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6980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docx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

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黄山铺镇幸福院为例

摘要: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机构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方式,因此关注老年福利机构的运营状况显得专门重要。

本文以山东省黄山铺镇幸福院为研究对象,对该机构资金、治理、服务等运营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调查结果以为该机构存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和利用不规范,治理体制不健全,服务人员素养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缘故。

关键词:

老年福利机构;资金;治理;服务

Abstract:

Theproblemofourcountry’sagingisseriousincreasinglydaybyday,providedbyorganizationbecomesanimportantwaytosolvetheproblems.Thereforeconcerningabouttheelderlywelfareagenciesoperatingconditionsappearsparticularlyimportant.ThisarticletakestheHappyHomesatHuangshanpuTown,Shandongprovinceastheobjectofstudy,toresearchtheoperation’saspectssuchasfund,management,serviceandsoon.Theresultsofsurveyshowthatthisinstitutionhassomeproblems,suchasthesourcesoffundchannelunitaryandtheusingnotstandard,themanagementsystemnotperfect,theserverlow-quality,thelevelofservicenothighandsoon.Aimingattheseproblems,andanalysisthereasonsoftheseproblemsexisting.

Keywords:

thewelfareorganizationfortheold;fund;management;service

一、问题的提出

依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域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以上,那么那个国家或地域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1]据资料统计,200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抵达了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且每一年以%的速度急剧增加,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龄化时期。

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到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可达4亿,将占总人口的20%左右。

[2]一系列数字显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不断加速,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与此同时,打算生育大体国策的推行致使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年轻人承担养老的负担愈来愈重。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机构养老成为愈来愈多老年人的选择。

专门是对农村中的“三无”、“五保”老人而言,机构养老无疑成为他们度过人一辈子最后光阴的最佳选择。

这就意味着对老年福利机构的合理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构只有在合理运营的基础上才能保障老年人在机构生活时能够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笔者以山东省沂水县黄山铺镇幸福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大体运营状况的研究,得出我国老年福利机构在运营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的理论文献,分析缘故,提出试探。

二、老年福利机构运营状况分析

老年福利机构主若是由政府出资兴修的社会性福利事业单位,承担着照顾“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的责任,专门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机构养老成为当前乃至尔后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方式,因此关注老年福利机构的运营进展状况显得日趋重要。

笔者以山东省黄山铺镇幸福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运营进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缘故,以小见大得出我国老年福利机构在运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研究进程中笔者要紧从资金、治理和服务三方面展开。

(一)资金来源与利用层面

老年福利机构在运营中,资金是保证其正常运营的基础。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和合理的利用方式,不仅能使机构正常稳固的运作,而且对其久远进展也将产生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就目前而言,资金不足仍是制约老年福利机构运营的瓶颈,具体表此刻两个方面。

一、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财政支持缺乏稳固性

笔者在调查进程中了解到老年福利机构在运营进程中,其要紧资金来源要紧有三方面,一是政府拨款,政府拨款多少要紧取决于政府昔时的财政预算,和昔时的财政收支情形。

若收大于支,则可能对福利机构的投入资金会增加些,若之大于收,则偏向于知足老年福利机构大体的运行需要,关于运营进程中其他方面的支出则会相应减少;二是社会人士的捐助和慈善捐钱,这方面的资助多具有偶然性,并非是常常发生,专门是对中小城镇的老年福利机构,这种慈善捐助的可能性会更小;三是福利机构老人缴纳的住院金。

相关于城市老年福利机构,城镇老年人在第一次进驻福利机构时会一次性缴纳必然数额的费用,用以保证其以后的大体生活。

但由于其缴纳的资金具有时效性和刚性的特点,即一次性缴纳,以后都不用再交钱,而且其每一个月还有必然的生活补助,直至其死亡,就这来讲这笔费用还不能完全算作是机构在运营进程中的资金来源,按笔者明白得这只能算是老年人将钱寄放在福利机构罢了。

老年福利机构在运营中必需要有充沛的资金做保证,但就个案情形看,资金缺口仍是要紧由政府承担,即便这些资金加在一路也很难保证老年福利机构在运营中的需要,比如食物的采购,娱乐器材的购买,医疗费用等的支出都会显现捉襟见肘的可能,致使这种情形的缘故,笔者以为要紧有以下几点:

(1)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而且多属于“剩余性财政”。

所谓“剩余性财政”,笔者以为是指政府依照当前的经济进展情形和财政储蓄情形进行财政预算,将大额资金投资于能够产生立竿见影成效的部门或是项目,而关于生效慢的养老产业的建设,则是超级谨慎。

