝(第一书),劝其奖劝人才,振奋精神,积极北向抗金,不可苟安于东南一隅。

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以励群臣。

臣窃惟(思考,想。

臣窃惟事势。

——贾谊《治安策》)中国天地之正气也,天命之所钟也,人心之所会也,衣冠礼乐之所萃(①形容草木茂盛。

②聚在一起的人或物:

出类拔萃。

③古通“悴”。

④姓。

)也,百代帝王之所以相承也。

虽挈(①提起;悬持。

②指一人能提举的重量。

③执。

④携带;率领。

⑤连接。

)中国衣冠礼乐而寓(①原指寄居,后泛指居住:

~公。

~居。

~所。

②住的地方:

公~。

客~。

③寄托:

寄~。

~目(过目)。

~言。

~意。

)之偏方①,天命人心犹有所系,岂以是为可久安而无事也!

天地之正气,郁遏(①犹郁滞。

②谓受压抑,遏止。

)而久不得骋(①奔跑:

驰~。

~足。

~骛(奔驰)。

②放开,尽量展开:

~目。

~怀。

~望。

③抒发,发挥:

~志。

~能。

),必将有所发泄,而天命人心,固(①结实、牢固:

稳~。

②坚硬:

~体,凝~。

③坚决地、坚定地:

~辞,~请,~守阵地。

④使坚固:

~本,~防。

⑤鄙陋:

~陋。

⑥同“痼”:

~疾,~习。

⑦本来,原来:

~有。

⑧固然:

~可。

⑨姓。

)非偏方之所可久系(连接,维系)也。

恭惟(①出于讨好对方的目的而去称赞、颂扬。

同“恭维”。

②在尺牍的撰写中,以此作为祈愿语的发起词。

如:

恭惟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我国家二百年太平之基,三代之所无也;二圣北狩之痛(二圣:

宋徽宗、钦宗。

北狩:

到北方狩猎。

二圣北狩:

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

如: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四写到靖康之变:

逮二圣(宋徽宗、钦宗)北狩,彭以无名位,独得留内庭。

),汉、唐之所未有也。

方南渡(徽钦二帝被俘,在开封的北宋为金国所灭,宋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往南方,迁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被推举为皇帝,史称宋高宗。

战争破坏了北宋人平静的日常生活,无数人流离失所,成千上万的中原官员及民众像潮水一样仓皇向南逃亡,史称“南渡”。

)之初,君臣上下,痛心疾首,誓不与敌俱生,卒(①兵:

士~。

小~。

兵~。

②旧称差役:

走~。

③死亡:

病~。

生~年月。

④完毕,终了:

~岁(度过一年)。

⑤最终,终于:

~胜敌军。

)能以奔败之余,而胜百战之敌。

及秦桧倡邪议以沮(同“阻”,阻挡)之,忠臣义士斥(被动,被贬斥)死南方,而天下之气惰(懈怠、涣散)矣!

三十年之余,虽西北流寓,皆抱孙长息于东南,而君父之大仇,一切不复关念,自非海陵②送死淮南,亦不知兵戈(①兵器。

也指军队:

兵戈既逼,虽悔何追。

②指战争:

欲兴兵戈,以诛暴楚。

)之为何事也。

况望其愤(意动,以……为愤慨)故国之耻,而相率(相继;一个接一个)以发(①交付,送出:

分~。

~放。

②放,射:

~射。

③表达,阐述:

~表。

④散开,分散:

~散。

⑤开展,张大,扩大:

~扬。

⑥打开,揭露:

~现。

⑦产生,出现:

~生。

~愤。

⑧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

~面。

⑨显现,显出:

~病。

~抖。

⑩开始动作:

~动。

⑪引起,开启:

启~。

~人深省。

⑫公布,宣布:

~布。

~号施令。

⑬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一矢哉!

