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7063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docx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7号

加强设备监测管理严格执行技术监督制度

推动电力技术监督工作深入开展

――2014年贵州电力技术监督会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长期关心和支持技术监督工作的各级领导、为技术监督工作作出积极贡献的同仁会聚一堂,隆重召开2014年贵州电力技术监督工作会。

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3年全省电力工业技术监督工作,交流先进经验,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全省电力工业技术监督各项工作,确保电网电厂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确保全省电力稳定可靠供应。

第一部分: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各发供电企业在贵州省经信委、贵州电监办、贵州电网公司和各发电集团(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全省2013年电力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电力技术监督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技术监督对电力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积极开展设备隐患排查和经济运行研究,圆满完成“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2013年抗旱保电”等重大保电任务,有效保障电力供应,为贵州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2013年技术监督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贵州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发供电设备各项技术监督指标稳步提升。

电网技术监督指标:

220kV及以上一次设备电气预防性试验完成率100%;

220kV及以上二次设备定检完成率100%;

220kV及以上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99.9%;

220kV及以上故障录波完好率100%;

220kV及以上变电站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完成率100%;

关口电能表现场校验合格率100%;

发电企业技术监督指标:

电气一次设备预试完成率96.8%;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定检完成率98.9%;

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99.8%;

热工保护正确动作率99.2%;

关口电能表现场校验合格率100%;

汽水品质合格率99.1%。

二、深化技术监督工作,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截止2013年底,贵州电网共有统调火电厂18座,装机2090万千瓦;水电站15座,装机1133万千瓦;风电场6个,装机134万千瓦。

贵州电网共有13个500kV变电站和1个500kV开关站,变电容量1775万千伏安;88个220kV变电站,变电容量2510万千伏安;404个110kV变电站,变电容量2443万千伏安。

500kV线路49条3290千米,220kV线路259条8853千米,110kV线路730条13489千米。

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技术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年来,贵州电网及各发电集团(分)公司不断完善内部企业技术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技术监督工作的内容和职责,加大内部考核和整改督促力度;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的风险预防作用,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建立健全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的技术监督体系,更好的贯彻国家、行业有关规定,保证发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

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公司、黔源电力公司督导所辖发电企业以“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活动为契机,以技术监督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使发电设备健康状况得到进一步提高。

乌江公司(华电贵州公司)以技术监督为主要手段,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升设备治理水平、规范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等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设备技术水平,达到“远程集控、少人维护”的初步目标。

大唐贵州公司内部细化技术监督指标,严格执行技术监控工作计划,圆满完成技术监控年度目标,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公司所属600WM机组利用小时数创历史新高。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牢固树立为电力企业服务的意识,保障西电东送任务顺利完成。

全年为各发供电企业检测、校准设备总台数7787台,油样检测数1472个,出具试验、检验、检测、校准报告总数12854份;现场监督检查79次,出具各种专题报告175份。

通过月度分析的形式,督促全省发供电企业做好220kV及以上主设备预试定检工作;针对贵州地区特点、风电场运行特性、接入电网条件等因素,开展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监督工作,编制风电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及考评办法,并在台江风电场试点应用,极快地响应了各发电集团公司的技术监督要求。

三、加强缺陷分析,排查隐患促安全生产

2013年,技术监督工作围绕贵州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薄弱环节,不断加大技术监督检查和设备隐患排查力度。

按照电力技术监督导则要求,开展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励磁、环保等十二项监督工作。

2013年贵州电网公司各下属单位严格按照南网预试规程要求进行预防性试验工作,全网完成316台500kV、1679台220kV一次设备预试工作;完成160套550kV、480套220kV继电保护装置定检工作;完成34组550kV、1232组220kV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完成全省共1690次关口电能表的现场校验任务。

根据南网一、二次设备反事故措施要求,组织对全省反措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梳理贵州电网重点反措项目,每月跟踪全网“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线路侧应加装避雷器”、“变压器气体继电器应配置耐腐蚀材质防雨罩”等防止输变电一、二次设备事故措完成和落实情况。