(2)社会公共对福利机构缺乏关切,慈善资助甚少。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和独生子女负担的加重,社会化养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养老的必然趋势,老年福利机构的存在和进展已不单单是政府的责任,更多的是社会公共的义务。

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愈来愈多的老年人加入到社会养老的行列,资助老年福利机构其实本身确实是在帮忙咱们自己,但笔者在调查进程中,问及是不是有院外人士资助敬老院时,机构服务人员徐某说:

“哪有这么好的人啊,很少。

这年头还有几个人记着这来的老头们啊,此刻他们住在最里面的楼上,更没人来看他们了。

(3)福利机构本身没有自己的盈利模式,缺乏商业化运行机制,取得额外资金的机遇少。

社会化养老趋势盛行,但作为政府附属品的福利机构没有自己独立的资金来源渠道,在成员增多,物价上涨及隐性情形复杂的今天,很容易显现捉襟见肘的情形,笔者以为在条件许诺的情形下,机构的老人能够充分运用已有的资源和条件,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如此,一方面能够增加机构的资金,另一方面还能填补老年人的空虚生活,给他们带来成绩感,愉悦身心,一箭双雕。

笔者了解到在2004年幸福院改建之前,该机构有自己的菜园、草莓园,每到蔬菜水果成熟的时候,老人们会采摘下来运到集上去卖,此刻仅有的盈利手腕也随着2004年的改建而终止,老人们对此也是颇成心见。

二、资金利用方面

老年福利机构在运营中,不仅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很重要,而且其资金的利用情形也值得关注。

只有运营资金用到实处,才能保证机构运营能够顺利进行,老年人材能受益。

但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觉,情形并非如此,在资金利用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咱们予以关注。

(1)资金账户模糊不清,利用透明度不够。

老年福利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组织,在运营的进程中,应该有其独立的资金治理方式和结构,在利用进程中也应有明文规定的程序,但通过笔调查发觉,很多福利机构专门是政府出资兴修的老年机构,它在其运作进程中有的没有独立账户,大部份是记挂在民政部门的账户上,若是需要资金取得民政部门办理一些列的手续,走很多的程序才能取得。

关于一些应急性的资金需要,则不能及时知足。

以黄山铺镇老年福利院为例,由于民政所把握着全镇福利金、补助等资金的收缴与发放,日常工作忙碌,若是与其在同一账户,有可能产生混淆乃至会产生乱用、挪用现象。

在访谈进程中笔者还发觉,在幸福院宣传栏中本应有的资金运营状况一览表并未张贴。

在问及老人是不是明白资金利用情形时,于某说:

“咳,管他谁用了,谁拿了,咱们还从来就不明白有这么个东西,终归管吃、管住,长病的时候给治就好了,我管好自己就好了。

”尽管老人的话看似对那个工作并非关切,可是笔者感觉到老人仍是很想明白资金的利用,可是对此却是无可奈何。

究其缘故,笔者以为一是机构自身因其规模小,政府不重视致使机构关于账户的重要性没有熟悉到。

二是不重视老人的合法权益,轻忽老人的知情权。

(2)资金利用结构不合理,没有科学的利用打算。

笔者在访谈中发觉,老年福利机构的资金用于报销老人的医疗费用占大多数,但平经常使用于改善老人们生活的费用则很少,用于娱乐性方面的服务就更少,更别提给老人精神服务的消费,几乎处于零开支状态。

在老人躯体健康时,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而一旦有老人一辈子病则全数拿出,乃至于让笔者感觉并非顾及其他躯体健康老人的需要。

老年福利机构资金利用不规范是由于机构领导没有熟悉到资金在机构运营进程中的重要性,只是想固然的以为能够如此,不能够那样等,一些主观观点致使老年福利机构在运营中没有计划好资金的利用结构,致使利用不合理。

(二)治理层面

机构的治理是保证机构正常运行的关键,专门关于老年福利机构而言,由于其服务对象是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抓好治理弄好服务是重中之重。

但以笔者在幸福院调查的经从来讲,老年福利机构在治理运营状况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1、治理体制不健全,治理权限过于集中

黄山铺镇幸福院由黄山铺镇民政所直接治理,而且民政所所长武玉刚兼任该院院长,作为该院的直接领导。

1990年建院之初,该机构几乎处于“院人治院”状态,即该院所有的一切行政治理事务都由幸福院老人担任,院长、会计、服务员等职务都由机构入住老人担任。

2004年镇里对幸福院进行改制、改建,原先的治理体制不复存在,原先的治理人员也因为一些个人缘故离开幸福院。

最后镇里决定由武玉刚兼任该机构院长。

尽管老人对武院长的任职没有异议,但老人的话让笔者发觉到机构在治理上存在的问题,确实是体制不健全,权限过于集中。

具体缘故笔者以为应从两方面分析:

(1)政府轻忽机构在运营中治理体制的重要性。

以幸福院为例,目前该机构仅有院长一人担任机构治理职务,从上到下,既没有协助人员也没有监督人员,在处置老人事务上个完全凭个人的主管判定,很容易致使独断。

(2)从领导人员本身讲,年龄也是致使权利集中的缘故。

武院长现年39岁,正值中年事业的顶峰期,很容易有权利膨胀的偏向,而且由于自身不是处于老人的年纪,不容易理解老人们的真实感受,可能有时候并非想轻忽老人,可是不自觉的行动言行就有可能损害到老人。

二、治理内容方面

关于老年福利机构在治理层面上的运营,笔者要紧从一样的治理内容(饮食、住房、娱乐等方面)和治理对象(服务人员和老年人)角度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老年福利机构在

这几方面治理运营时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缘故进行分析。

(1)一样性的治理内容过于肤浅,职责定位不清楚。

在治理内容上,用武院长自己的话说确实是“什么都管,只若是敬老院的情形大小都我归我管”,比如老人们屋里的电视没信号了,他会及时联系镇广播站给维修;冬季屋里太冷,给老人们安装窗户;饭菜不合口,说一声,下午就会有改变等,即便一些很小的事,只要老人提出,也会及时予以解决。

确实是这些微乎其微的小事,才会让老人感觉自己没有被轻忽,内心平稳了日子也会过得更舒心。

即便如此,笔者在调查中仍是感觉老人们几乎处于没人治理的状态。

要紧缘故是:

尽管院长天天都能看见,可是他大部份时刻是在忙民政的情形。

老人们有什么情形能自己解决的也都自己解决了,很少找院长。

笔者也能够如此想“什么都管”也能够明白得为“什么都不管”,只有老人们要求了才去治理的话本身确实是对自己的职责功能没有正确的熟悉。

(2)关于服务人员的治理多属于象征性的指导。

乡镇老年福利机构的治理人员多没有从事过专门的训练,他们对老年人的需求也没有专业化的了解,之因此能在福利机构工作,多是依托裙带关系,他们或是政府部门员工的亲属或是下岗无业人员,依托所谓的关系找个那个职位,因此不管是在服务水平上仍是态度上,都不是很专业和高效。

据笔者了解在黄山铺镇老年福利机构服务的两位工作人员,用院领导的话说是“义务性”的工作,这就意味着对两位工作人员的治理可不能过于职业化或要求太过严厉,对其工作也可不能要求专业化。

在调查中,笔者发觉,两位服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仅局限于照顾老人们的饮食和办公室的卫生,很少能够正视老人们的现实需要,对老人们的服务态度也很一样。

笔者通过观看,以为对福利机构在对服务人员的治理上确实存在着必然缺点,过于笼统性、象征性的治理,不仅使服务人员没有责任心,感觉不到约束力,更使老人感觉没有安全感,两边都存在对彼此的芥蒂,症结就在于治理不够规范和严格。

(3)关于老人的治理重视物质保障多余重视老人的精神需求。

老年福利机构在运营进程中最要紧的仍是关于老人们的治理。

他们曾经为社会的进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确信经历过咱们年轻人已经感受过或没有感受过的经历和痛楚,随着社会节拍的加速,或许是自己的子女忙于奋斗无暇照顾他们,因此才选择到机构来养老,他们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追求,但就目前的城镇老年养老机构发觉现状来看,很难知足老年人的需要。

就研究个案而言,幸福院还有6位老人,全数为男性,年龄在65岁至85岁之间。

刘某腿脚不行,很少出门,院里给他买了副拐杖,如此能够使他常常出来活动。

李某是位典型的五保户,2003年搬进幸福院,由于患有关节炎行动不便,幸福院专门给他购买了一辆医用三轮车,如此也有利于他走动。

尽管福利院在物质层面上尽可能的知足老人们的需求,可是笔者在访谈期间发觉该机构在精神方面的治理,却很难知足老人的需要。

王东青老人以前是位民办教师,2004年搬进幸福院。

王老师一直有看报的适应,来到幸福院后多次要求院里能够订份报纸,如此也能够读报给其他人听。

可那时正值机构改建,订报的情形就不了了之。

此刻王老师还在读一些过时的报纸,偶然有当天的报纸、杂志之类的,他会及时读给大伙儿听。

从老年人的文化需求要求和武院长的回答,笔者以为在老年人的治理上,老年福利机构由于自身进展程度低,缺少专业护理老人知识,对老人心理状况研究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对老人的精神治理方面很少。

