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交换理论.docx
《04交换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交换理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4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产生于50年代末期的美国,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
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这是对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功利主义的经济学的全面综合。
交换理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P.M.布劳和R.埃默森。
一、交换理论的兴起
交换理论的产生受到19世纪的古典经济学、人类学心理行为主义的影响,虽然在早期的社会学理论中,马克思、齐美尔等人对该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了一种明确的社会学交换论方法。
(一)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理论
1.人并不像功利主义认为的那样寻求最大的利润,但是他们在同他人的社会交易中努力获取利润。
2.人们并非是纯粹理性的,但他们在社会交易当中的确会盘算成本和收益。
3.人并不具备有关选择性方案的所有信息,但他们至少的常常在关注某些选择性方案,这形成了衡量成本和收益的基础。
4.人经常在约束下行动,但他们仍然在交易中寻求获利时相互竞争。
5.人们经常在交易中寻求获利,但当他们进入交换联系中时,受到其所拥有的资源的限制。
6.在所有社会中,人们确实都在明确界定的市场中从事经济交易,但这只是在所有社会脉络中发生于个体间的、更为一般意义上的交换关系中的特例而已。
7.人们的确在交易中追逐物质性的目的,但他们也动员并交换非物质性的资源,比如情感、服务和符号。
(二)人类学中的交换理论
1.弗雷泽
⑴交换的过程是人们为努力实现其基本需求而产生的。
⑵当进行交换的人们觉得有利可图时,交换过程就产生了互动模式。
⑶这种互动模式不仅满足了个人需求,而且限制了接着可能产生的各种社会结构。
⑷在交换过程中,人们根据其获取有价值商品的难易程度区分各种群体,并造成权力、威望和特权的差异。
2.马林诺夫斯基
马林诺夫斯基的交换论是基于对特罗布里安岛上居民的被称为“库拉圈”的封闭性交换关系的分析而产生的。
⑴按照马林诺夫斯基的说法,“库拉圈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消除这样一种观念,即理性人只想按照经济原则以最小的努力来满足最简单的需求,此外别无他求”。
⑵心理的而非经济的需求,是促进和保持交换关系的动力,因而是解释社会行为的关键。
⑶交换关系也能具有超出当事人双方的意义,间接交换的复杂模式可以维持扩展和延缓了的社会网络。
⑷符号性交换关系是基本的社会过程,它可以造成等级的分化,也可以将社会整合为一个有内聚力的、团结的整体。
通过对符号性交换对于个人心理和社会整合模式重要性的强调,马林诺夫斯基预见到两种基本的交换论观点的观念基础:
一个强调心理过程的重要性;另一个强调突生的文化和结构力量对交换关系的意义。
3.莫斯
莫斯力图系统地阐述集体主义或结构主义交换观点的大致纲要。
莫斯认为,观察象库拉圈那样复杂的交换网络的关键,在于“在原始或古老的社会类型中,什么原则使得接受了礼物的人必须予以回报,什么力量迫使接受者给予回报?
”
莫斯认为,互惠性的动力来自社会或群体,个体按约活动就是体现了群体的道德规范。
个体间的交换就是按照群体规范进行的,同时也就巩固了这些规则与规范,交换关系产生于群体道德,并巩固和服务于群体道德。
这种道德会控制群体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各类活动,并超出特定交换活动的范畴。
4.列维-斯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重要的是交换关系本身而不是用来交换的东西”。
必须从交换对更大社会整合功能的观点来看待交换。
人类拥有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使得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组织不同于各类动物,人类在任何的交换情境中都遵照观念和准则行事。
交换行为受到规范和价值观的控制并以之加以解释。
列维-斯特劳斯提出了一些基本的交换原则:
⑴所有的交换关系都包括了个体所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应归因于社会——归因于使行为付出代价的那些风俗、规则、法律和价值。
个体本身不承担这些代价,但把它归之于“社会秩序”。
⑵社会上所有稀缺的、有价值的资源分配都受到规范与价值观的制约。
只要社会上的资源丰富或价值不高,其分配就不会受到控制,而一旦变得稀缺并获得高价后,其分配就立刻受到控制。
⑶所有交换关系都受到互惠规则的制约,它要求那些得到贵重资源的人给予那些提供资源的人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列维-斯特劳斯对当代社会学中交换论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意义,他的两个观点对当代社会学的影响很大:
⑴分析交换关系的主要变量是社会结构的各种形式,而不是个人动机。
⑵社会系统中的交换关系并非限制在个体间的直接互动,而是延伸到间接交换的复杂网络。
一方面,这些交换过程是由社会整合与社会组织所引起的,另一方面,它们又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各种形式。
