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3147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A云南省  B贵州省  浙江省 D陕西省

【解析】从对远古人类遗址学习中,我们知道元谋人是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的,故答案选A。

例2(2008年南京)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

【解析】从题干获知北京人、木炭、灰烬,再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北京人会制造和

使用工具,会使用火。

因此只有B是正确的。

【目标检测】

1祖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在( )

A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B距今约170万年前

距今约20万年前D距今约18000年前

2下列原始人类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第一页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

32008年奥运会期间,游客可以在北京地区实地考察到下列哪种古人类遗址?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

4小明在参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一尊远古人类复原塑像,这个塑像

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头部与现代人有明显的差别,但具

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此远古人类的名称应是()

A.元谋人B.北京人.顶洞人D.半坡人

下列原始人类,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上一样的是()

A元谋人B蓝田人北京人D顶洞人

6下列远古居民中,最早懂得使用火并能用火烧烤食物的是()

7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北京人B顶洞人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8如果想更好地深入了解顶洞人的情况,我们可去()

A.云南省B.江苏省上海市D.北京市

9下列原始人类,能制造有孔的器物并会用兽皮缝制衣服的是()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一群远古人类,他们从河滩上捡鹅卵石,从上捡石块,经过打制,

做成粗糙的石器,还用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

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去猎取动物,从事

采集,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须的食物。

材料二另有一群远古人类,他们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有孔的器物,还

能人工取火,生活条得到改善,他们已有爱美意识。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所反映的远古人类生活年代距今约多少年?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远古人类生活的情况?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的“他们”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质疑反思】

第2原始农耕化的遗存

记住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

理解自

然条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影响。

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主要是陶器),培养理解

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能力,发现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

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

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比较方法。

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

其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适应、利用和改造

自然的典型史实,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1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化的遗址是,距今约年,其遗址

位于今天的省境内。

2.最早种植水稻的是原始居民。

3人类建造房屋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建造的木头房子。

4约6000年前,生活在今半坡的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石器,

他们把加工成小米,还会纺织。

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有美丽图案,陶器上还有一些刻画符号。

【问题探究】

半坡原始居民比顶洞人有哪些进步之处?

例1(2008年株洲)水稻在我国有着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

尝香喷喷的米饭/()

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浙江河姆渡D.陕西半坡村

【解析】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碳化稻谷、稻叶等,说明河姆渡人已经

开始种植水稻了,因此符合题意的答案是。

例2(2008年聊城)下列物出土于同一原始化遗址,生活在该遗址的原始居民

钻孔石斧纺轮二鱼纹彩陶盆

①已使用磨制石器②会纺线织布③烧制陶器④拥有成熟的字

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半坡人生活时代已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培植农作物粟,纺麻织布,还会制作彩陶,

但目前没发现有成熟的字,因此④不正确,故答案只有A符合。

1下列是原始农耕化遗址代表的是()

①周口店遗址②元谋人遗址③河姆渡遗址④半坡遗址

A①②B①③②④D③④

2在下列哪个遗址中发现了木质的船桨和陶质的微型舟?

()

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

3右图是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骨耜,它的距今年代约是()

A170万年前B18000年前7000年前D6000年前

4如再现浙江余姚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情景,将不会出现的情景是()

A.种植水稻B.骨耜耕地.住半地穴式房子D.用陶器装粮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可能吃的主食是()

A.麦面食B.小米粥.大米饭D.玉米馒头

6如果你想参观半坡遗址,就要去()

A.北京B.南京西安D.成都

7下列能吃上小米、穿上麻布衣服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

8在干栏式建筑里居住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B.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9识读右面两幅图片,回答

下列问题:

(1)图一是

式房屋,图二是式房屋。

(2)图一和图二是我

国原始农耕时代

图一图二

的两处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他们分别为什么原始居民居住?

(3)这两处原始居民房屋结构的不同与什么有关系?