(三)服务层面

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年福利机构的进展层次,而且服务在机构运营中占主导地位,老人来到养老院的要紧目的确实是享受高质量的服务,若是服务质量不行,直接阻碍到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乐趣,最终将使老人们对福利机构失去信心。

因此高素养的服务人员和高水准的服务质量关于机构的运营来讲显得专门重要。

但笔者在调查期间发觉,实际情形并非乐观。

一、服务人员素养低,缺乏同情心、耐心和责任心

从服务人员的大体状况看,目前福利院仅有两名服务人员,徐某和武某,她们是义务帮忙,要紧负责老人的饮食和办公室的卫生,在上级来检查时也会帮老人打扫一下房间,当问她们平常是不是帮忙打扫房间时,李某说“没有,老头子年纪大了,没人情愿进来坐啊,更别指望她们给干活,自己不嫌脏就好了。

”老人的话让笔者感觉到老人的无奈。

老人们对两位工作人员的服务也是很有微词,但很多情形并无提出来,能忍就忍,很少直接向院长提意见。

笔者以为服务人员素养低,不能为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要紧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1)机构治理规范不够严格。

笔者在访谈期间并无见到任何有关老年福利机构服务人员的治理细则或条文规范,正如院长所说:

“因为是义务性工作,因此不能说什么;还因为大伙儿都是老熟人,也不行说什么。

”这不能说,那不行说,责任没有落实,服务质量提不上去,损失的仍是老人们的利益。

(2)服务人员自身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保守。

徐某和武某两位自身文化水平低,在照顾老年人方面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

在农村,还存在着老人住进敬老院是件不但荣的情形的观念,更别提照顾老人的人了。

可见服务人员在思想上仍是有所顾忌,在照顾老人上就不上心。

二、饮食结构没有科学合理的指导,饭菜样式单一,质量也不能使老人们中意

笔者调查发觉福利院天天给老人提供两顿饮食,上午9点和下午4点各一次,统一在食堂用餐。

当笔者问老人中午什么缘故不给提供午饭饿了如何办时,刘某说:

“年纪大了,也吃不多了,晌午头饿了就去食堂拿个馒头,自己再弄一点下酒菜就好了。

”有的老年福利机构在饮食提供方面主张中午由老人自己动手,依照各自的爱好,做自己想吃的东西。

尽管老人也感觉自己弄吃的很麻烦,可是却很少有人对此提出意见。

笔者见到两位服务人员时,她们正在忙着给老人们预备下午的伙食。

问及给老人们平常都给老人们预备什么样的饮食时,徐某说:

“还能做什么啊,早上炒两个菜做点稀饭再蒸几个馒头就好了。

他们年纪大了,吃不多,每回都剩下,弄得咱们也不明白如何办。

老年福利机构的老人一日两餐都在食堂里享用,再加上老人们的生理特点,饮食必需做到以清淡为主,营养上也要进行合理的搭配。

可是据了解,老人们几乎天天都在吃一样的饭菜很少有改变,而且饭菜也毫无营养搭配平稳的表现。

还有老人抱怨不是菜太咸了确实是饭太硬了,要不然确实是咬不动,严峻阻碍老人们的食欲。

笔者以为饮食服务上存在的问题主若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缘故致使:

(1)资金用于饮食方面的开销少。

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米、面等物品的供给由专门厂家送货到门,而蔬菜、水果等则由工作人员购买,且在购买之前到民政所提取购物资金。

服务人员为了省事,常常少买或是不买蔬菜、水果,尽管资金开销减少了,可是老年人的饮食质量下来了。

(2)服务人员没有正视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年纪大,新陈代谢缓慢,腿脚不便,牙口不行等都需要服务人员在服务的进程中额外注意,不能再依照年轻人的标准来照顾他们,更多的应该从老年人自身方面,询问他们的需求,知足他们的需要。

3、娱乐项目少,设施建设考虑不全面

老年福利机构在娱乐项目的组织上很少能够依照情形的转变而转变,一样都是最初有哪些娱乐项目就会一直利用这些项目;在设施建设上有时也是不顾及老人们的年龄需要,并无修建无障碍设施。