(三)心理行为主义与交换论
现代交换论从行为主义那里借用了酬赏的概念,并用来解释功利主义的交换理论遗产。
酬赏概念有助于交换论者把人类行为看作是受心理需要驱使的,交换论者可以用“成本”的概念完整地设想有机体在寻求特定酬赏时所面对的各种选择方案。
1.在任何特定的场合,有机体总是做出服从最大酬赏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2.有机体将重复那些已经证明能够得到酬赏的行为。
3.有机体在某种场合下的行为曾得到酬赏,如再次出现相似的场合时,它们就会重复那种行为。
4.当前的刺激如果在过去某种情况下曾得到酬赏,则这种刺激将引起与过去类似的行为。
5.只有不断地得到酬赏,行为的重复才能不断地发生。
6.如果某一行为以前得到酬赏,但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突然一无所获,有机体就会情绪波动。
7.某种行为得到的酬赏越多,(由于满足)有机体就认为越不值得去做,而宁可去做另一种行为以得到其他酬赏。
(四)马克思的交换与冲突理论
马克思对交换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冲突理论的辩证分析。
1.那些想得到稀缺而贵重的资源,却不具有稀缺而贵重的等价物的人将依赖于这种资源的拥有者。
2.贵重资源的拥有者有权控制那些没有资源的人。
即一个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的权力与某行动者有垄断他人所需资源的能力和需要贵重而稀缺资源的一方无力提供等价物直接相关。
3.那些有权的人会强行利用其优势,在交换中用较少的(或同等水平)的资源从其依赖者那里得到较多的资源。
4.以这种方式利用自己优势的人创造出条件鼓励那些依赖他们的人以可以提高其资源价值的方式组织起来,如果这不可能实现,就会以可以强迫那些他们所依赖的人的方式组织起来。
(五)齐美尔的交换理论
齐美尔在其《货币哲学》一书中批评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时明确解释了交换理论。
正如书名所示,《货币哲学》描述了金钱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1.齐美尔的社会交换要素
⑴对自己不具有的有价值物品的渴望。
⑵某一可辨识的人拥有这一物品。
⑶提供有价值的物品以从他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有价值的物品。
⑷拥有这一有价值的物品的人接受其物品。
2.齐美尔的社会交换的附加性观点
⑴价值是有特质的,并且最终与个体的冲动和需求有关。
界定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要取决于文化与社会模式,但其有多大价值则取决于某人对物品的需求迫切性和此物品的稀缺程度。
⑵交换中的人都力图控制局势,使得自己对某物的需求迫切性隐藏起来,并使得自己拥有的物品看起来比实际更加难以得到。
因此,交换现象内含有一种基本张力,它常常爆发出来形成其他社会形式。
⑶自己拥有某一物品就会轻视其价值而会重视自己所没有的物品的价值。
⑷只有当交换双方都认为自己付出的物品的价值低于所得到的物品时,交换才能发生。
⑸集体单位和个体一样参与交换关系,从而同样服从上述过程。
⑹交换过程中,交换者的资源越是易变,即能够用于越多的交换类型中,那么,交换者的选择权和其他权力越大。
3.齐美尔的交换原则
⑴吸引原则(AttractionPrinciple)
行动者越是感到对方的资源具有价值,他们之间就越有可能建立交换关系。
⑵价值原则(ValuePrinciple)
行动者对某一种特定类型资源的需求越迫切,同时得到的可能性越小,则这种资源对他越有价值。
⑶权力原则(Powerprinciple)
①行动者越是认为另一人的资源的价值越大,后者对其拥有的权力越大。
②行动者的资源越是易于改变,则在交换中的选择和变更能力越强,从而在交换中的权力越大。
⑷张力原则(Tensionprinciple)
在社会交换中,行动者越是力图控制局面来掩盖对某种资源的需求或隐藏这种资源的可用性,那么,交换中的紧张程度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引发冲突。
《货币哲学》一书的关键,就是洞察到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社会关系形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金钱代替了易货贸易和其他决定价值的标准而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但它们却是根据交换的某些基本原理来转换。
二、霍曼斯——行为主义方法
霍曼斯是社会学交换理论的创始人。
1910年出生于美国东部的波士顿,1932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1934年与查尔斯·柯蒂斯合著《帕累托理论介绍》,使他一鸣惊人,从此步入社会学界。
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并被聘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霍曼斯在反对列维-斯特劳斯关于姑表婚的模式的结构主义分析时,提出了他的交换论思想,其主要命题是:
①对各种形式的功能主义理论持怀疑的态度。
②强调心理学的原则是社会理论的公理。
③全神贯注与交换理论的概念。
霍曼斯认为,交换理论必须首先强调面对面的互动,主要研究个体之间有限而直接的交换,认识到个体的行为创造并且维持了社会结构。
人类理性地盘算着他们市场行为的长远后果,以求在交易中得到最大化的物质利益。
为了对人类行为做出正确的解释,霍曼斯提出了四个基本的经济假设:
⑴人们并不总是力图将其利润最大化,他们在交换关系中只是寻求得到某些利益。
⑵在交换中,人们并不经常作长期而有理性的盘算,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博弈论虽是个很好的建议,但若用来描述生活就显得很糟糕”。
⑶用来交换的东西除去金钱以外,还有其它商品,包括认可、尊重、顺从、爱恋、情感以及其他物质性不强的东西。
⑷在人类的交换关系中,市场并不是孤立的,因为所有的互动都牵涉到个人之间的交换酬赏(或惩罚)和寻求利益的行为。
(一)基本交换原理
霍曼斯借用并修改了经济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有关概念,比如刺激、行为、报酬、惩罚等。
运用这些概念,他建构了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命题,并认为,如果能把这些命题运用得当,就可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现象。
(1)成功命题(Successproposition):
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动经常得到酬赏,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
(2)刺激命题(Stimulusproposition):
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作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酬赏,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作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
(3)价值命题(Valueproposition):
如果某种行动所带来的结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则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做出该种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Deprivation/SatiationProposition):
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则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的价值也就越低。
(5)攻击/赞同命题(Aggression/Approvalproposition):
这一命题包括二个副命题:
①若一个人之行动没有得到预期酬赏或甚至受到没有预期的惩罚时,此人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②若一个人的行动获得了预期的酬赏或得到的酬赏比预期的还多,或此人的行动没得到预期的惩罚,则这个人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并可能做出别人赞同的行动。
(6)理性命题(Rationalityproposition):
在面对各种行动方案时,行动者总是选择价值最大和获得成功的概率最高的行动。
也就是说,行动者不仅考虑价值的大小,还考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
(二)用基本原理来建构解释体系
霍曼斯倾向于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援引公理,并以很松散且粗糙的方式将其同经验规则调和成一个整体,建立一个简单的演绎体系来演示他的研究方法。
1.人们越是认为某一行动的结果有价值,就越会从事这种行动。
2.人们越是认为某一行动成功地得到报酬,就越会从事这种行动。
3.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里的更大一部分人愿意酬劳那些包含文化在内的活动。
4.工业社会里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会认为得到文化就相当于得到报酬。
5.工业社会会有一大批人想获得一定的文化程度。
6.认识到进学校会直接或间接地付出费用。
7.按照某种标准,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相比,富裕者的人数比例高一些。
8.工业社会能够提供教育机会的机构比例高一些,通过政府或私人捐助,以及不依靠慈善事业而自己能支付学费的人的比例也高些。
9.更多的人认识到只有获得文化才易获得成功。
10.根据成功命题和刺激命题,有较大比例的人想掌握一定的文化。
11.因为人的认识一般是正确的,因此事实上,在工业社会中有较大比例的人具有一定的文化,即工业社会里有文化的人的比例高于农业社会。
(三)从行为到宏观社会
霍曼斯提出一种观点来说明交换过程如何解释人口层次和社会层次的社会现象,并用一个命题来解释,群体的个人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换是如何最终被建构成社会和文化的。
1.拥有资本(酬赏能力)的人为创立更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投资,这可以增加他们自己的报酬,并使那些被活动组织化了的人也得到利益。
2.随着报酬的不断增加,这些人可以为更复杂的组织类型投资。
3.不断复杂化的组织形式首先要求使用概化的强化刺激物,然后要求规范法典来调节活动。
4.有了这种组织化的基础,就有可能使组织的形式更加复杂化,并有必要分化出子单位,以确保概化的强化刺激物的稳定性和规范的完整性。
