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依托班班通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效率Word文件下载.docx
《课题申报模板依托班班通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效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模板依托班班通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效率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班通”、农村小学、课堂效率
申报级别: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
数学
研究类型: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化程度突飞猛进,教育的网络化、现代化、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和必要的趋势。
班班通以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形式在中小学全面推广运用。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极大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师的固有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也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找到一个新的途径,为学校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班班通教学也是增近师生间相互交流和传输教学信息的主通道,使学生们主动参与,自主运用,促进学习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自我校安装了班班通设备以来,老师们经历了由观望到摸索,由生疏到熟练,由个别使用到成为大多数教师不可或缺的工具,老师们逐渐意识到使用设备的优越性,操作水平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但是,由于思维的局限和经验的不足,很多教师在使用班班通时,还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在资料的收集上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性。
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有现成的资源我就要使用,全然没有考虑班班通使用的必要性,没有认识到班班通是我们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好帮手,而不是哪都可以抹一下的万金油。
建设“班班通”这种教育现代化装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挥其功能,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班班通”的使用效益,才能充分发挥“班班通”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一节高效的课堂。
应提高老师对平台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使他们熟练操作班班通设备,只有操作熟练了,使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也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
同时也要增强对各种素材的处理能力,所有的电子白板都有相应的配套软件,并不能相互兼容,因此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决定了如何使这些软件相互协调,也决定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目前的情况下,教师要掌握不同信息源的教学应用知识,可以充分利用同伴互助学习的方式快速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也要尝试应用“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高效地使用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计算机等电子教学媒体。
对于教师而言,由于在网络上,相同的内容,不同教师做的课件的风格、形式及侧重点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学习优秀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总结自己做的多媒体课件的优缺点,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终制作出既适合自己讲课习惯又适合学生的优秀的多媒体课件。
相对学生而言,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消除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语音和板书速度控制课堂的节奏,讲过的知识点,从黑板上擦除之后,不能再重现,当一堂课的内容过多时,容易遗忘。
多媒体教学使所有的教学信息通过白板工具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可以在任何时候回放和重播,并且关键点明显,重点、难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忆课堂的授课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关于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方面国内外也有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
但基本上都是着眼研究教师要具备哪些信息素养,要对教师如何培养和提高这些多媒体应用技术——也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而技术层面的培训又主要是学习如何应用计算机技能,如何浏览网页、收集信息、制作课件等;
很少涉及关于有目的、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方法、提高教师信息意识、使用信息技术策略的培训,导致教师信息素养中很重要的一个层面——教师的筛选、判断、应用、传播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和教师信息意识、使用信息技术策略的能力没能得到提高。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信息素养、教学水平等综合素质,培养出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教师。
2、通过对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有关要素的全面调查与分析,使教师对课堂的精髓胸有成竹,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特长,张扬教师的个性。
3、研究网络环境下各学科如何利用“班班通”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研究如何利用“班班通”提高各学科的课堂效益,形成新的模式和经验。
课题研究内容:
1、“班班通”环境下课堂现状的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法,对本校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改善教学行为,实施高效教学的策略,方式和途径。
2、“班班通”环境下,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要素与基本特征的理论研究。
探索“班班通”环境下高效教学的内涵、要素、特征,提炼出与新课改相匹配的小学高效课堂的教学要素和特点,为克服低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3、“班班通”环境下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教学目标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4、“班班通”环境下小学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
认真学习和研究高效教学理论,深入分析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围绕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我校于2013年陆续安装了“班班通”设备。
以班班通资源平台为核心,依托云服务平台,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应用被引入教学课堂。
“班班通”改变了班级教学条件,打破了班级界限、学校界限、城乡界限、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界限。
但当我们建设完成“班班通“的硬件环境建设后,最值得冷静思考的应该是如何有效、科学地应用。
由于长期的城乡教育不平衡发展,制约了教师专业的成长。
