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6425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docx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

钓鱼教学《钓鱼》教学设计方案

【--父亲节祝福语】

教材与学情分析《钓鱼》一文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夜晚,?

我?

和父亲去钓鱼我?

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

我?

把鲈鱼放回湖里。

这件事给了?

我?

终生的启示,让?

我?

懂得了在各种诱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气和力量。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从中得到启迪,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

我?

和?

父亲?

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

我?

的心情变化过程。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

我?

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

我?

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

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提高抵制各种?

鱼?

的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领会文章中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地抵制各种诱惑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最后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导出课题,听写词(词语见教参)

2、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3、回忆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能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又能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

读明白的问题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读不明白的作上标记。

2、小组内交流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读书,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阅读习惯,又注重了?

自主、合作、探究式?

学习方式的培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集体交流,体会情感

1、我钓到了一条怎样的鱼?

当时我和父亲心情怎样?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轻轻翕动着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我和父亲喜悦的心情。

3、父亲要我放鱼,我的感情发生了怎样变化?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1)、?

爸爸,为什么?

?

我急切地问道。

(2)、?

可是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哭出了声。

(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4)、我慢慢地把鱼钩从……放回湖里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我难过的心情。

5、父亲当时的态度如何?

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

‘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

’?

指导朗读,体会父亲态度的坚决

6、分角色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进一步体会我和父亲的情感变化。

【设

计意图】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发展语言积累,陶冶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主要通过?

我?

和父亲的对话表现出来的。

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朗读,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7、父亲这样做对不对?

现在我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不仅使学生能明辨是非,受到正确的引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给?

我?

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句子?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到的抉择的时候,------我就会获得抵制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9、指名读句子。

10、?

道德抉择?

什么意思?

我都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抉择?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1、这里的?

鱼?

指什么?

(?

鱼?

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设计意图】要让其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使学生经受一次情感的体验。

四、拓展练习,提升情感

1、你们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请认真思考后把下边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在家里:

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你……在学校:

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在公共场所: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2、引导学生补充省略的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作者一道经历了一次心灵的考验,进行了一场道德的抉择,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获得了一个难忘的启示。

此时老师想起了一句名言:

(课件出示: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此时老师也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句子老师读:

今天播下道德的种子,明天收获成功的人生。

)愿我们都能向作者那样,从钓鱼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走好人生之路。

【设计意图】结尾用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来导之以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达到了预期目标。

五、布置作业,结束课堂

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联系生活实际,以《……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短文。

【设计意图】摘抄重点语句,牢记于心,进行语文积淀;课后练笔体现学以至于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重难点、关键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内容分析:

《钓鱼》是s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到湖里。

这件事给了”我“终生的启示,让”我“懂得了在各种诱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气和力量。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比较高,朗读能力不是很强,分析能力有待加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钓鱼》这篇课

文的作者是詹姆斯·伦费斯蒂,他是美国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的广大读者所了解,并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因为他写的一篇文章《钓鱼》,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的走进这篇课文,去聆听作者心底的声音。

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幻灯出示学生要回答的内容。

(教学评价:

从作者的身份入手,切入对课文的学习,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精读3—9自然段,感受我的情感变化。

1、体会钓鱼时的心情

a、师:

文中的我钓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鱼?

b、指名回答。

师:

作者钓鱼、放鱼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他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怎样?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描写作者心情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多读读,体会体会。

幻灯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

(教学评价: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且在书上做记号,这实际上是在无声地引导学生怎样读书,要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汇报(惊喜、得意骄傲自豪等)

出示文中这一句:

啊,这样大的鱼!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还是条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

师:

怎样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作者的惊喜或得意呢?

生练读后指名读。

师:

那么美的月光,钓到了那么漂亮的鱼,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下。

师生深情地共读“啊,这样大的鱼!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还是条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

”这一句。

(教学评价:

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让学生读中悟,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

2、感悟放鱼时的心情

师: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却要放掉,那此刻我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4∽9自然段,把描写作者心情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感受一下。

(幻灯出示4、5、6、7自然段)

a、汇报(学生汇报时要求说出是从文中哪里体会到的?