5.出现这种分化之后,就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互动的网络,因为无论是要酬赏的各种行动,还是要制定新规范或使用旧规范,都有标准化的方法可用。
(四)霍曼斯理论的社会学意义
1.对整合的解释。
在统一地理环境中生活的人,培养出共同的信仰、传统及友谊,使得人们彼此行为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相互接受即赞同,导致社会肯定。
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多,就会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维持着社会的整合。
2.对权力的解释。
最小利益原则。
因不对等交换关系而出现。
权力取决于提供报酬的能力。
此说明只适用于初级群体,而不适用于正式的社会组织。
3.对地位的解释。
社会交换的实质是平等、公正。
给予别人得多,就会多取一些报酬。
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它们付出的多少。
地位的不平等也是在平等交换的基础上形成的。
霍曼斯的理论存在一定缺陷:
①心理还原主义:
将一切社会行为,归结为简单的心理行为。
认为人的行为,为了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满足。
②人的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的批评。
但事实上,行动并非理性,由非理性的偏好和习惯决定。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没有跳出“生物体”、“经济人”的圈子,他的理论主要适用于小群体的研究。
尽管如此,霍曼斯微观社会学的历史意义不可低估。
打破了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理论观点上也有积极方面。
如公正性期待等概念就是把公平交换和互惠的概念带入日常生活,对于解释人们之间的互动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三、布劳——辩证方法
布劳,生于奥地利维也纳,21岁移居美国。
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曾任1973-1974年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并被聘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布劳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时,正值默顿担任系主任并在美国取得广泛影响时,这不能不对布劳产生影响,他的理论焦点始终聚集在结构上。
他的社会交换理论被人们称为“结构交换论”。
布劳用对等性原则解释部分社会交换,用不对等原则解释另一部分社会交换,认为不对等交换产生了社会的权力差异与分层现象,从而,布劳用交换理论解决了微观向宏观过渡的问题。
布劳认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出于对交换的考虑,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行为。
要使行为变为交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某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
也就是说,一种行动是不是交换,视行为者是否把对方的回报作为行为发生的尺度,那些不期望他人回报的交往不属于交换。
在界定社会交换之后,布劳首先研究微观社会结构中的社会交换。
社会吸引的过程导致社会交换的过程。
互相提供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继续交往,但我们还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
单方面提供报酬。
比如,乙提供给甲某种东西,但甲无东西回报乙。
在这种情况下,甲有四种选择:
①强迫乙给他帮助;②从另一个来源获得乙所能给的帮助;③寻找没有乙给予的这种帮助也能过得下去的方法;④服从乙,按照乙的意愿行事,用此作为对乙的回报。
如果甲作出了第四种选择,由乙对甲就拥有了权力。
也就是说,乙付出资源,换来服从;甲付出服从,换得资源。
权力结构就这样形成了。
(一)基本交换原则
1.理性原则
人们在从事某种行动时,越是期望从对方那里得到更多的报酬,就越有可能从事这种活动。
2.互惠原则(Reciprocityprinciple)
①人们之间交换报酬越多,越有可能产生互惠的义务并以此来支配以后人们的交换。
②越是违反交换关系中互惠的义务,被剥夺者就越会倾向于消极地制裁违背规范的人。
3.公正原则(Justiceprinciple)
①人们建立的交换关系越多,就越有可能受到“公平交换”规范的制约。
②在交换中,越是不能实现公平规范,被剥夺者就会越倾向于消极地制裁那些违背规范的人。
4.边际效用原则(MarginalUtilityprinciple)
人们从事某一特定行为得到的期望报酬越多,则该行动的价值越小并且越不可能从事此活动。
5.不均衡原则(Imbalanceprinciple)
在社会单位中,某些交换关系越是稳定和均衡,其他交换关系就越可能变得不均衡和不稳定。
(二)群体结构和权力的生成
在布劳看来,表现为群体成员交换地位分化的群体内部结构的分化可以根据一般性报酬的不同而进行类型划分。
1.布劳把资源的提供者可能得到的报酬概括为四类一般性报酬的形式,根据它们所具有的价值从小到大排列为:
金钱、社会赞同、尊敬和依从。
2.布劳认为,大部分社会关系中,金钱都不适宜作为报酬,它的价值也最小,社会赞同可以作为一种适宜的报酬,但它不具有很高的价值,是社会地位差别不大的成员之间采取的一种报酬形式,最能体现结构分化的报酬形式是尊敬和依从,它们是具有最高价值的报酬。
