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正文范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0095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论文正文范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正文范例.docx

《论文正文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正文范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正文范例.docx

论文正文范例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WENZHOUUNIVERSITYOUJIANGCOLLEGE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10届)

题目:

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专业:

财务管理

班级:

06财管四班

姓名:

许利锋

学号:

0630125444

指导教师:

孟凡荣

职称:

讲师

完成日期:

2010年5月1日

 

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也是浙江省中小企业最为活跃的30年。

在这30年间,浙江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从中却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仍然是融资难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了,要求政府、银行机构等给予中小企业以积极的扶持和帮助。

本文从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的现状以及融资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出现问题的原因,从政府、银行、企业三个角度给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Abstract:

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isthemostactive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inZhejiangProvincefor30years.Overthepast30years,ZhejiangSMESMEhasgrowninstrength,butfromwhichexposedthemanyproblems,whichremainsthemostseriousproblemoffinancing,ithasbecomethebottleneckrestrictingthefurtherdevelopmentofSMEs,andaskedtheGovernment,bankinginstitutions,etc.for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toactivelysupportandhelp.ByanalyzingthecurrentsituationofSMEsinZhejiangProvinceandthefinancingoftheexistingproblems,discussedthefinancingproblemsofSMEsinZhejiangProvincebecause,fromthegovernment,banks,enterprisesaregiventhethreeanglemeasureseasethefinancingdifficulties.

Keywords:

SME;financing;countermeasures

 

 

目录

一、

引言

4

二、

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4

(一)

融资渠道不够宽畅

4

(二)

融资质量不高

5

(三)

融资成本较高,难度加大

5

(四)

企业贷款难、银行放款难

5

(五)

民间融资不完善

6

三、

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6

(一)

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6

1.

管理方式落后,规模较小

6

2.

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差

7

3.

抵御风险能力差,信用意识淡薄

7

4.

可抵押担保的资产有限,融资程序复杂

7

(二)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7

1.

金融体系的因素

7

2.

政府和社会因素

9

四、

解决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9

(一)

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完善融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10

(二)

银行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11

(三)

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增强融资能力

11

五、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即使是在经济繁荣的发达国家,也还是存在融资难问题。

在金融危机的蔓延下,中小企业的融资之路愈加艰辛。

然而,跟我国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的教育情况良好、发展历史的悠久性、企业管理机制以及信用体系比较完善,因而这些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环境较好。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这个“看不见的手”的运行规律,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质等因素,中小企业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给予中小企业各种扶持,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他们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这一问题都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和政策。

比如通过立法来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给中小企业予以法律保障,并且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政府部门和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予以资金上的支持。

另外一些国家还给予财政补贴、贷款援助以及税收上的优惠,比如德国。

还有的国家积极为中小企业开辟直接的融资渠道,建立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低,有利于中小企业的上市,比如美国的NASDAQ市场,给予美国中小企业一个良好的发展舞台。

国外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以及政府扶持等。

自筹资金是国外中小企业资本构成的主要形式。

其次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最后是政府的扶持,虽然占得比重最小,但是它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最突出的也是资金严重不足。

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已经引起我国政府一定的重视,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原因在于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由于各种原因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以及金融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以及多年来国内对中小企业研究的经验,做好中小企业融资的工作,帮助中小企业健康的发展。

本文是本人通过以前人对中小企业的研究为基础,以浙江省中小企业为例,展开对浙江省中小企业的研究,希望能够给予其他地区中小企业有所参考和启发。

二、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不够宽畅

在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浙江省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量快速增加。

在融资渠道上,浙江民营企业主要还是集中于向国有金融机构贷款,依靠内部融资是当前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最大特点。

从表三可以看出,总体上,浙江省中小企业资金正在逐步好转,但无明显好转,从2003年至2007年中小企业选择资金一般和紧张的分别是78.9%、75.9%、67.5%、68.1%、68.7%,远远超过资金充足的比率。

融资的景气度缓慢增长,但还是满足不了绝大多数企业的需求,仍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短缺。

