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7309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概括文档格式.doc

第三、通用过程模式应该考虑三方面因素:

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

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

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第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四者要不断互动,从而达到助人的目标。

1、改变媒介系统:

既是服务对象改变的媒介,又是改变努力的主要行动者,是专业的助人者。

2、服务对象系统:

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受益人。

3、目标系统:

再确认了服务对象系统后,要与服务对象其同意其确定目标系统;

大于服务对象系统,有时效性,两个系统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有时交叉。

4、行动系统:

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

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第一、接案

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来源:

主动求助、转介、工作者主动接触

2、认定服务对象类型:

自愿、非自愿(转介)、强制

3、了解求助过程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二、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1、准备(提纲):

资料准备、拟定面谈提纲

2、面谈:

(主要任务:

界定服务对象需要和问题、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改变态度和行为)技巧:

主动介绍自己、沟通(治疗性沟通)、倾听、对服务对象的想法和反应有透彻的了解、经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敏锐感觉服务对象情绪反应、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

3、收集资料:

个人、身体(生理、病史)、特点和能力、社会环境。

方法:

亲自询问、向相关人员咨询、查阅档案、家访。

4、初步预估:

界定并确认问题、机构是否能处理、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愿意被协助、达成服务协议、确定问题先后次序、紧急介入。

5、建立专业关系:

技巧:

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

6、决定工作进程:

终结服务、转介、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7、签订初步协议:

问题的初步界定、机构和工作者可提供的服务、相互的角色期望、暂定的时间长度(口头或书面)

三、影响结案成功的因素:

双方期望不一致、工作者能力不足、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帮助、社会文化因素、不同专业间配合出现问题。

四、接案的注意事项:

是否紧急介入、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第二、预估(案例分析题)

一、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

1、目的: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持续的因素、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2、任务:

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了解服务所处的环境系统状况。

3、特点:

持续性、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参与、行动取向、有可识别的步骤、渗透了专业判断、局限性。

4、原则:

个别化原则、合作原则、避免片面、避免简单归因、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

二、预估的基本步骤:

1、收集资料:

个人、环境。

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观察、咨询、家访、利用已有资料。

2、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资料和问题

3、认定问题:

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问题发生的原因、处境及其社会系统的情况;

探究服务对象问题的不到解决的原因;

描述服务对象系统的发展阶段、描述并鉴定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源状况(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学习能力、资源、时间等)。

4、撰写预估报告:

资料和事实、专业判断(对资料的理解、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评估、对形成问题原因的分析、对问题原因的理解和解释、判断改变的可能性和改变的益处。

)。

三、预估的主要方法:

1、社会历史报告:

社会历史报告信息表

接案信息

详细说明

社会工作者的思考

2、家庭结构图

图例:

方形—男性;

圆形—女性;

实线—已婚;

虚线—未婚;

线段上划单斜线—分居;

线段上划双斜线—离婚;

父母与子女:

粗、细实线—关系紧密或不紧密,虚线—关系有问题或者不好;

孩子出生日期排列从左到右;

死亡—在方或圆上划叉。

见P47图2—1张敏的家庭结构图

3、社会生态系统图

用圆圈将家庭系统(如上)和其他社会环境系统分别圈起来,用线段连接,圆圈间的距离表示关系亲疏,连接的线段:

实线—关系紧密、虚线—关系不紧密、曲线—关系有问题或紧张、箭头—关系的方向性。

见P49图2—2孟健的社会生态系统

4、社会网络分析(非正式支持系统、正式支持系统)。

服务对象系统的社会支持网络表

非正式系统

正式系统

社会性系统

专业系统

配偶、子女、家长、同学等

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

社会工作者、教师、律师等

社会支持网络评估表

姓名、地址、电话

关系(亲朋

、社工)

帮助他人的愿望(高中低)

助人能力(社会、情绪)

资源、物资

简述

接触次数(每日、周、两周、月、更少)

相识时间(一、六个月、一年、

一至五年、

更长)

关系密切程度(简述感情和舒服程度)

第三、计划(方案设计题)

先写标题:

如“帮助**的计划书等”,画系统图、写图例。

一、服务计划的构成:

1、目的和目标(最重要):

答题时只答目标,正面语言、优势视角、目标可测量、可行性、说明完成的时间、目标与机构功能一致。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个人:

社工能、要做什么;

家庭:

找家庭成员谈话;

小组和群体:

介绍或组成小组;

组织:

帮助个人寻找资源;

社区:

人在环境中、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居民代表共同讨论社区问题、在社区内寻找资源帮助个人。

3、介入策略:

答题时写“通过+计划目标+间接介入策略”,内容与目标对应、正面语言、服务对象自决。

5点必写:

直接、间接;

微观、中观、宏观。

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构建(志愿者、邻里)、政策倡导。

介入行动:

危机介入、物质支持、心理辅导;

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4、协同合作者:

服务对象+题中出现的人、介入中需要参与的人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

略写

社工角色:

服务提供、支持、倡导、关系协调;

管理、资源筹措、政策影响、研究。

服务对象角色:

合作者、资源提供者。

6、具体工作程序和工作时间表。

策划

实施

评估、总结

2个月

6个月

3个月

二、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

要有服务对象参与;

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计划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

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要能够总结和度量,为评估打好基础。

三、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

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如:

一对关系紧张的父子希望改善关系——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具体措施:

每天至少交谈一个小时、每周共同参加一次“家庭生活教育”小组活动等);

设定工作目标:

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

选择介入系统——直接、间接;

选择行动内容:

危机介入、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专业咨询。

3、签订服务协议:

内容:

计划的目的和目标,双方的角色和任务,未达到目的与目标所采取的步骤、方法与技巧,期望达到的结果以及进行总结、测量和评估的方法。

原则:

明确性、得到认可、具有弹性、具有实用性。

四、服务协议的形式:

书面、口头。

示例:

张明夫妇领养福利院儿童王强的工作协议

社会工作者和张明夫妇协议履行下述要求:

张明夫妇社会工作者

1、每周探望王强以使王强熟悉1、2007年2月为张明妻子安排

他们直到2007年6月6日。

报名参加父母培训课程。

2、张明妻子要参加社区每周举办的2、安排张明夫妇和孩子从2007年

“如何做父母”课程直到2007年2月20日开始到6月30日

7月底。

每周见一次面。

本协议在2007年4月16日做中期评估,讨论为达计划目标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

张明夫妇签名:

社会工作者签名:

五、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

1、签订协议的过程:

会谈协议、界定服务对象问题、协议介入目的和目标、协议介入策略和行动。

2、技巧:

认定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与服务对象讨论对问题的看法、描述介入工作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目的和目标并说明行动的具体策略、总结和强调协议的主要内容。

第四、介入:

一、介入的特点:

有计划、有目标的行动;

干预是介入的核心;

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

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二、介入的分类:

直接接入、间接介入。

三:

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个别化;

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瞄准服务目标;

考虑经济效益。

四:

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帮助**对事物采取正确的分析态度和方法,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改进**扮演社会角色的技巧,发掘他们的潜能,帮助建立积极的人生观。

角色:

辅导者、促进者、提供意见者、教育者。

2、进行危机介入:

可提供支持与协助:

保护、接纳、提供希望与鼓励及教育与指导。

帮助**恢复应对问题的能力以解除危机;

帮助宣泄有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予支持;

介入目标要现实;

担任教导角色,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功能恢复是可以结束介入行动。

3、运用活动作为接入的策略:

考虑的因素:

活动与介入目标相吻合;

符合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殊需要;

开展活动需要场地、资金和设备要与机构的能力、资源条件相配合。

4、调节行动:

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进行接触;

协助环境系统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

协助双方界定共同目标。

5、运用影响力:

诱导——奖励与处罚;

劝导;

利用关系;

利用环境。

五:

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

协调和连接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

制定计划创新资源;

改变环境;

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

第五、评估

一、评估的目的:

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二、评估的作用:

监督介入进度;

发展本土社会工作指示和方法、促进专业成长;

巩固改变成果;

社会问责(向服务对象、社会交代、专业问责)。

三、评估的类型:

过程评估:

(初、中、结束期)工作目标、介入过程、介入行动、介入影响;

结果评估:

