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697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doc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doc

结合培训和教学实践总结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有哪些

 

(一)教师的表达技巧

  表达沟通的技巧可说是教学所必备的基本技能。

表达常是单方面的传达,沟通则是双方面的互动。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如果善于表达,则有助于师生之间沟通、互动,.自然有利教学。

教师的教学必须善用语言及非语言的技能,但并不意味要成为雄辩家或名嘴,也不需要有一流的口才,更不必要学会各种舞台动作和姿态,但仍然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表达沟通原则和技巧,才能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1.语言表达的技巧

  

(1)用字遣词恰当。

  

(2)语音声调及速度得宜。

  (3)扼要清楚达意。

  (4)避免伤害性的语词。

  在教学情境中,非语言的沟通常与语言同时出现,其在教学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肢体语言。

  ①面部表情生动自然。

  ②目光接触频繁。

  ③动作与姿势端庄。

  ④维持适当的师生距离。

   

  

(二)教师的发问技巧

   发问是一种引发他人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出相应回答的语言刺激。

任何一位教师,任何一个学科,任何年级阶段的教学,都可以采用发问技术以激发学习动机,增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此外,发问还有下列功用:

提供学生表达机会,增进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发现疑难问题,增进战胜困难的动机。

  《学记》云:

“善问者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教师提问亦应由浅入深,并注意问题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其连续性。

发问的十大技巧如下:

   1.讲解重点后再发问,或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上课的重点。

   2.问题必须事先设计其顺序。

   3、问题集中于上课的重点,先问问题再让学生回答问题。

   4.给予每一位学生相等的机会。

   5.不鼓励举手抢答。

   6.不依照座号的次序或排列的顺序发问,利用姓名签筒,以抽签方式进行。

   7.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至少三秒,等待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会影响学生参与的意愿。

   8.不替学生回答问题。

   9.依学生程度来发问。

   10.答对的学生请赞美,答错的请鼓励并再给予机会,成功经验对学生学习成就有直接的关系。

  (三)激发学习动机的技巧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且又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考虑采取下列策略来激发或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1)布置舒适的教室环境。

  (2>激发内在的动机。

     (3)导引学习的心向。

  <4)教学活动多样化。

  (5>多用奖励少用惩罚。

  (6)给予适度的期望。

  (7)成绩评量不宜过于苛。

       

  (四)教学艺术撷英

   教学艺术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凝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即用高尚的人格形象、真诚的情感、丰富的创造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其教书育人行为的艺术美感,产生心灵的愉悦和震撼,从而使学生满怀热情地投人学习,获得学习动力和对未知探求的欲望。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营造利于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

课程拓展的学习领域为课堂带来多方面的内容和信息,同时也要求课堂必须具有吸引孩子学习兴趣的推动力。

只有在课堂创设多元化的情感空间,才会使能力的形成融汇于统一的整体布局中,才会使学生在充满情感、美感、和想象的教学情境中不断体验,从而发现学习的乐趣。

  

(二)、围绕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做学问。

课堂上,提出问题很容易,但要提一个好的问题却很难。

所以他们提倡教师要着力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还要有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创造性设计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设计上尽量与学生日常经验相联系,力求有实用价值;具有开放性,以便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跳一跳,摘果子”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过程的体验。

  (三)、围绕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交流。

   (四)、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创造。

   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他们充分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还要尽量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猜测、操作、试验、调查、信息搜集与、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五)、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练习中巩固知识。

   学生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巩固练习的不同。

现在提倡的精心设计板演作业、基础训练作业、拓展提高作业等这样几种作业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在作业的选择上一定要有分类。

批改作业中要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

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要个别当面辅导。

当前很多教师缺乏作业选择,往往通过资料、电脑照搬别人的资料。

不选择作业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负担,课堂的有效性就无法实现。

  (六)、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反馈。

   教师和学生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和学的活动,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反馈时间要及时。

教师要做到每一节课都有反馈,表扬好的做法,提出问题和缺点,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强化重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当堂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灵活理解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要耐心地多讲解几遍并加上适当地练习。

(2)反馈方式要多样、灵活。

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情节、感受最深的地方;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几个重点问题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态度,同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

(3)反馈应该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教学的完整过程指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而反馈就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及时反馈可以促进教学活动又快又好地完成,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