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7826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六年级下册

 

 

芝瑞总校

宝金艳

2017.3

第一单元社会安全

课题防触电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以及触电后基本的救护措施,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知道生活中规范的用电行为,要防止受到伤害。

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3.知道触电后的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

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更加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感到生命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还有40万至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我们安全意识薄弱有关的。

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方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但如果不注意安全,电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祸。

二、现象分析

1.一天,某校学生小明在打扫教室卫生时,发现教室的电风扇上有很多灰尘,他便拿起湿漉漉的抹布去擦电风扇上的灰尘。

2.我放学去同学家写作业,看到同学因为台灯不亮正在用铅笔挑台灯的电线。

3.小华家的电线突然起火了,小华赶紧用水往电线上浇去,想把火熄灭。

4.小明在学校教室搞卫生,用湿的布擦电源开关了,你看见了,怎么办?

5.教室电源开关保险丝断了,你怎样做?

6.如果教室里电线断了,能不能用手摸,为什么?

7.有一位同学在教室触电了,你怎么做,为什么?

8.你发现家里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你怎么做,为什么?

三、预防触电知多少

1.安排专业电器维修人员定期检查维修电线、开关、插座

2.不可令电器负荷过重

3.选购有安全标志及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

4.电器要装有漏电保护装置

5.电线有破损必须更换

6.采用有活门设计的电源插座或万能插座

7.不使用电器时要关掉电源

8.手湿时切勿触摸电器、插座

四、触电的急救方法

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触电后身体上的电流出入口会有灼伤痕迹。

引发短暂刺痛及肌肉收縮、丧失知觉、肌肉痉挛,甚至呼吸及心跳停止。

触电的急救方法:

若电源未能切断,应以不导电的物件移开电源或电线,电源未切断前不可接触伤者,致电120求助热线,尽快安排伤者送院,将伤者移到安全地方,检查伤者的呼吸及心跳。

六、总结:

怎样防止触电?

1.学习用电常识,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

2.不要乱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

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

4.我们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

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真接与电源接触。

6.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以免触电。

7.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定要躲开。

8.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树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击。

9.暴风雨吹落了电线,有人不幸被电击倒了,千万不要伸手去拉触电者,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并告诉大人,通知有关部门。

课题女同学如何注意自身安全

教学目标:

1、教育女同学一定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当遇到危险时,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思考,寻找脱险的办法。

教学重、难点:

当女同学遇到危险时,一定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思考,寻找脱险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个安全小故事。

放学后,小薇一个人往家走,这时身后的一名男青年引起了小薇的警觉,因为她已经跟在小薇身后走了好长一段路了,小薇心想现在路上人多,不会有什么事发生,但回家要经过一条僻静的小路就比较危险了。

想到这里,小薇加紧了脚步,可身后的男子还是紧紧地跟着她,小薇想起前边不远处有一个派出所,心里暂时稳定下来,她立刻向那里走去,快到派出所的时候,正巧前面走来一名警察,小薇跑上前去,喊道:

“叔叔,有坏人跟踪我!

”这时跟踪小薇的男子转身准备跑,但还是被警察和旁边的行人共同抓获了。

二、思考:

听完这个小故事,你觉得小薇的做法怎么样?

对你有什么启发?

(组内交流)

三、贴心小提示:

(学生交流女生如何注意自身安全)

1、放学后要尽快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太久,尤其不要到人迹稀少的地方,因为那里可能会有坏人出没。

2、如果有课外活动,要通知家长自己的行踪和时间安排。

3、不要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财务,更不要让陌生人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

四、脱险金钥匙。

1、不要深夜独自外出,如有事必须出门,要请大人陪同或有其他同伴陪同。

2、不要随意和陌生人说话,更不要轻易向别人讲述自己的家庭情况,以防坏人摸清你的活动规律。

3、衣着打扮要大方得体。

五、小考场。

当你在一条僻静的街道上发现有人跟踪时,你会怎么办?