全年对“4.29”滥坝变失压事件、“8.30”铜孙Ⅱ回孙家坝变重合闸未动作等13起事件进行调查分析。

针对500kV铜仁变1号主变强迫停运事件,认真分析原因,对常州东芝500kV同型号8组变压器进行排查,为避免同类事件发生提出相关反措要求。

根据技术监督服务中发现的情况,对有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向相关单位发出预警。

全年共发出“关于施秉变2号主变B相高压套管电容值差增大问题”等技术监督预警、告警21份。

各发电集团(分)公司梳理重要技术监督共性和个性问题共130余项,发电企业完成370余项技术监督重点项目,完成900余条问题整改,完成21台机组大修工作。

试研院完成“塘寨电厂发生低频振荡事件调查”等电厂应急工作32项,发布“发耳电厂部分水汽中TOC超标严重的告警”等技术监督告警5项,发布“关于压力释放非电量保护的技术监督预警”等技术监督预警8项,提醒各有关单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同类设备故障的发生。

各发电企业结合南方电监局两个“细则”(《南方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南方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高度关注机组一次调频、AGC机网协调功能的运行情况,通过组织对“细则”的学习宣贯、完善优化机组相关控制系统、加强运行管理等,使得这两项功能的合格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被考核的电量较上年有大幅度减少。

四、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各发供电企业加强技术监督培训力度,省网公司组织举办供电企业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鼓励一线技术人员学习钻研技术,采取优秀选手直接获得技师职称的赛制,以激励向技术能手学习的热情。

金元集团组织完成了第三届职工技能竞赛,,全面提高了所属发电企业人员远行检修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批各工作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促进了整个集团技术水平的提高。

贵州华电分公司所属各发电成功举办燃煤采制化技能等竞赛,通过这些类型的竞赛,加强了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提高公司一线员工技术水平,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贵阳局依托小河培训基地,组织新员工开展全面的专业培训;六盘水局完成“电力系统暂态故障理论分析”等24期专题培训;都匀局每月组织一次不同专业之间的互通学习,增加各专业人员知识相互间融合渗透;凯里局通过分批将各县局员工派来实习的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铜仁局充分结合专项检查、重点反措、事故分析等工作,对班员进行培训等,各局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内部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鼓励有能力、有经验、有潜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独立解决生产疑难问题,在实践工作中不断锻炼提高专业素质。

通过培训考证和持证上岗等方式,促进技术监督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技术监督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试研院组织承办“数字化变电站对时原理及同步测试技术培训”、“电力油气检验员专业技术培训及上岗取证”等针对电网技术监督的培训20期,共培训人员825人次;举办“汽轮机配汽优化试验及应用培训”、“大型发电机的变频铁芯损耗方法培训”等针对电厂技术监督的各类学习培训班31期,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

及时通告省内外各种取证、换证培训班信息,对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技术交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以《贵州电力技术监督月报》和《电力安全技术信息汇编》为平台,介绍省内外发供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经验、发布技术监督动态信息、更新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目录、通报各发供电企业的监督工作情况,不断强化技术监督信息交流和沟通。

完成贵州电网主设备运行分析月度、季度和年度报告及主设备风险评估报告共计18份,加强对发电企业的技术服务和设备状况分析,编制各发电集团技术监督月报及贵州电力技术监督月报共48期,逐步完善了贵州省发电企业技术监督报表系统。

为各发供电企业长期跟踪设备经济性能的变化趋势和检修技改决策提供了参考,使技术监督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生产实际。

五、强化设备状况分析,加大设备改造和治理力度

各发供电企业建立设备状态分析的常态机制,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督基础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指导设备治理和技术改造。

按照《南方电网输变电主设备运行评价暂行管理办法》和《贵州电网公司设备运行状况分析管理办法》的要求,编写了《贵州电网2013年变电主设备运行评价报告》、《贵州电网输变电设备风险评估报告》,强化设备状况分析,为检修技改提供依据。

