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738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docx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

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2.第四纪地质学:

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3.第四纪沉积物的概念:

沉积在陆地或海洋中的松散的矿物质颗粒与有机物质

第四纪沉积物特征:

(1)松散性:

习称“松散堆积物”,也有胶结或固结的,如玄武岩掩盖下的变质残积物、泉华、钙板等。

(2)可移动性:

在其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之后,不断进行着破坏、搬运、再沉积作用和各种各样的变化。

(3)岩相变化快:

同期沉积物可在短距离内发生相变,如洪积扇,因而地层划分对比困难,研究难度大。

(4)成因多样(5)不同程度地风化(6)哺乳动物化石丰富并特含古人类化石

4.地质作用结果:

削高,补低。

5.判断沉积物成因类型的标志

(1)沉积学标志A.岩性①砾石,②砂和粘土

B.结构(流动营力结构,非流动)

C.沉积构造(层理,楔状体,结核,网纹)

D.产状

E.沉积体形状

(2)地貌标志A.直接地貌标志河流阶地,洪积扇等…

B.间接地貌标志

(3)环境标志A、有机环境标志

B、无机气候标志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概率积累曲线(细切点、粗切点)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

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

2.地貌的形态:

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3.谷中谷:

指在地貌发展中,老的谷地被切割形成更小的、新的谷地。

4.地貌的基本形态:

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5.地貌的形态组合:

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

6.准平原:

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

7.夷平面:

准平原可以因随后的地壳上升而抬高,再受流水侵蚀切割成为山地,其顶部可以残留准平原的遗迹,可以见到沙砾等松散沉积物。

如一个地区一系列的平坦山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则可能代表地质时期中准平原的表面,称为夷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面、刻蚀平原)

8.猪背岭:

倾斜坡角度为40∼45°的单面山

9.地貌的年代:

指地貌的主要特征形成以后的年代(只有等基本要素固定下来以后方能算年代)

10.现代地貌—指全新世的地貌,和当地的气候一致。

11.古地貌——指地质历史上形成的地貌,参与现代地形,和当时的古气候一致

12..侵蚀旋回学说:

即指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非常平缓,在某一地质时期突然抬升,抬升后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根据剥蚀程度,分为:

a.幼年期(短暂而起伏迅速增加,高差大,形成V字形峡谷。

)b.壮年期(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

河谷侵蚀,斜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

)c.老年期(起伏微弱而时间无限延长山坡消失,在分水岭之间残存有小小的残丘。

13.沉积旋回定义:

成因类型和岩性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4.构造旋回:

A不同的地层中以角度不整合出现;B沉积盆地中出现多层同成因沉积的韵律层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答:

地形面——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

古地形面——地质历史时期存在的、直观上看不出来的地形面,只有通过研究才能确定。

地形线——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线。

地形点——2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

2.什么是顺构造地形?

什么是逆构造地形?

答:

顺构造地貌:

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

逆构造地貌:

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3.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答:

(1)、气候同一岩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地貌的时间、尺度不同;同一地质作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用程度不同;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地貌组合。

(2)、植被植被发育减弱地貌的形成;否则加速地貌的形成。

(3)、人工活动:

加速地貌的形成。

(4)、地质构造顺构造地貌:

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逆构造地貌:

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4.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答:

①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

主要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a.切割关系:

地貌发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

b.过渡关系:

同一时期、不同地点形成不同的地貌或沉积物。

c.掩埋关系:

地貌发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积物掩埋老的地貌或沉积物。

②地貌地质年代的确定a.古生物法:

主要利用地貌堆积物中所含的古生物(Q)化石,直接确定地貌的年代。

此法适用于堆积地貌,因侵蚀地貌常无堆积物。

b.年间法:

确定的地貌在某一年间或阶段形成,确定的时间越短越好,长了则无意义,主要是利用寻找地貌上最老的堆积物和剥蚀地形切割的最年轻的堆积物。

c.其他方法:

C14法、K-Ar法、U系法、古地磁法、历史考古法等。

局部地层层序的拟定

A.接触关系

切割关系

掩埋关系

过渡关系(同时异相)

B.高低关系:

适用于河谷区、海湖岸、山前洪积区,通过确定各种阶地类型及高程。

第三章风化和重力地貌与堆积物

一.名词解释:

1.风化壳:

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

2.残积物:

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称为残积物。

3.崩塌:

陡坡上(大于50°)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角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

4.错(座)落:

岩体沿陡坡、陡崖上平行发育的一些近于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其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移动岩体基本上保持原岩结构和产状。

5.撒落:

斜坡(30-50度)上的风化碎石在重力作用下,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的现象。

6.倒石堆:

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

(撒落的堆积地貌)

7.滑坡:

斜坡上的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物,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做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又称为地滑,是一种重要的工程灾害。

8.坡积物:

是片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斜坡地带堆积的沉积物,其中有时夹有冲沟和重力的粗粒堆积物。

9.冲积物:

河流的沉积物统称为冲积物二.问答题与论述题:

1.试述斜坡上的重力地质作用。

答:

斜坡上的岩体或松散的土体(统称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往下运动的过程称块体运动。

块体运动是引起斜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稳定性:

K=抗滑力/下滑力K>1,块体稳定;K<1,块体不稳定块体的稳定性取决于:

坡度、土体内摩擦力、土体粘结力、和坡高等因素。

按照斜坡上块体运动方式、运动速度和灾害性质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滚落作用、滑动作用、流动作用。

2.什么是平行后退说?

什么是平行下降说?

答:

;M.彭克“平行后退说”,改造斜坡的动力为重力作用,在斜坡演化过程中上部重力作用不断进行,使陡坡不断平行后退,最终形成有尖顶残丘和山足剥蚀面的和缓地形。

即认为斜坡的发展是由于重力作用而非流水作用,即使到晚期仍有崩塌、错落之类的重力作用发生。

W.M.戴维斯“平行下降说”,在坡面流水作用下,斜坡按下凹形坡面平行降低其高度与坡度,最终形成有圆顶残丘的和缓地形。

3.什么是坡积物?

答:

坡积物是片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斜坡地带堆积的沉积物,其中有时夹有冲沟和重力的粗粒堆积物。

其岩性以片流搬运的砂、粉砂和亚粘土为主,其正态概率为细一段式。

角砾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短距离搬运岩性与斜坡上基岩一致。

4.试述滑坡的成因及其地貌标志。

答:

(1)、岩性条件:

滑坡主要发生在易亲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岩中。

例如粘质土、黄土和黄土类土、山坡堆积、风化岩以及遇水易膨胀和软化的土层。

软岩有页岩、泥岩和泥灰岩、干枚岩以及风化凝灰岩等。

(2)、地质构造条件:

斜坡内的一些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软弱面若与斜坡坡面倾向近于一致,则此斜坡的岩土体容易失稳成为滑坡。

这时,此等软弱面组合成为滑动面。

(3)、地貌条件:

一切具有有效临空面的天然和人工斜坡,坡度在20°~40°间,坡脚下有河流(或海、湖浪)掏蚀地段,使岩土体失去支持,极易发生滑坡。

(4)、气候和水分条件:

雨季大量地表和地下水渗入滑体和滑动面,加重了土体负荷,并削弱岩体抗滑力并增加滑动面润滑作用,寒冷气候区的冻融作用亦能引起滑坡,河流水位上涨侵润岸坡滑动面。

(5)、地震:

地震引起土体内部结构变化,震动使老滑动面松动,土层液化,可诱发滑坡发生及老滑动面再活动。

(6)、人工活动:

开挖边坡,使岩体失去支持;坡上堆卸废石,加重岩体负荷;人为地破坏表层覆盖物,引起地表水下渗作用的增强。

5.影响滑坡发育的因素。

答:

必要条件(内因):

易滑地层、软弱面、临空面;触发因素(外因):

降雨、震动、人类活动

6.、泥石流形成条件

A、地貌:

大面积的汇水区,通道区窄而深,坡度陡峻。

B、物源:

源区有足够数量的碎屑物质。

C、水体:

暴雨或冰雪融化季节

D、触发因素:

重力或其它触发因素(人工活动)

第四章流水地貌与沉积物

一.名词解释、概念:

1.洪积物:

积物的岩性主要是砾石、砂、粘土混合物,很少发现化学沉积物。

洪积物的岩相具有扇形分相特点。

洪积物的岩相有扇顶相、扇形相和滞水相。

(洪流扇形堆积物)

2.洪积扇:

干旱、半干旱等地区暂时性洪流在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

3.泥石流:

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4.河谷:

 河谷是河流挟带着砂砾在地表侵蚀塑造的线型洼地,是一种形态组合。

  

5.侵蚀基准面:

河流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以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侵蚀到该面以下,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

6.河漫滩河谷:

河流形成发展中期(或河流下游、沉降区和软岩区等),河流纵剖面通过溯源侵蚀、瀑布后退和岩坎蚀低等过程已变得较为平缓,曲流的形成和演变成为河流作用重要的方式,河流以侧方侵蚀为主,塑造出宽广的河漫滩。

7.裂点:

成型河谷中每一次侵蚀基准面下降都会引起河流溯源侵蚀,溯源侵蚀所达到的那一段河床纵向陡坎称为裂点。

8.岩槛:

由于河床上岩性的差异而形成的陡坎.称为岩槛

9.牛轭湖:

洪水时,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引起自然裁弯取直,河弯裁直后,废弃的旧曲流逐渐淤塞衰亡,形成牛轭湖。

10.侵蚀阶地:

由基岩构成,其上很少有河流冲积物覆盖。

也叫基岩阶地。

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这类阶地面是河流侵蚀削平的基岩面,故称侵蚀阶地。

11.基座阶地:

阶地面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为河流的冲积物,下部是基岩或其他类型的沉积物。

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侵蚀深度超过了原来冲积物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

12.冲积平原:

河流冲积作用形成的平原。

13.水系:

水系是指一条干流及其所属各级支流共同组成的河流系统。

14.水系形式:

受一定地质构造和自然环境的控制,在平面上表现为有规律的排列的组合的形式。

15.河流袭夺:

分水岭迁移的结果,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能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16.断头河(能够正确指出图中地貌名称)

 河流发生袭夺后,抢水的河流叫袭夺河,被袭夺的河流上段称为被夺河,发生袭夺的地方,河流流向极不自然,往往有明显的转折,称为袭夺弯。

被夺河在袭夺弯以下的河段,称为断头河。

在袭夺弯和断头河之间的局部河段,因断绝了水源,成为新的分水高地,但仍保持着原来的河谷形态,称为风口

二.思考并回答问题:

1.坡积物与洪积物的地貌标志、沉积特征有何区别?

答:

洪积物的特征:

①洪积物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在洪积扇顶部,堆积有粗大的砾石;在洪积扇边缘,沉积物主要为砂、粘土,并具有层理。

在扇顶与扇缘之间,沉积物既有砾石,又有砂及粘土。

洪积物这种分带现象是粗略的,各带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

②洪积物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其物质成分较单一,不同冲沟中的洪积物岩性差别较大;③洪积物分选性差,往往砾石、砂、粘土混积在一起;④洪积物的磨圆度较低,一般介于次圆状和次棱角状之间;⑤洪积物的层理不发育;⑥洪积物在剖面上砾石、砂、粘土的透镜体相互交叠,呈现出多元结构。

区别:

①由于坡积物来自附近山坡,一般比洪积物成分更单纯,另外坡积物中砾石含量少,一般为细碎屑物,如亚砂土、亚粘土等,常见到小的砾石透镜体,而洪积物砾石丰富;②坡积物的分选性比洪积物差;③坡积物比洪积物的磨圆度低,砾石的棱角较明显;④坡积物略显层状,不具洪积物的分带现象;⑤坡积物多分布于坡麓,分布较广,构成坡积裙地形,但其厚度小。

而洪积物分布于沟口形成洪积扇地貌,厚度较大。

2.泥石流堆积物与洪积物有何异同?

