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896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18学年度高二联考Word下载.docx

明代在制度上继承了宋代不杀读书人的传统,言官在社会上有很高声誉和公信力,尽管明代有言官因言得祸的时候,比如王阳明就是因为上疏申救言官而遭贬谪,但总体上,言官有人身安全的保障。

由于明王朝非常强调从道德情操角度来培养士风,言官尽职尽责,哪怕是对皇帝也不放过,万历时期言官雒于仁曾批评万历皇帝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

言官对阁臣的监督也非常有效,严嵩当政时期,有十余位言官前赴后继地弹劾严嵩,即便遭到严嵩假借皇权进行延杖、除名、贬谪、下狱等打击报复也在所不辞,终于使严嵩父子伏法。

言官对地方政治的监督也颇为有效,当明王朝的朝政荒怠时,地方运基本正常,言官可谓功不可没。

(《明代言官监督与朝政兴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中国政治的着眼点在治吏,重视官员的主观能动因素;

西方政治的着重点在法制,强调法的约束与规范作用。

B.传统中国的官员是道德型官员,以清正廉明为考核依据;

西方的官吏是技术型官僚,以对法制的贯彻执行为考核依据。

C.传统中国对官员的要求具有公私领域杂糅的特点,西方对官员的考核局限在公权力领域,私人领域不影响其职位与权威。

D.在对官员的道德要求方面,传统中国将道德作为核心要求,而西方则置道德于个人层面,不要求官员充当道德的表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明朝的监察御史、给事中并不隶属于六部和地方政府,从体制上避免了对言官的行政干涉,保障了言官职能的有效发挥。

B.明朝选拔言官非常慎重,除了对人选的专业技能有较高要求,还对其道德品质、政治素质、仕途经历等方面有明确要求。

C.明朝制度规定,为保证言官发挥职能,言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在京三品大臣,出身胥吏、曾犯奸贪,均不得担任言官。

D.明朝言官选任程序严格复杂,不但要进行民意调查,还要通过时务策问或章疏测试、人物品议等方式对人选进行考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中国极其重视官员道德的政治功能,所以对官员的监督具有法律和道德双重维度,言官须从道德角度监督官员。

B.明朝言官虽官阶等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他们直接向皇帝负责,可对部分小事情即刻决断,因而具有很高声誉和公信力。

C.明朝有制度化的言官系统,整个言官体也较好地发挥了劝谏作用和监督作用,因而明代的吏治比其它王朝较为清明。

D.明朝言官总体上具有人身安全保障,这是他们能尽职尽责,积极发挥对皇帝、阁臣和地方政治的监督作用的重要原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爱你,听见了吗

我特别害怕一种病:

阿尔茨海默症。

通俗上来讲,这种病叫做:

老年痴呆。

你不知道这种病什么时候开始,就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我们院里有一个五婶儿,就得了这病。

有一回,五婶儿吵着要吃炸糯米球,附近的店早关门了,但五叔知道李村公园那里有一家店开到很晚。

那时候,天有点黑了,赶上下雨,路上出租车很少,五叔有哮喘病,来回走了5公里,还好,买到了炸糯米球。

买回来以后,五婶儿又说不想吃了。

五叔怕浪费了,就自己吃了。

然后五婶儿又吵着要吃。

五叔叹口气:

唉,这辈子算是着了你的道。

买回来以后,五婶儿又说,不想吃了。

五叔怕浪费,就又自己吃了。

然后五婶儿又吵着要吃,五叔一点都不恼,和颜悦色,全当遛腿锻炼。

有天一大早,五婶儿起来,要吃炸糯米球,说话有些含含糊糊了,五叔没在意,就去买,下了楼突然想起一些事儿,又折回家,看着五婶儿弄个老花镜在一个本子上写着什么。

五叔开玩笑

地说了一句:

你再不吃,就不给你买了。

五婶儿哇地一下子就哭了。

五叔吓了一跳,忙去哄:

买,买,买,我现在就去买。

五婶儿含含糊糊地说:

我,好,像,快,把,你,忘,完,了。

五叔拿过五婶儿手上的本子,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个名字:

马家平,后面是画的正字。

五叔姓马,莒县人。

五叔问,这些正什么意思?

怎么还有一个没写完的?

五婶儿摇摇头。

五叔牵起五婶儿的手,去买炸糯米球。

站在卖糯米球的小车前面,五婶儿从她的小口袋里掏出来那个小本子,很开心地在马家平后面的正字上,又画了一笔。

五叔问:

你要不要去坐那个摇摇车?