(4)结合所学知识,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再现其中一处原始居民的生活情景。

第3远古的传说 

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传

说的实质;

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回忆已学知

识并联系有关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

人始祖的情感;

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的美德,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1大约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

和领导的两个部落十分有名。

在南方,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2传说中是陶器的发明者,他还发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药物。

3黄帝聪明能干,创制,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

传说中他还发

明了和。

4战胜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不断融合

邻近的部落,构成后族的主干。

华夏族尊奉的祖先是。

6黄帝以后很久,相继接替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是、、,他们都

是经过民主推选实现的,在历史上这一制度被称为“”。

其中在治水的过

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你知道哪些远古传说?

你是怎样看待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之间关系的?

例1(2007年重庆)禅让制的依据是()

A财产B武力才德D门第

【解析】“禅让”是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只有有才德的人才可能

被推选当首领,谁最有才德,谁才能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故只有项正确。

例2某台湾旅行团要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始祖,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B大禹陵秦始皇陵D中陵

【解析】在古都西安和圣地延安之间有个黄陵县,那里有一座华夏始祖黄帝的陵墓。

每年

清明时节,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祭奠敬拜,表达对黄帝的敬仰之情。

至今海

外华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1传说“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该传说中“神农”是指()

A黄帝B.炎帝尧D.舜

2.下列各项,与炎帝无关的是()

A.制作耒耜,教民耕种B.尝百草,寻药物.创制历法D.发明陶器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明,

惟有我先。

”孙中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A.女娲B.黄帝.炎帝D.禹

4.今天汉族的前身是()

A.蚩尤部落B.华夏族匈奴族D.东夷部落

.根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是由()

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B.部落首领推选

.全体氏族成员表决D.德高望重的人竞选

6.传说中的原始部落联盟首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舜②尧③禹④黄帝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

7.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

A世袭制B分封制.家天下D.禅让

8.《史记&

#8226;

夏本纪》中记载的“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是()

A尧B舜禹D启

9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礼运篇》

(1)《礼记》中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社会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

这种办法历史叫什么?

(3)举例说明当时是怎样“选贤与能“的?

(4)“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夏、商、西周的更替

记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古今地名)。

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通过对夏商历史的讲解,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概括其历史特点,从而培养

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直观教学,由学生看图说,

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

初步了解和运用公元纪年法。

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

更多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1约公元前年,建立夏朝。

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

制代替了制。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3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王。

4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在今西部和南部。

约公元前年,商的首领发动推翻夏朝统治的战争。

双方大战于

,夏朝灭亡。

6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把都城迁到(今)。

7商朝鼎盛时,商的势力范围东至,西到渭水上游,南抵,北达

一带。

8商朝的手工业很发达,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有、和等。

9商朝统治年。

商的最后一个王是。

夏朝的灭亡和商朝的灭亡有什么共同点?

例1(2008年茂名)开学了,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甲说:

“我姓张”;

乙说:

“我姓李”;

丙却调皮地说:

“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

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

那么,聪明的你能告诉我们丙姓什么吗?

A.唐B.秦.夏D.宋

【解析】考查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了解。

故选。

例2(2008年绍兴)2008年月17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化之旅。

大禹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是华夏族的人初祖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解析】B项是秦始皇;

项是炎帝、黄帝;

D项中的治水英雄是禹,最早实行禅让制的是

尧。

故只有A项正确。

1现在是21世纪,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周朝D秦朝

2按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禹的后继者应该是()

A.尧B.舜.启D.伯益

3.下列内容中,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给舜B舜传位给禹禹传位给启D成汤打败夏桀

4.商朝的建立者是()

A禹B成汤盘庚D纣王

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迁都殷,当时的商王是()

A成汤B纣王启D盘庚

6夏朝的最后一位王在鸣条大战中被成汤打败的是()

A禹B启桀D纣

7人们常说“故土难离”,但商朝前期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却几次迁都,其中

到哪一年迁都后才稳定下?

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D公元前1046年

8.商朝的统治长达()

A1000多年B800多年00多年D400多年

9.商朝的手工业部门不包括()

A青铜冶铸B玉器制作酿酒D冶铁

10后世所称的“六畜”马、牛、羊、猪、犬、鸡早在何时就已饲养?

