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7681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水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法试题.docx

《水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法试题.docx

水法试题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b)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A.有效B.可持续C.综合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c)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适用水法。

A.范围B.领土C.领域

3.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水资源的所有权由(a)代表国家行使。

A.国务院B.水利部C.全国人大

4.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a)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A.多种B.特殊C.有效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纳入本级(c)。

A.水利建设规划B.工程建设计划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6.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a)。

A.权益B.利益C.权利

7.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c)负责全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组织实施。

A.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B.国务院有关部门C.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8.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a)社会。

A.节水型B.生态型C.可持续发展型

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节约用水的管理,建立节约用水技术开发(a),培育和发展节约用水产业。

A.推广体系B.管理制度C.推广模式

10.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b),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A.综合治理B.涵养水源C.加大投入

11.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a)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A.先进科学B.综合C.有关科学

12.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c)给予奖励。

A.水行政主管部门B.有关部门C.人民政府

13.国家对水资源实行(c)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A.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B.分级管理与分部门管理C.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

14.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c)和监督工作。

A.管理B.领导C.统一管理

15.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b)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

A.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B.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1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a)工作。

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

A.开发、利用B治水和管水C.统一管理和监督

17.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a)规划。

A.统一制定B.统筹考虑C.统筹布局

18.综合规划,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编制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b)。

A.总体规划B.总体部署C.总体方案

19.专业规划,是指防洪、治涝、灌溉、航运、供水、水力发电、竹木流放、渔业、(a)、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节约用水等规划。

A.水资源保护B.水体保护C.水域保护

20.流域范围内的区域规划应当服从(b),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

A.整体规划B.流域规划C.地方规划

21.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以及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的专业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a),兼顾各地区、各行业的需要。

A.相协调B.相统一C.相一致

22.制定规划,必须进行水资源(c)考察和调查评价。

A.实地B.综合C.综合科学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文、水资源(c)建设。

A.信息化B.信息平台C.信息系统

24.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c)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A.流域B.综合C.流域综合

25.经批准的规划需要修改时,必须按照规划编制程序经(a)批准。

A.原批准机关B.水行政主管部门C.上级部门

26.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上建设水工程,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请批准前,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水工程的建设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进行审查并(a)意见。

A.签署B.提出C.会签

27.水工程建设涉及防洪的,依照(b)的有关规定执行;涉及其他地区和行业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的意见。

A.防汛B.防洪法C.防洪

28.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坚持兴利与除害(a),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A.相结合B.并举C.相统一

29.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a)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A.生活B.日常C.必需

30.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a),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A.科学论证B.精心组织C.反复论证

3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b)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A.开发与利用B.开源与节流C.开发与保护

3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b),并进行科学论证;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当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

A.相协调B.相适应C.相统一

33.在水资源(a)的地区,国家鼓励对雨水和微咸水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

A.短缺B.紧张C.较少

3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灌溉、排涝、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在容易发生盐碱化和渍害的地区,应当采取措施,(b)地下水的水位。

A.控制好B.控制和降低C.降低

3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成员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集体土地或者承包土地上投资兴建水工程设施的,按照谁投资建设谁管理和谁受益的原则,对水工程设施及其蓄水进行(a)使用。

A.管理和合理B.管理和妥善C.管理和适当

36.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

在水能丰富的河流,应当有计划地进行(b)开发。

A.梯级B.多目标梯级C.综合

37.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保护(c),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

A.水源B.资源C.生态环境

38.任何单位和个人引水、截(蓄)水、排水,不得(a)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A.损害B.侵占C.妨碍

39.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b)的方针,按照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A.统筹兼顾B.开发性移民C.统筹开发性

40.移民安置应当与工程建设(a)进行。

A.同步B.同时C.结合

4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调度水资源时,应当注意维持江河的(b)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A.自然流量B.合理流量C.正常流量

42.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防治水害等水事活动,应当遵守经批准的规划;因违反规划造成江河和湖泊水域使用功能降低、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水体污染的,应当(c)。

A.给予行政处罚B.承担赔偿责任C.承担治理责任

43.开采矿藏或者建设地下工程,因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者地面塌陷,采矿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应当采取(b);对他人生活和生产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

A.治理措施B.补救措施C.保护措施

44.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拟定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c),报国务院批准。

A.水功能规划B.水资源区划C.水功能区划

4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c)意见。

A.治污措施B.水质达标C.限制排污总量

4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b)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A.水源使用功能B.水域使用功能C.水量使用功能

47.国家建立(b)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A.水源保护区B.饮用水水源保护区C.饮用水保护区

48.禁止在(b)内设置排污口。

A.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B.饮用水水源保护区C.水库、湖泊

49.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b)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

A.行政主管B.水行政主管C.有关主管

50.从事工程建设,占用(a)、灌排工程设施,或者对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有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

A.农业灌溉水源B.水源C.灌溉水源

51.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c)开采地下水。

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或者限制开采区。

A.严禁B.严格限制C.严格控制

52.在沿海地区开采地下水,应当经过科学论证,并采取措施,防止(c)和海水入侵。

A.地面塌陷B.出现漏斗C.地面沉降

53.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运河、渠道内弃置、堆放(b)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

A.妨碍行洪B.阻碍行洪C.影响行洪

54.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a)、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