4.由于依从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报酬,因此人们一般不会轻易的用依从同对方交换。
只有在交换地位的分化达到比较悬殊的程度时,才会出现以依从作为回报形式的分化模式。
也就是说,一个人以何种报酬形式进行交换,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主观动机,而是往往受到结构条件的制约。
4.人们在接受特定资源时,如果具备了下述条件,一般是不会以依从作为回报:
①人们可以用某种形式的服务作为回报手段。
②人们可以选择其他报酬形式。
③人们可以使用某种强制性手段迫使对方提供资源。
④人们可以找到其他资源提供者或替代资源,而不依赖于特定的提供者或特定资源。
在上述情况下,人们的回报形式往往是赞同或尊敬,从而使交换关系出现赞同网络的分化模式或声威等级的分化模式。
相反,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人们就只能以依从作为回报,资源提供者因此而获得权力,交换关系中随之出现权力等级的分化模式。
(三)基本交换系统
布劳认为,所有交换都在一个假定下进行,即人们从事社会交换是因为他们知道会得到报酬(社会吸引)。
在其交换系统中,包含了竞争、分化、整合和冲突。
1.竞争
交换各方,试图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资源不同,结局是资源优势人,顺利实现交换过程,优胜者。
缺乏有效资源人,未能按照期望得到公平回报,失败者。
2.分化
竞争的每一步结果都推动着群体内部结构的分化。
相对丰富社会资源、稀有资源的人,较高的交换地位,从多数人处得回报。
可自由选择交换对象。
其他成员,较低交换地位,不能自由选择。
3.整合
地位低的人,依从的好处大于拒绝的损失,高的人,资源与依从价值相当。
遵循互惠和公平规范,形成对权力结构的集体赞同,确立权利结构合法性。
4.冲突
报酬结构与报酬期待结构不符,成员感觉,代价多于报酬,产生被剥夺意识,瓦解权威的集体赞同和统一规范,消弱成员相互控制,权威蜕变为强制性权力,导致上下级对立。
(四)交换系统和宏观结构
布劳对宏观社会结构更有兴趣,他认为间接交换形成宏观社会结构。
布劳主张在分析宏观过程时,增添新的概念。
最重要的:
共享价值观和制度化。
1.共享价值观
作为一套为参与交换各方共同接受的统一的社会标准,使各方能够以同样的情境定义进入交换关系。
由于共享价值观提供了一致性的文化背景,减少了宏观交往过程中的隔阂、误会等不确定因素,从而促进和调节着宏观层次上的交换过程。
2.制度化
尽管共同价值为宏观交换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但使这一关系结构化,即维持稳定的关系模式,则须制度化过程。
其核心是在共享价值观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涉及各个具体交换关系的稳定和普遍的规范。
通过补充了共享价值观和制度化概念,将微观领域同宏观领域沟通起来。
通过揭示这两个概念的内在矛盾,指出了宏观层次上社会过程的辩证性质。
基本价值观总是包含着反对现行制度的成分,在制度确立的过程中也已经包含着制度毁灭的因素,价值观与现行制度的矛盾将导致社会冲突,因此推动着制度的变革。
布劳的交换理论从微观到宏观系统的追述了社会交换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形态和影响,补充、丰富和发展了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使理论应用于复杂的社会结构领域,将霍曼斯具有还原论色彩的微观交换论同帕森斯的宏观结构功能主义之间的分歧调和起来,从而部分地实现了用交换关系说明宏观结构的政治夙愿。
四、交换网络理论
20世纪60年代,埃默森追随齐美尔的理论传统,寻求关于基本交换过程的形式社会学。
埃默森的问题是,个人与集体行动者之间的各种交换能否以同样的原则来理解。
通过对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社会网络分析的综合,埃默森为他提出的问题提供了创造性的答案。
心理学为他提供了交换背后的驱动力,而网络社会学使他以相同的术语对个人与集体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概念化。
埃默森英年早逝之后,社会网络分析由他的同事与学生继续推进。
(一)埃默森
埃默森关心的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形式,在给定价值观与偏好的情况下,行动者为何要加入交换关系。
如果交换关系存在,这意味着行动者愿意交换有价值的资源。
其理论目标在于交换以后会发生什么,在乎行动者之间的关系。
1.基本交换过程
在埃默森的理论体系中,分析开始于至少发生在两个行动者之间的现存的交换关系。
这一关系在三个相互促进的方面形成,即①至少有一个行动者意识到机会;②发起行动;③行动者之间交易的完成强化了交易双方的关系。
如果最初的发起行为没有得到促进与强化,交换关系就不会形成且维持一段时间,其在理论上就没有意义。
埃默森的分析途径始于现存的交换关系。
如果交换关系表现为B对A的依赖,即得到了强化,那么,A对B就拥有了权力优势的东西。
拥有权力优势就会运用它,结果是行动者A在交换关系中将越来越多的成本加诸于B(权力的运用)。
按照埃默森的观点,权力优势表示非均衡的交换关系,但假以时日,非均衡的交换关系会趋于均衡,在A享有对B的权力优势的情况下,会激发平衡运作:
①行动者B可以降低A所提供的强化物或报酬的价值,减少对A的依赖。
②行动者B可以增加A所提供的强化物或报酬的替代品的数目,减少对A的依赖。
③行动者B可以试图提高其提供给A的强化物的价值,增加A对B的依赖。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