目标结果(比较概括)、理想结果(可以量度)。

四、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1、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

单一个案设计、对照组设计、时序性系列测量(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

2、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

(完成任务百分比)五个等级尺度——没有进展、极少实现、部分实现、大体上实现、全部实现。

3、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

目标核对表、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4、介入影响的测量:

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差别影响评分。

第六、结案

一、结案的类型:

目标实现、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

二、结案的任务:

总结工作、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解除工作关系、做好结案记录。

三: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1、正面反应:

给予肯定并适当强化以增强服务对象面对未来的信心;

要避免刻意渲染这种气氛,防止离别的伤感情绪。

2、负面反应(分离焦虑):

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

处理方法:

与服务对象一起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

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

社会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成果的因素;

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他们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

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儿童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爱的需要、学习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社会化的需要、被保护的需要。

第二、儿童的问题:

1、婴儿期(0—1):

问题:

如何避免疾病困扰及保障生命安全,主要是生理层面的;

资源:

家庭及其他抚养主体提供的物质和照顾,相关法律及政策,可获得的公共服务。

2、幼儿期(1—5):

害怕环境中出现陌生物体或新事物或新面孔,害怕黑暗,害怕睡觉,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显现,一些个体开始表现出行为及心理偏差,例如:

过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

父母和家庭为重要资源,社会结构资源(医疗照顾的形态、安全住处、健全的营养、适当的正式于非正式儿童照顾的安排)。

3、学龄期(6—14):

学习性问题(厌学、焦虑),行为问题更为明显甚至会出现未成年人犯罪。

自身生理、心理资源是重要因素;

社会结构资源(家庭、社区环境、学校系统、同辈群体)。

第二、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1、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立足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

2、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特定对象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之上。

3、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社会、理论、方法和技巧。

4、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及自助的服务活动。

第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理论基础:

儿童生物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儿童社会学、儿童文化学。

2、表现形式:

宏观层面:

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促进对儿童的养育、推动儿童教育事业、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的环境、加强儿童卫生保健、开展儿童家庭服务、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提供儿童的信息与资讯;

公共关系层面:

(支持性的儿童福利服务)宣传儿童权利、解释儿童福利与服务的需求。

微观层面:

支持性服务(提高儿童所处环境的功能,强化照顾者能力)、保护性服务(失学、家暴、处于危险环境,主要确保儿童权益的基础上尽量少改变其生存环境)、补充性服务(留守儿童,结案时考虑会不会二次伤害)、替代性服务(儿童福利院安置、家庭寄养、收养服务,前期评估重要,考虑是否在授权范围内)。

3、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4、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社会福利机构、社区、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

第四、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儿童社会工作额特殊性区别:

对“服务对象自决”的差别化理解:

自决的主体应是儿童的监护人或直接抚养人。

做决定时,应多让儿童参与。

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

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包括家庭所在的城市、社区、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内部结构。

社会工作者的特殊角色:

保护者。

需特别保护儿童:

被拐卖儿童、残疾儿童、被遗弃儿童和孤儿、流浪儿童、受虐待儿童。

2、儿童社会工作中评估的应用:

目的:

收集信息;

查阅资料、访谈、问卷测量。

3、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

儿童辅导(个案):

游戏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法、当事人中心治疗法、社会技巧训练):

想象互动游戏治疗(隐藏性身体疾病、心情非常混乱、4—10岁的想象游戏、较大的孩子画图、捏黏土、讲故事)、沙盘游戏治疗(心理疏导、心理治疗)。

儿童小组工作:

课外兴趣班、少先队小队、课外补习小组、假日服务小队;

亲职教育服务—亲子沟通平行小组:

训练内容:

沟通技巧、环境设计技巧、孩子行为改变技巧、家长训练、家庭改变技巧。

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

暴力的发生不是他们的错、增加自尊、学习新方法来自我保护、认识可以协助自己的正式于非正式资源、学习以新的非暴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首先考虑儿童的安全、进而协助儿童沟通及表达他们的感觉、还须与家庭、学校、医院、司法部门、公安部门、儿童和青少年保护机构及社区有关力量或社会资源密切配合。

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一、青少年的需要:

