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0203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docx

试验专题一教材试验

实验专题一教材实验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形态,在使用高倍镜观察之前必须先用低倍镜确定观察目标

B.可以用玻璃纸做成的透析袋装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放入清水中模拟生物膜的透性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CO2来确定它的呼吸方式

D.可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方法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

2.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

③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④蛋白质用双缩脲溶液鉴定呈紫色

⑤洋葱根尖装片制作的步骤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⑥观察洋葱根尖装片发现最多的细胞是分裂前期细胞

⑦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液泡

⑧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黄绿色、蓝绿色

A.2个B.3个C.4个D.5个

3.下列有关实验试剂或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素和人的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若只画一次滤液细线,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C.使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后,不滴加清水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4.下列有关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B.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或黑藻的叶,原因是叶片薄而小,叶绿体清楚

C.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

D.可用高倍镜直接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5.关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B.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破裂后即可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C.通过实验可得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D.用针把细胞膜扎破,让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即可获得细胞膜

6.下图为某同学对植物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其中所标记的色素名称或颜色正确的是

 

7.很多生物学实验都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实验步骤不正确的是

A.脂肪的鉴定:

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B.观察细胞中叶绿体:

取黑藻幼嫩小叶→染色→制片→观察

C.察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解离洋葱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观察细胞质壁分离: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观察

8.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将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进行实验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9.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如图,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伞帽。

仅对这一实验下列有关评价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调控中心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D.第一次新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特征完全相同

1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

B.使用加酶洗衣粉在任何条件下洗衣效果都比普通的洗衣粉好

C.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不同蛋白质对光的吸收率不同而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D.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高,适用于所有生产过程

11.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获得含有DNA的黏稠物(含较多物质)分别处理如下

①放入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到黏稠物A和滤液a;

②放入O.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到黏稠物B和滤液b;

③放入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到黏稠物C和滤液c。

以上过程获得的滤液和黏稠物中,因为只含有少量DNA而可以丢弃的是

A.AbCB.ABcC.AbcD.abc

12.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均小桶中彩球

D.在抓取10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

13.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14.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B.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酒精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

15.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探究的问题:

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16.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

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1。

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

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

该DNA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是

 

17.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

C.探究Ca2+的主动吸收,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

D.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使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染色

18.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A.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物镜转换器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9.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期的中期

C.直接用高倍镜找到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D.各时期的长短与视野中相应时期细胞的数量成正相关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步骤是: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由大到小,紫色变深

C.利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叶绿体色素

D.在叶绿体色素分离的实验中,扩散得最慢的是叶绿素a

21.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细胞是真核细胞而可能是原核细胞

B.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C.结构2不含磷脂,其复制发生在前期

D.结构1、3、5中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22.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23.下列实验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的是

A.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D.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4.下列表示有关实验及其实验材料的对应关系,表示不正确的是

A.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B.探究呼吸方式——酵母菌

C.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口腔上皮细胞

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花生种子

25.某同学准备验证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若生物实验室有下列实验试剂:

①双缩脉试剂、②斐林试剂、③苏丹Ⅲ染液、④碘液,则该同学应选用的实验试剂是

A.①B.②

C.③D.④

26.妈妈发现三周前放到冰箱里的番茄腐烂了,她认为番茄可能受到细菌感染。

证明妈妈说法正确的最佳手段是

A.对感染的番茄进行DNA分析

B.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番茄组织,寻找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但没有核膜的细胞

C.看变质的番茄是否正常的番茄消耗更多的氧气

D.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番茄组织,寻找小的多角颗粒

27.下面4项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研究光照强度影响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的实验中,可将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放在相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研究

B.在检测某人尿液中的含糖量时,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方法更为简便有效

C.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

D.用带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8.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右下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

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C.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

29.近年来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在英国诞生了,它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

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

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

C.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D.膜片能否把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细胞膜上HLA有关

30.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

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1.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

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33.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

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

种群样地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l

18

32

7

5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34.匈牙利学者帕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下图),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35.在下列研究激素的实验中,实验处理不会取得预期结果的是

A.通过研磨鼠的胰腺来获取胰岛素

B.切除哺乳期雌鼠的垂体使其乳汁分泌减少

C.注射甲状腺激素使正常幼鼠发育加快

D.给幼年雄鼠喂食含雄激素的食物可使其性早熟

36.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中,甲同学持有2张“糖卡”,乙同学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丙同学持有4张“糖卡”。

据此判断三位同学中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

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甲和丙同学

37.下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玉米胚芽鞘的伸长生长的影响,按以下图示方法处理中,去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的是

 

ABCD

 

ABCD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3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39.在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需要进行染色的是

A.观察蚕豆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B.观察紫色洋葱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C.观察大白鼠细胞中的线粒体D.观察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

40.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过程,其中操作和叙述都正确的是

 