答:

洪积物:

①洪积物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在洪积扇顶部,堆积有粗大的砾石;在洪积扇边缘,沉积物主要为砂、粘土,并具有层理。

在扇顶与扇缘之间,沉积物既有砾石,又有砂及粘土。

洪积物这种分带现象是粗略的,各带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

②洪积物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其物质成分较单一,不同冲沟中的洪积物岩性差别较大;③洪积物分选性差,往往砾石、砂、粘土混积在一起;④洪积物的磨圆度较低,一般介于次圆状和次棱角状之间;⑤洪积物的层理不发育;⑥洪积物在剖面上砾石、砂、粘土的透镜体相互交叠,呈现出多元结构。

泥石流堆积物:

由巨砾到粘土混杂堆积组成,分选极差,与冰蹟物相似。

无明显层理,但剖面上可辨认出不同时期泥石流沉积物之间的界面,并常见有泥包砾结构,有时有泥球等构造,0.5m以上砾石上有碰击纺锤状碰坑或擦痕。

3.冲积物与洪积物岩相结构的主要差异有哪些?

答:

冲积物的主要鉴别标志是:

 ①砾石成分复杂,往往具叠瓦状排列。

砂和粉砂的矿物成分中不稳定组分较多。

   ②碎屑物质的分选性较好。

   ③碎屑颗粒的磨圆度较高。

   ④冲积物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层理一般倾向河流下游   ⑤冲积物常呈透镜状或豆荚状,少数呈板片状。

    ⑥冲积物往往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沉积,上部为河漫滩沉积

洪积物的岩性主要是砾石、砂、粘土混合物,很少发现化学沉积物。

洪积物的岩相具有扇形分相特点。

洪积物的岩相有扇顶相、扇形相和滞水相。

坡积物其岩性以片流搬运的砂、粉砂和亚粘土为主,其正态概率为细一段式。

角砾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短距离搬运岩性与斜坡上基岩一致

河流阶地的分类

A、侵蚀阶地

B、基座阶地

C、堆积阶地

嵌入阶地

内叠阶地

上叠阶地

掩埋阶地

三.对比题:

1.侵蚀阶地与基座阶地

第五章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一.解释名词、概念:

1.岩溶作用: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凡是以地下水作用为主,地表水作用为辅;以化学作用为主,机械作用为辅,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破坏的过程。

2.岩溶地貌:

岩溶作用形成的地貌,又称喀斯特(Karst)地貌。

3.岩溶堆积物:

各种与岩溶作用有关的堆积物的通称。

4.岩溶漏斗:

岩溶漏斗是岩溶化地面上的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十几至数十米。

5.落水洞:

落水洞:

消泄地表水的近于垂直的或倾斜的洞穴。

二.思考并回答问题:

1.在图中,判别所示的岩溶地貌名称。

1.峰林;2.溶蚀洼地;3.岩溶盆地;4.岩溶平原;5.孤峰;6.岩溶漏斗;7.岩溶塌陷;8.溶洞;9.地下河;a石钟乳;b石笋;c石柱

三.对比题:

1.峰丛与峰林

答:

峰林:

是成群分布的山体基部分离的石灰岩山峰群。

    峰丛:

是一种基部相联的峰林,峰与峰之间常形成“U”形的马鞍地形。

 

第六章冰川和冻土地貌与堆积物

一.解释名词、概念:

1.冰川:

冰川冰在自身的压力及重力作用下流动,这种运动的冰川冰为冰川。

2.雪线:

又称均衡红线,是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分界线。

3.山岳冰川:

冰层位于高原地区沿山谷分布,其冰舌自冰层沿山谷顺流而下,称为山岳冰川(Valleyglaciers)。

4.冰斗冰川:

雪线附近占据着圆形谷源洼地或谷边洼地的小型冰川。

消融区和积累区不易分开。

5.冰川挖掘作用:

挖掘作用又称拔蚀作用,是指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将冰床基岩破碎并拔起带走的作用。

6.冰川刨蚀作用:

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以自身的动力及挟带的沙石对冰床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冰川的刨蚀作用。

7.角峰:

几个冰斗后壁所交汇的山峰,峰高顶尖,称为角峰(Horns)。

8.刃脊:

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形成刀刃状,称为刃脊(Arête)。

9.羊背石:

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它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犹如匍匐的羊群,故称这些小丘为羊背石。

10.冻土:

地球表层温度低于0˚C的土层或岩层

二.思考并回答问题:

1.你怎样确定冰碛物的存在?

