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盐类水解课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364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盐类水解课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盐类水解课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盐类水解课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盐类水解课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盐类水解课例.doc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盐类水解课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盐类水解课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盐类水解课例.doc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板V5

学科

化学

教学内容(课名)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该内容总课时

共3讲

翻转课时

第1讲

一、学习内容分析

(这个教学内容在整个学期的授课时节,在学科知识中的位置。

这堂翻转课教学内容特色,难点,重点)

本节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

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的水解,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应用。

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紧密相连。

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根据学生已学的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溶液酸碱性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盐类水解的本质。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学会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只写本堂翻转课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准备情况,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1、给学生准备课前学习材料,需要观看的视频,动手的实验,基本的内容、教材和资料上有的,学生能完成;

2、可能出现的问题:

A、学生时间不足,未能完成学习内容;

B、教材和资料上没有的,学生完成不了;

3、实验部分,因实验条件受限,改进与创新实验可能无法完成。

4、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在盐类水解知识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知识断层

四、课前任务设计

(对照课前任务清单进行学习)

1、阅读教材,查阅资料;

2、上网浏览,观看视频:

3、盐类的水解视频_百度搜索

4、

5、完成基础练习,自改自查;

6、整理问题,填写问题卡片;

(课前5分钟在组内交流、组内互评打分、教师查阅)

五、课上任务设计

(写出一节课如40分钟的教学流程,包括活动序列,每个活动形式和用时,每个活动所需的资料,对活动成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量规,应变候选方案)

1、课前热身:

看视频(选择性播放)

组内传阅疑难问题卡片,交流讨论解决部分问题,组长收集整理新的问题(教师指导)(约2min)

2、学生实验:

阅读实验说明和规则,分组实验,探讨问题,寻求解决部分问题(教师指导)(约10min)

3、组间交流:

各组代表展示交流组内问题的解决成果,向其他组质疑,同时帮助解决其他组的问题(教师指导)(约8min)

4、课堂检测:

围绕问题,分组命题2-3个,宣读竞赛规则,组间竞赛;(本组成员不回答本组问题)(约10min)

5、学生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约5min)

6、总结反思:

自主整理,查缺补漏,组内交流,派代表总结本节学习的得失,老师点拨(约5min)

六、教学设计反思

(在此解释你对这堂翻转课教学设计的用心之处)

我对这堂翻转课教学设计的用心之处:

1、角色定位:

教师引导、旁听、协作、配合;学生主宰,参与所有活动,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小组活动:

避免学生单打独斗,人多力量大,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实效;

3、轮流发言:

制定规则,保障学生的参与率,使得人人有机会表现,避免坐享其成,使得人人得到锻炼;

4、计分奖励:

鼓励参与,嘉奖好的,人人都要追求卓越,享受成功喜悦,不断进步;

5、课堂检测与作业:

采用自主命题,通过竞赛形式进行,激发创造性,培养竞争意识,反馈学习效果,便于教师调试教学过程和思路;

6、学生实验:

意在鼓励动手、鼓励尝试、鼓励创新,培养学科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