A炎帝、黄帝时期B尧、舜、禹时期夏朝时D商朝时

11商朝的商业发展,交易时以下列哪些作为货币?

①海贝②骨贝③玉贝④铜贝

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实行残暴统治,使商朝加速走向灭亡,他就是()

A成汤B盘庚纣王D桀

13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商朝略图,图中A处是现在的河南安阳,

商朝曾定都于此,请你回答商朝是在什么时候

由谁把都城迁于此,当时此地叫什么?

(2)商朝鼎盛时期的势力范围已经比夏朝时有所扩大。

请你说出夏朝的统治中心,并绘制出一幅商朝势力范围的示意图。

14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座落在河南省会郑州市,于1998年月1

日正式对外开放。

河南博物院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

前馆藏物达13万多,其中一、二级物000余,以史前物、商周青铜器、

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内设基本陈列馆、专题陈列馆、临时展览馆。

首批推出

2个基本陈列和6个专题陈列,内容丰富,蔚为大观。

配备中外语音导览系统、录像

播放、电脑咨询等设施,尽力满足观众对物求知、鉴赏、娱乐等需求。

河南博物院

的前身为河南博物馆。

自1927年创建以,经历了76年的风风雨雨,倾注了一代又

一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假如你是河南省历史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当参观者向你询问

有关夏、商兴亡的历史,你将怎样向他们介绍?

为了更好的解说,请你设计一份夏、

商的大事年表。

 

第西周的兴亡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西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了解西周结束时的国王、时间;

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并初步理解实施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前分小组布置学生查找“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烽火戏诸侯”两个历史故事及其讲述,以及后布置学生制作西周主要诸侯国分布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叙述表演能力;

通过帮助学生分析武王伐纣的性质和胜利原因,培养学生总结历史现象,初步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掌握一种历史地图的制作方法。

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公元纪年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商朝的灭亡、西周兴起和结束的学习,认识人心向背对战争胜负、政权存亡的影响。

通过对周武王与周幽王的对比,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通过对西周的政治经济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西周王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后,建立了周朝。

周前期的都城在&

nt;

&

_______,

历史上称为西周。

2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________、_______以及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在各地去建立封国。

封国国君享有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但他们必须

承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期朝见周王,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贡

献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服从周王调遣_____________等义务。

不承担义务者,

将受到惩罚。

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西周末期各种矛盾空前激化,___________年,犬戎攻破镐京,____________被杀死,

西周至此结束。

常言道: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在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

这种事例比比皆是。

请举出夏商周时期各一史实说明“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例题精析】

1“‘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化联系”。

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郡县制D分封制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题干材料,从题干“封邦建国”可看出是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

时实行的。

故符合题意,应选D。

2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

_________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分封制D禅让制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分封制内容的掌握。

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

地和平民分给亲属、子弟、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当时分封的诸侯国有齐、鲁、燕、宋等。

1成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

通过成语“反戈一击”,我们可了解下列哪朝的历史?

()

A夏朝B商朝西周D东周

2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

A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B平民和奴隶反抗压迫的斗争

奴隶主贵族领导推翻暴君的斗争D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争夺战争

3下列制度中,不属于西周时期的一项是()

A世袭制B禅让制分封制D宗法制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巩固奴隶主政权D巩固原商朝地区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实质是()

A奴隶制土地制度B奴隶制政治制度奴隶制等级制度D巩固奴隶制制度

6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B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实行分封制D压迫奴隶和平民

7传统史书多将西周的灭亡归咎于褒姒,你认为真正的原因应是()

①周幽王昏庸,诸侯离心离德②太子宜臼没有能力

③申候联合犬戎族,势力强大④诸侯国不喜欢褒姒

A①③B①②③②④D②③④

8昏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周王B周武王周幽王D周平王

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东为齐鲁大地,西为三晋之地。

《左传》记

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些地名的由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1)这些地名的由与西周的什么制度有关?

(2)西周的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3)请解释这种制度有何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