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2869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曰:

“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1)译出大意,注意重点词语“唯”“帝”“苟”“死”等的翻译。

帝:

做皇帝。

苟:

如果。

死:

为……死。

(2)译出大意,注意重点词语“面责”“庶或”“济”等的翻译、宾语前置。

面责:

当面指责。

庶或:

或者。

济:

成功。

(1)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而已,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2)金人虽然不索要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指责他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

考中进士,任礼部员外郎。

靖康二年(1127)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

钦宗二十多天还不回来,孙傅多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

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

“我只知道我们君主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立异姓为帝,我就死去。

”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诸王、妃子公主,孙傅留住太子不放行。

秘密谋划把他藏在民间,另外找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并杀死十几个囚犯,把他们的头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

“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

于是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献过来。

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

”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承担这件事。

孙傅说:

“我是太子傅,应当与太子同生死。

金人虽然不索要我,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敌帅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孙傅于是跟从太子出城。

二、(2015·

新课标全国卷Ⅱ,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来护儿,字崇善。

仁寿初,迁瀛洲刺史。

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

“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

“公意乃尔,朕复何望!

”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儿曰:

“陛下今何在?

”左右曰:

“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

“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乃遇害。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句中关键词:

“军旅”“咨怨”“游幸”。

全句大意。

(2)句中关键词:

“凶逆”“王室”“泉壤”。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

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2)不能够肃清凶恶叛逆,以至于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呢!

【真题迁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2)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幸”“是”“荷”。

“因”“构逆”“忌”。

(1)陛下如今巡幸江都,那里是臣衣锦还乡之地,臣深受恩宠,不敢只为自己打算。

(2)来护儿于是不敢再说话,等到宇文化及发动叛乱,十分忌恨来护儿。

仁寿初年,来护儿改任瀛州刺史。

炀帝继位,来护儿被召入朝,百姓留恋怀念他,许多日仍不能出境。

大业十二年,炀帝巡幸江都,来护儿劝谏说:

“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

希望陛下驻圣驾于洛阳,根据时节休养生息。

陛下如今巡幸江都,那里是臣衣锦还乡之地,臣深受恩宠,不敢只为自己打算。

”炀帝听后,神色严厉地站了起来,好多日子不得相见。

后来,炀帝怒气消解,才令人领来护儿入见,说:

“公竟然有这样的意思,朕还有什么指望!

”来护儿于是不敢再说话,等到宇文化及发动叛乱,十分忌恨来护儿。

这一天早晨将要朝见时,被抓了起来。

来护儿问道:

“陛下如今在哪里?

”身边的人回答说:

“今天被抓了起来。

”来护儿叹息说:

“我身为大臣,担负着国家的重任,不能够肃清凶恶的叛逆,以至于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呢!

”于是就被杀害了。

翻译从3处着手,明确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命题人设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为翻译题,说明此句有特殊之处。

或考其中的某实词、某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

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首先要思考所翻译句的命题点在哪里,抓住了命题点,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点。

着眼点1 关键实词

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例如: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翻译这两句时,必须注意句中的关键实词:

(1)“备”(防备)、“出入”(进入)、“非常”(不同寻常)等词。

(2)“如”(惟恐)、“举”“胜”(完、尽)等词。

着眼点2 关键虚词

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

(1)必须译出的:

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

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2)不必译出的:

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苏武传》)

(2)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

翻译这三句时,必须注意句中的关键虚词;

(1)“乃”(于是),“以”(凭)等虚词;

(2)“之”(这件事),“以”(把)等虚词;

(3)“之”(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矣”(语气助词,可译为“了”)等虚词。

着眼点3 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考生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根据前面“考点一”中“文言句式七大类型”的学习,考生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提示:

在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关键实词”“关键虚词”“文言句式”,并作解释)

徐勉字修仁,东海郯人也。

勉幼孤贫,早励清节。

年六岁,属霖雨,家人祈霁,率尔为文,见称耆宿。

及长好学,宗人孝嗣见之叹曰:

“此所谓人中之骐骥,必能致千里。

”年十八,召为国子生,便下帷专学,精力无怠。

同时侪辈肃而敬之。

祭酒王俭每见,常目送之,曰:

“此子非常器也。

”每称有宰辅之量。

六年,除给事中、五兵尚书,迁吏部尚书。

尝与门人夜集,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

勉正色答云:

“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故时人服其无私。

勉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畜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门人故旧或从容致言,勉乃答曰: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

子孙才也,则自致辎;

如不才,终为他有。

”及卒,帝闻而流涕。

谥简肃公。

(选自《南史·

徐勉传》)

1.祭酒王俭每见,常目送之,曰:

关键实词:

“目”,名词作状语,用目光;

“非常”,古今异义词,“非”译为“不是”,“常(器)”译为“普通(人)”。

关键虚词:

“之”,代词,代指徐勉。

文言句式:

“祭酒王俭每见(之)”为省略句,“此子非常器也”为判断句,“非”表否定判断,译为“不是”。

祭酒王俭每次见到他,都用目光送他离去,说:

“这个人不是普通人。

2.勉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畜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居”,担任;

“畜积”,积蓄;

“奉”为通假字,通“俸”,俸禄;

“赡”,供养;

“贫乏”,穷困。

“虽”有两个义项,一是虽然,一是即使,此处为“虽然”;

“之、者”,此处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为定语后置句,“贫乏”作了“亲族”的定语,现代汉语语序为“奉禄分赡贫乏亲族”。

徐勉虽然身居显要职位,但不经营产业,家里没有积蓄,他将俸禄分送出去以供养穷困的亲族。

3.勉乃答曰:

“遗”,“遗留”;

“才”,属于名词作动词,译为“有才能”;

“致”,获取;

“辎”,财物。

“乃”,副词,于是,就;

“以”,介词,把;

“之”代词,代指子孙;

“则”,副词,那么。

“人遗子孙以财”为状语后置句,“以财”作了“遗”的状语,翻译时要前置;

“我遗之清白”为状语后置和省略句,现代汉语语序为“我(以)清白遗之”;

“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该句省略了表假设关系的虚词,翻译时要加以补充,应该为“(如果)子孙才也,则自致辎”。

徐勉就回答说:

“别人把财产留给子孙,我把清白留给他们。

子孙如果有才,就会自己取得财物;

如果没有才,财产终究要为他人所有。

徐勉字修仁,是东海郯人。

徐勉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很小就自我勉励,恪守高洁的节操。

六岁时,恰逢连绵大雨,家人祈祷放晴,徐勉随意写了一篇祷文,竟被有名望有学问的老人称道。

年龄稍大后喜爱学习,同族人徐孝嗣见到他赞叹说:

“这就是所说的人中的骏马,一定能到达千里之外啊。

”十八岁时,被召为国子生,他就闭门苦读,专攻学业,精力很好,不知疲倦。

同辈人都对他肃然起敬。

”常称赞他有宰辅的气度。

天监六年,被授官为给事中、五兵尚书,迁任吏部尚书。

他曾经跟门客夜间举行宴会,有个叫虞皓的门客请求做詹事五官。

徐勉端庄严肃地回答说:

“今晚只可谈风月,不应说及公事。

”所以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无私。

门客、老友有人随口进言,徐勉就回答说:

”等到他去世,皇帝听说后流泪痛哭。

谥号为简肃公。

题组一 语段翻译

湖南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禁家人侵渔

张养浩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

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踵也。

呜呼!

