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76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

(时间:

60分钟 分值:

70分)

一、基础达标(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及抛江过其下抛江:

抛锚停船于江中

B.杰然特起特起:

特别突起

C.徙倚久之而归徙倚:

徘徊不忍去

D.四际渺弥皆大江渺弥:

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答案 B

解析 B项,“特起”,拔地突起。

2.选出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如宝装屏风B.掠江东南去

C.日光烛之,璀璨夺目D.岸土赤而壁立

答案 C

解析 “宝”“东南”“壁”皆为名词作状语,C项中“烛”为名词作动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A.信造化之尤物也

B.与江山相发挥

C.南唐为奉化军节度

D.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答案 D

解析 D项,“浑浊”古今义相同,都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A项,古义:

特异之物,多指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今义:

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B项,古义:

相互辉映;今义:

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C项,古义:

管辖;今义:

多指节制,约束。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倒影水中      B.泛彭蠡口

C.今为定江军D.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为省略句,D项,被动句。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巉然孤起的碧峰,让我们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作者的孤傲情怀。

B.在小孤山庙宇中,作者“徙倚久之而归”,表达了作者对小孤山美景的热爱与留恋之情,也间接地表现了作者孤独惆怅的心境。

C.写“俊鹘抟水禽”,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捉拿敌人,收复山河。

D.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外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夏晴雨”不同季节的变化,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答案 B

解析 B项,作者“徙倚久之而归”,这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

二、文本训练(12分)

阅读文章第二段文字,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戍:

把守

B.已非它山可拟拟:

模仿

C.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干:

D.与江山相发挥发挥:

辉映

答案 B

解析 拟:

比。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A项,大概/古称伞;B项,结构助词,的/语气助词,无义;C项,用/来;D项,即使。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篇日记体的游记散文,描写了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

B.这段文字抓住景物特点描绘出了鲜明独特的形象。

C.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手法。

D.这段文字在记述事物的同时,插入了适当的议论及说明。

答案 D

解析 应为“插入了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9.翻译下面句子。

(3分)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水光山色相互辉映,自然比金山更漂亮了。

解析 饰:

增加。

发挥:

辉映。

三、名句默写(4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军队首领可以被改变,但男子汉的志气不能改变,用《论语》中的话来说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在行动上受磨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2)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4)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四、拓展阅读(19分)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小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

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

其子立恭,能诗。

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

旁有盘石,可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

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

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

延余两人坐。

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

叟识其意,曰:

“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

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

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

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

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

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

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

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

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

李出琵琶弹数曲。

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

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

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

“奈何不与道士诗?

”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

“乐其无已乎?

”遂与李及道士别。

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

“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

”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

“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

“是游宜有记。

”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

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

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

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原文有删节)

【注】 ①丘:

坟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B.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C.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D.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答案 B

解析 “及期”,翻译为“到了约定的日期”,此处可断可不断,“不果行”,翻译为“未能如约前往”,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行”后要断开,这样就可以排除A项和D项;比较B项和C项,“始命笔追记之”中的“之”为“追记”的宾语,必须在“之”的后面断开,因此可以确定答案为B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

B.朔,农(夏)历每月最后一天。

C.慢,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

D.戊子,戊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5个。

天干与地支相配以纪日、纪年。

答案 B

解析 朔,农(夏)历每月初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隐溪隐逸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答案 C

解析 作者动笔写作此游记的时间不对。

根据第7段内容,作者应是在隐溪先生去世后不久,在立恭府上留宿话别时就动笔写的。

(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叟识其意,曰:

“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

“我不需要(它们)了。

”(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离开了。

②立恭折断竹子,凿出孔吹了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

解析 ①句中的关键点为:

“识”“无用”“怀”,②句中的关键点为:

“窍”“作”,要重点翻译。

【参考译文】

洪武乙亥年,我客居武昌。

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已八十多岁了,爱读道家书。

他的儿子立恭,能写诗。

(父子二人)都是心胸豁达的人,但是平日深居简出,隐居韬晦,不任意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

天还没亮,往东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北拐,走小路约十里,穿松林,蹚水过山涧。

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

溪边有一块圆石,能坐十几个人。

松柏翠竹,绿荫掩映,十分茂密。

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百鸟争鸣。

于是清扫石面坐下。

坐了许久,听到一阵鸡叫和狗吠声。

我招呼立恭起身,往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有光泽,好像刚喝过酒的人。

(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

窗下陈列着几卷古书,立恭拿起一册《列子》,我找到一部《白虎通》,都十分想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

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

“我不需要(它们)了。

”(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离开了。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仆摘来芋叶当盘子,盛上肉。

立恭举起酒葫芦斟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几轮。

立恭作七言近体诗一首,我和了一首。

酒至半酣,有人骑马经过,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

(他)十分惊讶,相视一笑,没有下马,径直驱马离开。

一会儿,备办了丰盛的饭食,与一道士结伴而来,于是我们一起喝酒。

道士拿出一幅《太乙真人图》请我们题诗。

我作了一首五言古诗,并题写上。

立恭不作诗,只是不停地向道士敬酒。

道士不胜酒力,下跪推辞,众人都大笑起来。

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

立恭折断竹子,凿出孔吹了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

隐溪老先生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

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

“为什么不给我题诗呢?

