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0464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届高三三月份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高三三月份月考

高三文综历史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分卷I

1、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通典》记载:

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

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

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

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

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

2.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这一做法(  )

A.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D.造成了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3.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

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

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

A.三大改造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D.“三面红旗”

4.明代中后期,“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

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

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C.宋明理学的思想束缚D.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

5.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B.从世官制到察举制

C.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D.从分封制到郡国制

6.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

7.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

“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

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

”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8.亚当·斯密曾说:

“当一个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只扣针的十七分之一或一只扣钮的十八分之一的时候,见识必然更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切商业国,下层阶级人民都非常愚笨。

”材料在一定程度上(  )

A.反映了工业革命制约民主思想发展B.揭示了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

C.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失灵D.彰显了工厂制的优越性

9.法国著名思想家菲利普·内莫《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中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做了这样的阐释:

“(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

”据此,作者认为(  )

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C.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D.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

10.古代,在众人议事的地方竖一块被称为诽木或谤木的木头,木头上面放一块横板,横板上用来书写诸如:

对某人有意见,国家应该如何治理?

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分割权力B.出台法律C.选拔人才D.监督政府

11.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12.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称,中国人说的“革命”一词,译成我们的语言为revolution,中华民国时代采用了它,字面意思是“收回授权”。

一位统治者失去了这种不可缺少的保护,兢不得不退位。

这里的“保护”指的是(  )

A.君权神授B.三纲五常C.清静无为D.天赋人权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15、16、17为选修部分,学生任选其中一题作答)

13(25分).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有人说中美最终一定会冲突,我觉得这种说法大错特错。

两国的关系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如国际金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治,还有打击恐怖分子,一定要合作才行。

而合作的基础就是软实力,如果两国软实力提升,可以避免冲突。

……中美现在的关系与冷战时大不相同。

过去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是没有巨额贸易的,但现在美中之间有很多经济往来;另外,现在还有约20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

中美双方在软实力方面有许多可以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贸易和教育等各种管道,自下而上,形成互动。

——摘编自约瑟夫•奈《软实力,改变世界的原动力》主题演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宋时期软实力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说明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约瑟夫•奈“两国软实力的提升,可以避免冲突”的理由。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1(12分)世纪有利于我国软实力提升的国际背景。

14.激进主义是指对现实怀有强烈不满,从而产生否定的观念,并迫切寻求对现状从根本上进行剧烈的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法国引发了世界革命,并赋予其思想……1789~1917年之间的欧洲(或实际上是世界的)政治,主要是赞成或反对1789年原则,或甚至更富煽动性的1793年原则的斗争。

法国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了自由和激进民主政治的语汇和问题。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世纪法国的“激进民主”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分别有什么体现?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

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

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

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

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

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2)概括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

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

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

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刘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

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

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

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谿知县。

——《明史》卷二九九·列传一八七

(1)根据材料,概要说明明朝以前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情况。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本草纲目》成书经过、特点及其影响。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高三三月份月考

高三文综历史

1.【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汉朝监察机构中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没有涉及监察机构精简的问题,故A项错误;司隶校尉地位的提高,是对三公尤其是御史大夫权力的削弱,实质是加强皇权,故B项错误,C项正确;司隶校尉地位提高,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故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权悉归于县”“权悉归于州”“权悉归于监司”“权悉归于朝廷”的信息可知宋朝把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故A项正确;宋代“制钱谷”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题干中反映的是政治措施,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故C项错误;宋代为分化事权,实行一职多官,造成人浮于事,题干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过分强调经济建设的速度,“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这些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口出现负增长。

4.【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内阁权日重”“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可知,明代中后期,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权力也越来越大,反映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宋明理学的思想束缚,故C项错误;明朝初期,丞相制度被废除,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材料有效信息是“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完成于汉武”,商鞅废分封设县制,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A项秦始皇设职授官是贵族政治的开始,故A项错误;B项世官制度商鞅之前就有,故B项错误;D项郡国制当中的封国制在秦朝时没有采用,故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的主旨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状态是:

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

那么为改变“这种状态”中国政府的举措是制定和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简称为“一化三改”的“一五计划”。

所以选C。

7.【答案】A

【解析】本题以《戊戌政变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可知,康、梁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故本题选择A项。