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

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

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

对未来生涯做准备;

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

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第二、青少年的问题:

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网络成瘾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矛盾问题、亲子关系失衡问题、失学失业问题、其他方面问题(青少年道德品格方面的问题、生活方式方面的问题、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问题)。

第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

3、“人与环境互动”的是视角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入焦点。

4、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始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第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思想道德品格辅导、心理及认知辅导、生涯规划、就学就业辅导、生活方式辅导、人际交往辅导、行为偏差及青少年犯罪的矫正服务、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

第五、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个案:

预估(需求):

人格特征、自我发展、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知识技能水平、学校的接纳及支持、劳动部门就业政策和机会、社会支持网络、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家庭和同伴的支持。

介入:

提升青少年的能力、改善支持关系、优化同辈群体、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会环境。

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

提高抗逆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心理社会分析模式、认知行为模式、家庭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生态系统模式、增权模式。

2、小组:

同伴给予经常性、多样的鼓励、赞许比成人给予的增强有效;

小组过程可以帮助组员学习新观念、行为,过渡到现实生活中提供良好地帮助和训练;

小组规范对规范组员行为有很好的制约作用;

提供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

为社区青少年建立正向积极的伙伴关系提供良好的支持,安全开放的交往环境,增加交往能力。

3、社区:

将居民组织起来整合有效资源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服务;

组织社区青少年参与社区发展提升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4、专项服务:

青少年网络脱瘾辅导服务(心理社会模式):

人在情境中;

青少年就业辅导服务;

青少年历奇辅导服务。

  

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老年人的需要:

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一条龙照顾。

第二、老年人的问题:

疾病与医疗、家庭照顾、宜居环境、代际隔阂、社会隔离。

第三、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反思并运用督导机制;

需要多学科合作。

第四、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信息服务、事务管理)。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抑郁症、痴呆症、谵妄、焦虑症。

3、精神问题的解决:

珍惜生活,活在当下,享受生活;

找到往事的意义;

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

接受生活中好的和不好的一面,寻求和解和宽恕,弥补过往生活留下的缺憾;

拓展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

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老年伴侣、家庭体系(帮助家庭解除羁绊,代表老年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拓展新技能;

帮助老人把冲突的需求排次序;

为老年人制定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照顾人支持体系(照顾人支持小组)、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

5、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临终关怀;

丧亲问题(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

提供情感支持、代表老人及家人争取合理权益、相关信息、丧亲辅导)酗酒问题、自杀(自杀干预)。

第五、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缅怀往事疗法(抑郁症、自尊、社会化),人生回顾疗法(重新构建老年人对人生历程的看法),验证疗法(晚期老年痴呆)。

  2、老年小组工作方法:

现实辨识小组(轻中度混乱,早期痴呆症);

动机激发小组(10—15人有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6—12次,每周一次)。

注意:

尊重老年人自决权;

平衡对小组合对个别组员的责任;

保密,小组中的事留在小组;

对互动中有可能的伤害采取介入措施。

  3、老年社区照顾:

独居(精神需求、医疗、突发病救治)、高龄(为此类家庭的支持性服务)、伤残(个案管理)、困难(危机干预、日常照料、心理辅导)居家服务、社区中心服务(一站式)、社区入住设施服务。

提供生活照顾、健康教育、志愿者工作、法律援助、精神健康、出行等。

优势视角、充权、统筹规划、资源链接和整合。

  4、老年机构照顾:

需求评估;

入住引导;

协助入住者及其家庭运用社区资源解决入住机构带来的经济、法律、精神健康和其他方面的问题;

制定机构的社会工作服务计划;

协调各项社会服务方案;

落实社会支持;

个案管理;

转介等。

托老所、老年公寓、护老院、敬老院、老年福利院、养老院或老人院、老年护理院。

 5、老年社会工作督导:

对新进社工进行支持性、教育性、行政性督导。

第六章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的需要:

生殖健康、妇女权益和妇女发展得到保障、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建立的需要。

二、妇女的问题:

婚姻和家庭问题、针对妇女的暴力、妇女的生殖健康、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妇女就业、妇女的贫困化、其他(参政率低、妇女教育资源普遍不足)。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