陛下以江、淮之师为金人侵轶(①侵犯袭击。

《左传·隐公九年》:

“北戎侵郑。

郑伯御之,患戎师,曰:

‘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

’”②谓越权行事。

唐·元稹《告畲三阳神文》:

“农劝事时,赏信罚必。

市无欺夺,吏不侵轶。

”)之备,而精择一人之沈鸷(①深沉勇猛。

《新唐书·李光弼传赞》:

“李光弼生戎虏之绪,沉鸷有守。

”②指阴沉厉害。

曹禺《雷雨》第一幕:

“他有五十五岁,鬓发已经斑白,带着椭圆形的金边眼镜,一对沉鸷的眼睛在底下闪铄着。

”③指诗文气势沉雄。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一:

“七言律浑坚沉鸷中,易畅易动。

”)有谋、开豁(①形容思想或胸怀开阔。

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书》:

“侍郎开豁亮直,足以起士气;高明宏远,足以壮天朝。

”②解除;消除。

唐·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

“积蓄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③形容空间开阔明朗。

宋·范成大《早发周平驿过清烈祠下》诗:

“登岭既开豁,入林更清凉。

”元·乃贤《李老谷》诗:

“峰回稍开豁,夕阳散微影。

”④谓使思想、胸怀开阔。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

“大抵登山临水,足以触发道机,开豁心志,为益不少。

”⑤通晓明白。

宋·韩维《次韵和平甫同介甫当世过饮见招》:

“疑怀滞义一开豁,有如暗室来明缸。

”⑥谓对他人的罪名或过失予以开脱并宽免。

《水浒传》第36回:

“知县自心里也有八分开豁他,当时依准了供状,免上长枷手杻,只散禁在牢里。

”)无他者,委(①任,派,把事交给人办。

②抛弃,舍弃:

委弃。

委之于地。

③推托,卸。

④曲折,弯转。

⑤委婉。

⑥确实。

⑦无精打采,不振作)以荆、襄之任,宽其文法,听(任凭,随)其废置,抚摩(①摩挲。

汉·蔡琰《悲愤诗》: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②指按摩。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薛执中》:

“能以抚摩治病,历游江楚等省。

”③抚爱,照料。

元·刘祁《归潜志》卷一:

“教育抚摩,恩若亲戚。

”④安抚。

《宋史·理宗纪四》:

“轻徭薄赋,一意抚摩,恤军劳民,庶底兴复。

”)振厉(①凌厉;迅猛。

唐·牛僧孺《玄怪录·岑顺》:

“俄然鼓角四起,声愈振厉。

”②亦作“振励”。

奋勉;振作。

明·张居正《请谕戒边臣疏》:

“亦以见皇上临御之初,留心边事,盖鼓舞振励之一机也。

”)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

石晋(指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

他是后唐的开国功臣,曾经多次救护后唐皇帝李存勖和李嗣源。

任河东节度使,政绩很高,生活清廉。

但李嗣源死后后唐内部互相侵轧,石敬瑭受猜忌决定反唐,但兵力不足,向契丹求救。

作为条件,他同意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大辽朝,并对辽太宗耶律德光称“儿”。

后石敬瑭称帝,国号大晋,移都开封,并按约将16州让给契丹。

)失卢龙(卢龙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隶属于秦皇岛市。

秦汉至晋均属幽州辽西郡。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设卢龙县,属北平郡。

唐至辽、金时期属平州。

)一道,以成开运之祸,盖丙午、丁未岁也。

明年,艺祖皇帝(有文德之祖。

《书·舜典》:

“归,格于艺祖,用特。

”孔传:

“巡守四岳,然后归告至文祖之庙。

艺,文也。

”孔颖达疏:

“才艺文德,其义相通,故艺为文也。

”后用以为开国帝王的通称。

此处指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始从郭太祖(指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的义父)征伐,卒以平定天下。

其后契丹以甲辰败于澶渊,而丁未、戊申之间,真宗皇帝东封西祀,以告太平,盖本朝极盛之时也。

又六十年,而神宗皇帝实以丁未岁即位,国家之事于是一(①数名,最小的正整数。

②纯,专:

专~。

③全;满:

~生。

④相同:

~样。

⑤另外的:

蟋蟀~名促织。

⑥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试~试。

⑦乃;竞:

~至于此。

⑧部分联成整体:

统~。

⑨或者:

~胜~负。

⑩初次:

~见如故。

)变矣。

又六十年而丙午、丁未,遂为靖康之祸。

天独启陛下于是年,而又启(①打开:

~封。

②开始:

~程。

③开导:

~蒙。

④陈述:

~事。

⑤书信:

书~。

)陛下以北向复仇之志。

今者去丙午、丁未,近在十年间尔(①你,你的:

~辈。

②如此:

偶~。

③那,其(指时间):

~后。

④而已,罢了(亦作“耳”):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⑤词尾,相当于“地”、“然”:

率~)。

天道六十年一变,陛下岂可不有以应其变乎?

此诚(①真心:

~实。

②实在,的确:

~然。

)今日大有为之机,不可苟安以玩(①游戏:

~笑。

②戏弄,搬弄:

~弄。

③观赏:

~赏。

④可供观赏的东西:

古~。

⑤轻视,忽视:

~世不恭。

)岁月也。

今乃驱委庸人,笼络小儒,以迁延(延后耽搁,延期)大有为之岁月。

臣不胜愤悱(①谓积思求解。

语出《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②愤慨,怨恨。

明·沈德符《野获编·佞倖·教坊官一品服》:

“司马子长云‘主上以倡优畜之’,此非诚言,乃愤悱之词也。

”)是以忘其贱而献其愚。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龙川集卷一》,有删节)

[注]①偏方:

这里指南宋管辖的江南地区。

②海陵:

指金废帝完颜亮,亦称海陵王。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窃惟中国天地之正气也惟:

想,认为

B.而精择一人之沈鸷有谋沈:

通“沉”,沉着

C.听其废置听:

使……听从

D.而又启陛下以北向复仇之志启:

开导

6.C【解析】应为“听任”。

“听”的义项有:

①用耳朵接受声音:

~觉。

②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

言~计从。

③任凭,随:

~凭。

④治理;判断:

~政。

根据语境应确定为“听任”。

7.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虚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3分)

A.郁遏而久不得骋(因而)B.卒能以奔败之余(凭借)

C.其后契丹以甲辰败于澶渊(从)D.今乃驱委庸人(却、竟然)

7.C【解析】应为“在”。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及秦桧倡邪议以沮之,忠臣义士斥死南方,而天下之气惰矣!

(3分)

(2)又六十年,而神宗皇帝实以丁未岁即位,国家之事于是一变矣。

(3分)

(3)此诚今日大有为之机,不可苟安以玩岁月也。

(3分)

8.

(1)等到秦桧提出与金人议和的歪理邪说来阻挠抗金,忠义之臣刚直之士纷纷遭贬(被排斥)而死在南方,从此天下的抗金士气就懈怠了!

(一个分句1分,“沮”可译为阻挠、阻止,“斥”译出被动意思,“惰”可译为懈怠、涣散、一落千丈等。

(2)又过了六十年,神宗皇帝实际是在丁未年真正即位施政,国家的形势从这时完全发生了变化。

(“以”、“于是”及“一”各1分)

(3)这确实是如今大有作为的时机,不能苟且偷安而虚度了时光啊。

(“诚”、判断句及“苟安以玩岁月”各1分)

9.请简要概括最后两段中陈亮给宋孝宗的治国建议。

(4分)

9.【解析】文中“以江淮之师为……备”得出“布置军备”;“精择一人之沈鸷有谋、开豁无他者”得出“任用贤人”;“驱委庸人,笼络小儒”得出“远离小人”;“大有为之机,不可苟安以玩岁月”“迁延大有为之岁月”等句得出“抓住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

【答案】布置军备,任用贤人,远离小人,抓住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

(一点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请比较分析一二句中的“泉声”和“鸡鸣”的作用。

(3分)

(2)三四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山农形象?