笔者在调查中发觉,福利机构老人们的娱乐活动仍是仅存留在建院的地方的状态,由于这两年人员的减少,老人们的很多娱乐活动都没方法继续下去。

只是镇广播站给老人出资购买了10台电视机,并免费安装了有线,调剂一下老人的业余生活,可是关于视力不行的老人而言,起的作用就不大。

镇政府也投资购买了娱乐器材,修建在院中门球场隔壁,希望老人们锻炼躯体。

尽管老年福利机构也想在娱乐方面能做到让老人中意,可是情形却并非乐观。

致使这种状况,资金投入少是一方面缘故,另一个缘故确实是不能从老人们的真实方式动身。

(1)老人们真正的需若是关注,并非仅是个人的“娱乐”。

笔者在调查期间,发觉老人们专门爱和人交谈,而且与人交流时专门高兴。

(2)缺少人文关切,没有老年人参与的娱乐节目。

笔者了解到,幸福院很少能看到来自企业、组织、个人或是志愿者的慰问演出。

专门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除多做两个菜吃顿水饺外,和平常的生活没什么区别。

4、医疗保障不全面,没有及时按期全面的给老人们安排躯体检查

笔者了解到有的老年福利机构与本地医院签定合同,将老人全数纳入合作医疗体系内,在老人们生病其间,报效全数医疗开销。

幸福院确实是如此,用李老人的话说:

“只要你想治就给你掏钱,实在治不行,死确实是”。

尽管李某的话说得很直白,可是笔者以为在医疗保障方面,该院仍是尽可能偏向于病人,不管大病小病,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坚持给老人们治病。

即便福利机构思给老人们最好的医疗照顾,可是笔者仍是感觉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址。

合作医院尽管会给老人们进行免费的体检,可都是一些象征性的检查,大病有时候查不出来,机构也很少组织老人到医院进行全面体检,以至于很多病发觉的时候都已经太迟了。

于某就说:

“去年一年就归天了3个,检查出来的时候都是癌症晚期了,在医院里没呆几天就抬回家了......”笔者以为若是及是发觉老人的躯体性能显现状况,及早医治的话治愈的机遇仍是有的,这不能不说明老年福利机构在医疗保障方面确实存在着必然的缺点。

四、几点试探

通过上面的分析,得出老年福利机构在运营进程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试探。

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分析缘故,并提出几点试探:

第一,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机构加速法制建设步伐,组织招募志愿者活动。

各级政府应依照经济、社会和物价指数的转变,相应地增加对老年福利机构的资金支持,将其直接纳入财政预算;机构要严格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建设;同时借助政府、社会的力量,组织志愿者活动,排解老人心中的孤独感。

第二,成立符合老年福利机构运营需要的职位制度,依照工作职位性质不同,设立相应的治理体制。

成立健全院长责任制,招聘专业护理人员,本着“老吾老和人之老,幼吾幼和人之幼”的理念为老服务,专门要注意老人在心理方面的需求,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再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提高服务质量。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许多生活细节上都要额外注意,比如在饮食上要以清、淡、软为主,住宿上要冬暖夏凉,医疗上要按期检查躯体,娱乐上也要以安全系数高的活动为主,尽可能使老年福利机组成为老人安享晚年的最佳场所。

五、结语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老年福利机构的大体运营状况,结合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的运用,指出老年福利机构在资金、治理、服务等方面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缘故,提出笔者的几点试探。

但在文章的撰写进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比如由于时刻仓促,调查资料不够全面;学术水平低,文章还存在需修改的地址等,需要进一步增强锻炼。

注释:

[1]许爱花:

“中国城市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7卷,2005年第3期。

[2]孙树菡,葛英:

“我国社会机构老年进展探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8月第16卷第4期。

参考文献:

[1]刘霞:

“养老机构运行机制市场化的试探”,《江南论坛》,2002年,清华同方学术期刊数据库,

[2]吕新萍:

“养老院老人的需求与养老机构专业化——对北京市某养老院的个案研究”,《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1期,第65页,清华同方学术期刊数据库,。

[3]李燕平:

“关于对部份国家福利院进行股分制改建的探讨”,《湖南经济》,2000年12月,第38页,清华同方学术期刊数据库,。

[4]马威,高媛:

“目前我国小城镇社会福利院存在问题及计谋研究——以中原地域小城镇例”,《乡镇经济》,2005年11月,第20页,清华同方学术期刊数据库,。

[5]孙树菡,葛英:

“我国社会机构老年进展探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8月第16卷第4期,第28页,。

[6]王世军,薛宏:

“民办养老院老人一辈子活中意度研究”,《人口与经济》,2006年4月,清华同方学术期刊数据库,。

[7]阳胜芳:

“关于老年社会福利机构改革进展的试探”,《社会福利》,2003年,清华同方学术期刊数据库,。

[8]BarbaraHetzer:

“FarewelltotheNursingHome”,《BusinessWeek》,1997,

3f3b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