全年对运行中的上海MWBSAS550型电流互感器179支进行气体组分测试工作,对新投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主变46台进行腐蚀性硫进行检测;完成19条线路的瓷质绝缘子更换为玻璃绝缘子,177串220kV线路绝缘子防污调爬工作,完成18台铠装移开式开关柜小车导电臂加装绝缘护套,整改221组10kV与35kV过电压保护器共计。

各发电企业按照技术监督导则要求开展定期试验,以试验结果指导、评价设备检修和技改工作。

完成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指导、汽轮机配汽优化治理、水轮发电机组通风系统改造、火力发电机组脱销系统改造等安全增效减排方面治理工作。

特别是盘南电厂600MW机组轴封漏汽系统改造,黔北电厂东方锅炉粉管交叉运行改造,大龙电厂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温度测量方法及应用,纳雍发电总厂电袋除尘器运行压差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构皮滩电厂600MW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修形处理等工作,有效改善了发电设备健康状况,提高了发电机组安全运行水平。

发电企业继续开展锅炉燃烧调整工作,重点进行低氮燃烧器改造的锅炉,在保证锅炉烟气中SO2和NOx等排放指标的同时,努力降低锅炉飞灰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和机组经济性,效果显著。

试研院继续开展发耳电厂#1、#2、#4汽机配汽优化试验,完成300多个工况点测试,拟定新配汽方式和优化运行曲线,实施后机组运行平稳可靠,轴承振动、温度特性达到优良水平,节能效果良明显。

六、深化开展分县局技术监督工作

按照省网公司部署,开展县级供电企业技术监督巡检工作。

技术监督检查邀请分县局相关技术监督人员参与,对地区供电局技术监督开展情况较好的9家分县局进行交叉检查,部分地区供电局已经开展对分县局技术监督工作。

各分县局逐步建立技术监督体系,各地区供电局共对所有分县局开展了技术监督定期巡检和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分县局的试验能力。

所有分县局有能力开展35kV电压等的电力设备维护、试验工作,部分分县局具备110kV电压等的电力设备维护、试验能力。

全年完成4306台110kV一次设备预试,完成率为96.5%;完成3782台35kV及以下一次设备预试,完成率为82.5%。

针对县局技术监督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2013年地区供电局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对分县局举办“继电保护技能鉴定知识培训”等50余期专业培训,共培训人员894人次,提高了分县局技术监督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

七、完善技术监督平台建设,丰富技术监督监测内容

技术监督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贵州电网技术监督信息系统的应用;2012年以前接入的变压器油色谱、GIS局放、容型设备绝缘、开关柜测温、覆冰预警装置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实用化设定的目标。

新建的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和接入工作也基本按计划完成,我院的省级在线监测中心完成了软件和硬件的升级改造。

《发电侧技术监督报表系统》从2013年年初正式上线试运行后,目前已在所有电厂推广,标志着电厂侧技术监督工作向信息化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依据这一信息平台,技术监督工作更加规范、细致,基础数据更准确、可信,减少了漏报、错报数据,同时又减轻了电厂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了发电企业技术监督的信息化水平。

开展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按网公司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思路及总体工作方案,做好各类技术标准的承接及落地。

利用数据中心生产域数据高级应用软件,做好设备运行缺陷分析,每月开展设备运行评价;承接网公司关于设备的维护检修手册审查工作,组织参与了《断路器维护检修手册》、《隔离刀闸护检修手册》和《GIS维护检修手册》的审查修编工作;参与电网关键、重要设备特巡特维规范的修编,做好防外力破坏、树障清理、防地质灾害等各种资料汇总统计分析工作;编制贵州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整体工作方案;按南网设备运维策略指导意见,开始编制贵州电网输变电设备运维策略实施细则。

加强机网协调工作。

全年完成9台机组PSS试验、励磁参数试验,及进相试验6台、完成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区试验32台次、完成24台机组原动机调速系统参数测试。

深化入网检测工作。

在试研院成立贵州电网器材检验中心,承接网公司品控工作任务,全年主要检测的品类有配变类、开关类、计量类、材料类以及检测试验设备等13品类物资设备,共计3800余件,设备监造6次。

