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4463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docx

人类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讲义题库

当代社会问题

当代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1.经济根源:

经济再生产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再生产失衡、自然再生产出现危机。

■2.体制根源:

现行的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缺乏配套措施而使正确的决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在达到预期目的的同时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双重模式、双重准则的相互制约导致制度的主体的功能紊乱。

■3.价值观根源:

利益冲突导致价值观念的混乱,使价值取向极端化、无责任化、粗俗化。

社会问题认定的过程

■利益受损集团的不满和呼声

■社会敏感集团及有识之士的呼吁

■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

■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

■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

■解决社会问题的开始

20年后,你会因没做的事而后悔,也会因做过的事而后悔,但前者会远远多于后者。

社会问题的界定

■界定前提条件

■1、是社会公众问题而非个人的烦恼

■2、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

■3、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4、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

社会问题的定义

■广义:

与社会有关的一切问题。

■狭义:

指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需要采取社会力量加以协调的社会现象。

是社会学研究的特有领域。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1、存在的绝对性

■2、性质的客观性

■3、复杂性

■4、文化差异性和群体差异性

■5、时代性

■6、综合性

举例:

贫困问题

■个人角度看:

原因复杂多样

■社会层面看:

主要是由社会结构原因引起的社会问题,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群体间分配的不平等——部分人处于弱势,即:

农村贫困问题较城市严重,这是结构性原因引起农村内部勤劳者致富,不思进取者贫困,这更多是个人差异的原因引起

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的特征

1、是社会利益的聚焦点

2、是社会成员的疑虑点

3、具有多样性和周期性

4、具有社会评价的多义性

■与社会问题的区别

1、受关注的时间长度不同

2、性质不同:

有无危害性

3、表现形式不同:

热点问题是显性的

4、涉及范围大小不同

5、推动者不同:

一为传播媒体,一为社会学者

社会问题的类型

■1、结构型社会问题:

如人口、贫困、劳动与就业、腐败等问题

■2、变迁型社会问题:

如城乡差别、农村劳动力转移、老龄问题、环境问题等

■3、偏差行为型社会问题,按程度分为两类,即:

道德性社会问题——程度较轻的偏差行为;

越轨性社会问题——程度较重

社会问题的成因解释

■社会病态论的解释

■社会解组论的解释

■亚文化论的解释

■冲突理论的解释

■生物社会论的解释

■标签理论的解释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

■收集资料的方法:

调查、观察、访谈、问卷、实验等方法

■分析资料的方法:

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等

社会问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准备阶段

1、确定社会问题研究课题

2、初步探讨

3、提出研究假设,如:

“贫困导致犯罪。

4、概念界定,如上例,怎样算做贫穷,哪个性别(年龄、阶层)是研究对象,犯罪有哪些种类,哪些是穷人无条件实施的犯罪?

■实施阶段

1、选择研究方法

2、收集资料

3、分析结果

4、作出结论

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

■描述功能——回答“社会问题是怎样的?

■解释功能——回答“社会问题为什么这样?

■预测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将会怎样?

■规范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应该怎样?

工业化

定义:

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v市场作为一种制度:

在开放的市场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效率最大化目标的机制。

v市场化:

是指用市场作为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等基础手段的一种状态,意味着对经济的放松管制,产权的私有化。

市场化的工具有很多种,比较低程度的市场化就是外包,比较高的程度就是完全出售。

v最通俗易懂的市场化:

利用价格机能达到供需平衡的一种市场状态叫市场化

市场化的社会效应

v契约化进程加快

v个体化进程深入

v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v社会阶层分化,弱势群体凸显

v社会关系的重组

人口问题

v社会问题在各时代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当代,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

v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

v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

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

v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

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

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压力大等。

v潘光旦:

民族的根本问题,具体言之,是一个人口的位育问题。

人口问题的解决系乎量的控制和质的控制。

v万科首席研究员谭华杰:

看懂人口就看懂了房地产。

“人口红利”创造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奇迹,并正在创造中国奇迹,中国“人口红利”将持续到2020年。

在中国“婴儿潮”中出生的人口进入房地产消费大周期、城市化加速拉动消费升级、人民币升值推动资产重估的背景下,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动态评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人口问题图示:

人口数量

关于第六次人口普查

v目的:

查清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v内容:

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

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v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

2010年11月1日零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

v1、人口迁移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

v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

v

(1)平稳发展期(1978~1983)

v

(2)逐渐趋强期(1984~1994)

v(3)高度活跃期(1995~)

v2、农村人口的非户籍乡—城迁移始终是迁移主流;

3、迁移原因及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

v

(1)迁移原因的变化:

从以社会原因(学习培训、投亲靠友、拆迁搬家、退休退职、随迁家属、婚姻迁入等)为主的人口迁移向以经济原因(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等)为主的人口迁移转变;

v

(2)迁移机制的变化:

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计划组织为主转变为市场调节占明显主导地位。

4、人口迁移流动的城乡—区域模式出现新的变化。

v

(1)人口迁移城乡模式的变化:

农村迁入人口的比例逐渐下降,城市迁入人口的比例明显上升,人口向城市迁移集中;

v

(2)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的变化:

越来越强的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化迁移流动;人口迁入集中化趋势珠三角后来居上,势压长三角。

关于中国的人口素质:

v人口素质:

主要指的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v人口素质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富强。

v必须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v我国当前人口素质特点:

v1、文化素质低,高文化素质人才较为缺乏

v2、非文盲人口的文化技术水平低

v3、人口的现代化和社会化程度低

v4、人口身体素质问题突出

人口素质与市场经济:

v邓小平: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v“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

生产的决定因素不是空间、能量和耕地,决定因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

v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既相护促进,又相互制约。

人口素质与计划生育:

v生育观念:

生育子女数量、是否重视子女教育、婚育年龄选择、能否主动掌握优生优育知识,等。

v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生育观念有显著影响。

v计划生育不仅关乎量的控制,也关乎质的调节。

关于出生人口素质:

v概念:

指出生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智能素质。

v出生人口素质是人口素质的基础。

v出生人口素质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营养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保健和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等。

v2001年推算,每年约有20多万新生儿为出生缺陷病残儿。

遗传病占儿童总死亡率的40%。

v对策思考:

21世纪世界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v1、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v2、人口老化速度加快

v3、城市化速度加快及贫困人口问题

v4、自然资源日趋减少

v5、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v6、艾滋病的威胁

中国的人口危机:

v1、小国寡民的趋势

v2、老年化浪潮不期而至:

老龄问题.ppt

v3、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v4、主体民族人口比例快速下降

v5、风险社会来临

v6、人口与经济发展潜力

v思考:

韩国人口政策的前车之鉴

婚姻家庭问题

结婚就像和朋友上餐馆,你点了你要的,然后看见了同伴点的东西,你就想:

我干嘛不点那个呢?

20世纪我国的婚姻家庭研究

v20世纪初,讨论婚姻家庭问题是新文化运动的热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曾取得不少有影响的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家庭社会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随着社会学的被取消而停止活动,但各级政府部门对家庭的调查却从未中断;五六十年代,仍有许多涉及婚姻和家庭问题的书籍出版;自70年代末社会学恢复以来,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又不断取得新的发展,进入兴旺期。

20世纪上半期的婚姻家庭研究:

v1、号召进行“家庭革命”,变革封建婚姻家庭制度。

v例:

1904年发表的《女子家庭革命说》大力提升女子在家庭革命中的地位;《论婚礼之弊》指出封建婚姻之弊;

v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批判封建家庭制度和伦理纲常;

v1919年毛泽东连发10篇文章批判包办婚姻……

v2、调查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现状,传播新的婚姻家庭观念。

v相关成果:

v《家庭问题》(译著),1920;

v《中国家庭问题》,1922

v《家庭制度崩坏》,1923

v《中国离婚法发达史》、《中国贞节观念的历史演变》、《婆媳冲突的主要原因》、《北平娼妓调查》…

v3、批判贞操观念,把家庭、性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研究。

v胡适《贞操问题》、鲁迅《我之节烈观》

v著作《性教育的理论》、《性教育与学校课程》、《性教育法》…

v4、提倡离婚自由,促使婚姻的基础由经济移向爱情。

v5、肯定一夫一妻制,提倡新婚姻家庭关系。

v6、倡导折中家庭,推动传统家庭制度变革。

v代表观点:

潘光旦:

旧式的大家庭制不相宜,西洋式的小家庭制也不相宜,因为它们各趋向极端,惟有折中家庭最好,它在社会效用方面可以补救大家庭之失,而在种族效用方面却可以保留大家庭之得;它对于小家庭,则所补救与保留恰与此相反。

新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v1、城乡家庭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v2、离婚问题研究

v3、性问题的研究

v4、婚姻质量研究

v5、家庭问题及其他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如家庭暴力、家庭伦理道德、市场经济对婚姻家庭影响等问题。

婚姻、家庭的概念

v婚姻:

一般指男女得到社会及法律承认的结合,夫妻关系的建立和存在。

v家庭:

以婚姻关系为基础,并由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共同生活的社会组织。

婚姻家庭问题主要表现

v离婚率上升

v婚外“婚姻”和婚外性行为

v大龄未婚和独身浪潮

v家庭暴力

离婚问题

v我国离婚现象概况

v离婚原因分析:

(1)宏观原因:

a.社会变迁带来某些社会关系的脆弱化;b.婚姻脆弱是人类步入工业社会后跨文化的普遍现象;c.家庭关系轴心由亲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化。