课题制止打架也要讲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学会友好交往。

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本资料、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从自身做起,真正感悟到安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交往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

提高学生对安全、对交往重要性的认识。

难点:

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德育渗透】使学生从自身做起,为自己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多交朋友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过程:

导语:

同学们,你们好!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地方课程老师……

一、真实再现

(列举我镇将王小学在暑假前两学生偷着下水而淹死了事件)

1、安全教育——课本第1页两个事例。

(指导学生看后发表意见)

(a、网上看客——独行侠——孤独。

b、冷战中的王芳——

打110告了她的妈妈偷看她的日记——郁闷)

2、问题:

从课本两位同学的经历中,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让学生思考并分别说一下自己有多少个朋友)

二、行动在线

1.小组内交流:

自己的的人际交往能力如何?

在全校师生中,你认识的

老师和同学有多少?

(请组长先谈一谈,然后每小组再推荐两名发言)

2.我们怎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糸呢?

(启发学生先思考回答,然后再看课本记住五点,并激发学生结合实际分别说出一点)

(1)微笑待人(真诚、友善)

(2)肯定别人 (赞扬、鼓励)

(3)传递快乐的精神(积极乐观)

(4)宽以待人(以宽容的心对待别人,取长补短)

(5)做一个温和的人(帮助别人)

3.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文明交往呢?

(1)常用的口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等)

(2)打招呼(点头、问候等)

(3)——(9)(指导学生自己学习并说明)

三、拓展延伸

想一想,下列人际交往行为对不对?

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思考,让学生结合图话说出自己的做法)

四、课堂小结:

1、说一下你学习这节课的收获。

(给每生下发一张有关安全知识的材料,课外阅读)

2、学会交往天地宽。

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完善自我,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交往——讲文明有礼貌。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板书设计:

安全——人身 交往——人生 环境——生命是

学会交往友好相处

怎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懂得怎样保护自己与他人。

教学难点:

具体事件的处理。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学会交往有好相处》,谁来说一下:

怎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2、可是王强与陈峰两个同学之间发生了冲突,事情是这样的:

王强最心爱的钢笔丢了,那是爸爸从香港给他带回来的礼物。

王强急得到处找,刚好看到陈峰在使用同样的钢笔。

于是,他指责陈峰说:

“是不是你偷了我的钢笔?

”陈峰用的是自己刚买的新钢笔,他感到很委屈,于是两个人大吵起来。

3、分析案例

(1)你认为王强错在哪里?

(2)你认为陈峰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

(3)在生活中、学习中,你与同学可能发生过冲突,是怎么发生的?

能勇敢的描述出来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冲突》

二、分析冲突发生的原因

1、你们认为同学间发生矛盾冲突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小组内小声的讨论,并且把讨论的原因记录下来。

要求:

(1)讲究讨论的纪律与效率,一位同学陈述完毕另一位同学再陈述;注意力要集中,不能脱离中心话题。

(2)记录时简明扼要。

(3)时间大约为五分钟。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

3、讨论交流:

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有序,谁来汇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三、讨论如何避免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呢?

1、我们已经了解了矛盾产生的原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呢?

先看一个案例。

你怎样评价大勇和毅夫?

2、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呢

小组内小声的讨论,并且把讨论的原因记录下来。

要求:

(1)讲究讨论的纪律与效率,一位同学陈述完毕另一位同学再陈述;注意力要集中,不能脱离中心话题。

2)记录时简明扼要。

(3)时间大约为五分钟。

3、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

四、谈收获:

学了这节课后,如果你与同学、他人发生冲突时你想怎么做?

五、布置作业:

发生冲突时,你应该怎样做是正确的?

2、查找、阅读《将相和》与《孔融让梨》的故事,并写出体会,准备下节课交流。

第二单元居家安全

课题铅中毒与含铅多的食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教给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从平时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

教学重点: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难点:

注意饮食营养。

教学准备搜集食物中毒和铅中毒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吗?

凡是吃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含毒物的食物、以及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

(一)理解食物中毒的含义

1.揭示食物中毒的概念:

食物中毒,是由于吃了被细菌污染或含有毒素的食物引起的疾病的总称。

2.补充食物中毒的资料

(二)了解食物中毒的分类

1.师:

刚才,我们了解了食物中毒的含义,你能按照不同的致病病原再给它们分类吗?