表12003-2007年浙江中小企业的资金状况调查

年份

充足

一般

紧张

融资景气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8.5%

20.8%

24.1%

25.7%

28.3%

40.2%

38.2%

37.3%

37.4%

35.9%

38.7%

33.7%

30.2%

30.7%

32.8%

98.82

99.8

104.5

107.9

110.3

资料来源:

浙江中小企业局网站

(二)融资质量不高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再加上经济体制不健全,上市门槛过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无法拓展,融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中小企业融资的质量不高,主要体现有两方面。

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绝大多数还是依靠银行的贷款,然而贷款取得的资金主要用于短期的用途,主要是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金,而不是用于企业项目开发等长期发展,所以说企业融资过来的资金用途质量不高。

另一方面,整个金融体系普遍认为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差等,这使得了银行等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惜贷”,贷款所得到得金额也相对较少,融资得到的资金质量不高。

(三)融资成本较高,难度加大

企业融资成本包括筹资费用、利息支出、担保费用等,中小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不仅无法享受到优惠,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也加重了企业融资的成本负担。

在民间借贷中,民间借贷利率的不断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短期内资金短缺的压力,但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此外,各类商业银行,包括国有银行,他们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保障贷款安全,一般都采取了贷款的附加条件,贷款也都定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客观上增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四)企业贷款难、银行放款难

企业贷款难,首先主要是企业抵押难,中小企业可抵押等固定资产较少,再加上抵押物品所需的折扣,以及环节多、手续多、成本高,导致企业望而却步,使得抵押难上加难。

其次是担保难,中小型企业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担保人来做担保,这个主要是我国金融信用等体制不够完善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另外,对于效益不好的企业,银行出于自身的考虑也不允许该企业作为担保企业,而效益好的企业则不想给自己添麻烦,免得惹祸上身。

银行放款难,一直以来,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那些效益好,规模大的大中型企业。

然而,中小型企业,得到的资金更是少得可怜。

我国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在短期内很难满足当前众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以及金融体系不够完善是银行放款难的重要原因。

(五)民间融资不完善

民间融资是与官方正式融资相对应的概念。

浙江省作为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民间融资出现过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但是民间融资及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以下不利影响:

第一,民间借贷利率远远大于官方利率,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的资金成本;第二,民间借贷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和管理,以及手续上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第三,民间资金操作的不规范以及一些违反违规资金的存在,还会引起引发社会纠纷;第四,民间借贷的存在具有较大的盲目性、自发性,当民间资金配置与国家政策相抵触时,引起宏观调控出现偏差,导致国家产业政策的失灵。

三、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一个资金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整个社会资源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银行以及企业如何有机结合并融入到金融市场机制中去,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远远的领先于我国。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已经不是一日之寒了,形成融资难的原因也较复杂,不同地区和企业的又有不同的具体情况。

通过相应的资料和其他相关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分析一般造成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都可以从内外两方面人手。

内因,即浙江省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外因即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分为金融体系的因素以及政府政策的因素。

(一)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还是其自身素质差。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中小企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那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一直处于劣势。

主要表现在:

1.管理方式落后,规模较小

浙江省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或者是家族企业发展而来,其所处的企业都是实行家族集中管理,因此无法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

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都是竞争性很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据,与其一对比,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服务质量差、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暴露无遗。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融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银行和金融机构或投资者在选择中小企业客户时,则都会谨慎对待。

2.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差

浙江省中小企业由于大多都还停留家族管理模式上,企业制度之后,而且最高管理者往往是所有者。

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财务报告随意,很难提供出完整可靠的信息,这样大大增加了银行放贷的难度。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结合中日合作项目《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报告》的调查,选择了北京、浙江、广州、陕西、山东等地的850户中小企业、75加金融机构和75家担保机构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从其850份财务报表情况看,有290户企业没有编报现金流量表,占样本企业总数的34%。

3.抵御风险能力差,信用意识淡薄

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和规模有限,这就决定了他们抗风险能力的不足。

在原材料和产品价格的波动下,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风险很容易转化为企业的财务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带回来亏损,更有倒闭的后果。