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

(3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4分)

10.

(1)“泉声”和“鸡鸣”都是声音,以声衬静,反衬了环境的幽静。

(1分)“泉声”突出了山间(自然)的幽静,而“鸡鸣”则充满了世间情味和日常生活气息。

(2分)

(2)刻画了一位爽直、淳朴、勤劳的山农形象。

(1分)“莫嗔”句是山农陪诗人看焙茶时说的致歉语,“却喜”句写山农为天晴而欣喜,流露出劳动者的本色。

(2分)

(3)按诗人走访的顺序来写。

(1分)先写山行途中的景色,再写刚到农家时的情景,最后写山农陪诗人看焙茶和晒谷。

(3分)(如答“先写环境,后写人事”,言之成理也可。

)(提示:

“构思脉络”是指行文思路,即写作的顺序。

回答时重在脉络的梳理,但也要兼顾“构思”的特点。

【注释】①嗔:

嫌怨。

②焙:

用微火烘。

【译文】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山农陪伴我参观焙茶,深表歉意地说,不要嗔怪被烟薰了;到打谷场上,山农为天晴可以打谷而欣喜不禁。

【赏析】六言绝句一体,整个唐代作者寥寥,作品很少。

顾况的这首六言绝句质朴清淡、萧散自然,写出了地道的农家本色。

  前两句是各自独立又紧相承接的两幅图画。

前一幅“板桥人渡泉声”,画的是山农家近旁的一座板桥,桥下有潺湲的山泉流过,人行桥上,目之所接,耳之所闻,都是清澈叮咚的泉色水声。

“人渡泉声”,看似无理,却真切地表达了人渡板桥时满耳泉声淙淙的独特感受。

诗中有画,这画便是仿佛能听到泉声的有声画。

这一句写出农家附近的环境,暗点“过”字。

“人渡”的“人”,实即诗人自己,写来却似画外观己,抒情的主体好像融入客体,成为景物的一部分了。

  后一幅,即次句“茅檐日午鸡鸣”,正写“到山农家”。

茅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日午鸡鸣,仿佛是打破山村沉静的,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

在温煦的阳光下,茅檐静寂无声,只传出几声悠长的鸡鸣。

这就把一个远离尘嚣、全家都在劳作中的山农家特有的气氛传达出来了。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王维《新晴野望》)。

这里写日午鸡鸣的闲静,正是为了反托闲静后面的忙碌。

从表现手法说,这句是以动衬静;从内容的暗示性说,则是以表面的闲静暗写繁忙。

故而到了三四两句,笔触便自然接到山农家的劳作上来。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这两句是诗人到了山农家后,正忙于劳作的主人对他讲的表示歉意的话。

诗人到山农家的前几天,这里连日阴雨,茶叶有些返潮,割下的谷子也无法曝晒;来的这天,雨后初晴,全家正忙着趁晴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晒谷。

屋子里因为焙茶烧柴充满烟雾,屋外晒场上的谷子又时时需要翻晒。

因此好客的主人由衷地感到歉意,说:

您别怪罪焙茶弄得屋里乌烟瘴气,将就着在破茅屋里歇歇脚;可喜的是今天正好有大太阳,场上的谷子要趁晴晒干,分不开身来招待您,请千万包涵。

山农的话不仅神情口吻毕肖,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和雨后初晴之际农家的繁忙与喜悦。

如此本色的语言,质朴的人物,与前面所描绘的清幽环境和谐统一,呈现出一种朴素、真淳的生活美。

而首句“泉声”暗示雨后,次句“鸡鸣”逗引天晴,更使前后幅贯通密合,浑然一体。

 六言绝句,由于每句字数都是偶数,六字明显分为三顿,因此天然趋于对偶骈俪,趋于工致整饬,绝大多数对起对结,语言较为工丽。

顾况的这首六言绝虽也采取对起对结格式,但由于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进行白描,前后幅句式又有变化,读来丝毫不感单调、板滞,而是显得相当轻快自然、清新朴素,诗的风格和内容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和谐美。

补充: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

(2)适莽苍者,▲,腹犹果然。

(庄子《逍遥游》)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

(4)▲,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6)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7)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

(8)▲,毋临渴而掘井,(朱柏庐《治家格言》)

11.

