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0234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文档格式.docx

课前准备:

学生:

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

课件。

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色彩的对比”。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

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

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

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1、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的作品展评:

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第2课色彩的和谐

1课时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

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

(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

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

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第3课:

美丽的纹样

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

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

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

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

适合纹样

二、了解知识掌握方法

师:

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

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

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

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

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一、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

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4、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

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第4课趣味文字

一、教学目的;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

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

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

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

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

为什么?

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

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

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

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

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

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

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

形象体:

“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

字形变化:

“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

笔画变化:

“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

结构变化:

运用半圆形的笔画具有活泼感,如“快乐”的书写方法联想到儿童的木马玩具可以摇动的,有快乐感。

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

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

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

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

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

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

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3、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

4、学生起稿设计文字,突出趣味性。

5、作业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1、欣赏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出示教具)

如“阅览室”的提示牌运用趣味美术字和花边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观。

“游泳馆”提示牌运用自由体美术字加上简洁的浪花,还有“欢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观。

2、如何制作提示牌?

(演示制作过程)

先设计提示牌的立体造型,用彩色卡纸剪裁成长方形,在中间裁一个半园形再折叠成立体三角形,展开在半圆形上设计所需要趣味文字如:

“音乐会”(也可根据提示牌的造型来设计字型)配上色彩并装饰上合适的纹样,最后把三角形连接起来。

3、学生练习制作,教师巡视

4、作品展示

第5课画龙点睛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和手工制作纸盒包装设计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纸盒包装的形式、作用、特点和要求。

2、学习绘制和装饰纸盒的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纸盒包装设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盒面的装饰和配色。

2、难点:

纸盒的结构设计。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

各种结构的纸盒包装设计样品、素描纸、浆糊、剪刀、尺、水彩颜色等。

2、学具:

素描纸、尺、圆规、塑料水彩笔、水彩颜色等。

四、教学步骤

本课按排为二节课,第一课时主要介绍纸盒包装的作用、特点和形式。

并要求学生在纸盒展开图上构思盒面装饰的铅笔稿。

第二课时讲解盒配色特点和涂色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纸盒面的配色,并完成作业。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按定情绪。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一)包装设计的作用:

同学们,当你们走进商店购物时,你一定会被那设计精巧的包装所吸引。

的确,好的包装设计能吸引购买者的注意,能传达商品信息激发产品的销路。

特别是当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在销售市场中引起了激烈的竞争。

因此,包装的外形能否直接抓住顾客的注意力,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量。

(二)包装设计的特点:

商品的“外衣”就是设计家为它设计的“商品包装”,一个好的包装具有哪些特点呢?

1、包装既能保护商品,便于储藏、运输、携带,也能美化生活。

例如:

课本范图-----“毛巾包装”既方便携带,又美观精致。

“火锅包装”便于开启。

2、鲜明地标明商标的名称、其形状易读、易辨、易记。

课本“电子系列包装”、石英电子钟商标的名称简易、明确,封面构图易辨,购买者一看便知道是“钟”的包装。

3、包装的外观造型要具有独特的风格,使购物者有新鲜感。

课本“糖果包装”和“食品包装”。

4、与同类商品在市场上竞争时,具有比较鲜明的识别标志具有独特的风格。

5、能刺激购买者的购买欲。

6、色彩的处理要与商品的品质、类别、分量互相配合,达到统一与调和的效果。

(一)包装设计的形式:

商品包装的形式很多,有纸袋、纸贴等。

其中以纸盒最为普及。

纸盒设计分为结构设计和装潢设计,两者结合才能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

1、结构设计:

常见的纸盒在结构形式上,大致分为:

六面体、圆柱体和多面体数种。

其中以六面体形式的纸盒应用最多。

2、装潢设计:

文字、图形、标志、色彩是装潢设计中的四大形式要素。

a。

盒面装饰一般以文字为主,纹样为辅,两者互相结合。

我们应掌握好各种字体的写法,字体要书写得正确美观。

文字既可作设计标志用,也可作说明用。

甚至在一件包装设计中完全用文字表现,也能朴素无华地突出重点。

b。

纸盒装饰的图形要和商品内容一致,发挥摄影、抽象造型、装饰纹样、结构设计等手段,也可用绘画方法表现。

中国的包装应该体现中国的民族色、地方物色,如用中国画,中国书法,使我们的包装设计具有民族风格。

c。

标志的设计既要使人有记忆感,容易辨认,容易记住,还要有联系感,商标与产品之间要有联系,使人看后产生联想。

d。

在现代消费市场上,商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效果,具有提高商品销路的决定作用。

因此,盒面装饰应色调统一明快,引人注意。

成功的色彩应用,能给消费者留下极深的第一视觉印象,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第6课快乐刮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刮画的特点,