部分中小企业在遇到风险和和经营困难之后,不是从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和提高生产效率等为出发点,而是想方设法的拖欠银行的贷款利息。

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有些中小民营企业信用观念差,“逃、赖”银行债务,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多,从而严重损害了整个中小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也给信贷银行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对企业和信贷银行以及整个金融市场来说都是不利的。

4.可抵押担保的资产有限,融资程序复杂

随着金融风险的加剧,各类银行以及金融机构不愿以信用及信誉来发放贷款,而相对更愿意选择向有抵押物的企业来发放贷款和担保。

从贷款融资的流程上来看,需要经过申请、调查、上报等程序,并且还要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再加上抵押物的折旧、手续费用以及税收等,使得有抵押物的中小企业也望而却步,而对于无抵押物的中小企业更是难上加难。

(二)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银行等金融体系的原因,另一种则是政府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前者包括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等;后者包括利率税收政策的缺陷、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等。

1.金融体系的因素

(1)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以及服务管理机构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初期,一般都是与大型的国有企业相匹配的,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银行不仅是数量上不足,在发展前途上也遭遇很大困难。

虽然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等,但这些银行大多数也都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的,而且资金远远不能跟国有商业银行相提并论,数量也远远不够中小企业的需求。

在农村,虽然有很多信用社或农村合作银行,但受其业务范围和规模的限制,这些机构连本身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说支持中小企业了。

(2)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惜贷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是服务大企业、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经济效益,其贷款都集中在规模大、信誉好、资产质量高的国有大中企业。

中小企业一般都处于初创期,市场淘汰率要大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再加上信息不对称理论,因此中小企业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中得到贷款支持,得到贷款的也都是先保证了国有大型企业的贷款要求,最后剩下的才轮到中小企业。

银行贷款额度也普遍偏小,一般都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大量资金。

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商业银行将清理金融资产、化解不良贷款作为工作重点,将力度集中在大企业身上。

据有关部门对7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部分分支机构的调查(见表二)表明,企业规模越小,被商业银行拒绝的次数最多,拒绝比率也最高,比率

高达约80%,而规模越大,拒绝的比率越低。

表2不同规模的企业贷款申请商业银行拒绝率比较

企业规模(人数)

申请数量(家)

申请次数(次)

拒绝数量(家)

拒绝数理比率(%)

拒绝次数(次)

拒绝次数比率(%)

≦50

736

1537

478

64.95

1213

78.92

51-100

360

648

203

56.39

375

57.87

101-500

159

507

65

40.88

224

44.18

>500

46

152

12

26.09

37

24.34

合计

1301

2844

758

58.26

1849

65.01

资料来源:

魏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3)金融市场落后,缺乏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

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比较健全,金融市场也相对比较发达,非银行金融产品比较多,中小企业70%通过直接融资,只有3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可选择证券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等途径进行融资,还可以进行私募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等。

而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过程中,金融机构融资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明显滞后。

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就比较狭窄了,适合的融资工具也就相应的减少了。

另外,发行债券门槛过高,对企业资本规模、盈利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一般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达不到要求。

中国证监会于2009年3月31日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但事实上,该办法的实施,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上市门槛依然很高,因此创业板的推出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也只是一种奢望。

民间借贷难以进入正规融资体系,浙江沿海地区民间借贷市场相当活跃,但是由于缺乏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因此民间借贷相对混乱。

(4)社会信用评价担保体系不健全,缺少切实有效的担保机构

由于我国目前的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风险补偿机制缺位。

担保机构为了避免风险,往往是提高了担保条件,另外,我国又没有建立起像发达国家那样的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担保组织等一系列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则大大加大。

目前,由于担保行业准人门槛低,担保机构数量多了,但是规模不够大。

信用担保机构可以弥补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减少融资缺口,还能为银行分担风险。

然而,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机构不仅仅是建立在机构的层面,它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和社会环境来运行。

比如有良好的信用社会、完善的法律环境等等。

2.政府和社会因素

(1)缺乏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把中小企业作为特殊的服务对象来看待,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

