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4276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上海中考化学最好的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

A.玻璃棒B.蒸发皿C.烧杯D.天平

38.氢氧化镁可治疗胃酸过多:

,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9.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胆矾B.倾倒液体C.氢气还原氧化铜D.测定溶液PH

40.常见的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墨水中的色素B.氢气燃烧

C.无水硫酸铜检验水D.稀硫酸除铁锈

41.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生石灰可作干燥剂B.氧气可作燃料

42.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43.规范的操作时实验成功的前提,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B.取少量液体试剂时,滴管深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

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液体加热时,需要移动试管,以防受热不均和液体冲出

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

4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45.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手机、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46.有关化学性质推断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证明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附加

C.一定温度下,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溶质、溶剂的质量一定改变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七、填空题(共19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47、生活离不开化学。

①食醋中约含有3%—5%的醋酸(C2H4O2),醋酸由

(1)种元素组成。

C2H4O2的摩尔质量为

(2),0.5molC2H4O2分子中约含有(3)个氧原子。

②右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4),其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与(5)(填“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相等。

常温常压下甲气体和乙气体的溶解度分别为1.63×

10-3g/100g水、4.34×

10-3g/100g水。

在电解过程中,甲、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可能(6)2:

1(填“大于”或“小于”)

48、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彰显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①拉瓦锡通过实验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在化学反应

,X的化学式是(7)。

②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固态的H2O,还有Hg、NH3、CH4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8),属于氧化物的是(9),属于有机物的是(10)。

如果除Hg以外的其余三种物质按照H2O、NH3、CH4的顺序排列,则排列的依据是(11)(写一种即可)

③科学家正致力于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可以缓解(12)这一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④化学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如K2CO3是一种(13)肥(填“氮”、“磷”或“钾”)。

用K2CO3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的火焰呈(14)色。

49、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

g/100g水)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KNO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15)。

②30℃时,KNO3的溶解度是(16)g/100g水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17)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18)(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

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

⑤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

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19)(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八、简答题(共21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

50、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取出20g溶液,加入足量的锌粒。

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气0.02g

①计算20g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②计算并在新标签的横线上填写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1、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Ⅰ、仪器a的名称是

(1)。

Ⅱ、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3)。

Ⅲ、符合启普发生原理的装置是(4)(填编号)。

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

参加反应):

甲、乙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

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

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5)试液

试液变红

有盐酸

取样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6)

丙同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由此得出和甲、乙一致的结论。

甲、乙认为丙的实验设计部合理。

理由是(7)。

③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氯化钙固体。

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8)(填化学式),经(9)、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52、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实验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银和铜,设计如下方案。

先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其成分为银、铜和铁。

再对滤渣A按如下流程图处理:

①先在废液中加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10)。

Ⅰ、加快反应速度Ⅱ、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Ⅲ、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写出Cu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1)。

③滤液D中溶质的成分有(12)(填化学式).

④含有硫酸亚铁的滤液有(13)(填框图中字母).

⑤如果在过滤操作中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未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滤液的浑浊的原因可能是(14)。

2012年上海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60分)

1.拉瓦锡用汞进行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汞元素的符号是(  )

 

A.

Ag

B.

He

C.

Hg

D.

Mg

考点: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1083391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元素分析解答.汞元素的符号是Hg.

解答:

解:

A、Ag表示银元素,不符合题意;

B、He表示氦元素,不符合题意;

C、Hg表示汞元素,正确;

D、Mg表示镁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符号的记忆和应用,注重基础,难度不大.

2.物质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冰雪融化

大米酿酒

木炭燃烧

铁锭生锈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化学变化.

D、铁锭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

水的电解

水的浮力

水的分子结构

水的元素组成

化学的研究领域。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A、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A错;

B、水的浮力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B正确;

C、水的分子结构属于物质的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C错;

D、水的元素组成属于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D错.

故选B.