加强入网设备材料质量管理与控制,逐步开展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电力设备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扩展检测工作业务。

开展变电站投运前技术监督工作。

2013年试研院完成10个变电站安装调试单位技术报告审查,电力技术监督进一步做到关口前移,确保调试项目不漏项和规范化,严把调试质量关。

第二部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贵州确立了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奋斗目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明确提出了2014年生产总值9000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

但全网仍然存在电网运行风险突出,部分网架结构薄弱、复杂故障等导致发生电力安全事故的风险依然存在,贵州电网仍存在发生一般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风险点。

同时存在分县局技术监督水平亟待提高;技术监督管理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运行维护不到位;超临界机组安全运行周期短,安全经济性较差等问题。

2014年将新投产260万千瓦发电机组,技术监督体系需要进一步延伸及完善;环保要求的提高,五大电力集团与环保部签署“十二五”脱硝责任书,必须加快脱硝进程等工作,对贵州电力技术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部分2014年技术监督重点工作

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促进贵州电力发展”为宗旨,围绕提高供电可靠率、增强发供电设备的安全性、经济性的中心目标,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抓好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大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增强安全风险辨识和预防、控制能力,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

2014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技术监督组织体系建设

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省经信委工作部署,进一步健全技术监督管理制度、梳理工作流程、完善指标体系,实现技术监督管理的制度化、流程化、指标化,不断强化闭环管理,规范监督行为。

进一步强化技术监督,试研院要做好省网公司和各大集团公司、供电局发电厂技术支持,加强对地区局、发电厂专业技术支持力度;研究省网公司、各大发电集团、供电局和发电厂改革过程中,部门机构的职能重新划分后,督促各单位重新梳理技术监督体系,保持完好的组织体系。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风电新增装机预计将达到520万千瓦。

建立贵州省风电机组技术监督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切实履行好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监督工作的职责,以保证在风力发电机组在基建调试、并网运行、检修技改等各阶段的技术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风电企业提升技术管理水平,使风电资源成为一种能预测、能控制、抗干扰的优质电源,确保风机机组大规模接入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全面提高全省电力技术监督工作水平。

试研院要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省电力技术监督网络,完善技术监督制度,深入细致地做好发供电企业技术监督检查和抽查工作,全力推进技术监督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夯实技术监督基础,有力保障电力安全生产

2014年各单位要不断适应电网供应结构变化要求,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创新监督手段,提升检测装备水平,做到监督标准到位、检查分析评估到位、措施落实整改到位。

要加强各生产环节设备运行管理,做好设备故障分析,解决电力生产供应中的共性问题和多发问题,有效提高发供电设备健康状况,确保电力生产供应安全经济运行。

继续加强预试定检工作,特别在上半年,全省发供电企业要作好预试定检工作计划,对发供电设备要求作好设备运行情况分析工作。

利用技术监督手段加大设备运行维护力度,按照分层、分级原则,做好与电网稳定运行紧密相关的技术监督工作,使主要设备风险可控。

加强以带电检测、在线监测、运行巡视多种手段并用的设备状态评估工作。

拓展监测技术手段,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建立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和管理体系。

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督工作的针对性,结合2013年贵州地区机组非停有所增加的特点,在机组减少非停方面要主动做工作,要深入分析和研究造成非停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减少非停的意见及建议,充分发挥通过技术监督提高发电企业主要设备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

三、强调机网联系,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开展机网协调项目研究与试验工作,着力解决机网协调中一次调频投入率低、AGC无法满足电网要求等突出问题;建立完善机网协调长效机制,按计划完成机组励磁参数测试、PSS试验、进相试验和原动机调速系统参数测试等试验,做好数据的整理和优化,为建立贵州电网全网仿真模型打下基础。

建设贵州地区发电侧机网协调系统远程监测中心主站系统;实现发电设备的状态评价、故障诊断和风险评估等分析评估应用。

通过建成国内首套发电侧机网协调远程监测诊断系统,防止电源侧造成的电网波动、低频振荡等事故发生,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四、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开展新能源技术监督工作