2、刮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习阴刻和阳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变化的美感增强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范画,出示刮画,让学生来猜这种画是怎样画成的引出论点

二探究新授

1引导学生进行自己探索刮画工具进行初步尝试发现刮画纸的秘密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出课题

三、发展阶段

1、不管是素描,水粉,还是线描画,所用的工具随然不同但组成画面的要素是相同的,老师考考你们组成画面的要素是什么?

2、引导学生明白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是组织画面的要素,合理的安排点线面才会使画面丰富生动。

3、引导学生比较阴刻阳刻两种表现形式及刻法和注意事项。

四、创作阶段

老师发纸,学生进行尝试创作找几个同学合作龙的主题画,老师随机指导并提醒大家创作时要有侧重点和主题,

五、展示环节

就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评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明白刮画的特点和刮法通过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及向他人学习,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六、总结

让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有趣的刮画》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刮画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变化的美感增强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功的学习到了刮画的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出发的,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本课的学习全过程中我始终尝试运用这一理念体现自主学习。

第7课无笔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不用画笔,利用排水法、对印法、粘贴法、喷刷法、化水法、吹法等制作方法来创作图案。

2、过程与方法:

在制作图案中,发现肌理,认识肌理,创造肌理,从而获得无笔画的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无笔画的乐趣,体验肌理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各种图案制作技法的掌握。

难点:

颜色搭配与色彩浓度的掌握。

教学设计:

一、演示导入(给学生演示一个小魔术)

教学意图:

利用生动而有趣的排水法来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对无笔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进入我们的技法介绍。

先拿出一张白纸,用蘸满深色的大刷在纸上刷一遍后,白色的纸上就会出现一张漂亮的图案。

(在白色的纸上,老师事先用白色的蜡笔或白色的油画棒画上了漂亮的图案)。

二、复习前面一节课学习过的图案技法

回想学过的图案技法,加深学生对线描法、平涂法的制作中必须用到笔的印象。

从而与后面的无笔画形成对比。

学过的图案制作技法有:

线描法、平涂法。

三、讲授新课

通过大量的演示与讲解,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带着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掌握各种无笔画的制作技法。

除了上述两种制作技法外,还有许多不用画笔来制作的技法,今天,我们就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技法。

出示课题:

《无笔画》

(一)师: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那些不用画笔制作图案的技法。

1.排水法:

利用水与蜡不相溶的原理,用蜡笔画纹样,再用颜料涂在纸上。

(教师演示)

2.对印法:

用颜料在对折的纸上印、拖、拉,产生出各种机理。

3.粘贴法:

用胶水画出纹样,并在其上撒上染了色的纸屑或沙子等材料

4.喷刷法:

用喷枪或刷子蘸上颜色后喷刷与画面上。

5.化水法:

用颜色点在湿润的深色画面,造成柔和或渐变的渗化效果。

6、吹法:

颜料滴于纸上,吹出各种图案。

7、刮画:

在自制的蜡纸上,用工具在纸上进行刮蜡创作。

8、拓印法:

用准备好的模具在画纸上进行创作。

由学生总结:

制作中,不用画笔,应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可以产生出许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一)随堂练习:

要求:

不用画笔,参考以上图案的制作方法,或根据自己的工具材料,创作一张漂亮的图案。

(二)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三)作业展评、评比

通过评比,讲解学生的作业,加深学生对本课教学目的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1、谈谈你的设计意图。

2、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

3、你认为最好的作品是哪幅?

4、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5、挖掘每幅作品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第8课鸟语花香

教学内容

中国画“鸟语花香”

教学课时

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

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

观看欣赏自然美景,

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

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

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

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2、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

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

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1、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

增强学习信心。

2、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本教材分两节课上,第一节主要是欣赏、评述、第二节再进行探索尝试。

第9课诗情画意

一、课型造型表现

二、课时2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

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

绘画材料、工具。

六、教学思路

  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

教师注重个别指导,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七、教学流程

完成基本构图

(一)情景导入激趣。

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小结:

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揭题:

诗情画意

(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

1、师: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

1)师:

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

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

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

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

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

(二)发展阶段

1、组织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