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3539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docx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精编资料

 

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课题:

鼻子出血怎么样

教学目标:

知道鼻子出血的原因,初步掌握预防鼻子出血及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鼻子出血的原因,初步掌握预防鼻子出血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教具准备:

消毒纱布、药棉、眼药膏、滴鼻净药水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讨论:

在什么情况下会引起鼻子出血?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

鼻子出血后用什么方法将血止住?

讨论后教师示范:

(1)仰头或半卧在床上(或地上)

(2)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稍靠上一点的地方。

(3)用消毒纱布条、清洁布条或药棉卷成卷,旋转塞进鼻腔里。

(4)将冷毛巾敷在前额、鼻部和鼻子出血一侧颈部。

3、学生模仿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操作。

4、师生评点,教师指导,学生观察。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预防鼻子出血。

教师小结:

不用手乱挖鼻子;不用力擤鼻涕;避免碰撞鼻部等。

课后小结:

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形象的学会了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课题:

保护鼻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鼻子,初步认识鼻子的作用。

2、使学生了解鼻毛、鼻粘膜的功能。

3、提倡科学用鼻、护鼻,教会学生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养成正确用鼻、护鼻的习惯。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挂图、醋、酒精。

学生准备:

小镜子、棉签、醋。

教学重难点:

正确用鼻、护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指导认识鼻子外观。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二、引导观察

1、引导学生认识鼻子的外部构造,体会作用。

(1)了解鼻孔和鼻毛

提问:

鼻孔有几个?

里面有什么?

讨论,交流。

(2)认识鼻字和鼻毛的作用。

思考:

①人为什么要长鼻子?

(捏住鼻子做实验)。

②你怎么知道呼吸需要鼻子的?

实验时你有什么感觉?

你认为鼻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3)谁知道鼻毛有什么作用吗?

(4)讨论,交流。

2、怎样保护鼻子。

如果鼻子生了病会怎样呢?

(学生会答)

三、小结:

鼻子是呼吸器官,是呼吸的主要通道。

鼻毛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四、作业。

 

第三课时课题:

预防近视

教学目标:

1、说明眼睛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和危害。

2、掌握预防近视的方法,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

教具准备:

挂图、人眼球模型

教学重难点:

近视的预防及危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坏了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板书课题:

2、预防近视

二、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

(1)教师:

预防近视首先要了解人的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出示:

人眼球模型。

认识晶状体的成像原因。

(学生观察)教师介绍晶状体上长有肌肉。

(2)了解近视眼的形成

如果长期看近处的物体,对晶状体上的肌肉有什么影响?

长期以往,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启发、补充。

2、区别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

3、小结:

真性近视是在假性近视的基础上形成的必须注重假性近视的治疗。

如果的了真性近视就只有戴眼镜了。

不戴眼镜尽是就会更加厉害。

4、预防近视。

师:

眼睛近视很不方便,我们应该积极预防近视。

应该怎样预防近视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三、作业。

 

第四课时课题:

传染病是怎样预防的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传染病。

了解传染病传播的四条基本途径。

2、教育学生注意预防传染病,加强锻炼,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教具准备:

传染病传播途径挂图

教学重难点:

什么是传染病?

怎样养成预防的习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

(问得过传染病的学生,说一说当时的得什么病。

,怎么会生这种病的。

)这些病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讨论,交流)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这些因传染而生的病叫传染病。

(板书课题:

4、传染病是怎样预防的)

二、呈现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传染病。

a)传染病时有什么传染的?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b)传染病的病菌、病毒传染给了谁?

2、介绍传染病的四条传播途径

出示:

传染病传播途径挂图。

问:

你们知道传染病传播病菌、病毒有哪四条传播途径?

(学生回答,交流)

3、怎样预防传染病。

师:

传染病的传播主要有,动物传播,空气传播,饮食,接触传播四条途径,只要阻断传播途径,健康人就不会被传染。

怎样阻断传播途径呢?