A.河势稳定B.河流走向C.河流稳定

55.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桥梁、码头和其他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a)和其他有关的技术要求,工程建设方案应当依照防洪法的有关规定报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A.防洪标准B.防汛标准C.防汛指标

56.国家实行(a)制度。

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A.河道采砂许可B.河道采砂准入C.河道采砂批准

57.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影响河势稳定或者危及堤防安全的,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划定(b)和规定禁采期,并予以公告。

A.限采区B.禁采区C.禁采范围

58.禁止围湖造地。

已经围垦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有计划地(c)。

A.退垦还湖B.恢复原貌C.退地还湖

59.禁止围垦河道。

确需围垦的,应当经过科学论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b)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A.流域管理机构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C.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6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本行政区域内水工程,特别是水坝和堤防的安全,限期(b)。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

A.采取措施B.消除险情C.排除隐患

61.国家对水工程实施保护。

国家所有的水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划定工程(b)范围。

A.保护B.管理和保护C.管理和监督

62.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管理的水工程,由(a)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

A.主管部门B.行政主管部门C.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

63.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c)运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动。

A.阻碍水工程B.妨碍水工程C.影响水工程

64.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b)。

全国的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经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

A.宏观控制B.宏观调配C.宏观调剂

65.地方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据(a)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

A.上一级B.国家C.省、自治区、直辖市

66.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应当依据水的供求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规划、区域规划,按照水资源供需协调、(b)、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制定。

A.总量控制B.综合平衡C.动态管理

67.调蓄径流和分配水量,应当依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以(a)制定水量分配方案。

A.流域为单元B.区域为单元C.流量为单元

68.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b)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由流域管理机构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订,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后执行。

A.水量调剂B.水量分配C.水量控制

69.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c)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应当符合该流域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由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流域管理机构批准。

A.河流上B.边界上C.边界河流上

7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预测来水量,制定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实施(b);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必须服从。

A.统一调度B.水量统一调度C.水量宏观调控

71.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应当纳入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c)。

A.计划B.目标C.年度计划

72.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a)相结合的制度。

A.定额管理B.定量管理C.分级管理

7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制订本行政区域内行业用水定额,报(b)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水行政主管B.同级水行政主管C.同级主管

74.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c)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

A.领取取水B.领取用水C.取水

75.用水实行(b)制度。

A.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B.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C.水资源论证和行政审批

76.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行(c)方式和节水技术,对农业蓄水、输水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渗漏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A.农业节水B.节水C.节水灌溉

77.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a)率。

A.重复利用B.多次利用C.有效利用

78.国家逐步淘汰落后的、(b)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具体名录由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A.用水量大B.耗水量高C.浪费水

79.城市人民政府应当(b)采取有效措施,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加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鼓励使用再生水,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A.千方百计B.因地制宜C.结合实际

80.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b)节水设施。

A.同步建设B.配套建设C.同时安排

81.供水企业和自建供水设施的单位应当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减少(a)。

A.水的漏失B.水的流失C.水的浪费

8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城乡居民的(a)。

A.饮用水条件B.生活用水条件C.用水条件

83.使用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

供水价格应当按照(b)、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

A.完全成本B.补偿成本C.低于成本

84.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发生水事纠纷的,应当(a);协商不成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有关各方必须遵照执行。

A.协商处理B.协商解决C.协商调解

85.单位之间、个人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的水事纠纷,应当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b)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A.有关部门B.其授权的部门C.水行政主管部门

8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有权采取(a)措施,有关各方或者当事人必须服从。

A.临时处置B.处置C.相宜

8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并(b)查处。

A.严格进行B.依法进行C.依法组织

88.水政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c)。

A.严格执法B.从严执法C.秉公执法

89.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水政监督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工作应当给予配合,不得拒绝或者(a)水政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A.阻碍B.妨碍C.影响

9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本级或者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工作中有违法或者(a)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A.失职行为B.渎职行为C.滥用权力行为

91.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c),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恢复原状。

A.依据防洪法B.依据水法C.依据职权

92.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擅自修建水工程,或者建设桥梁、码头和其他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且防洪法未作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c)。

A.补办有关手续B.改正C.拆除

93.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b)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缴纳。

A.水费B.水资源费C.用水费

94.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b)的要求,擅自投入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

A.有关部门规定B.国家规定C.规定

95.侵占、盗窃或者抢夺防汛物资,防洪排涝、农田水利、水文监测和测量以及其他水工程设备和器材,贪污或者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移民安置和补偿及其他水利建设款物,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b)。

A.法律责任B.刑事责任C.当事人责任

96.在水事纠纷发生及其处理过程中煽动闹事、结伙斗殴、抢夺或者损坏公私财物、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构成犯罪的,依照(a)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刑法B.法律C.水法

97.引水、截(蓄)水、排水,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a)责任。

A.承担民事B.承担行政C.承担赔偿

98.水法所称水工程,是指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上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b)工程。

A.相关B.各类C.各种

99.水法规定,单位和个人有(b)的义务,并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有依法(c)的义务。

A.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工程B.节约水资源,防治水灾害,保护水资源C.节约用水,保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

100.《水法》规定,(c)不按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缴纳水资源费。

A.农业灌溉用水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水库取水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