答:

由冰川直接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冰碛物。

特征:

(1) 缺乏分选(不等于没有分选),在各种较细的基质中,常含有大小不等的岩屑(包括卵石);

(2) 结构趋向于块体状,没有平整的纹理或均匀的层理;(3) 成分为各种矿物和岩石的混合物,其中有些曾经长途搬运而成多面体岩块,亦有未经长途搬运而成磨圆卵石(冰下冰碛物中);(4) 冰碛物中有擦痕石和具有微弱擦痕的颗粒;(5) 长条形碎屑物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6) 由于沉积期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可能比周围其他沉积物更为坚实;(7) 由于搬运期间的频频破裂和局部磨蚀,岩屑形状以次棱角占优势;(8) 冰碛层可能位于具有擦痕的基岩或沉积底床上。

2.冻土的地貌类型

答:

(1)、冰楔

(2)、构造土(3)、冻融褶皱(4)、冻胀丘

(1)石海、石川和岩屑坡:

冻土地区常年处于负温,物理风化强烈,岩石长期处于负温条件下被冰劈作用破坏,地面广泛裸露冻裂的岩块和碎石,称石海。

岩块受重力作用往沟谷地集结成带,因冻胀、收缩和春季底土解冻等石块整体往下蠕动,称石河。

不对称谷地缓坡上的寒冻风化崩解岩屑,沿坡下移,堆积成岩屑坡。

(2)冻融泥流阶地和堆积物:

融化土层在重力作用下,沿永冻层面往坡下缓慢运动,称为冻融泥流作用。

冰融泥流堆积物的岩性为碎石和泥土混杂堆积物。

(3)冻胀丘和冰核丘:

由于冻土区内土层粒度和水分的分布不均匀,含水多的细土中分凝冰的形成,使其获得比周围土层更高的冻胀率,形成局部隆起的丘状地形,称冻胀丘。

土层冻结时,若土层中的某些部分不断接收冻结层间水或层下水的补给,将形成一个地下冰核,冰核使地面隆升成丘,叫冰核丘。

3.冰川的地质作用

(1)剥蚀作用

挖掘(拔蚀)作用,是指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将冰床基岩破碎并拔起带走的作用。

磨蚀作用是指冻结在冰川中的岩石碎屑对冰床的刮削、磨蚀过程。

(2)搬运作用

(3)沉积作用

产生于冰川的停顿、消融时期。

搬运过程中的岩屑堆积下来

4.冻土分层

(1)活动层位于多年冻土之上,夏季融化冬季被冻结的表层土层

(2)多年冻土层位于活动层之下,常年冰冻。

5.冰川接触沉积:

冰川区内或紧靠冰川而形成的冰水沉积物。

与冰碛物混杂、交叉、重叠,沉积后变形强烈。

主要地貌:

冰阜阶地与冰砾阜、锅穴、蛇形丘。

三.对比题

1.洪积扇与冰水扇

答:

(1)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等地区暂时性洪流在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

洪积扇组成物质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从扇顶到扇缘,可分为三个项带:

扇顶相、扇中相、扇缘相 。

 面积:

几平方公里~几十平方公里不等;坡度:

扇顶相、扇形相扇面倾角5-10度,边缘相地形平缓。

水系发育:

轴部常有干河床,潜水面较深;往滞水相方向潜水面逐渐升高,在扇形相与滞水相交界地带,有时潜水溢出地面成泉、河或形成沼泽地或盐渍地。

(2)冰川底部的冰融水,常形成冰下河道,它可携带大量砂砾从冰川末端排出,在终碛堤的外围堆积成扇形地,叫冰水扇。

几个冰水扇相联就形成冰水冲积平原,又名外冲平原

第七章风力地貌和堆积物与黄土

一.解释名词、概念:

1.风蚀壁龛(石窝):

风沙吹蚀岩壁所形成的蜂窝状小形态。

2.风蚀蘑菇石:

风沙流对孤立突起岩石的长期磨蚀过程中,由于风沙主要集中在近地面附近部分,形成上大下小的风成蘑菇石。

3.风积物:

当风沙随风速的减弱,所携带的碎屑物由于重力作用逐渐停积下来,形成风积物。

4.荒漠:

气候干旱、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组成物质粗瘠的自然带,称为荒漠。

是干旱区大型地貌组合,有岩漠、砾漠、沙漠、泥漠。

5.岩漠:

是干旱区分布有各种风蚀地貌的基岩裸露区,主要在山麓地带。

6.砾漠:

是指由砾石组成的荒漠,又称“戈壁”。

7.沙漠:

是指地面覆盖着大量流沙的荒漠。

这里风力作用很强,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8.泥漠:

是由粘土物质组成的荒漠。

它常形成在干旱区的低洼地带或封闭盆地的中心,洪流自山区搬来的细粒粘土物质在这里淤积形成泥漠。

9.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广泛分布的松散土状堆积物

主要特征是:

呈浅灰色或棕黄色,主要由粉砂组成,富含钙质,疏松多孔,不显宏观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具有很强的湿陷性

10.黄土的基本单元:

黄土层;古土壤层(底部常有钙质层);弱发育土壤层

二.思考并回答问题:

1.简述荒漠的定义及其分类.

答:

气候干旱、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组成物质粗瘠的自然带,称为荒漠。

干旱荒漠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4左右,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是南北纬15~35度之间的亚热带,二是温带的内陆地区。

根据荒漠地貌特征和地表物质组成,可将荒漠分成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四种类型。

2.判读下图中的地貌名称。

1、风蚀湖;2、风蚀蘑菇石;3、风蚀城;4、风蚀柱;5、蜂窝石;6、新月形沙丘;

7、塔状沙丘;8、纵向沙丘;9、风成斜层理

风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横向沙丘;抛物线···识图并判断风类型

三.对比题:

1.风蚀谷与冰川谷

答:

风蚀谷:

风沿着暂时性洪水所形成的冲沟吹蚀,使谷地进一步扩大,形成风蚀谷。

冰川谷形成于雪线以下,其横剖面形似U形,故称U形谷,也称槽谷。

槽谷的两侧有明显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平直而陡立。

2.黄土分布:

古冰盒前缘;荒漠或半荒漠······

第四纪地质学基本问题

1.沉积物及其成因

1.简述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并讨论其原因

答:

第四纪沉积物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沉积体),具有一定的成分、结构、构造特征(与一定的沉积环境相联系),一般具有成层性(沉积地层)。

第四纪形成的松散岩石一般称之为“堆积物”、“沉积物”、“沉积层”。

(1)岩性松散:

习称“松散堆积物”,也有胶结甚至固结的。

(2)岩性岩相变化快:

同期沉积物可在短距离内发生相变,厚度小而多变(山顶到山脚),划分对比困难,研究难度大。

(3)成因多样,厚度差异大,不同程度地风化,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

2.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判定标志有那些,如何应用

答:

沉积学标志:

1)岩性:

砾石(>2mm);砂和粘土(<2mm)

2)沉积结构:

沉积物中的砾石、砂的排列特征(中尺度)。

包含流动营力结构(定向、非定向)和非流动营力结构(定向、非定向)。

3)沉积构造:

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它是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之后,由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

包含层理、楔状体、结核、网纹构造(蠕虫构造)4)产状、沉积体形状地貌学标志:

1)直接地貌标志:

根据堆积地貌的形态可以判别堆积物的成因。

河流--阶地;洪流--洪积扇2)间接地貌标志:

利用剥蚀地貌推断其相关沉积物的成因和时代(相关沉积物)环境标志:

1)物理环境标志:

包括对沉积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气温、降水、外动力作用类型、强度及其方向、古地磁环境等参数。

黄土、岩盐、石膏--干旱;红土风化壳--温暖、潮湿2)化学环境标志:

与沉积物有关的水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等的化学成分与区域地球化学性质。

3)生物环境标志:

与沉积物形成有关的指示性动物植物化石和遗迹海相化石;淡水化石;其他陆相生物化石

二.问答题与论述题

1.熟记360万年以来的古地磁年表。

答:

第四纪下限:

2.588百万年(高斯/松山界限);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