五婶儿笑着说:

小孩儿玩的。

五叔说:

我陪你啊。

在商场门口的儿童摇摇车上,五婶儿玩得很开心。

可是,五叔掉眼泪了。

到后来,五婶儿彻底不认人了。

五叔很用心地教她用筷子,教她认人。

她学得很慢很慢。

她还是要吃炸糯米球,但是说完就忘。

五叔买回来,她从来没吃过。

儿子总是责怪他,别再买了。

五叔也知道,五婶儿已经彻底不认识他了,可是他每买一次,她就会在小本子上开心地画

一次,她每画一次,他就跟着开心一次。

五婶儿嘱咐的每一件小事儿,对于五叔,都是天大的事儿。

我要吃炸糯米球。

我去买。

奇怪的是,五婶儿走的那天,这句话说得很清晰。

像是两人故事刚刚开始的1965年,她不过张口说了一句,我要吃炸糯米球,五叔不过就是去买了两个炸糯米球,这喜欢就跨了一个世纪。

五叔笑着说:

媒人说得一点都没错,你就是爱吃!

你一辈子都惦记着。

五婶儿好像忘记了一些事儿,但是,她好像从来没有忘记什么。

五婶儿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五叔还是老样子,遛狗,坐在楼下的排椅上晒太阳,偶尔去李村公园那里买炸糯米球,但是,他没以前走得那么快了。

有一回,他坐在排椅上,他的泰迪狗趴在他旁边。

我买了炸糯米球,牵着狗经过他旁边,两只狗在嬉闹。

五叔站起来,要回家,从口袋里掉出来一个破本子。

我帮他捡了起来。

他笑笑,问我,你住几号楼来?

我笑着回答他,7号楼。

我已经不记得这个答案说了多少遍了,五叔一次又一次地问,我就一次又一次地回答。

我看过他那个本子,本子上有一个名字:

张翠英。

名字后面是画的正字。

我递给五叔一个炸糯米球,问:

五叔,你吃不吃?

五叔愣了一下,接过去。

他的手有点抖,然后,很开心地在小本子上,又画了一笔。

这老小孩真可爱,看样子,一定是在恋爱。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轻易说分手的年代,但是,请你也相信,我们也活在一个牵了手就结婚过一辈子的年代。

(《意林上半月》2016年11期,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炸糯米球是小说的线索,五婶儿尽管患了老年痴呆,但从没忘记要吃炸糯米球,暗示着五婶儿从来没有忘记她和五叔之间的爱情。

B.唉,这辈子算是着了你的道。

这一句话虽然包含着五叔对五婶儿患病这一事实的些许无奈,但更多的却是对五婶儿的爱怜。

C.五叔与五婶儿之间的爱情故事平淡朴实,也不乏温馨动人之处,蕴含着对当下婚姻爱情观念的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D.小说中的我作为五叔与五婶儿爱情的见证者,推进了五叔与五婶儿平凡却美好的爱情生活发展,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5.作品中的五叔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6.有人认为可以将结尾的划线句删掉,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

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

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

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

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

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

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

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

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

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

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图粉。

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

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人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

C.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5分)

A.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E.三家媒体都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9.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俞献卿,字谏臣,歙人。

少与兄献可以文学知名,皆中进士第。

献卿起家补安丰县尉。

有僧贵宁,积财甚厚,其徒杀之,诣县绐言师出游矣。

献卿曰:

吾与宁善,不告而去,岂有异乎?

其徒色动,因执之,得其所瘗尸,一县大惊。

调昭州军事推官,会宜州陈进乱,象州守不任事,运使檄献卿往佐之。

及至,守谋弃城,献卿曰:

临难苟免,可乎?

贼至,尚当力击;

不胜,有死而已,奈何弃去。

初,昭州积缗钱巨万,献卿尽用平籴,至积谷数万,及是大兵至,赖以馈军。

除殿中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

上言:

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

淮、浙盐利不登,命献卿往经度之,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

会其兄为盐铁副使,徙开封府判官。

朝廷择陕西运使,宰相连进数人,不称旨。

他日,献卿在所拟中。

帝曰:

此可以除陕西运使。

时边吏多因事邀功,泾原路钤辖擅于武延川凿边壕,献卿度必招寇患,亟檄罢之。

未几,贼果至,杀将士,塞所凿壕而去。

徙京西。

因入对,甚言赵振堪将帅,范仲淹、明镐可大用,及条上边策甚备。

除福建运使,还判三司盐铁勾院,累迁尚书刑部郎中、直史馆、知荆南,历户部、度支、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杭州。

暴风,江潮溢决堤,献卿大发卒凿西山,作堤数十里,民以为便。

还,勾当三班院,知通进、银台司,最后知应天府,以刑部侍郎致仕,卒。

【注】瘗(y):

