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66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oc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研究总报告

一.课题简介

1、标题: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2、序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益将成为研究的核心。

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确定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为研究课题,并于2010年10月成为河北省教育学会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

从我校目前的生物学科师资队伍情况来看,青年教师是主力,大部分青年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课堂的调控把握、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维持、提升等都还不能较好地掌控。

通过“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的实施研究,能达到帮助我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的目的,能较好地解决“耗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课堂教学现状。

作为一所普通高中,在“十一五”期间生物教学方面,我们也进行了“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学的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一位老师平时的教学中还有一段距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持续的教学行为,表现在教学上还抱着“熟能生巧”的信条,靠“磨”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不高。

目前我校提出“紧跟课改步伐,开拓进取,向课堂要效率,向教师要效益,让教学有效果。

”的目标,进行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研究,正是为完成学校目标的一次大好机遇和大胆尝试。

3、摘要: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不仅能丰富教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对教学实践提供参考,进而指导教学实践。

本研究对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对生物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 为我校生物教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操作上的支持。

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寻找适合我校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开发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完整的教学设计、课件、评价体系,为我校高中生物教师提供有效的现实支撑。

目前,我市正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新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全新的实验项目和课题,丰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内涵。

提高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是一致的,如果教学没有成效,或少有成效,那么一切改革的目标都会落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只能成为幻影。

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基础和归宿。

二、主体部分

1.研究问题

(1)选题的目的

选择课题《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

①现实需要。

沧州市从2009年秋季开始,全市各高级中学全部实施新课程,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如何?

已引起包括生物教育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②改革需要。

由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与《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无论在理念,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质的差别,所以新课标下的生物有效教学客观上要求在原有生物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革和发展。

③研究需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生物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课堂有效教学的改革,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在高中生物有效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当然这些探索极需在改革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在理论高度上加以考察,并在理论上得到提炼和提升。

④工作需要。

由于主持人和课题组其他教师都直接参与高中生物教学,探索和研究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学也是工作需要。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不仅能丰富教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对教学实践提供参考,进而指导教学实践。

本研究对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对生物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①提高生物教师对课堂有效教学必要性的认识。

通过调查和分析,描述我校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从而揭示教师有效教学的必要性,能提高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②为高中生物教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操作上的支持。

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寻找适合我校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开发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完整的教学设计、课件、评价体系,为我校高中生物教师提供有效的现实支撑。

③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生物新课程改革实验提供注解。

目前,我市正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新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全新的实验项目和课题,丰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内涵。

提高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是一致的,如果教学没有成效,或少有成效,那么一切改革的目标都会落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只能成为幻影。

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基础和归宿。

(3)课题的核心概念和界定

教学:

教学是在教学目标的规定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

有效:

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有效果:

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有效率:

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

教学效率可表述为:

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有效益:

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

有效教学: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课堂有效教学:

指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课堂教学有“班”“课”“时”三个特征,那么课堂有效教学也就可以概括为“班有效”“课有效”“时有效”。

2.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还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同仁的密切关注。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夸美纽斯从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角度考虑有效教学,提出“班级教学规模”,实现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的目的。

杜威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由此开发出来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纠正了传统教育中流行的教学方式,这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显示出它的魅力。

但是它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理想教育。

当前有效教学实验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

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

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

高慎英和刘良华在《有效教学论》中对有效教学的理性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有效教学的实践经验,如“自学辅导教学”、“八字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等。

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

两者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

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很强,但缺少实践的针对性。

而我国学者现在比较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同样缺乏针对性,未能形成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且多集中在数学、语文、英语等较大学科的研究,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的层面。

3.研究程序:

(1)研究设计,分三个阶段(见下表)

阶段

内容

目标

完成时间

负责人

准备

阶段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申报

资料汇编

2010.10

叶强

课题论证和开题报告

调查报告

2011.3

王秀敏

实施

阶段

主(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11.10

叶强等

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案例

案例集

2011.12

王秀敏

庞艳艳

李淑远

课题研究论文汇编

论文集

2011.12

王秀敏

总结

阶段

课题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12.2

叶强

有关系列现场、汇报课及相关研究成果录像等

现场

2012.6

王秀敏

(2)研究对象:

高中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各班学生

(3)研究方法:

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提出研究的目标和具体研究方法;其次,收集有关文献进行系统学习,反思过去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生物课堂的现状,运用统计技术描述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情况;第四,运用行动研究法等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加强学习策略,形成研究成果。

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兼用综合调查法等。

1、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相应的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2、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3、综合调查法。

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

(4)研究过程:

2010年10月,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感到生物课堂教学面对的矛盾和困惑很多,实施高中新课程更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向朱志刚校长提出开展“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朱校长很感兴趣,建议成立课题组,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

2010年10月,我们成立了课题组,由组长叶强老师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学校生物组全体教师欣然加入并积极承担研究任务,朱校长对这个课题也很感兴趣,并协助我们邀请了学术造诣较深的杨士明、季茂春、王玉柱、付长江等组成专家组,负责课题的理论咨询,跟踪指导。

10月7日,课题组成员在学校小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对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和修改。

2010年10月18日,完成了课题省级申报。

月,本课题获省级立项。

2010年10月至12月,组长带领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有效教学理论,并撰写了开题报告。

10月15日,在学校小会议室举行开题仪式。

县教育局教研室高秀华老师出席了开题会并发表了重要意见。

课题主持人叶强老师代表课题组介绍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朱志刚校长最后总结,希望课题组成员严谨扎实的研究、勤奋刻苦的工作,争取本课题研究取得突破。

开题会上分解了课题研究任务,把任务具体分解到每一个人。

在积极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的同时,大力培训研究人员,提高课堂研究的水平。

2010年10月—2011年3月,先后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参加各级各类有效教学培训、观摩、研讨活动7人次,在课题组内进行了三次有效教学教师培训会,就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相关理论、研究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培训,组长叶强老师及各位特邀专家参与了培训并做专题发言,提高了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011年3月—8月,深入课堂调查分析,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9月中旬,我们开展了全校青年教师生物教学公开课,课题组利用这次机会全面了解了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

通过观察、分析、反思,我们发现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教学目标把握不准;

(2)教学过程设计能力不强;(3)学生作业设计对于完成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拓展性和开放性;(4)教学过程存在教师投入大而学生收益小的无效或低效教学现象。

我们围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或无效现象在全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认真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和产生的原因,撰写了调查报告,并提交给校长办公会。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了目前高中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和成因:

(1)三维目标的割裂;

(2)教学内容的泛化;(3)教学活动的外化;(4)教学(层次)的低下;(5)预设和生成的冲突。

2011年8月—9月,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中期研究报告,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

2011年9月—2011年11月,我们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检查反思,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工作,并进行验证性研究。

2011年11月4日,在学校举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现场会”,课题组副组长王秀敏作了《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专题讲座。

2011年11月12日,在沧县职教中心召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及职教中心生物教师参与了研讨。

叶强老师作了《生物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的策略研究》的专题报告。

2011年11月—2012年1月,初步建立了课堂有效教学体系。

课题组在认真研究了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规范课堂教学环节,初步建立了一个由旧知识→新知讲解→课堂练习→知识小结→作业布置的课堂教学体系,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推广实施。

2012年1月—2012年2月,召开课题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典型课例,初步形成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4.研究发现或结论

(1)对有效教学现状的调查与低效或无效的原因分析

我们围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或无效现象在全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认真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和产生的原因,撰写了调查报告,并提交给校长办公会,引起了全校领导和老师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了目前高中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和成因。

①三维目标的割裂

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

但是课程实施中却出现了三维目标割裂的现象:

其一,“游离”于知识和技能之外的过程和方法。

为活动而活动,这种活动既不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是低效、无效的。

其二,“贴标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其三,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的现象依然存在。

这种在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冷落、忽视了过程和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②教学内容的泛化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生物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生物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或丧失自我,异化为历史课、物理课、文化课、思维课、班会课等,教学内容虚泛、空洞;或教师急于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独立思考、感悟课本知识的时间得不到基本保证。

③教学活动的外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的、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使其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也是这个道理。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④教学层次的低下

从高中生物教学全过程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弱到强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的作用告终。

遗憾的是,现在的教学缺乏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支配、控制着学,甚至替代了学,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

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所以,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常看到这样的怪现象:

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教师教得越多,教得越满。

⑤预设和生成的冲突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

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冲突的现象。

表现之一是预设过度:

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上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

表现之二则是生成过多:

一方面,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使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总之,虽然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从整体上看,教师教学观念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很好地回答价值层面上的有效教学问题,以至于课堂越教越难,学生和教师越来越苦,价值层面的有效教学认为应该持久地培育和保护学生学习基础与发展基础,如学习兴趣、习惯、愿望、态度、方法、经历、体验、能力等,而且培育和保护这种内在的、长远的学习与发展基础特别需要教师投入时间、智慧和耐心,尤其是教师的责任意识,它是教师追求有效教学的力量源泉。