(2)微观原因:

婚姻双方调和矛盾的失败。

v对策:

社会宏观层次:

道德、法律

个人微观层次:

单亲家庭问题

v单亲家庭概况:

(1)家庭结构类型中,以母亲带孩子居多。

(2)子女多数德智体良好,少数有严重问题。

(3)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有许多复杂的影响因素。

v单亲(再婚/重组)家庭对子女成长的不利影响:

青少年犯罪、心理障碍、逃学、网络成瘾,等等。

家庭暴力问题

v概念:

泛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

狭义是指家庭中男性对妇女的暴力行为。

v家庭暴力的形式:

(1)生理暴力

(2)心理暴力

(3)性暴力

v家庭暴力的特点

(1)主体双方的亲属身份性

(2)主观上的故意性

(3)暴力场所的特定性

(4)后果的严重性

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

v

(1)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历史根源。

v

(2)经济收入悬殊是家庭暴力产生的经济原因。

v(3)立法不完善和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是家庭暴力滋生的法律原因。

v(4)社会宽容助长家庭暴力的肆虐。

v(5)女性的软弱促使家庭暴力升级。

(青蛙效应)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v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反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

v加强和完善立法,为制止家庭暴力提供法律保障。

v构筑反家庭暴力的社会网络,齐抓共管。

v建立社会救助机构,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

v提高妇女素质,尤其是自立能力。

关于大龄未婚现象

v关于适婚年龄

vA、法定结婚年龄与晚婚年龄:

迟于法定年龄三年以上结婚者为晚婚,即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结婚者。

vB、何为大龄未婚?

自我心理期待与社会一般印象

v轻松一下《盛女无敌》李志强曹舟笑星大联盟-320x240.Flv

概念

v绝对贫困:

生存贫困,指缺乏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低生活标准能力的状况。

v相对贫困:

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达一定程度时的生活状况。

v客观贫困:

指按照某种划分贫困的标准,某些人所处的贫困状态。

v主观贫困:

指某些人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认定自己处于贫困状态。

v其中,客观贫困与绝对贫困相似。

v思考:

主观贫困是否能等同于贫困?

贫困问题

什么叫贫困

v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贫困概念.ppt

v客观贫困与主观贫困

v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

v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

贫困线的测定方法:

v市场菜篮法:

拟出一张生活必需品清单,按照市场价格计算拥有这些生活必需品所需现金,以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就是贫困线,也即最低生活保障线。

v恩格尔系数法:

该系数大于60%为贫困。

恩格尔系数(E).ppt

v营养构成法:

根据维持生存所需的营养量来确定贫困线。

如每人每天从食品中获取2150千卡热量。

如何评价贫困现象的客观存在?

v贫困有害?

v贫困有利?

关于贫困原因的几种理论观点

v要素短缺论:

致富所需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短缺

v环境成因论:

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开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

v贫困文化论:

见P191刘易斯

v社会不公论:

如P192贫困冲突论

贫困现象的特征

v贫困是指长期持续的、依靠本人努力难以摆脱的生活困境。

v贫困是经济现象与社会现象的统一。

v贫困的实质是部分社会成员因缺乏资源而导致的社会剥夺。

v贫困是低于社会常规生活标准的状况。

发达国家的贫困

主要集中于较为固定的社会“底层阶级”:

v在业贫困和失业者

v贫困儿童

v福利母亲

v非法移民

v无家可归者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农村:

v贫困人口仍然有一定规模

v返贫率较高

v特困的顽固性

v贫困地区人口健康状况堪忧

城镇:

v城镇贫困群体:

集中在经济不景气的亏损企业和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v城镇贫困群体生活状况:

收入水平只有200元左右,仅够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贫困的原因

v个人和家庭原因

v社会原因

发达国家贫困的原因

v个人原因

v失业和在业低收入

v福利政策对贫困的影响:

“福利资本主义”政策降低就业动机,带来依赖性贫困

v财富积聚方式的演变:

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成因

v经济方面面临巨大发展压力

v城市化运动的消极影响:

v

(1)工农业产品价格差

v

(2)大量城市新移民与城市原有困难人群并存

v二元社会结构与阶层分化

v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

我国贫困现象的原因

城镇:

v国企结构调整、经济效益下降,下岗职工增多

v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v贫困家庭户人口多、就业少

农村:

v制度原因

v环境原因

v个人原因

反贫困对策

v通行思路:

1、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贫困的社会基础。

v2、为穷人提供更多的经济活动参与机会。

v3、通过社会再分配,让穷人合理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v通行措施:

社会保障、充分就业、房屋补贴、经济发展、培训和再培训计划、穷人的赋权\社区发展、儿童照顾服务、改变税收政策、慈善,等。

发达国家反贫困政策

美国:

v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人应当对自己的贫困负责,不做“没有理由的穷人”,推崇机会的均等而非结果的均等。

v注重通过经济手段刺激经济、促进就业来减贫。

欧洲:

v福利国家的制度和政策

v全面的社会服务体系

中国的反贫困措施

v农村:

扶贫工程;普及义务教育;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发展

v城镇反贫困:

再就业工程,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的再分配与公共服务

与贫困有关的社会排斥

v贫困人口容易遭遇社会排斥

v贫困的社会排斥,意味着在消费社会里的贫困人口将逐渐边缘化、逐渐失去提高自身地位的机会,拘囿于狭小的生活空间和稀缺的机会结构。

v思考:

贫困人口最迫切需要的机会是什么?

