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申报班班通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小学课题申报班班通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课题申报班班通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
综合实践
研究类型: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世界上关于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于1985年在一份国家长期战略计划中提出关于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思想。
90年代中期,加拿大开始了关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日本在90年代后期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强调在各学段的各个阶段各个学科中积极应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进行教学,也突出的显示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近两年来,我国香港、台湾也积极进行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工作。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力在2000年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上指出:
“在开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这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要求。
我国近几年还开展了诸如“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等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2、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班班通在教学中的使用是教育的一大进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大脑思维。
是改进数学教学的强大平台。
班班通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索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来支持学习。
在课题研究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完全为教学服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
使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需求,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这样的整合模式正好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性实践平台,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基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任务驱动式是其基本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种进行自主学习。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使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教与学的观念得以变革;
探讨在“班班通”环境下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方法和途径,切实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班通”信息技术深层次的整合,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
研究“农远”等资源网站的优秀资源的合理、有效应用课堂教学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能不断更新丰富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多次深层地开发资源;
利用“班班通”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敢于创新、实践及迅速处理信息的现代社会必具备的能力;
利用“班班通”切实提高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研究内容
1.利用“班班通”激发教师的学习实践热情,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法方式。
2.进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激发教师有选择地利用和优化网络大量信息资源。
3.
积极引导教师探讨优秀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创造性开发,鼓励教师参与制作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论文写作、学科整合等,不断更新丰富教学资源。
3、主要观点
课标指出语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课程应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本课题组认为“班班通”将改变以往教师的教和学标准
(一)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
标准
(二)通过课程发展学生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标准(三)教学联系学生真正的生活经验。
标准(四)教学应具有挑战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
标准(五)教师通过对话进行教学,特别是进行教育性对话。
本课题组将有根有据地利用“班班通”进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并有针对性地运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会让教学扎实有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创新之处
“班班通”在城乡学校的使用还刚刚起步,存在许多探索空间。
本课题的提出是利用“班班通”各种优势改变当前低效教学现状。
这一研究颇具实用性,改革性。
而本课题将“班班通”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习作、综合实践四大主题相结合,研究较为系统。
更重要的是实施有效教学,真正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而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为取得较好研究效果,本课题研究思路:
一课题组成员分析现今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二利用“班班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运用“班班通”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
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小结、改进、形成有效语文教学策略。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座谈、观察等方式,对班班通工程学校管理员和一线教师的培训评价和反馈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并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2)、行动研究法: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找课题研究的立足点,研究者与实践者互为一体,贯彻边研究边改革的精神,致力于实际问题的真实有效的解决。
(3)、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掌握现今国内外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论著,课题进行科学的界定和清晰的说明,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4)、个案研究法:
对课题研究范围内的单一对象(某一年级、某个教师、某节课堂、某一环节等个别典型)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调查,揭示某些特定的规律和本质。
(5)、实验研究法:
即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严格按照实验研究法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3.技术路线
本课题组所在学校是一所年轻、充满活力、积极向上、以科研兴校为宗旨的乡镇优秀学校,曾获多项市级殊荣。
我校一向重视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有固定的科研经费用于这一块。
本校有一支素质较高的语文教师队伍,其中许多老师对操作电脑很感兴趣,不少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制作课件等有关技能。
近几年学校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建设。
每个办公室均配备了电脑,连通了因特网,便于教师随时随地上网查阅最新资料;
每班配有广播、投影仪、闭路电视辅助教学设备等;
电子备课室、学生专用机房等功能教室早以投入使用。
硬件设施一流,这为本课题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
4、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分四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
(2015-5—2015-7)为课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起草课题研究方法,成立课题组,组织开题工作。
(2)、起步阶段(2015-8—2015-9)主要任务:
①组织相关理论学习。
②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方案结合自己岗位特点及特长确定分工。
③开始初步研究。
(3)、深化阶段(2015-10—2016-5)主要任务是对前期研究工作进行评估,调整研究方案,形成阶段性的研究小结。
(4)、总结结题阶段(2016-7—2015-9)总结研究成果,召开课题结题评审会,接受专家评审
课题可行性分析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主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及研究经验
课题组成员大部分参加过、市级课题的研究,课题主持人担任校长有十年之久,在教学研究和组织管理上有丰富的经验,在学校日常教研活动,常带头上示范课,指导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一线教师,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有足够时间和能力保证研究和实验的正常进行。
2、本课题研究人员的分工
姓名
年龄
职务、职称
研究专长
尹建涛
37
校长
中小学一级
课题的全面研究与实施
理论指导
李申锋
43
副校长
中学高级
理论的总结、实践操作
方自行
44
阶段理论总结、实践操作
周松敏
47
阶段研究总结
方彦伟
45
上课、个案分析
王青松
48
中学一级
上课个案分析
预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