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8901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D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B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

共10个空;

每空1分;

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5.欧洲封建社会里;

曾出现过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

这三种计划是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课时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和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

即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3个小题;

每小题8分;

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2)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

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3)知识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

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本题共13个小题;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

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3.D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24.B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

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25.A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

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

中间部分遗忘较多;

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26.D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

“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27.C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28.A

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29.B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30.B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

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31.D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

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称为()32.A

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33.B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34.C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35.C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

六、填空题:

3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37.人的情绪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面部表情。

3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特性。

其基本条件是分配自动化;

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的。

3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七、简答题:

4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

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

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

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

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

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

通过广泛迁移;

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4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培养创造性人格。

八、论述题:

本题满分15分。

4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

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具体内容参见第七章第三节)

(1)阐述学习动机理论。

可以详细阐述一种学习动机理论;

也可以简述多种学习动机理论。

(2)运用所阐述的理论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

一、强化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

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激发与作用。

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与此相应,联结学习理论的中心概念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二、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马斯洛(Maslow,1970)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要,如对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

在生理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是安全的需要,即表现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

随后出现的是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在上述这些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的实现。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三、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achievementmotivation)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30年代默里(H.A.Murray)的有关研究,他把成就动机定义为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40~50年代,麦克莱兰(D.C.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J.W.Atkinson)等接受默里的思想,并将其发展为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例如,大学生想获得优良的学业成绩,想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等,都是其成就动机作用的表现。

这种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

在人类的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四、成败归因理论

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

这就是心理学家探索归因问题的客观依据。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Heider,1958)。

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的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

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

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等都是外部环境原因。

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

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都是个人内部原因。

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五、成就目标理论

成就目标理论(achievementgoaltheory)是以成就动机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为基础,在德韦克(Dweck,1986;

Dweck&

Leggett,1988)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

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持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即能力增长观(incrementaltheory)和能力实体观(entitytheory)。

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改变的,随着学习的进行是可以提高的;

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则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

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

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教育漫画)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学习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

和谐"

发展的教育"

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

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

骑士七技"

49、"

骑士教育"

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

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

"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64、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两级。

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65、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6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6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建立教师资格考核)1986年颁布的。

68、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69、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

(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

70、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7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72、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7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

74、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

7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

7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7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78、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79、教育在儿童发燕尾服起(主导作用)

80、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81、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

82、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

83、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

84、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85、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86、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尔干)(孔德)(凯乐斯仄德纳)等人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87、(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88、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

89、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90、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91、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和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22-14,15)青年期(14,15-17,18)

92、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3、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94、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95、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96、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97、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98、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

99、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100、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101、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102、我国现代阶段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一般采用的是(统一考试)制度。

103、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学前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

104、学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向幼儿进行粗浅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发展他们的思想,想象和言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俗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5、幼儿园一般分为(一年)(二年)或(三年)制。

106、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

107、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小学)

108、《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6-7岁)

109、中等教育分为二级(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

110、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

111、普通中等教育包括(初中)(高中)

11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术)(持工学校)

113、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

114、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阶段。

115、现已开办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种类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行政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在职攻读同学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等

116、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分析课程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知课程)(动作课程)(体验课程)

117、学科课程有(科目本位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学术性学科课程)

118、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以学生为本)

119、我国在教学研究上二种理论观点是(认识教学理论)(系统论教学理论)

120、系统论教学理论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教学民主原则)(主体性原则)

121、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是美国心理学者(布鲁纳)

122、什么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工作)

123、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环节。

12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期)

125、合作教育学派,数学理论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阿莫纳什维利)为代表

126、教师直接备课要写好三个计划是(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127、(上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128、(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29、三项工作(了解和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准备各种教学用具和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30、语言性教学法有(讲授法)(讹诈法)(读书指导法)

131、学生学习结果检查与评价方法(观察)(调查)(考查)(考试)

132、参观与讲解相合我们称其为(现场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