从现行的金融体制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的,这本身就存在着制度缺陷。

然而出台的法律法规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相对滞后性,适应不了金融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立法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主要的法律支持还只是《中小企业促进法》。

法规虽然颁布实施了,但是缺乏与此法相配套的完整的法规政策来支持和细化。

并且有些相关法规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这也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保障。

(2)政策歧视以及缺少相关部门的监管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依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观念,国家扶持政策实行的天枰一直倾向国有大中企业,尽管近几年的政策有所改变,但是没有明显的实质性变化,“抓大放小”的政策歧视依然存在,没有给中小企业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这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相违背的。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政府应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重视及扶持,最为迫切的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专门的监管机构,来监管和实施出台的法规政策,确保相关政策的实施和到位。

在我国,并没有设立部委一级的专门机构来监管,也缺少中小企业相关金融、融资等政策,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另外,各个部门职责分工也不明确,造成政策和管理上的混乱,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也不利于相关法规的落实。

(3)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体制

抵押贷款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一种贷款制,总体来说,还并不完善。

我国尚未健全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没有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保险体系。

我国的担保体系才刚刚开始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也较少,担保的种类和数量也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虽然有些地方有成立担保机构,但实力有限,并没起到实质性担保的作用。

担保机构的作用发挥有限。

首先是贷款抵押难,中小企业本身的抵押物少,加上抵押物的高折旧率,繁琐的手续费用和税收,各中小企业普遍难以接受,只能望而却步。

其次是中小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替其他企业做担保,而效益差的企业,银行不愿其作为担保人。

 

四、解决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推进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中小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还涉及到国民经济、就业方面、社会稳定等各个领域。

这就必须需要政府、银行、中小企业自身以及中介机构等各方的协调合作和努力,才能发挥成效。

主要从政府、银行、中小企业三个层面来提出措施:

(一)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完善融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1.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

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法规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在制定法规和金融制度之前,首先需要考虑以往制度的缺陷,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出发,确保法规制度能够真正的落实。

建立专门的机构,专门负责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专业机构。

政府必须重新定位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前途,通过适当必要的财政手段,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比如合理的增减中小企业的税收、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扶持的力度。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可以弥补中小企业信用不足,为银行分担风险,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离不开担保,发展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很有现实意义。

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建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建立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

帮助中小企业培养信用意识和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这样可以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心和信任度,并且拉近了银企之间良好的关系。

3.推进政、银、企合作,促进企业和金融协调发展

政府应该出面努力构建和推动政、银、企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必需从出台政策法规之前,就应该跟银行机构、企业进行深入的经验交流,政府进行专门的引导和帮助,增加政企、银企之间的合作。

“萧山模式”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萧山作为浙江省发展程度最快的地区,在学习“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同时,扬长避短,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萧山模式”。

萧山模式中,政府与中小企业经济主体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有政府制定相应的目标,然后进行产业的引导和政策的调控,另外还加大当地农村合作银行对当地中小企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实现企业和金融的协调发展。

4.逐步放开民间借贷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

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首先需要激活民间资本,我国现有的银行体系依然由国有银行控制,民间资本难以进入。

政府必须激活民间借贷,采取法律法规等手段,对民间借贷进行规范化管理。

浙江沿海地区民间借贷市场非常活跃,民间资本大约9000亿人民币,这么庞大的一份资金,可以解决很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如果处理的不当,会出现金融市场的混乱,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温州地区的民间借贷可以说是最为盛行的了,但是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呈现的是一路攀升之势,以及越来越明显的“高利率、短期化”迹象,有关人士认为该非正规信贷渠道给中国经济带来风险。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向美国、日本那样,将民间资本合法化,对其进行必要的管理,并非采取打击和取缔。

(二)银行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1.抛弃原有的“规模歧视”

银行要平等的、正确的对待各个大、中、小企业,应该根据各个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以相应的贷款支持,不因其规模大小对其进行惜贷。

以经营效益为先,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要求,完善信贷管理机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和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互惠互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