(学生回答)

三、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四、号召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只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阻断传播途径,增强体质,讲究卫生,大家都可以少得甚至不得传染病。

 

第五课时课题:

我们应该吃什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吃”对人体及健康的重要。

2、了解一些食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如何选择健康食品。

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合理膳食。

不吃有害食物。

教具准备:

营养均衡进食的挂图

教学重难点:

选择健康的食品,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

民以食为天。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今天我们研究吃的问题。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板书课题:

我们应该吃什么

二、呈现新课。

1、倡导合理地吃。

(1)你们会吃吗?

(会。

)老师不是问会不会吃饭,而是问会不会科学合理的吃饭。

(2)出示挂图,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讨论交流:

怎样科学合理的吃饭?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2、介绍某些食品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记住一些不宜吃的食品。

3、懂得吃火锅的危害和注意事项。

师:

除了以上一些食品不宜吃以外,有的吃的形式也不宜采用,火锅就是其中的一种。

,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

火锅危害很大。

即使真正想吃,要注意生、熟要分开,肉类要在滚烫里煮10分钟以上。

火锅汤不能喝,会导致癌症。

三、教师总结

我们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危害身体的毒素很容易被我们吸收,在我们身体里聚集下来。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吃“好”,健康的吃!

四、作业。

 

第六课时课题:

空气与健康

教学目标:

知道空气是维持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懂得为保障人体健康,减少疾病,多吸收新鲜空气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懂得人吸收新鲜空气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有关人们呼吸的知识

教具准备:

人体呼吸系统挂图一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挂图,讲解:

空气的组成,空气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人们的呼吸等问题。

2、启发学生说说城乡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气污染,

3、看挂图,进一步讲解注意呼吸过程的卫生。

4、教师总结本课要点:

强调要多吸收新鲜空气,保障人体健康。

5、作业:

回家做空气与小动物生存关系的小实验。

课后小结:

讲解时要充分利用图片,语言要准确,要点要明确这样学生才能学的好。

第七课时课题:

骨折后应怎样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骨折的定义2、初步掌握骨折病人的简单处理。

3、学会骨折紧急处理。

教学重点:

了解骨折的定义初,步掌握骨折病人的简单处理。

教学难点:

学会骨折紧急处理。

教具准备:

骨折模型、绷带、竹片或树枝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骨折的定义:

意外伤害面致骨折,出现局部疼痛、畸形、功能

2、初障碍等情况。

有的骨折外观无创口,称为闭合性骨折。

同时存在有创口的骨折,称为开放性骨折。

3、形成骨折的原因:

(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的部位。

如打伤、撞伤及火器伤等。

多为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常较重。

(2).间接暴力骨折距暴力接触点较远。

4、骨折时应该怎样固定:

骨折后要限制伤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和减少疼痛。

用夹板固定骨折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所用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小木板条、木棒、竹片、手杖、硬纸板等。

上夹板前,可用棉花、软物垫好,绑扎时应将骨折上下两个关节都心须同时固定,才能限制骨折处的活动。

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如果指(趾)尖苍白、发凉、发麻或发紫,说明固定太紧,要松开重新调整固定压力。

上肢骨折固定的位置要取屈肘位,绑好后用带子悬吊于颈部,下肢骨折要取伸直位固定。

脊柱骨折要将伤员平抬平放在硬板上再给予固定。

(如图七所示)千万不能用帆布、绳索等软担架运送,一定要保持脊柱挺直位置,更不能扶持伤员试图行走。

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脊髓神经损伤,导致截瘫,后果不堪设想。

肋骨骨折往往伴有胸腔脏器损伤,要注意有无血气胸发生。

对没有明显呼吸困难的肋骨骨折,可在呼气未了时

用宽胶布或三角巾紧贴廓扎好,以便限制呼吸运动,减少痛苦。

5、教师示范学生观看。

6、学生分小组实验骨折后的操作。

课后小结:

利用骨折模型使学生生动形象的看到了骨折的形成,并很快的学会了怎样处理骨折的病人,让学生受益非浅。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观察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2、教育学生经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教学重点:

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正确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意义。

教具(课前准备):

人体测量器、脉搏测量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身高测量;

(1)使用器材:

身高坐高计。

(2)测试方法:

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坐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

2.体重测量;

(1)使用仪器:

为扛杆秤。

(2)测试方法:

同上。

3、脉搏测量:

(1)使用的仪器:

脉搏测量器

(2)测量方法:

测量的部位在一手腕上挠动脉的位置

注意事项;

1)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杆秤动作要轻。

3)杠杆秤使用前均需校正,对砝码重量应校对,避免差错。

4)测量脉搏心情要保持平静,身体要保持安静状态,

课堂小结:

教师:

大家经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如果发现自己与同龄人相差较大,应该到医院咨询、诊治,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吗?

生:

明白了!

反馈检测:

1、让学生解释什么叫脉搏?

2、回答:

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有什么作用?

3、判断对错:

(1)背书包测量体重()

(2)穿着鞋子或戴着帽子测量身体高()

(3)测量正常脉搏要在身体平静时()

第九课时课题:

蔬菜、水果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

1、了解蔬菜水果富含的营养成分的特点。

2、蔬菜水果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蔬菜水果对人体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同学们,我发现很多在学校吃饭的同学总是不喜欢吃蔬菜。

现在,我做一个调查,喜欢吃蔬菜水果的同学举手。

你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二、深入学习:

1、你们知道蔬菜水果中富含哪些营养成分?

(举例说明)

2、师补充:

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有机酸、芳香物质、少量脂肪

3、那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保持心血管健康、增恰巧能够机体抗病能力及预防某些癌症。

三、师小结:

因此,多吃蔬菜水果对人的健康可有好处,希望同学们都吃蔬菜水果。

 

第十课时课题:

路边的食物

教学目的:

1、知道“病从口入”的道理,饮食不卫生会引发许多疾病。

2、明白为什么不能在路边的摊贩哪儿买食物。

教学重点:

知道卫生部门对卫生有哪些严格的规定?

教具准备:

照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诱导:

1、近来,有同学告诉我,我们班有个别同学喜欢到路边的摊贩那儿买东西吃。

你来告诉我,你有到摊贩那买东西吃吗?

2、病从口入的道理,你们知道吗?

二、深入学习:

1、国家卫生部门对饮食服务有严格的规定,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具备一定的场所、消毒设施、冷藏设备、防蝇防尘、充分的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

2、教师出示照片。

(路边摊贩的食物)

3、大家讨论一下路边摊贩哪儿符合以上标准吗?

为什么?

4、教师补充讲解。

三、总结:

同学们为了自身的健康,每一个人都应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科学消费观念,自觉拒绝不卫生的食品消费,不要在路边小贩小摊那儿购买食品。

 

第十一课时课题:

讲卫生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经常剪指甲。

2、了解到生水是不卫生的,并培养学生喝开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不喝生水的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

你觉得你的手干净吗?

(我们用手写字、画画、拍皮球……手上沾了很多细菌,所以我们要注意手的清洁。

二、怎样清洁双手呢?

1、饭前便后要洗手。

洗手时使用肥皂。

2、要及时修剪指甲。

3、保护手帕清洁,做到每天洗,随身带。

三、看图。

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要看医生?

教育同学们要养成喝开水或纯净水的习惯。

第十二课时课题:

宽容大度好相处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宽容大度的美德,及宽容大度好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宽容大度的美德,及好相处的道理。

教学难点:

宽容大度的美德,及好相处的道理。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书中插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主要课堂提问实例穿插

1同学们,什么叫宽容大度?

宽容大度有什么好处,是一种什么品德,怎将军肚里好撑船么才能做到容易宽容,今天我我们就来学习。

2士兵为什么吓傻了,盛宴又为什么保持了热烈的气氛一副有哲理的楹联。

3从将军的身.......看到了什么?

大度能容天下难容

4如将军发雷霆又会怎么样呢?