(2)初步形成了有效课堂教学中低效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课堂教学由诸多环节组成,只有各个环节优化了,各个细节的效率提高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才会提高。

根据教学实践和课堂观测分析,我们归纳了一些课堂教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低效教学行为,并探讨了一些相应的矫正策略。

①低效课前准备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出现某些教师上课铃响过后,因为手头作业还没有批完或其他事情拖延晚进教室,个别学生课间自己有事或者被别的老师叫去处理事情而等到上课以后才匆忙跑进教室,这些行为都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分散学生注意力。

解决策略:

教师应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提前2-3分钟进教室,让学生有过渡时间做好上课准备,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部分学生沟通,这样,上课铃响后很快就能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了课堂效率。

②低效时间利用

有些教师由于课前批作业或其他事情的影响,一进教室就发火批评学生或者讲评作业,过了很长时间才匆忙上新课。

解决策略:

批评学生或讲评作业都会影响学生情绪,特别是那些挨批的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听课,而课前15—2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高效学习时间,教师应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新课教学。

③低效课堂管理

某堂课,教师正讲得兴致勃勃,学生听的聚精会神,忽然有一个学生高声叫道:

烦死了!

原来爱做小动作的同桌弄痛了他,这位教师马上停下讲课去详细了解情况,认真听完他们的争吵……解决策略:

①对于课堂中轻微的违纪行为,教师可以用眼神、声调、肢体语言等暗示学生;②对于某些想故意通过行为获得别人注意的学生课堂上最好视而不见;③可以让有问题的学生回答问题,转移注意力。

④低效学习方式

这种情况在教学中也是常见的,例子随手拈来,而且执教者课前甚至课后很难知道这一点。

解决策略:

别把“探究”、“操作”、“讨论”等当作百病良药或课堂教学必用品,每一种教学法都是辨证的,要了解每种方法的优势与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学习方式。

⑤低效课堂提问

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会问学生“你有什么感受?

”“你有什么发现?

”之类的大问题,学生容易泛泛而谈,有时学生学习已经进入新的高度,教师却回过头提了一些低级问题……解决策略:

教师要学习课堂提问艺术,可以在学习的“要点”提问,可以提高自身提问的清晰度,可以通过学习了解提问的类型与特点,提高问题选择的准确性。

⑥低效课堂练习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堂练习形式内容重复单调,布置的课堂练习没有层次坡度,要么少部分同学很快做完没事干要么大部分学生苦思冥想做不出来……解决策略:

课堂时间有限,作业要精心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清晰的层次性和一定的开放选择性。

(3)初步构建了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通过文献的检索和有关教学理论的学习,构建有效教学策略体系,课题组已初步构建了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通过实践研究,对构建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进行验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探索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立有效教学的教学机制,测量有效教学效益,建立综合、开放、长效的有效教学评价机制。

(4)初步形成了“沧县风化店中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见附录表一、表二)

5.分析和讨论

一年多的研究,尽管取得一定成果,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高度应试教育背景下,贯彻新课程理念,需要践行者的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尝试的步伐再迈开一点。

相对于此,课题组显然还缩手缩脚,推进的策略和措施,整合、验证别人的理论偏多,原创观点并大胆付于实践的还相对偏少,一些看法还未经过时间的充分证明,正确与否还要进一步认证。

6.关于课题研究的困惑和思考

本课题历时一年多,行将告一段落,但本课题的研究远没有结束。

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出来的教训,同样是本课题重要的成果之一。

(1)课题组在学校调研的时候,个别化、选择性地走进课堂,对课堂的实际教学生态知之仍然不够多。

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中,我们预设“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一点实际上落实得不够,从而致使研究的规范性和针对性有了折扣。

(2)课题组对生物有效教学相关因素的认识还不充分。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关于生物学科的性质及其习得的规律,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怎样学好生物?

如何推进生物教学的高效运转?

其中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不言而喻。

本课题研究的范畴虽然仅仅局限于高中生物,且是课堂教学,但关于生物学科所涉及的矛盾一个也无法回避。

因此,研究的内容仍然偏多,面仍然偏大,对某些具体环节的深挖也不充分,如生物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课堂中预设和动态生成问题等等,因此,成果还不丰富。

三、参考文献

[1]崔允娜:

《有效教学:

理念与策略》,《人民教育》2001年第6,7期。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李风海,阎立泽.有效教学六个“应”.教书育人,2005.1-2

[4]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美)加里·鲍里其:

《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6]丁舒:

“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4

四、附录

(表一)沧县风化店中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

讲课人姓名:

讲课班级:

课题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