(1)信誓旦旦

(2)三餐而反(3)而致千里(4)奈何取之尽锱铢

(5)飞漱其间(6)浑欲不胜簪(7)天下为公(8)宜未雨而绸缪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蝉声

郭枫

⑴我爱听蝉,打从很小的时候起。

⑵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

⑶夏,丰富着哪!

在黄河两岸,那大平原,可真是正正式式的大平原,那么平整!

那么辽阔!

让你张大了眼睛看也看不到边。

平原没有边,翻滚在平原上的麦浪也没有边。

麦浪,像浩瀚的海洋,摇荡啊摇荡,摇荡着那些庄稼汉的欢笑,摇荡着那些青布包头的大姑娘们的希望,摇荡着那些像石头一样的孩子们傻傻的梦想。

麦浪,在六月的阳光下,闪烁着无边无际的金黄。

不,闪烁着的是遍地的黄金。

⑷太阳可厉害着哪!

它不许人们躺在床上做梦。

太阳,漫天地撒下了毒花花的火,燃烧着大地,燃烧着夏天。

而蝉儿们是太阳的号手,一大清早,当地面开始蒸腾起热雾,它们便大声地嘶喊:

起来,属于土地的人,到田间去。

去啊!

去收获那满地的黄金,去收获你一年的辛勤。

⑸庄稼汉成群的像一阵风似的出发。

麦田活动了,那些牛一样的汉子,收割的镰刀比着快,飞扬的山歌比着响。

太阳,把兴奋搽在他们的脸上,蝉声起劲地作着拉拉队。

⑹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

在太阳能把人烤焦的三伏天,看哪!

那一树青条的老柳,垂挂着多少殷勤。

赶着路的,做够了活儿的,来吧!

到绿阴里来,到柳丝中来,到蝉声里来。

这里有的是成缸的绿豆汤或大麦茶,别问是谁家的,你只管喝吧!

喝着凉茶,听着蝉声。

蝉声在枝头,蝉声在心头,撒给你满身的清爽。

⑺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

日正当中,老牛在树下嚼沫,老人在树下打盹,上半天忙累的人,用斗笠盖着脸,东倒一个,西歪一个,各自去寻梦。

麦场上,曝晒着新收的小麦,黄澄澄的,每一个颗粒都散放着希望的光彩。

心房中,存放着祖传的敦厚,傻乎乎的,每一张脸,都流露着自得的颜色。

那一片恬静,一片安详!

谁都知道:

啄食着的小鸡知道,散步着的小猫知道,连呆模呆样在一旁喘着气的小花狗也知道。

可是,谁也无法说得出来,谁也无法描画得出来,只有蝉,才会高踞枝头,吟着赞美的诗篇。

⑻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

当小麦收割之后,高粱便连天地扯起了“青纱帐”,青纱帐是孩子们的儿童乐园,他们的儿童乐园不要票,不要票却送给人大把大把的快乐。

孩子们在青纱帐里追逐、打滚、采食甜甜的野甘蔗。

热了,累了,跑向那古老的黄河,开始另一场战争,然后转移阵地,大伙儿呼啸着去进攻果林或瓜园,蹲在那种很原始的瓜棚下,随便地去享受瓜的甜美。

一切都满足了,才班师回家。

沿着高榆老柳的浓阴,一路追逐着蝉声;而蝉声,却又一路追逐着他们。

⑼那一片蝉声,真美。

那一片蝉声是图画,那一片蝉声是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