”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奇绝,于是又饮酒,我和立恭对饮,都有些醉意了。

不久,太阳西下,眼看距西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呼唤我回去,说:

“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

”于是(我们)和李千户及道士告别。

中途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

“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

”又指着路边的桃花告诉我:

“明年赏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

“这次游览应该写篇游记。

”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去世了,我痛哭哀悼。

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事先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

到了约定的日期,我又生病了,未能如约前往。

过了不久,我返回庐陵,临行前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

还没写完,立恭拿去读,痛哭不已;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

然而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况且(我)在武昌郊游多次,可是哪一次都不如东山之游畅快,便努力把游记写完。

亲手誊录一遍,寄送给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9分)

陶渊明之后,痴迷于田园耕读的中国知识分子________。

其中尤以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为代表。

隐士陶弘景有一首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成为早已挥之不去的一种理想情结。

如今,随着历史的疾速发展,我们早已告别那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充满着诗情和画意的传统的“乡土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________、精神焦虑的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以及信息时代。

如今我们行走于钢筋、水泥构成的“都市丛林”,却愈加________那个云淡风轻式的田园牧歌生活。

田园耕读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是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是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自然回归:

(    )。

寄至味于淡泊,发隐忧于日常,如今,我们谈论田园耕读生活,并不是要大家回归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而是让大家能在喧嚣、浮躁的日常生活之外,有所淡然,有所超越,能够亲近我们之前________的风景,沐浴阳光雨露,赏味山水林泉,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进而达到身心两安。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俯拾即是 栉风沐雨 耿耿于怀 充耳不闻

B.比比皆是 行色匆匆 念念不忘 熟视无睹

C.比比皆是 栉风沐雨 念念不忘 充耳不闻

D.俯拾即是 行色匆匆 耿耿于怀 熟视无睹

答案 B

解析 比比皆是:

到处都是。

比比,到处,处处。

俯拾即是:

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二者都有“多”的意思,根据语境,应选“比比皆是”。

行色匆匆: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栉风沐雨:

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前者强调神色匆忙,后者偏重于奔波的辛苦。

结合语境,应选“行色匆匆”。

念念不忘:

牢记在心,时刻不忘。

耿耿于怀:

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结合语境,此处应用“念念不忘”。

熟视无睹:

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

指对应该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者都有“不关心”的意思,前者偏重于不看,后者偏重于不听。

此处应用“熟视无睹”。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田园耕读早已成为挥之不去的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理想情结。

B.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C.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D.田园耕读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成为早已挥之不去的一种理想情结。

答案 B

解析 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个语病:

一是主客体颠倒,应为“田园耕读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情结”,不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这就排除了C、D两项;二是语序不当,应为“早已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A、B两项中定语位置不同,表所属的定语“中国知识分子”应放在数量词“一种”之前,这就排除了A项。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田园耕读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生活方式。

B.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

C.这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

D.由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田园耕读的生活方式是古典、智慧、闲适的。

答案 A

解析 括号前的内容主要表述的是田园耕读对人们精神的影响,从前文内容和标点符号冒号分析,括号的内容应该是诠释或者总结“田园耕读”的,表述顺序应该是“田园耕读是……”,由此判断,四个选项A项最恰当。

15.下面是小王给即将过生日的姑姑的手机短信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5分)

姑姑,明天是您三十岁寿辰,但我因学习特别忙,无法拨冗前往,十分垂念您;等有时间,我会垂询您的时间,到您家去,到时您恭迎即可。

顺颂安康。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寿辰”改为“生日”。

②“拨冗”改为“抽时间”。

③“垂念”改为“想念”。

④“垂询”改为“征询”。

⑤“恭迎”改为“在家”。

(每处1分)

解析 语言表达不得体,主要体现为谦辞敬辞的误用,要注意人物的身份,词语适用的对象和语境。

如“寿辰”指老年人的生日,三十岁生日用“寿辰”显然不合适。

“拨冗”,客套话,指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此处不能用于“我”。

“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

此处称“我”“垂念”“姑姑”,不得体。

“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

这里说“我”“垂询”“姑姑”,不合适。

“恭迎”指恭敬地迎接,这里说“姑姑”“恭迎”“我”,不得体。

16.某“教育·读书”论坛以“最感动我的文学人物”为话题向网友征集文学人物点评。

请你仿照示例从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择两个令你感动的人物,分别写一句点评的话。

要求:

形式工整,可不完全拘泥于示例的句式。

(6分)

【示例】人物:

大堰河

点评:

用勤劳打点悲苦岁月,以爱心彰显善良人性。

①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

①翠翠 古渡是美丽的背景,守望为爱情的注脚。

②林黛玉 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

(6分)

示例二:

①桑地亚哥 纵横苍茫大海,演绎硬汉传奇。

②卡西莫多 丑到极致,美到极致。

解析 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既然是令人感动的人物,就必须是正面人物;所写内容必须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特征;示例提供的是对偶句,考生仿写时即使不用对偶句,也要注意句式的整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