A.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B.图乙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2m×2m样方范围内进行的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圆圈表示个体。

则这块地苦荬莱的种群密度为3.25(单位:

株/m2)

C.图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

D.图丁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操作过程,其中最佳植物组织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41.下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

B.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种子光合作用的干扰

C.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

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的缘故

42.对“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DNA能溶于酒精溶液,而蛋白质不溶于酒精溶液,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B.利用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却对DNA没有影响的特性,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C.利用DNA在0.14mol/L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特点,可将DNA与杂质分离

D.在DNA滤液中加入嫩肉粉,通过木瓜蛋白酶的作用,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43.下列对相关实验原理的叙述,合理的是

A.用苏丹Ⅲ染液可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存在

B.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使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变大

C.用健那绿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现蓝绿色

D.用动物细胞制备细胞膜比用植物细胞更容易

44.以下对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鉴定)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都要用猪血细胞来做实验

B.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试验中,有两次DNA析出,所用的方法相同

C.在实验中都要进行除杂处理以便得到较纯净的DNA或血红蛋白

D.将析出的DNA溶解在2mol/L的NaCI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呈现蓝色

45.在“调查人类某遗传病发病率”的实践活动,正确的做法有

A.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B.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C.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D.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

46.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正确的是

A.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B.利用γ射线诱变育种

C.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DNA复制D.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47.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必需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氧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固定化酵母细胞分解葡萄糖速度要比酵母细胞快

D.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48.有关设计并制作生态缸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生态缸置于光线良好的地方,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B.生态缸所模拟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只由缸内物种丰富度决定

C.利用生态缸稳定性观察记录表,可定期记录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及基质变化等,对不同生态缸进行比较,分析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D.生态缸可制作成封闭型,也可制作成开放型(即不加盖)。

前者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49.下面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红色的西瓜汁作为还原糖鉴定的材料B.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

D.通过渗透装置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膜的透性

50.下列是有关实验的操作方法或结果,错误的是

A.甘蔗中含有大量的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替代材料

B.低温和秋水仙素都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C.记名计算法适于调查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动物类群

D.蝗虫减数分裂期短,观察一个精母细胞就可见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51.实验材料的选择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

下面有关洋葱实验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皮细胞大,容易观察,可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B.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可用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C.表皮细胞呈紫色,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

D.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52.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发现,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其后代中,每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有一只红眼雄果蝇;同样,每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

对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蝇的红白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而不是基因突变

C.利用显微镜观察可初步判断造成上述变异的原因

D.通过观察另外一对合适的伴性遗传性状的遗传表现可判断上述变异类型

53.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C.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

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肯定是科学的

二、非选择题

54.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

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Ⅳ染液、

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大白鼠

胰腺细胞

铁苏木精染液

线粒体

C

蟾蜍血涂片

甲基绿—派洛宁染液染色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

洋葱根尖

解离液、醋酸洋红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E

菠菜叶

丙酮、层析液

滤纸条上色素带

F

哺乳动物

成熟红细胞

蒸馏水

细胞吸水涨破

G

卡诺氏固定液、醋酸洋红等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1)A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2)B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呈色。

(3)C组实验观察到RNA、DNA依次被染成色。

(4)某同学进行D组实验时,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但不能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

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还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1个合理原因即可)

(6)F组的实验材料若用来提取DNA,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

(7)G组实验操作中,所选用的最佳实验材料是

A.刚刚出现花蕾的蚕豆花药B.洋葱根尖

C.盛花期的蚕豆子房D.盛花期的蚕豆花药

(8)上述A到G组实验中要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是由甲液(NaOH)和乙液(CuSO4)组成的,下面是某同学对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应用的探究实验,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均为0.1g/mL,CuSO4的质量分数均为0.05g/mL,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相关问题:

 

试管

第1次加入物

第2次加入物

第3次加入物

处理

颜色变化

1

2mLNaOH

2mLCuSO4

2mL苹果汁

加热

砖红色

2

2mLNaOH

2mL苹果汁

2mLCuSO4

加热

砖红色

3

2mL苹果汁

2mLNaOH

2mLCuSO4

加热

砖红色

4

2mLCuSO4

2mL苹果汁

2mLNaOH

加热

砖红色

5

2mLCuSO4

2mLNaOH

2mL苹果汁

加热

砖红色

6

2mL苹果汁

2mLNaOH

4滴CuSO4

加热

砖红色

7

2mLNaOH

4滴CuSO4

2mL苹果汁

加热

砖红色

8

4滴CuSO4

2mLNaOH+2mLCuSO4

2mLHCl

加热

不变

(1)斐林试剂的配制方法是:

将0.1g/mLNaOH与0.05g/mLCuSO4混合,随用随配。

斐林试剂的常规使用方法是:

在待测样液的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再将试管放入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设计1~5号试管的实验目的是:

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