熟记化学研究的对象,知道学习了化学后,我们能干什么,如何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4.向pH=11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剂,溶液呈(  )

无色

紫色

红色

蓝色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可以根据石蕊的变色情况以及溶液的pH值和溶液的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

酸性溶液可使石蕊变红,碱性溶液可使石蕊变蓝;

pH=11,说明溶液显碱性,所以向pH=11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剂,溶液呈蓝色;

故选D.

了解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石蕊的变色情况是“酸红碱蓝中不变”;

pH<7的溶液显酸性,pH>7的溶液显碱性,pH=7的溶液是中性.

5.含有+2价氮元素的物质是(  )

N2O

NO

NO2

N2O5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A、N2O中氧元素显﹣2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A错误;

B、NO中氧元素显﹣2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正确;

C、NO2中氧元素显﹣2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C错误;

D、N2O5中氧元素显﹣2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6.定向爆破伴有反应:

2Al+Fe2O3Al2O3+2Fe,此反应中还原剂是(  )

Al

Fe

Fe2O3

Al2O3

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

还原剂是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此反应中,铝是还原剂.

由化学方程式2Al+Fe2O3Al2O3+2Fe可知,铝在反应中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7.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CaCl2

SiO2

H2O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金属与金属材料。

根据给定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来分析判断.

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大多以游离态存在于空气中,硅元素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和态的,其中化合态的硅元素主要以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钙元素、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其稳定的盐的形式存在.

本题考查角度新颖,要求学生知道常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知识,难度不大.

8.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

碳60﹣石墨

氢氧化钾﹣纯碱

氯化钠﹣食盐

硝酸钾﹣草木灰

酸碱盐的应用;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化学与生活。

依据所学的物质俗称对选项中的物质与俗称的对应关系进行判断即可;

A、碳60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结构不同不是同一种物质;

B、氢氧化钾俗称苛性钾,碳酸钠俗称纯碱,所以氢氧化钾的俗称不是纯碱;

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所以一般情况下所说的食盐即是氯化钠;

D、碳酸钾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所以硝酸钾的俗称不是草木灰;

本题较简单,通过回答本题可以看出学生应对基础知识多积累,多记忆,从而熟悉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及俗称.

[来源:

学科网]

9.溶洞中存在的反应:

CaCO3+CO2+H2O→(CaHCO3)2此反应属于(  )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反应类型的判定。

反应类型有四个: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是多变一;

分解反应是一变多;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CaCO3+CO2+H2O→(CaHCO3)2是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A、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B、分解反应是一变多,故选项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和“●”表示不同的元素,以下图示表示单质的是(  )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物质的分类。

单质为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分子则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

判断物质为单质,首先确定物质为纯净物,然后确定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解;

A、该图示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则图示物质是混合物,故错误;

B、该图示是由一种分子构成,是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纯净物,但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所以该图示物质是化合物,故错误;

C、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

而每个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则该图所示物质为单质,故正确;

D、图中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示物质为混合物;

故D不正确;

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为纯净物;

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1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

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

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A错误;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B错误;

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

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

故选D

增大燃烧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会使燃烧更充分,更旺.

12.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加热液体

振荡试管

放回滴瓶

检查气密性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操作型。

A、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

B、振荡试管时要左右晃动;

C、滴瓶内的滴管不需清洗;

D、检查图示装置的气密性时,用夹子夹住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成45°

角,用外焰加热,故A正确;

B、振荡试管时要左右晃动,不可上下晃动,故B错误;

C、滴瓶内的专用滴管不需清洗,故C错误;

D、检查图示装置的气密性时,用夹子夹住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故D错误.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13.物质的用途与利用的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质

氧化钙

盐酸

氩气

金刚石

用途

干燥剂

除铁锈

保护气

切割玻璃

性质

能与水反应

挥发性

通电后能发有色光

稳定性

D

常见气体的用途;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是常用的干燥剂;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稀盐酸能除铁锈,利用的是酸性而非挥发性;

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能做保护气;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因此可以切割玻璃.

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是常用的干燥剂,故选项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稀盐酸能除铁锈,利用的是酸性而非挥发性,故选项错误;

C、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能做保护气,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