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课时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教学案无答案语文备课大师全站免费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460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课时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教学案无答案语文备课大师全站免费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课时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教学案无答案语文备课大师全站免费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课时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教学案无答案语文备课大师全站免费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课时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教学案无答案语文备课大师全站免费Word格式.doc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课时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教学案无答案语文备课大师全站免费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第课时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教学案无答案语文备课大师全站免费Word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课时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教学案无答案语文备课大师全站免费Word格式.doc

3.本诗的诗眼歌是哪个字?

4.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5.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个字(某句)好不好?

两者有什么区别?

哪一个好,为什么?

【方法指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所用的手法。

(第一步)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二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三步)

【答题格式】该字有    的意思。

运用   的手法(修辞),生动形象地(特点),描绘了一幅      的形象或画面(内容),表达了作者(诗人)    的情感(情感)或烘托了      的意境。

【答题关键词】解释+手法(用法)+内容+情感

【题型示例】

示例一:

直接鉴赏关键词春 

 

望(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

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请说说你的理解。

技法点拨:

1.解释字义:

“搔”本指用手指轻轻刮,此处指诗人要解愁的动作。

2.描述诗句: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凄之象”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3.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表意效果):

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示例二: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你认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哪个字用得好?

请简要分析。

点拨: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准确找出符合题意的独具特色的词,然后进行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关注诗歌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1.明确回答哪个字用得好:

破字用得好

2.解释字义:

破即碎,不完整。

这指长安城沦陷,处处破败。

3.诗句描述:

国都沦陷,城池破旧,满目断壁残垣,只有山河依旧在。

4.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表意效果):

破字使人触目惊心,营造了荒凉寂寞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示例三:

比较鉴赏关键词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题】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

(4分)

技巧点拨:

1.判断“能”或“不能”。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关注手法\用法(从修辞角度入手)

不能。

“见”是看见,是无意中的偶见。

“望”是有意向处看。

2.理清该字表现的对象,把该字放回到原句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景象;

“见”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时,南山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体现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及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

“望”字体现不出这种心境。

参考答案:

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时南山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望”是有意向处看,体现不出这种心境。

【考点精练】

(一)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曲中“怒”一词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二)阅读《钱塘江春行》完成下面各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对为尾联中“最爱”一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之情

B.画龙点睛,突出了诗人喜爱钱塘湖的原因。

C.巧用白描,突出了钱塘湖畔绿色醉人的景象。

D.刻意渲染,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依恋之情。

(三)品读王湾《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题目: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提问】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古诗词鉴赏考点一:

考点精炼答案:

1.参考答案:

“怒”有气势盛的意思。

(1分)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河水人格化;

(1分)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1分)表达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1分)(意思答对即可)

2.【解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观赏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最爱”一词直接吐露诗人对西湖的由衷喜爱。

【答案】A

3.参考答案:

“阔”更好。

“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

“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

形象地描绘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的景象。

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表现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因此“阔”比“失”好。

参考答案二:

“失”字更好。

“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

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