2.按病源的不同,食物中毒可以分为四类:

即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三.警惕食物中毒

(一)了解食物中毒的途径

1.师:

要防止食物中毒,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样的食物吃了容易引起中毒,先说说你了解的吧。

补充:

造成食物中毒的途径资料

小结:

以上这些都可以引起食物中毒,轻则引起消化道不适,重则可引起急性肠胃炎,诱发癌症甚至殃及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讲究食品卫生。

(二)杜绝食物中毒的方法

1师:

为了防止食物中毒,我们不但要有防范的意识,不吃不卫生、不安全的食物。

当情况发生时,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救治方法。

你们了解吗?

补充:

食物中毒的救治方法资料

小结:

食物中毒作为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单靠我们个人提高警惕时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共同来应对。

我们国家已针对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四.总结

总之,对于饮食安全,我们前往不可掉以轻心。

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个人,我们应当了解相关的常识,用科学知识指导我们讲课地生活。

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就到图书馆或者网上去浏览吧!

2、如何预防铅中毒呢?

1、不购买罐头食品;(封口是锡焊或铅焊的)

2、进食前洗手;

3、水沸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因为温度越高约久,铅越浓缩。

4、不要直接饮用清晨的自来水;

5、慎买陶瓷日用品(英美日的认证相对安全);

6、不要翻转使用印有图案的购物袋;

7、开酒瓶时用湿毛巾先擦拭干净品口;

8、不要玻璃器皿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

9、注意泥土铅和蛔虫卵。

板书设计

事物中毒的危害食物中毒的含义食物中毒的分类

教学反思:

对于饮食安全,我们前往不可掉以轻心。

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个人,我们应当了解相关的常识,用科学知识指导我们讲课地生活。

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就到图书馆或者网上去浏览吧!

 

课题如何防止冻伤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最常见的冻伤部位

多发生在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

这些部位都在身体的末端或表面,血流缓慢,且又经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低,极易受寒冷的伤害。

二、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

冬季夜间温度很低,经常在-8℃以下,若夜间行走也容易发生冻伤。

早晚温度也很低,注意防冻,到了严冬季节,时时刻刻都要注意防冻。

三、判断冻伤的程度:

1、一度冻伤皮肤苍白、麻木,进而皮肤充血、水肿、发痒和疼痛。

2、二度冻伤除皮肤红肿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黄水,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

3、三度冻伤局部皮肤或肢体坏死,出现血性水疱,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

四、冻伤的野外救护措施:

原则:

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

(1)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可用热水(不能太烫)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

(2)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3)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4)多喝热饮料(姜糖水、感冒冲剂),如疼痛可服2片去痛片治疗。

(5)除去湿的衣服,进入羽绒睡袋保暖。

(6)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7)确使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

有创面的用消毒棉花,无创面的用干净、松软的棉垫子包裹保护伤处并保温。

五、冻伤急救注意事项

冻伤急救时,若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将冻伤部位置于救护者怀中或腋下复温。

注意冻伤后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把浸泡的热水加热,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

切忌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

对已复温的患处,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会加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六、常用药品:

外用:

冻疮膏(1支)、消毒棉垫(1包)、纱布(1袋)、绷带(1个)。

内服:

感冒冲剂、姜糖水、去痛片、安定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对学生进行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课题针挑木刺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手受伤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防受伤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二、情景问题:

如果木刺很大,扎得很深应该怎么办?

1.学生交流。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

三.贴心小提示:

1.木刺扎进肉里后,伤口大小或出多少血都在其次,首要的事情是完整把刺剥离出来。

2.拔出木刺后,应轻轻的挤压伤口周围,把伤口内的血挤出来,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3.为了防止发炎,可以服用消炎药物。

四.作业

如果木刺扎进肉里很深,用什么办法拔出来?

 

课题务必小心碎玻璃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防受伤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安全故事导入新课。

二.安全小知识

细小的玻璃碎屑嵌进皮肤后,不要用指甲硬抠,因为指甲里藏很多细菌,这样容易引起伤口发炎。

三.贴心小提示

1.对于扎进皮肤里看得见的玻璃屑,可以用缝衣针尖小心地拔出来,然后在伤口处涂抹酒精进行消毒。

2.如果玻璃屑嵌入较深,用肉眼看不到,如果局部看不到可以用手轻轻按压,如果局部有刺痛的地方,就是玻璃屑嵌入的地方。

找准位置后,在用针尖将其挑出。

3.挤压局部促使出血,可冲出伤口处残留的碎屑,然后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局部。

四.作业

皮肤里嵌入玻璃碎屑后,你知道该怎么样?