在监督手段上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应用推广新技术,密切关注发供电设备远程在线监测诊断等国内外最新技术发展,探索新的评价方法,使用新的评价手段,不断提高设备评价水平和准确率。

加强对设备的评价管理工作,持续推进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中心实用化工作,继续深化变电在线监测实用化工作。

扩大在线监测实用化考核评价的范围,涵盖所有接入二级平台的数据;做好新采购的装置的安装和接入,按设备部要求开展供电电压质量监测系统建设及分析工作;完善省级在线监测中心的预警、告警工作流程,规范值班制度;进行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研究目前系统中告警标准的有效性;逐步规范基建工程中在线监测装置的移交验收,并逐步将其纳入实用化考核评价;试点应用在线监测和带电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来延长预防性试验周期。

进一步加强发电企业技术监督报表填报系统数据报送工作,梳理完善各发电企业报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通过信息化系统提高技术监督质量,完善基础数据收集,加深数据分析力度,最终达到减少发电企业填报工作强度,实现电厂技术监督数据的全区共享、报送数据专业统计分析的目的。

2014年将颁布《贵州地区风电机组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及考评办法》,在直调风电机组容量较大的贵州华能分公司、大唐贵州分公司所属风电场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充分研究风力发电机组对电网安全、电能质量的影响,确保风电资源成为一种能预测、能控制、抗干扰的优质电源。

五、加强电力环保监督,开展事前技术监督工作

拓展监测技术手段,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建立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和管理体系。

开展贵州电网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净化处理工作,进一步开展环保监督,制定《贵州电网六氟化硫气体管理中心管理办法》,完善贵州电网六氟化硫气体管理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拟采用分散回收、集中处理、统一检测、循环利用的模式对贵州电网的SF6气体进行管理,并逐步开展新SF6气体的入网检测工作,提升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进一步加强入网检测,积极落实物资品控工作。

结合2014年南网物资品控思路和物资品控管理办法,采用送样检测、设备监造、到货抽检、专项抽检和报废鉴定等方式,对电网设备材料在涉及原材料选用、制造、试验、安装、调试、运行等环节实施质量监督、控制,在项目评审、设备入网监造、到货验收、专项检测、物资缺陷、物资报废方面实施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

试研院要利用好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协助发供电企业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工作制度,对设备能耗问题进行诊断,提出整改措施。

加强超临界机组运行特性的分析及研究,提高机组安全运行周期,特别是要结合一些科技项目开展工作,为我省超临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强的后盾。

发电企业下一步的环保工作重点任将放在脱硝技改工程的实施上,截止到2013年底贵州省已有10个火电厂完成了16台机组的脱硝改造工作,试研院加强在脱硝设施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储备,宣贯近年来的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法规导则,开展与各电厂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学习,搭建一个脱硝设施运行和维护的技术交流平台。

另外我省火电厂正在逐步实现脱硫系统取消旁路烟道运行,脱硫系统旁路烟道封堵后脱硫系统和主机之间真正串联成一个生产系统,两者之间的运行安全及可靠性息息相关。

2014年试研院将充分发挥好技术监督作用,推动各电厂在脱硫系统旁路烟道封堵后的技术总结及经验交流,让好的运行管理方法得到推广,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

六、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技术监督人员专业素质

各发供电单位要结合单位实际和专业特点,推进整个监督队伍建设,确保监督人员把握专业发展方向,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选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善测试手段,提高对设备的诊断能力和水平。

各发供电企业应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内部技术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试研院要做好各专业培训和标准宣贯工作,针对2013年各发供电企业技术监督人员流动较大,新建电厂较多的特点,要加强贵州发供电企业技术监督手册(包括供电、火电、水电、风电)的专项宣贯培训,对技术监督力量相对薄弱的新建发供电企业、分县局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着重培养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加强技术监督人员对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学习培训,拓展各发供电技术监督人员研发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疑难问题的技能。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在贵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技术监督服务安全生产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深入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技术监督工作,为实现2014年安全生产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