埋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

B.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

C.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

D.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一级考试,即会试的,称为进士。

B.盐课,是中国古代的盐税,盐税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C.尚书,一指儒家经典《尚书》,二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官员名称,如刑部尚书。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我国很早就建立了官员退休制度,各朝代退休年龄不尽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俞献卿聪明敏捷。

他少年时以文学出名;

他在安丰县任职,有个和尚杀了自己的师父,却想欺瞒征服,被俞献卿识破,真相大白后,震惊全县。

B.俞献卿恪尽职守。

他被派往象州协助太守处理叛乱,他反对弃城而逃;

当初,他就预料到会有人叛乱,用公款购买很多粮食,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C.俞献卿深得皇帝信任。

朝廷挑选陕西运使,宰相呈上好几个人选皇帝都不满意,一次,皇帝看到名单中有俞献卿,即认可他出任这个职务。

D.俞献卿民生,有才能。

他上书关心粮、布价格;

他在杭州任职,杭州受到风暴侵扰,他挖山筑堤,百姓感到便利;

他被派去管理淮、浙盐利,政绩显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临难苟免,可乎?

贼至,尚当力击。

(2)泾原路钤辖擅于武延川凿边壕,献卿度必招寇患,亟檄罢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应天长韦庄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

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

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

14.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前两句运用动静描写,以黄莺语反衬出春昼午后沉寂一片。

B.庭院沉寂,闺室也悠然。

精妙的画帘低垂,微风吹来,凤凰迎风起舞。

C.在这深闺之中,女主人公慵懒而寂寞,环境的幽寂更加衬托出人的孤独。

D.空在诗歌中含义独特,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此词中空的含义正与王诗相同。

E.君信否即君知否,此句反问,描写出独居孤处的女主人公极端地苦闷。

15.请结合下片中的句子分析是如何描写女子的相思之情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用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2)《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两句是,。

(3)《虞美人》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即使你巧舌如簧也无法把这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

每次开晚会,我们总请程老师说笑话。

程老师说笑话的确有本领,每次都说得大家笑个不停,他还是道貌岸然地说下去。

新的问题是着急却没办法,跳脚而无抓手,试图创新苦于缺乏思路,于是跟随战术大行其道。

而跟随,说白了就是抄袭照搬,亦步亦趋。

老岳父正躺在自己的单人床上休养生息,床上铺着印花涤纶床罩,斯特雷格进来时,老头把披肩往上拉拉,盖好。

上下三千余年,兴亡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

李白在高山景行中欣赏美景,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

临瀑布,写下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天姥,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导致我国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大量流失,而匠人身上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匠人精神,也渐被世人甚至是工匠遗忘。

B.不论从专业程度、品质规模还是范围来看,视频网站自己制作的视频内容在短期之内都不可与卫士播出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相提并论。

C.为防止扬尘污染,环保局要求工地对建筑垃圾采取严格的防尘措施,并要求所有未采取湿法作业的拆迁工地全部停止施工处罚。

D.朝鲜2月7日宣布利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美国、日本韩国纷纷指责朝鲜发射卫星是没有道理的,将造成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不稳定。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纯朴自然的民谣,

古典雅致的诗词,流淌于其间的,都是高雅文化的血液。

诗歌的用处,正在于其可以唤醒人们富于联想、善于感发的心灵。

这句话

适用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

一部作品,

充斥着庸俗、低俗的元素,弥漫着无聊、空洞的气息,

能赢得一时火爆,但却难以持久。

A除了

还有当然

/

尽管

B不管是还有

同样也假如

或许

C不论是还有

因此

只要

即使

D/

甚至但是

而且

假若

虽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

如何呵护共享单车,考验着骑车人的素质,

对骑车人来说,不能只图方便,也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珍惜共享成果;

对企业平台来说,不能只投车不管理,把积累的风险和问题嫁给社会;

对管理部门来说,不能让企业单打独斗,也要加强对共享平台的管理,引导市民文明用车。

唯有如此,

21.2016年11月30日,一份古老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许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竹摇清影罩幽窗,量量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请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一年中节气的先后对上述五个节气进行排序(只排序号):

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近日一个消息轰动了媒体,武汉某家长因为孩子刚上一年级,放心不下,就在孩子身上装了3个追踪器,孩子的情况每天24

小时尽在眼底。

对此,有人指责这个做父亲的过分紧张、过分焦虑,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孩子成长;

有的则对此行为持认同态度,认为多一重保护措施,就少一些安全隐患;

还有的由此联想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希望政府加强治安管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3分)B(

以清正廉明为考核依据错,传统中国对官员是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