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1260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b×

=c×

(a、b、c都不为0)

因为<

<

,所以b>

a>

c。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找单位“1”的方法:

从含有分数的句子中找,“的”前“比”后的规则。

(3)当句子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做单位“1”。

(4)乘法应用题中,单位“1”是已知的。

(5)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

(6)分率与量要对应。

①多的比较量对多的分率;

②少的比较量对少的分率;

③增加的比较量对增加的分率;

④减少的比较量对减少的分率;

⑤提高的比较量对提高的分率;

⑥降低的比较量对降低的分率;

⑦工作总量的比较量对工作总量的分率;

⑧工作效率的比较量对工作效率的分率;

⑨部分的比较量对部分的分率;

⑩总量的比较量对总量的分率;

第二单元 

分数除法概念总结

1.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表示:

已知两个数的积是 

与其中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4.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6.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7.比的后项不能为0。

8.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9.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10.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11.在工农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12.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它本身。

13.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商小于或等于它本身。

14.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商小于它本身。

解分数应用题注意事项:

1.找单位“1”的方法:

当句子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做单位“1”。

2.找到单位“1”后,分析问题,已知单位“1”用乘法,未知单位“1”用除法(注意:

求单位“1”是最后一步用除法,其余计算应在前)。

单位“1”×

分率=比较量 

比较量÷

分率=单位“1”

3.注意比较量与分率的对应:

⑤提高的比较量对提高的分率 

4.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解应用题时应把题中的不变量做为单位“1”,统一分率的单位“1”,然后再相加减。

5.单位“1”的特点:

①单位“1”为分母;

②单位“1”为不变量。

第三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概念总结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在有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的计算中,要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即:

先乘除后加减。

在同级运算中,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运算定律包括:

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

3.解分数应用题注意事项:

与第二单元相同。

第四单元 

圆概念总结

1.圆的定义:

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

d=2r

= 

d

9.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取 

3.14。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

C= 

或C=2 

r

12、圆的面积:

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所以圆的面积= 

r。

14.圆的面积公式:

S= 

r²

 或者S= 

(d 

2)²

或者S= 

(C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 

- 

 或 S= 

(R²

-r²

)。

(其中R=r+环的宽度.)

18.环形的周长=外圆周长+内圆周长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

C= 

2+d 或 C= 

r+2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 

2  公式为:

2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4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4倍,而面积扩大16倍。

22.两个圆的半径比等于直径比等于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以上比的平方。

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

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

3,

而面积比是4:

9。

23.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 

a厘米;

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 

a厘米。

24.在同一圆中,圆心角占圆周角的几分之几,它所在扇形面积就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

所对的弧就占圆周长的几分之几.

25.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26.扇形弧长公式:

 L=

扇形的面积公式:

 S= 

(n为扇形的圆心角度数,r为扇形所在圆的半径)

27.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8.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长方形

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等边三角形

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圆、圆环。

29.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第五单元 百分数概念总结

1.百分数的定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无单位名称。

2.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5%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5%。

3.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分子部分可为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小于100或等于100。

4.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6.百分率公式:

7.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8.纳税的意义: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

9.纳税的种类:

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10.应纳税额: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11.税率: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1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

税率

13.储蓄的意义:

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14.存款的类型: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方式。

15.本金: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16.利息: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17.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

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18.利率: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9.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

利率×

时间×

(1-20%)

20.银行存款利息的税金=利息×

20% 或 =本金×

20%

21.国债利息的计算公式:

时间

22.本息:

本金与利息的总和叫做本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