5宽容大度有什么好处?

卫生知识

6宽容大度为什么会给人力量?

宽容大度

7宽容大度的美德表现在哪?

亲合剂

8宽容大度为什么会使人拥有朋友`?

 

第十三课时课题:

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的大小和形状及其一生的变化。

2、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难点:

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

寄生虫病的特点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板书:

血吸虫病。

问:

这种病你听说过吗?

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部分有关系。

2、教师介绍什么叫血吸虫病。

3、说说血吸虫是什么形状的,大概有多大(取出细线剪成长约1厘米左右的线头若干段,分发给学生传看。

(1)了解血吸虫的生长发育史以及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中需要哪些生长条件?

(2)血吸虫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5、过渡:

血吸虫病不是一般的寄生虫,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既然血吸虫病危害这么大,我们怎样预防它呢!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血吸虫的生活史,请大家说说怎样做可以破坏它的生存条件?

6、讨论: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如果得了血吸虫病该怎么办?

7、水灾地区政府都要安排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到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示范,知道为什么吗?

8、小结:

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大家都来预防和杜绝血吸虫病。

板书

预防血吸虫病

生活史:

卵(粪便)—毛蚴(水、钉螺)—尾蚴(水)

预防:

管好水源,粪便消灭钉螺积极治疗不喝生水

反馈检测

1、什么是寄生?

什么是寄生虫?

血吸虫的形状、大小?

2、简述血吸虫的生活史以及血吸虫病的症状。

3、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第十四课时课题:

预防肺结核

教学目的:

1、学生认识到肺结核是由于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2、使学生了解结核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结核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

我们曾经学习过《预防脊柱弯曲异常》,有谁知道造成脊柱弯曲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预防脊柱弯曲异常?

(学生回忆并回答)

师: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与大家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一课,预防肺结核。

(板书:

10.预防肺结核)

2、讲授新课

课前我要求大家去作调查,查一查在自己家里或周围邻居中有没有人患过结核病,都有什么症状,大家调查了没有?

(我调查过。

我爷爷曾经得过肺结核病。

当时他整天咳嗽,还不停地咯血。

我妈妈说这种病非常容易传染,所以不让我到他屋里去玩。

(我们一楼有一个人曾经患过骨结核,十分痛苦,开了好几次刀也没治好。

是啊!

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十分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工作和学习。

为了给病人加强营养,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

(吃了病人污染过的东西,就会得肺结核病,)

你讲得是对的,但还不完全,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

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

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杆菌进入血液并随之扩散到全身各个器官,发生肺外结核,如淋巴结核,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大家知道了吗?

患肺结核的病人,有哪些主要症状呢?

(咳嗽,咯血,天天下午发低烧。

很好!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浑身没有劲,软绵绵的,人渐渐消瘦,晚上睡觉常常盗汗,面部潮红,下午低烧,胸口发闷,严重的时候还会咯血。

这时病的传染性很强,因为病人咳嗽的时候,空气中会有许多结核

杆菌,所以,前面××同学讲他爷爷过去得了肺结核,妈妈不让他到爷爷的屋里去玩是有道理的。

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过去,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很落后,得了这种病的人,只有等死。

现在不同了,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肺结核病也不那么可怕了。

只要我们平时注意预防,就不会传染上肺结核。

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平时如何预防呢?

(不吃肺结核病人吃剩下的东西,不到他的屋里去玩。

(平时要多吃好的,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

这两位同学讲的都有道理,

3:

作业。

 

第十五课时课题:

预防“流脑”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流脑2、了解流脑的传播途径和预防

教学过程:

 一、讲解课文

   1、什么是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

   2、流脑的特征

流脑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

据统计,每年的2到4月,“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

   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

流脑病毒普遍易感,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可发生。

流脑一般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患者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二、提问:

流脑的传播途径小组讨论,交流(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三、如何预防流脑?