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

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

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

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者,未易与言。

有官君子,其审择焉。

(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2)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3)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涉及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

(1)“所以……者,……也”是固定句式,可理解为:

“……原因,是……。

(2)使,表假设;

第一个“为”,介词,“为了”;

第二个“为”,动词,做。

(3)“盖”表推测,可理解为“大概”;

“阖门”,指“家庭”,“几席”指“几案与坐席”。

(1)做官的不能清白,往往是由于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2)假如为了子孙而做这件事,但是子孙却不能拯救我。

(3)大概自己有所作为虽然家庭清贫,可是能够荣及子孙;

为人虽然自己高兴,可是祸患却在几席之间产生。

做官的不能清白,往往是由于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做官的本人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家人就会从其他人中获得。

或者非法经营,侵害百姓;

或者通过审理案件收受贿赂;

或者假公济私,或者接受关系请托,接受宴请,追逐名利,全家人都肆无忌惮,以致做事时动辄互相从牵制,威严没法施行。

自己虽然一天天好起来,但百姓却一天天困顿下去,自己虽然天天高兴,但百姓却天天抱怨。

因此而犯罪招辱的人,比比皆是。

假使为了妻妾而这样的,那么妻妾也不能救我;

假使为了子孙而这样的,那么子孙也不能救我;

假使为了朋友而这样的,那么朋友也不能救我。

(既然)妻妾、子孙、朋友都不能救我,就不如恪尽职守,坚持廉勤奉公,而自己亲历亲为(为百姓做实事)不是更好吗?

大概自己有所作为虽然家庭清贫,可是能够荣及子孙;

为人虽然自己高兴,可是祸患却在几席之间产生了。

(对于)这两种情况,如果不是真正理解深刻领悟,还不能轻易与他谈论。

官府中的君子,还是请你们认真思考,仔细选择吧!

二、(2014·

于休烈,河南人也。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

“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

”对曰: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节选自《旧唐书·

于休烈传》)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1)译出大意,重点词语“罪己”“规过”的翻译。

(2)译出大意,重点词语“亲贤”“推毂”“曾”的翻译。

(1)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

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2)而(于休烈)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竟连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于休烈,是河南人。

正值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改任太常少卿,掌管礼仪事务,兼修国史。

肃宗从凤翔返回京城,振作精神听取臣下建议,曾对于休烈说:

“国君的任何举动都要记录下来,这才是良史。

朕有过失,卿是否记下了?

”他回答说:

“夏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

”代宗即位,鉴别官员的名望品德,于休烈受到宰相元载称赞,于是被授为右散骑常侍,依旧兼修国史,多次晋封为东海郡公,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中共三十多年,历任清贵显职,家中没有一石的积蓄。

恭谨俭朴温和仁义,从不将喜怒之情表现在脸上。

而(于休烈)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竟连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酷好书籍,手不释卷,直到临终。

三、(2014·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

明年召拜户部尚书。

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郎中李梦阳进曰:

“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

“善。

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

”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

瑾等大惧。

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

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

诏降一级致仕。

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

数月始释。

(节选自《明史·

韩文传》)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

翻译句子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子关键词,辨识句中特殊句式,能直译的直译,不能直译的意译。

(1)关键词:

赐、复、民业、力争。

(2)关键词:

偕、伏阙、入、不食。

(1)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关键词:

赐、复、民业、力争)

(2)韩文立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帝震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

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偕、伏阙、入、不食)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工科给事中官职。

弘治十六年被授予南京兵部尚书。

第二年任命为户部尚书。

韩文为人凝重敦厚,和蔼纯朴,平时谨慎谦虚。

等到面临大事,坚决果断不妥协。

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韩文主持国家经济两年,竭力遏制权贵幸臣,权贵幸臣对他深恶痛绝。

而这时青宫原有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天天引诱皇帝逐狗跑马、放鹰猎兔、莺歌燕舞、沉迷角抵,不理朝政。

韩文每次退朝,对同僚谈及此事,便伤心落泪。

郎中李梦阳进言说:

“您如果在此时率领大臣坚决抗争,除去‘八虎’也很容易的。

”韩文捋须挺胸,毅然改变容色说:

“好。

即使事不成功,我这个年纪死也无憾了,不死不足以报效国家。

”韩文立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疏呈进,皇帝震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

刘瑾等人非常恐惧。

刘瑾特别恨韩文,天天派人探察韩文的过失。

一个月后,有人把假银输入内库,于是把这作为韩文的罪状。

皇帝下诏降韩文一级官职退休。

刘瑾并未解恨,以遗失部籍档案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