“急切、难过依依不舍失望愤怒”等)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这一句除了读出作者伤心的情感之外,你还读出作者此刻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自读后回答。

(教学评价:

新课标提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这一句,学生体会到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

b、指导读好表现我急切、伤心、依依不舍的有关句子。

(幻灯出示4—7自然段内容,尤其注意变换颜色的词语及9自然段一个关键的句子,采用师范读、学生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悟作者当时的情感)

c、分角色读4∽7自然段。

(教学评价:

作者放鱼时的心情是复杂的,只有放手让他们多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3、写作技巧的引领(幻灯出示)

师:

刚才读的这几段文字,仿佛在写我们自己钓鱼、放鱼时的心情,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那是因为作者真实的描写了自己的心

理活动,真情的在写作,所以心理活动描写是写作中很重要的一环。

(教学评价: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教语文不光要让学生体会情感,还要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师: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探究这样一个问题:

4、父亲为什么要我放掉大鲈鱼?

(幻灯出示)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后交流汇报。

师小结: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要遵守规则。

(教学评价:

父亲要我放掉大鲈鱼的真正用意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探究是很有价值的,文本的内涵就能挖掘出。

三、谈启示(也就是父亲要我放掉大鲈鱼这件事对我的影响。

)师:

少年时代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坚决地要我放掉,那一刻,让人心碎,随着岁月的流逝,几十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这件事对我又有什么启示呢?

1、指名说(板书:

抵制诱惑)

2、齐读10自然段

3、师:

小时候的我不懂事,对父亲当时的做法不满,长大了,觉

得父亲做的是对的,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让我们在读第10自然段。

⑴“鱼”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幻灯出示)

⑵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诱惑吗?

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幻灯出示)

(教学评价:

这个拓展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四、总结(出示第12幅幻灯片)

师:

同学们,文中的作者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与小时候父亲坚决地要他放掉大鲈鱼这件事是分不开的!

所以同学们从小就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要遵守规则,这样才能坚定地抵制各种诱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作业(出示第13幅幻灯)

仿照《钓鱼》这篇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写一篇作文。

题目:

当老师公布考试分数的时候

板书设计:

钓鱼惊喜

放鱼急切伤心依依不舍

启示抵制诱惑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是作为公开课来执教的。

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读的目的,以读为本,运用多种形式、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注意读思结合,激发兴趣,以情促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提高教学效率。

一、“钓鱼”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钓鱼》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一篇课文,属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

“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这件事给了“我”终生的启示,让“我”懂得了在各种诱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气和力量。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从中得到启迪,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理念:

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

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3钓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2、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

2、理解“与那条鲈玉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1、通过上节课的讨论,我们知道了钓鱼是一件有趣的活动,但想要钓到鱼也是不容易的,需要耐心、技巧、机遇等等。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

2、谁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回顾的过程中板书。

(一)、课堂活动一:

自读课文,说一说这条鱼该不该放?

说出你的理由,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大胆的站起来说一说。

1、有同学说该放,原因是?

?

(还不到捕鱼的时间;做人要有原则,虽说没人知道,但自己的良心知道?

?

2、有同学说不该放,原因是?

?

(1)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过了好长时间,?

?

溅起了不少水花。

(2)这条鲈鱼很大、很美。

“啊,这样大的鱼!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是呀,这么大、这么美的鱼,我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3)当他钓到鱼的时候,周围没有人。

“到处是静悄悄的?

?

(二)、课堂活动二:

再读课文,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放掉鱼,做出这个选择“我”是做了激烈的内心斗争的,小组讨论一下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1、交流

(1)捕到鱼“我”?

?

读句子: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

?

轻轻翕动着。

”(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得意、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

?

)再读句子。

(2)父亲让我放掉鱼,“我”?

?

,读句子:

“爸爸!

为什么?

”(急切、不理解)读句子: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委屈、难受)

(3)“我慢慢地把鱼从鱼钩上?

?

消失在湖水中了(无可奈何、恋恋不舍、遗憾?

?

))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

(三)、课堂活动三:

是谁鼓励“我”做了正确的选择?

1、读句子:

“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

?

没有商量的余地。

”(理解“不容争辩:

没有商量的余地”。

2、回顾课文,父亲为何那么“不通情理”?

(四)、课堂活动四:

重点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父亲的教导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在书上找出来,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汇总,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思考:

“鱼”指的是什么?

(教师点拨:

金钱、地位、名利等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

1、“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说明一件小事成就了一个人。

那么你呢?

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会有很多,比如:

在家里:

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你?

?

在学校:

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

选举班干部:

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

在公共场所: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

2、启发诱导: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将怎样做?

3、再一次分角色朗读,全班参与。

1、老师也送大家两句名言: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

2、课下与自己的朋友演一演这个故事。

1、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与课文相关的事情在日记写一写,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学了这篇课文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处理?

2、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的人遵守道德规范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3、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钓鱼

钓到鱼放掉鱼启示

获得启示:

抵制(拒绝)诱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