第三单元出行安全

课题不能再铁轨上玩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交通常识,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识;

    2.通过模拟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交通规则,能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的小公民;

    3.培养安全出行、珍爱生命的意识;

     4.培养收集信息、信息处理能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学生谈论日出生活中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上学前,父母怎么叮嘱你的?

    (2)学生描述上学路上的路况,说说有哪些地方易发生交易事故,为什么,你应该怎么做?

    (3)你还去过哪些交通繁忙的地带?

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交通安全?

    (4)总结上学路上应该注意的交通安全。

    2.认识交通标识

    

(1)学生讨论见过哪些交通标识,都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出示交通标识课件,指导学生分类:

指示标识、警告标识、禁止标识;

        二、.学生围绕主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指导归类成子课题;

    

(1)认识信号灯;

    

(2)与日常出行有关的交通规则;

    (3)常见的交通标识;

    (4)情境模拟体验:

怎样过十字路口。

     2.学生选择子课题成立小组,选组长,并在组长带领下制定活动计划;

    3.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活动计划表,并对其进行修改完善,以确定一个适合各组实际情况的活动计划。

    三、实践阶段

    1.学生按活动计划进行实践活动,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学生归纳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四、阶段成果交流阶段

    1.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汇报;

    2.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以便取长补短。

   五、设计制作阶段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过十字路口的情境模拟体验;

   (1)课前制作“红绿灯”、“指挥旗”、“交通标识牌”、“交通工具”等道具;

  (2)学生组内分工扮演不同角色进行体验。

     2.教师提醒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3.教师评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做讲文明的小公民。

   六、读一读安全脱险金钥匙。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题远离高压设备

教学目的:

解释电流对人体如何造成伤害,引起学生对用电安全的重视和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安全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确保在用电过程中不发生危险。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安全使用各种家用电器,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教学过程:

  导语:

电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捷,很难想象离开了电,我们的生活还会这样井然有序吗?

既然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如此重要,那么它一定非常完美了!

非也,任何事物都有他对立的一面,电也不例外,生活中用电事故比比皆是,怎样才能有效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一、触电及其伤害:

 

(1)触电是怎么回事?

当人体接触到带电体,有电流通过人体时,轻则有针刺麻木剧痛等感觉,重则发生痉挛、心律不齐、血压高、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在很短时间内心跳停止、死亡,这就是触电事故。

(2)触电的伤害:

 电击:

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当达到一定域值后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或死亡。

电伤:

是指触电后皮肤的局部创伤,如烧伤、电瘢等。

二、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1.缺乏安全知识,如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用手摸破损的胶盖等

 2.违反操作规程,乱接乱装乱用,如:

不规范安装用电器,带电操作电器设备,用湿手拧灯泡等。

举例:

XX学校的XX学生为了方便在床上看书,私自拉电线到床上接台灯,后引发短路被击伤。

给几分钟学生讨论,使学生了解到这种行为是属于乱接乱装乱用的不良行为。

三、家庭安全用电的措施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应用,正确掌握安全用电知识,确保用电安全至关重要,用电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人身安全,二是财产安全,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用电时要注意:

1.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用电器。

2.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

 3.不能在地线上和要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

 4.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

 5.不要私自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

 6.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7.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

 8.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四、发现触电漏电事故怎么办?

触电后的应急方法

 1.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

 2.如电源开关太远,可以站在干櫈上用不导电的物体如木棒、竹竿、塑料、衣服等将触电者与带电体分开,莫将带电体碰着自己和他人身体,避免触电再发生。

 3.触电者紧握电线时可以用干燥的带木柄的斧头或有绝缘柄的钢丝钳切断电线。

 4.抢救触电者一定要及时,不能拖延一分一秒,因为触电时间越长危害越大生命越危险。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镇静。

若惊慌失措,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用剪刀剪电线会使救人者自己触电。

必须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首先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进行如下抢救工作:

 1.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上衣、松开裤带。

 2.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内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

 3.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

五、本课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用点习惯,掌握安全用电知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这一个道理。

课题选好玩耍地点

教学目标:

1、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规则和常识。

2、培养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运用观察、访问等办法收集、整理关于交通法规、交通事故的信息;使学生初步具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初步懂得交通法规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交通事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损失;

 2、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