基于网络环境的“班班通”的到来对广大教师而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契机。
为此,我们提出《依托“班班通”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效率》的研究课题,我们的观点是运用教学理论与新近发展的学习科学,综合考量网络环境下教学活动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探究“班班通”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影响,积极探索科学高效、质朴实用的课堂教学流程,使得我们的教育能够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达到有效的教学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探索和研究由于教师信息素养的切实提高而带来的学科教学实效性得到增强而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此次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1、通过请专家和立足于本校的培训,让课题组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和提高,做到尽全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既培训和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各方面技能的能力,又培训和提高教师的筛选、判断、应用、传播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和教师信息意识、使用信息技术策略的能力。
2、将课题组教师分组,明确每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定位和各自的研究任务,做到分工明确。
3、每两周课题组教师都用一个固定时间进行交流,对各自实验的方法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反思,以利于改进实验方法。
4、根据研究步骤在一定时候进行课题阶段小结,展示阶段研究成果,并明确下一阶段的研究实验该如何进行。
5、最后阶段时对研究实验的各种成果进行汇总,请专家给与指正,形成最终成果。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拟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的手段。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与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的各种成果与研究发展动态,用来作为我校探索和研究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的参照物和学习资料。
还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学科教学实效性的多方面成果与研究发展动态,用来作为我校探索和研究学科教学实效性评价标准以及由于教师信息素养的切实提高而带来的学科教学实效性得到增强而使用的教学方法的参照物和学习资料。
2、行动研究法:
(1)发现问题:
发现教师自身信息素养水平与学科教学实效性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从而可能会实现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实在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业质量;
(2)鉴定问题:
“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可能会带来学科教学出现实实在在的、效率倍增的效果”在我校具有可操作性;
(3)文献探讨:
关于信息素养与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还有关于学科教学实效性问题国内外已有多方面研究成果;
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5.6~2015.7):
投入1万元(主要用于参观、学习、搜集资料、上交评审费等)。
2、实施阶段(2015.7~2016.4):
投入5万元左右(主要用于请专家,培训教师,组织有关人员参观、学习、购置科研设备和科研资料等)。
3、课题的论证阶段(2016.4~2016.5):
投入1万元左右。
(主要用于课题的论证活动经费和资料书)。
4、总结推广阶段(2016.5~2016.6):
投入2万元左右(主要用于请专家组成员验收结题,形成科学理论文章推广所需资料费用)。
根据我校各方面的工作基础,符合申报该课题的条件,完全有能力承担课题的研究任务并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课题可行性分析
·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1、课题研究成果《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在“赣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立项课题教程研究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市二等奖2、撰写的论文《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对教师角色的思考》在“赣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获市一等奖3、《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小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获市十一五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在市级刊物《赣南教育教学研究》中发表论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之我见》5、在市级刊物《赣南教育教学研究》中发表论文《一段课堂摘录所引发的思考》6、在市级刊物《赣南教育教学研究》中发表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反例“正”用》7、在省级刊物《考试周刊》中发表论文《对小学数学作业评语的研究》主要参考文献《中小学课程导论》2008韩和鸣河南大学出版社;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解月光等东北师范大学;
《计算机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鲁晓成等湖北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方法》李兆君清华大学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基础》李兆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4出版)·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1)第一,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全镇走在前列,在全区也具有一定影响力,行政领导、学校校长、教师信息化理念认识到位,高度重视。
第二,教师在班班通新技术的运用和研究上有所创新。
2)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经历;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在整个课题组中成立了以电教馆、学校双方合作,高、中级职称为核心的高素质研究团队,指导开展研究工作。
其中有小特高1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小学二级教师1人。
从专业背景上来看,本课题主要成员都是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功底,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
课题组的老师有的参加过信息化大赛,荣获过一等奖。
一批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老中青集合的研究团队位课题顺利实施提供精力和阅历保障。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1、
我校已经实现了“班班通”,每一个教室都安装有多媒体系统。
学校还安装有英语听力系统,每一位英语教师都有一部录音机。
从去年开始,我校已经对75名教师进行了多媒体应用培训。
参加培训教师成绩优良,都拿到了培训合格证书。
2、
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学校投资20万元为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拟拨出专项资金8000元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将为每一个申报通过的课题提供3000元研究经费。
用于购买研究资料、人员培训等支出。
3、
我校是一所公办小学,学校教研气氛浓厚。
学校为每一位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计入相应的工作量。
预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