B、C、D说法违背基本史实,故排除。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见识必然更有限”“在一切商业国,下层阶级人民都非常愚笨”说明作者认为细密分工的现代经济体系会对工人造成负面影响,工厂制度也在压榨工人,这必然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和工人运动兴起,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思想,故A项错误;亚当·斯密本身就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倡导者,而且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失灵的有力证明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故C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据材料“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可知法律保护公民利益,故A项错误;“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不能说“实现了真正的平等”,故B项错误;“公民……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公民的政治权利受法律保护,故C项错误;“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故D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诽木或谤木竖立在众人议事的地方,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物,指向国家应该如何治理,这样做使得参政者把目光集中在被提名人身上,审视此人的所作所为有无不足之处。

诽谤不足以分割权力,故A项错误;在横板上弹劾某人,并非出台法律,故B项错误;诽谤某个人,可能会导致此人丢官位,而不是选拔人才,故C项错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监督官员,监督政府,故D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提取有效信息,整合题意中华民国时的“革命”是“收回授权”,结合史实就是中华民国结束君主专制,而统治者失去的是对君主专制的保护,才不得不退位,可知“保护”是指“君权神授”,故A项正确;三纲五常是巩固君主统治的,但不能影响其退位,故B项错误;C、D项在题中没有体现,故C、D项错误。

13.【答案】

(1)政治制度领先: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二府三司,完善中央集权制。

价值观体系成熟:

儒学发展到理学。

科技文化发达:

唐诗、宋词,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形成;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2)观点一:

晚清出现文化危机:

物质层面,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制度层面,君主专制受到冲击;精神层面,西学冲击儒家文化。

或观点二:

晚清开始文化重建:

物质层面,掀起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构建;精神层面:

君主立宪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民主科学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学说,推动中国民主理论与思想的发展。

(3)理由:

全球化问题需要合作;双方经济领域依存度高,加强交流可以求同存异。

背景:

新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解析】

(1)此题首先要求对软实力的范围要有准确的定义:

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科学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唐宋时期政治制度包括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二府三司制,价值观念指儒学发展到理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科学文化包括四大发明的传播和唐诗、宋词的影响。

(2)此题首先需要从材料二中提炼任一观点,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儒学文化的危机和儒学文化的重建是可以提炼的两大观点,如果选择危机,需要结合晚清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受西方的冲击进行归纳,如果选择重建,则需要结合晚清开始之后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成就回答,比如物质层面,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物质层面的重建,制度层面则是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精神层面是君主立宪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民主科学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等推动中国近代思想的进步。

(3)第一小问考察对材料三的概括,“国际金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治,还有打击恐怖分子”说明两国面临共同的全球问题需要合作,“美中之间有很多经济往来……现在还有约20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说明双方经济文化依存度高,加强交流可以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1世纪有利于我国软实力提升的国际背景,可以从21世纪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概括。

14.【答案】体现:

政治上,法国大革命以激进主义(或激进)方式追求民主;

思想上,卢梭宣扬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

【解析】从关键词1789年可以判断政治上为法国大革命;从“法国引发了世界革命,并赋予其思想“可以得出思想上指法国启蒙思想。

15.【答案】

(1)共同点: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

不同:

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

原因:

西欧资产主义兴起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兴起,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①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1)问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主张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原因可从当时经济及阶级状况分析。

(2)问从宗教改革对社会制度影响变化即经济、思想、阶级方面分析。

16.【答案】

(1)变化:

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识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

原因:

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

(2)角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

【解析】第

(1)问由材料中“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到“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可以概括出一般市民对战争的看法。

由材料“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等可以概括出看法转变的原因。

(2)问,可以从整体角度和局部(某一国家)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17.【答案】

(1)中国中医药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从传说的神农氏所传的365种药物,历经南朝、唐朝、宋朝等许多医学家的努力,中药的种类达到1500多种,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但其中存在不少错误。

(2)经过:

李时珍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原有书籍“芟烦补阙”,历经27年,经过三次修订而定稿。

李时珍逝世后,其子将书献给朝廷,得到皇帝的赞许,从而得以刊行天下。

特点:

《本草纲目》按照纲、目、集解纲目体系逐级分类,并附有主治药方,便于查找和应用。

影响:

《本草纲目》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方面的成就,受到高度评价,对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概括说明问题的能力。

(1)题,回答注意两点:

一是指出我国中医药学不断丰富发展,种类越来越多;二是指出有些药物记载名称存在错误。

(2)题,结合材料“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回答成书经过;结合“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概括特点;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