儿歌:

开窗换气常晒衣,盐水漱口练身体,流行季节少外出,生吃大蒜药喷喉

四、小常识 “流脑”和“乙脑:

的区别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

两者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但它们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后果等都不相同。

“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的化脓性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实质,但以脑膜的病变为主。

“流脑”经呼吸道传染,每年二、三、四月为发病高峰季节。

“乙脑”则是乙脑病毒引起的大脑实质的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膜,但是以脑实质的病变为主。

“乙脑”经蚊子叮咬而传染,每年七、八、九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

“流脑”病人常会发热、头痛、呕吐、头颈强直、皮肤上有瘀点,脑脊水混浊,其中含蛋白与白细胞甚多,培养或涂片检查可以发现脑膜炎双球菌。

“乙脑”病人常有高热、头痛、嗜睡、昏迷,但头颈强直不明显,皮肤上无瘀点。

脑脊水尚清,含少量蛋白与白细胞,但无细菌存在。

“流脑”采用磺胺药、青霉素等治疗效果较好。

如能及时诊断治疗,很少有后遗症。

“乙脑”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少数病人可能会有神经、精神障碍的后遗症。

五、作业 (课后检测站练习)

 

第十六课时课题:

保护眼睛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指导学生认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培养学生良好地用眼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在行动上落实,并坚持做到预防近视的几点要求。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保护眼睛的挂图或幻灯片及视力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前边学习有关人体的知识。

  

2.讲述:

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蓝蓝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无边的海洋,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各种各样的动物,你们喜欢吗?

这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是用眼睛看到的,你们想想,如果眼睛不好,还能看得清楚吗?

所以,保护眼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保护眼睛”。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

(1)看图:

出示图

(2)分小组讨论:

这图说的是什么?

(3)全班讨论。

(4)教师讲述:

这图告诉我们:

工作、学习、生活和保卫祖国都需要有一双好眼睛,如果眼睛不好,看不清楚远处物体,就会影响学习、影响工作、给生活带来不方便,更不可能担负起保护祖国的任务。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教育学生要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1)看图:

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2)提问:

①为什么看书写字的姿势要端正?

眼睛离书本距离不要太近(一市尺)

②看书写字时间长了,向远处眺望一会儿有什么好处?

③为什么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3)看图:

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4)提问:

①长时间、近距离的看电视或玩游戏机有什么害处?

 ②为什么走路和躺着看书都不好?

 ③趴在桌子上,近距离的看书写字有什么害处?

(5)全班讨论:

①为什么要保护眼睛?

②少年儿童的眼睛容易得什么病?

③你知道什么是近视?

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

近视有什么危害?

④联系自己说说今后应纠正哪些不良的用眼习惯。

(6)小结

同学们,少年儿童最容易得的眼病就是近视眼。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平时用眼的习惯不好,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和眼睛的距离太近、阅读和写字的时间持续过长、光线太暗,以及常在颠簸晃动的汽车上看书等,日久天长,慢慢形成了近视眼。

要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到“三注意,两不看”。

“三注意”:

①看书写字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市尺。

 ②看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

③字要写大些,要清楚整齐。

 “两不看”:

①光线太暗不看书。

 ②躺卧不看书。

3.教育学生要注意眼睛清洁和防止意外的伤害。

(1)看图:

课本第39页上的图。

(2)提问:

①上面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意思?

 ②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毛巾洗脸?

③用手揉眼睛为什么不好?

 ④你平时做的怎样?

(3)提问:

①放鞭炮时为什么不要往别人的身上扔或自己拿在手里放?

 ②为什么不要拿棍棒追跑打闹?

 ③你平时做的怎样?

(4)小结:

眼睛是我们的“侦察兵”,眼睛不好,很多工作都不能做,学习也受影响。

小学生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看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身体要坐直,距离桌子一拳,眼要距离书本一市尺);看书写字时间不要太长;要认真做好眼睛保健操;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不要在行走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或玩游戏机)的时间不能过长;距离电视不要太近。

此外,还要注意眼的卫生,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用自己的毛巾洗脸。

4.巩固

(1)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