受教育、就业、培训、公共服务?

从社会排斥走向社会融合:

v世界银行:

要从三个层面来构筑反贫困战略:

创造机会、促进赋权、增强安全保障。

v实行积极的反贫困政策:

就业机会、教育、技能和资格的获取、延伸公共服务、健康政策、提高社会资本、消除社会障碍,促进能力建设。

失业问题

一、相关概念

v几种类型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隐蔽性失业

1、就业与失业

v就业:

在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

v失业:

在规定的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失业要满足以下条件:

v1、劳动者处于某一特定年龄段(劳动年龄):

我国男16—60岁,女16—55岁。

v2、没有工作:

没有受雇或自我雇佣。

v3、目前可以工作:

有劳动能力。

v4、正在寻找工作:

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通过登记、申请等方式正在寻求受雇或自我雇佣。

2、失业人口和失业率

v失业人口:

满足失业的条件的人口总数。

v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非劳动年龄人口

v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

v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v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

3、几种类型的失业

v摩擦性失业

v结构性失业

v季节性失业

v周期性失业

v隐蔽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

v定义:

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

v举例:

人们搬到一个新城市后需要寻找新工作;一个人由于原先职业不理想而寻找其他职业(跳槽)所引起的暂时性失业;妇女在生完孩子后可能要重新寻找工作;等等。

v特点:

过渡性或短期性;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持续时间不长;因而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经济问题。

(2)结构性失业

v定义:

是由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劳动力结构(年龄、技术、知识、性别等结构)不能与之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

v举例:

由于工艺发生重大变化,使缺乏相应技术的人员难以被雇佣;有些正在收缩的行业引起一部分人失业;有的公司偏爱男性,导致某些女性无法被雇佣。

v特点:

长期性,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由经济变化引起,使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供给。

(3)季节性失业

v定义:

由于某些部门的间歇性生产特征而造成的失业。

v主要表现在建筑部门或一些加工业,如制糖业。

(4)周期性失业

v定义: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引起的失业。

v特点:

整个经济的产品和服务总需求减少,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性失业。

v当失业率高于6%时,周期性失业通常是主要原因。

(5)隐蔽性失业

v定义:

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作出贡献的劳动力。

v当经济中就业人员减少后而产量并没有下降时,就可以认为是存在着隐蔽性失业的。

v影响:

“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劳动纪律涣散,工作效率低下。

二、失业的社会经济代价

1.失业造成人力资源闲置浪费.

失业使人力资源造成“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损失。

在闲置期间,人力资源不仅不能有所产出,而且还要增加一定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费用开支。

长期失业还会使其完全失效而“报废”。

2.失业导致劳动者的生活困难.

在失业的情况下,人的收入大幅度下降以至丧失,正常的经济生活受到影响,因而处于困窘的境地

3.失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高失业率带来人们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下降,市场需求不足。

4.失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

当一个社会失业量过大、失业率过高时,一方面许多人会聚众、请愿、游行,产生社会骚动;一方面“饥寒起盗心”,出现闹事、偷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1)

v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和失业率再创新高。

v城镇下岗职工人数迅速增加。

v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不至于影响农业产量的多余劳动人口)。

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

(2)

v1、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

v2、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失业人数逐年上升

v3、下岗职工生活困难

v4、劳动力中长期就业计划压力巨大

四、失业的成因分析

v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供给人口相对过剩。

v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量体制性冗员释放出来。

v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

v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大量结构性失业人员。

v经济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失业。

五、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1、政府政策

v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v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劳动力供给

v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v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v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社区就业措施

v登记失业,全面了解社区内失业状况

v社区作为职业中介,推进就业

v组建劳动服务公司,比如组成家政服务队,吸纳本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

3、个人方面

一方面,积极储备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适时转变就业观念。

青少年犯罪的界定

v青少年犯罪是指在整个青年和少年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

v在中国的犯罪学中,是指14岁以上至25岁以下的青少年触犯刑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v所犯罪行严重,大要案多,社会危害性极大。

v暴力性犯罪占很大比例。

v青少年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

v团伙犯罪案件较多,甚至还有的形成犯罪集团。

v外来人口流窜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